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蘭寇叫停何韻詩 《環時》評論稱道
蘭寇的一場規模不大的促銷音樂會,又不在內地舉行,卻不得不取消,引來《環球時報》的評論。
蘭蔻取消活動 何韻詩怒指「助長集權蠻橫」
支持香港"佔中"運動、與達賴喇嘛會面的香港藝人何韻詩近日受邀參加國際知名化妝品牌"蘭蔻"舉辦的音樂會,但演出前幾天主辦單位卻以"安全為由"突然取消。"蘭蔻"有意疏遠的舉動,引發網民罵戰。
牆外文摘:「六四」、愛國與自由
「六四」紀念日的種種爭論,讓那場運動的意義及香港人身份問題都更加突顯。
香港六四晚會人變少 大陸依舊靜悄悄
「六四」27周年當天,香港維園燭光晚會的人數達2009年以來最少。年輕的「本土派」表示不再關心中國的民主化進程。與此同時,對待「六四」,北京仍如臨大敵。
馬英九受邀赴港演講 談兩岸、南海議題
台灣前總統馬英九受邀於15日前往香港擔任一頒獎典禮演講嘉賓,分享對兩岸關係及對南海局勢看法。這將是馬英九第四次訪港,也是在他卸任總統後首次離台訪問。
德國競爭力大不如前?
2016年全球競爭力排行榜出爐,儘管亞洲整體競爭力下降,香港仍憑優惠經商環境重奪冠軍寶座。德國今年則滑出前十。
中國「現代奴隸」人數全球第二
根據最新發表的《全球奴役指數》,全球約有4580萬人符合「現代奴隸」定義。中國在「現代奴隸」數量排名上僅次於印度。而為打擊現代奴役問題付出最少努力的國家除了北韓、伊朗等國外,香港也上榜。
港媒:軍中「打虎」猛將自己成「老虎」
香港媒體《南華早報》本周六援引中國軍中消息人士報導稱,中國軍隊的反腐紀檢機關已經以涉嫌貪污的名義逮捕了中國人民解放軍少將廖錫俊。但發起調查的很有可能是廖錫俊胞兄廖錫龍的政治對手。
桂民海女兒出席美國會聽證會 盼美助父獲釋
銅鑼灣書店書商桂民海的女兒周二出席美國國會聽證會,呼籲美國當局協助結束其父親在中國被「非法扣押」的情況。
"2047藝術品"突遭港局"腰斬"
香港最高建築物外牆上一個多媒體展品的播放引發了爭議和對北京收緊香港自由的擔心。香港當局宣稱,此舉顯示出一種"不敬"。
牆外文摘:張德江訓話與蔡英文演講
有評論認為,張德江訪港訓話反映中共與香港主流存在鴻溝,而蔡英文就職演講則著重民意基礎。
張德江:"北京試圖一國一制"的說法沒有根據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表示,所謂中央要把香港"內地化"、甚至變"一國兩制"為"一國一制"的說法毫無根據。他同時區分"本土"與"港獨",指極少數人"以本土為名行分離之實"。
香港民眾示威反對張德江訪港
張德江是2014年佔中運動後首位訪問香港的中共政治局常委。本次三天的行程期間,有香港市民舉行抗議活動,當局出動了數千警力。
張德江屢提「一帶一路」 會晤香港議員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訪港第二日,出席港府舉辦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並在晚宴前會見了包括泛民議員在內的多名議員。另據港媒報導,警方當日出動8000警員負責安保工作。
專訪:「應有機制與北京官員定期對話」
中國全國人大委員長張德江周三與四名泛民主派議員會面,包括民主黨劉慧卿、工黨何秀蘭、公民黨梁家傑和衞生服務界李國麟。德國之聲採訪了劉慧卿。
德語媒體:張德江香港行 「訪問」變「視察」
周三的德語媒體聚焦中共第三把手張德江的香港之行,《新蘇黎世報》注意到官媒措詞的改變以及所要傳達的訊息。《法蘭克福匯報》則強調了香港的緊張氛圍。
港媒:習近平試圖打造自己的理論體系
據中國官方媒體報導,習近平5月17日在京主持召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座談會,併發表講話,提出「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港媒:張德江訪港 雨傘黃巾列違禁品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港澳事務主管張德江,周二起展開三天訪港之旅,除了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重點是與泛民主派人士會面。張德江首天行程,港媒均將焦點放在反恐級保安,以及他重提非典抗疫成功的言論。
張德江抵港 將「傾聽各界要求」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港澳事務主管張德江本周二抵達香港後,表示要傾聽香港各界的要求。當天早上有抗議人士在九龍獅子山郊野公園懸掛書有"我要真普選"的巨大條幅。
觀點:港人擔心香港核心價值難以為繼
一名中國高官即將訪港,以期緩和北京對香港控制所帶來的緊張關係。鄭宇碩教授闡述香港目前的政治局勢。
香港警員「粘補地磚」迎張德江來訪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港澳事務主管張德江將於5月17日至19日赴港,出席「一帶一路」高峰論壇。香港警方啟動了大量安全措施,包括動員千餘警察粘補街道兩旁的地磚,以免發生「扔磚」事件。
牆外文摘:誰是一下個「慶豐包子」?
張德江晚宴請柬為什麼像簽證申請表?中國中產階級如何擺脫自我捆綁?世界衞生組織被中國政府操控?
巴拿馬文件資料庫 3萬中國人士榜上有名
國際記者調查同盟本周公佈了最新資料庫,曝光大量離岸帳戶細節。其中與中國有關的離岸公司達4188家,中國人士高達3.3萬人,屬全球之冠。
德語媒體:香港製造和讓人憂心的外貿
《南德意志報》關注了香港的肯德基指甲油和Gucci紙扎包。瑞士《新蘇黎世報》則分析了中國新公佈的4月份進出口數據。
牆外文摘:壓力催生「共同體」
從媒體吸納到電視劇限制,中共對港台的施壓將催生怎樣的「共同體」?
香港新聞業界集會」撐姜" 冀守護新聞自由
《明報》以經營困難為由,解僱原」二把手」姜國元,引發對於香港新聞自由擔憂。香港八個新聞界協會與工會周一舉行集會,聲援明報員工,也冀業界在風雨飄搖之際守護新聞自由。
業界要反省?五一內地赴港人數增銷售減
較去年相比,儘管五一"黃金周"首日赴港內地遊客數量增加14.1%,但零售商仍抱怨銷售業績下滑。
牆外文摘:「九二共識」與「第22條規定」
蔡英文將如何取代「九二共識」?香港人怎樣為「港獨」埋單?
中國拒絕美軍航母停靠香港
本周五,美國五角大樓對外界表示,中國方面拒絕了美國海軍第七艦隊「斯坦尼斯號」航母戰鬥群停靠香港的請求。不久前,該航母戰鬥群曾經駛入南中國海爭議海域進行巡航。
阿里巴巴接掌南華早報 員工:未感受壓
阿里巴巴集團主席馬雲入主《南華早報》後強調,無意干涉報章的新聞工作,但提出有必要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中國正在發生什麼。不過,外界仍對《南早》的編采自主感憂慮,德國之聲訪問了幾名《南早》員工,瞭解他們的看法。
梁振英:港獨威脅經濟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二警告,如果港人繼續尋求獨立,將會喪失投資與就業機會,後果由700萬港人共同承擔。
明報專欄作者再開天窗
從周日到周一,《明報》多個專欄作者連續開「天窗」,抗議報社解僱原「二把手」姜國元的決定。據媒體報導,姜被「炒」可能是因為有關巴拿馬文件的報導。此事引發對於香港新聞自由的更多擔憂。
牆外文摘:一個新聞人的價值
《明報》辭退知名新聞人、執行總編輯姜國元,儘管聲明乃因節流緊縮的財務政策,仍然被廣泛認為真正的原因是香港新聞自由的沉淪。
馬雲:無意干涉《南華早報》新聞工作
香港《南華早報》的新「東家」馬雲指出,有必要讓讀者從另一個角度瞭解中國正在發生什麼。
巴拿馬文件再曝香港政界要員
南華早報等港媒繼續曝光"巴拿馬文件"裡榜上有名的港府現任或前任政要。此次的焦點對准前政務司司長唐英年以及現任發展局局長陳茂波。
專訪:香港年輕組織湧現,我不悲觀
被稱為香港「佔中三子」之一的朱耀明近日在德國科隆獲頒格奧爾格‧弗裡茨牧師紀念獎,成為首位榮獲該獎的華人。 朱耀明在本台專訪中談及其對香港當前局勢和未來的看法。
香港特首之女行李事件引發抗議
上千人在香港舉行示威集會, 抗議特首女兒涉嫌違反機場有關行李的規定。這是受北京支持的梁振英出任香港特首以來,又一度引發爭議。目前他的民意支持率越來越低。
牆外文摘:香港更「本土」,台灣更「一中」?
香港年輕人中「本土派」已與「溫和民主派」分庭抗禮,台灣則面臨「一中原則」攻城掠地的挑戰。
「巴拿馬文件」揭開香港灰色金融地帶
據香港《南華早報》報導,莫薩克•馮賽卡律師事務所30%的業務來自於中國客戶,而該事務所最忙碌的辦公室就在香港。
前雙學成立新政團出選立法會 與傘兵本土派爭票源
曾帶領發動佔中行動的前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與學聯前秘書長羅冠聰等人,籌組新政黨香港眾志,並計劃派員參選9月的香港立法會選舉
牆外文摘:政治綁架與黑金掮客
《十年》的故事已等不及十年後發生,而是今天的現實?「巴拿馬文件」顯示,香港對大陸權貴的功用就是黑金掮客。
4名活躍人士被判刑 曾公開挺"佔中"
路透社消息,一名律師表示,四名中國活躍人士本周五(4月8日)被判入獄。他們曾公開支持香港"佔中"運動。其中兩人因"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被判處四年半有期徒刑。
英國外交大臣訪港 關注香港"自由"
隨著北京不斷收緊對香港的掌控引發外界擔憂之際,英國外交大臣哈蒙德(Philip Hammond)周五(4月8日)開啟其東亞之行的首站香港。
中國和香港是"巴拿馬文件"的主要客戶
「巴拿馬文件」的主角 - 莫薩克•馮賽卡律所在中國大陸和香港攬有大宗生意。該律師事務所近三分之一的客戶來源以上兩地。
黃之鋒籌新黨遇阻 申請帳戶遭拒
法新社消息,匯豐銀行拒絕給"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開用來籌組新黨的聯名帳戶,也沒有批准他開個人帳戶的申請。黃之鋒指責銀行進行"政治審查"。
《十年》在噤聲中奪香港金像獎最佳電影
觸及港獨議題的獨立電影《十年》,奪得今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中國大陸媒體和網站均沒有對本年度頒獎典禮進行影片轉播,而報導金像獎得獎名單時,也對《十年》得獎絕口不提。
《十年》預視香港未來黑暗面 導演望港人覺醒
近期香港獨立電影《十年》引起社會熱議。電影以十年後的香港為藍本,故事情節觸及《國家安全法》丶港獨等敏感議題
牆外文摘:「自願」失蹤可以,自願港獨違法?
有評論指,中共極權扭曲人性,"自古以來"難以完成統一任務;港獨主張乃思想自由,組黨求之並不違法。
《環球時報》譏諷香港民族黨「猖狂全球無雙」
兩天前,香港理工大學畢業學生陳浩天與幾位年輕人一起宣佈成立香港民族黨。其六大綱領之首為建立獨立和自由的「香港共和國」。《環球時報》發表社評,抨擊「『港獨』宣佈建黨,猖狂全球無雙」。
香港抗爭手段:和平還是暴力?
北京在香港的影響力不斷擴大。和平的「雨傘革命」結束近兩年後,香港部分活動人士開始直接或間接地呼籲暴力抗爭。
上一頁
第67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