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稱中英聲明已成歷史
中國慶祝收回香港主權20周年之際,中國外交部稱,當年簽署的中英關於香港問題的聯合聲明已成歷史,沒有現實意義。
香港「棺材屋」裡的生活
寸土寸金的香港,許多低收入的人只能住得起狹小擁擠的隔屋。除了住人,還要放私人物品。他們的蝸居生活是怎樣的呢?德國之聲探訪了那裡的住戶。
習近平在港盛大閱兵 抗議運動領袖獲釋
坦克、導彈車、官兵方隊向習近平主席致意。周五(6月30日)檢閱駐港部隊是習近平歷史性香港之行的組成部分。香港目前在政治上處於分裂狀態。
二十年:幾番預言成真,幾多夢想落空?
20年前的6月30日,末代香港總督彭定康從衛兵手中接過了降下的英國國旗;20年後的今天,習近平檢閱駐港部隊。這20年間,香港社會經歷了怎樣的變革?20年前的那些期待與希望,如今又是何模樣?
習近平訪港住四星飯店 大規模安全力量護航
據法新社報導,香港回歸20周年,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期間,與隨行人員下榻灣仔萬麗海景飯店和君悅飯店。這兩家四星和五星飯店緊鄰慶祝活動的舉辦地點。
香港20年:老邁的城市 瘋狂的樓市
主權移交20年來,不少香港人覺得令人憂慮失望的元素越來越多。 貧富懸殊嚴重惡化、人口老化急劇、房價高昂,幾近瘋狂,年青人缺乏往上流機會,移民數字在不斷增加。
德語媒體:又苦又酸話香港
德國媒體發文關注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到底有沒有得到貫徹落實,是德媒關注的重點。除了一貫的批評聲音以外,也有不少肯定的言語。
德語媒體:又苦又酸話香港
德國媒體發文關注香港回歸20周年,「一國兩制」到底有沒有得到貫徹落實,是德媒關注的重點。除了一貫的批評聲音以外,也有不少肯定的言語。
客座評論:中國的假想敵
20年前的香港回歸本應成為中國實現國家統一的重要里程碑,然而《法蘭克福匯報》評論員Peter Sturm卻認為,恰恰是北京的治港政策催生出了香港的獨立運動。
專訪:不要把香港變成一國一制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香港之際,德國之聲中文網就港人的期待與感受電話採訪了前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麥燕庭女士。
習近平訪港首日:肯定梁振英 "無視"劉曉波
這是習近平擔任中國國家主席以來首次到港,訪問第一日他會見了現任政府代表,稱梁振英這幾年「不容易」。另一方面,民主派人士也準備好要舉行各種集會活動,表達政治訴求。
香港晴空 不見「雨傘」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開始了為期三天的訪港之行。儘管抗議聲音如影隨形,但是當局採取嚴密安保措施,確保將「不和諧」人員隔離在習近平視線之外。
20年過去 港人依然愛看報?
讀報看書是許多人的生活樂趣之一,而在傳媒業發達的香港,報刊更是在社會生活中扮演重要角色。香港主權移交20年來,這方寸天地中是否也有所變化?德國之聲中文網記者實地探訪。
香港「一國」與「兩制」的二十年博弈
今年7月1日,林鄭月娥將走馬上任,成為香港特別行政區的第五任行政長官。
習近平到港 彩旗飄飄 抗議消音
為參加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活動,習近平一行周四抵達這座近年來出現政治動蕩和經濟困境的特區城市。在機場講話時習近平稱「香港牽動著我的心」,但分析人士認為北京會試圖讓香港習慣中央的強勢。
澤林視點:向香港學習
香港已回歸中國20年了,承認"一國兩制"同時也製造了香港尤為特立獨行的新一代,對北京而言,是時候了。
「富人的天堂」香港:貧富差距40年來最大
香港的基尼系數已達40多年來的高點。房地產市場的紅火擠壓著低收入者的生存空間。
港警逮捕黃之鋒等抗議習近平七一訪港人士
習近平即將首次以國家最高領導人身份到訪香港之際,兩日來佔領香港灣仔展覽中心前金紫荊花像的自決派及激進派政團成員已經被警方逮捕。同時,香港警方已經加大警力投入,保證七一系列活動的順利展開。
香港20年:雨傘下的絕望與希望
香港出現了民主改革集會,並且出現了獨立運動,以回應來自北京的干預。但對一些人來說,香港仍然是一個充滿機會的地方。
習近平訪港3日 萬餘名警察維護安保
香港警方在慶祝回歸20周年之際進入高風險的戒備狀態。外界關注習近平將在香港下榻哪家飯店,以及同前任有沒有區別。
風光不再 香港對大陸失去誘惑
主權回歸20年後,香港對中國大陸居民的吸引力已經遠不如當年。在消費和享樂方面,香港有的,在大陸許多大城市都有。雖然特意前往香港旅遊的遊客減少了,但還是有不少大陸人願意長期生活在香港。
香港20年:身份認同跌停 民心漸行漸遠
20年來,香港民心仍未回歸。隨著本土思潮的與起,香港的部分年青人甚至希望以"純粹的香港人"身份「立身本土」,與中國大陸及"八九民運」的歷史完全切割。而北京則政府強調要加強香港的愛國教育。
香港:回歸20年 懷念英國人?
距離1997年已經20年,回歸中國的香港人究竟如何看待這20年?對於從前的殖民者,香港人又有什麼感想?不同的年齡,不同的經歷,讓每個港人對這些問題給出不同的答案。
遼寧號艦或赴港慶典 台灣感受共軍威脅
據信中國大陸將派遣航空母艦「遼寧號」前往香港參加回歸20周年慶典活動。這一計劃引起了台灣島內的高度關注。台北當局擔心解放軍戰艦會繞台一周,宣召主權。
香港回歸20年:你不能不知道的幾件事
今年7月1日是香港主權回歸中國20周年的日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也將到香港訪問。中國特有的「一國兩制」的模式是否還能持久下去?
香港回歸二十年 中英教育都滑坡
自97回歸之後,香港教育議題屢屢成為社會爭論焦點,甚至引爆政治風波。德國之聲走訪香港資深教育工作者、學生與家長們,回顧以上政策所釀成的風波,如何影響香港下一代。
香港回歸日將至 抗議者將金紫荊變"黑紫荊"
「七一」將至,在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港之前,抗議者周一在灣仔金紫荊廣場將象徵香港回歸的紫荊花彫塑包裹上黑布。參與示威的「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表示,此舉意在彰顯「一國兩制」的許諾已成謊言。
牆外文摘:北京失火,港台借光?
「郭文貴爆料列車」將會衝撞中共十九大?北京的權鬥以及港台自身的問題,如何影響兩岸三地的政治格局?
德語媒體:「特洛伊木馬之夢結束了」
鑑於香港回歸20周年即將到來,《法蘭克福匯報》發文講述這個曾經的英國殖民地過去20年裡的變與不變。《新蘇黎世報》則為習近平等領導人為何如此鐘情於足球運動,做出瞭解釋。
習近平訪港釋訊號 一國高於兩制?
下周六即將迎來香港回歸20周年紀念活動,習近平屆時訪問香港。港媒報導稱,中國國家主席此次到港將引發活動人士的抗議。
外派最貴不再是香港 中國誰上榜?
中國有多座城市進入了外派人員成本最高的前50榜單。德國僅有一座城市勉強擠入前100。
新特首"舊班底" 林鄭欲"公務員治港"
侯任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的班子周三 (6月21日) 正式獲中國國務院任命。班子最大特色,是留任不少上屆政府官員,及起用九名公務員出身的問責官員。
港大民調:「身份認同可以雙贏雙輸」
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最新的調查顯示,港人對「中國人」、「香港人」的身份認同感都下降至低點。
肖建華仍「失聯」 香港警方一籌莫展
中國明天系掌門人巨商肖建華今年一月在香港一家飯店失蹤,從此銷聲匿跡。周一《南華早報》再度撰文披露了這起疑似綁架事件的一些細節。
牆外文摘:中國江山紅透,台灣綠肥紅瘦
馬雲等企業家赤裸裸為紅色政權效忠繼續引發爭議,「斷交」事件卻不能改變台灣政治「綠肥紅瘦」的趨勢。
尋找香港的歷史足跡
從20年前開始,香港便不再屬於英國殖民地。這個城市的建築也展現了這一頁。年輕的藝術家們記錄了英國殖民建築的衰落。
「六四」28 周年 香港年輕人要與歷史切割?
周日( 六月四日) 是八九年天安門民主運動六四事件的28周年,香港支聯會繼續廿八年來的傳統,晚上在維多利亞公園舉行燭光悼念集會,大會估計逾11萬市民出席,現場氣氛濃厚。然而,今年燭光晚會並沒有任何大專學生會參與。
牆外文摘:蔡英文是否錯失兩岸新機遇?
郭文貴爆料習近平與王岐山內鬥,李明哲被控「煽動顛覆罪」,蔡英文政府如何應對?「六四」紀念能為香港未來帶來怎樣的機會?
港媒:孔令輝還清欠款 賭場終止追討
被迫離隊的中國國家女乒主教練孔令輝回國接受調查沒兩天,有媒體傳出,孔通過朋友與當日同遊的友人交涉,即時還清新加坡某俱樂部的欠款。訴訟方已向香港高法提出終止法律程序。
梁振英最後答問:已主動向中央交代
香港特首梁振英周四出席五年任期內最後一次立法會答問大會,席間火花四淺、火藥味濃厚。泛民議員繼續狙擊UGL事件,被梁振英直斥「政治炒作」。最新港大民調顯示,梁振英民調再創5年新低點。
德國國際競爭力排名地位下降
瑞士一項研究報告結果顯示,德國在全球競爭力排名中連續第三年滑坡。中國前進7名,排名第18。香港再度成為全球經濟競爭力最強地區。
世衛會成霸權工具 小粉紅乃狐假虎威
「分裂」的台灣如何應對「統一」的中國?多元的世界如何容納頑固的霸權?世衛會和「小粉紅」會給你答案。
民調:港人對台灣人最有好感 對大陸人觀感最差
香港大學日前公佈的民調顯示,在16個國家及地區中,香港人對台灣人民最有好感,最差觀感的是中國內地人,29% 表示反感,好感值只有1%。學者認為,近年中港政制發展中的爭拗,再加上日積月累的負面印象,加劇了港人對內地人的負面觀感。
看過來 - 全球豪宅都在這些地方
佳士得國際地產(Christie´s International Real Estate)今年5月推出的就全球頂尖級物業市場作的最新研究報告「豪宅透視」(Luxury Defined),縱觀全球高端物業銷售情況,分析哪些地區的市場最有潛力,
港珠澳大橋混凝土疑造假 21人被捕
計劃於今年年底通車的港珠澳大橋工程日前爆出重大醜聞。香港廉政公署通報稱,一承判商涉嫌在工程的混凝土樣本測試報告中作假,且有貪污嫌疑。目前,該公司有21人被廉政公署拘捕。
"今早飲了茶沒有? "---- 來香港嘆"一盅兩件"
"你今早飲了茶沒有? " 飲茶是香港年長一軰及街坊鄰裡流行的口頭禪,也是上上茶樓喝茶吃點心的代名詞。這種源自廣州的粵式飲食,百多年依然深深地熏陶著這小島的居民,成為香港一道最具特色的文化風景。
憂慮子女前途 香港的媽媽壓力「爆煲」
本周日是一年一度的母親節,香港商家推出各種優惠及活動。然而,節日的溫馨卻不減香港媽媽形同「爆煲」( 到達臨界點 )的壓力。近日一項研究報告顯示三分一受訪者的壓力甚至超越健康警戒線。
贊澳門基本法23條立法 張德江「醉翁之意」 何在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本周赴澳門訪問。中共黨內第3號人物此次巡視澳門時表示,「澳門率先為基本法23條立法,特別值得肯定」。美聯社分析認為,張德江此番表態更是用來暗示同樣作為特區的香港。
年青政黨「香港眾志」 政治低潮中摸索著新的出路
由學生組織「學民思潮」及「學聯」到政黨「香港眾志」,踏入4月,轉瞬間已成立一周年。
香港連續抓人 德國看不下去
過去幾周內,香港有至少18名參與或組織抗議活動的人士被捕。德國政府對此表示關切。總理梅克爾在此前給香港候任特首林鄭月娥的賀信中亦提到保護基本權利和自由的重要性。
上一頁
第61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