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雨傘」目標落空,港人心灰意冷?
周日又有數千人在香港為爭取民主走上街頭,但同以前數萬參與者的規模相比,本次抗議港府的活動顯出冷清。
牆外文摘:判了李明哲,還有後來人?
有評論認為,不管是台灣,還是國際社會,對中國的「綏靖政策」依然還抱有幻想,這看起來好像可以雙贏,但雙輸的面也很大。川普对北京的綏靖政策只會助長習近平的氣焰,進一步威脅西方的民主制度。
長平觀察: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李明哲?
李明哲案僅僅威脅台灣人嗎?時評人長平認為,專制政權未能統治全球,是因為前面一直有人在抗爭,你才有了退縮的餘地;而不是因為你一直在退縮,才有了苟且偷生的機會。
愛有心:台灣年輕人創意推廣繁體字
世界各地學習中文簡體字的人越來越多。一群台灣的年輕人以創意方式,想要保護繁體字,使這種文化形式免於消亡。
牆外文摘:人權律師認罪 低端人口被逐
在這個粗暴地驅趕「低端人口」的寒冬,「你或許不知道江天勇是誰,但一定得知道這個『自信的黨國』是用這種方式對待自己的人民」。
涉嫌賄賂 香港前高官美國被捕
香港前民政局局長何志平爆出賄賂醜聞。他與塞內加爾前外交部長加迪奧在美國被逮捕,兩人涉嫌向非洲國家的高官行賄。據港媒報導,何志平曾是全國政協委員,他的妻子是影星胡慧中。
牆外文摘:不僅玩弄川普,還要掀翻鄧小平?
習近平為什麼可以將川普玩弄於股掌之間?香港人為什麼不再可以罵中共?「她們的征途」在台灣還能走多久?
香港特色?天價補習教師是怎樣煉成的
「考、考、考,老師的法寶;分、分、分,學生的命根」,這句中國大陸應試教育的諷刺寫照也適用於香港。在那裡,更有收入堪比娛樂圈明星的明星補習教師。
港獨團體:中學是爭取獨立的重要戰場
北京增加對香港影響力的同時,香港社會的統獨分歧也在日趨明顯。周二,港獨組織在一些中學發起宣傳活動。
傘運紀錄片導演:香港變得躁鬱 盼國際繼續關注
「雨傘運動」過去三年多,當時帶領運動的學生領袖,面對接連的法律訴訟。對於香港獨立電影導演陳梓桓來說,雨傘運動拍下的紀錄片,令他在海外得獎,更重要的是使國際關注香港政局。
牆外文摘:支付寶「叫雞」 川普“讓位」
「經濟牌」是習近平認為中國人現在「強起來」的支撐點,於是親中人士炫耀朋友用支付寶「叫雞」。習近平從川普手中接過了全球領導權,但也必然受中國制度性弱點的制約。
全球哪個城市是"驢友"的最愛?
英國市場調研公司"歐睿國際"本周發布全球一百個最受歡迎的旅遊城市榜單,香港名列第一。前十名的城市一多半都位於亞洲。歐洲地區中,希臘表現亮眼。
中國新規:詆毀國歌嚴厲處罰
在中國,誰要是不尊重或者侮辱國歌,今後有可能受到3年監禁的處罰。本周六(11月4日),中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通過了《國歌法》的刑事問責內容。
專訪黃之鋒羅冠聰:有心理準備重回監獄
兩位香港眾志領袖人物即將於下周二接受終審法院有關其「衝擊公民廣場案」的判刑上訴聆訊。經歷過69天牢獄生涯的他們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表示即使要再受牢獄之苦,亦無悔投身政治。
香港修訂初中歷史課本 「六四」相關內容遭刪
近日香港教育局舉行初中中國歷史科目第二階段咨詢會。教材中首次加入中英談判和《基本法》制定等細節,但是沒有提及「六四」事件以及「六七」暴動。民主派對教育局對教材的這一改動表示震驚。
亞洲首次!香港舉辦2022年世界同性戀運動會
香港成為2022年世界同性戀運動會Gay Games的東道主。這場體育盛會被視為是全世界LGBT運動最大規模的體育文化活動。同性戀活躍人士希望Gay Games能夠讓同性戀者在保守的香港獲得更多的權益保障。
辱國歌入刑進入審議 最高可判3年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將審議刑法修正案草案,對在公共場合侮辱國旗、國歌的行為處以3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此舉被視為針對香港。
機器人是公民?沙烏地敢為天下先
沙烏地阿拉伯聲稱是世界上第一個承認機器人公民身份的國家。但相關消息在社群網站上引發爭議。輿論指出,女性機器人所擁有的公民權利可能比沙烏地普通女性所擁有的權利還多。
牆外文摘:錢買外媒, 武統台灣?
有評論認為,中共一方面不惜揮灑重金扶植各種外宣媒體,另一方面又將這些文章出口轉內銷哄騙中國民眾。還有評論指出,十九大報告中「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的以武實現之諭,台灣人不能視而不見。
雙重國籍:各國規定大不同
擁有兩個國家的國籍,聽起來是個不錯的主意。但仔細研究就能發現,由於各國的相關規定不盡相同,真正操作起來「麻煩一大堆」。
獨立筆會:桂民海獲釋與家人團聚
在中國大陸被監禁的香港銅鑼灣書店老闆桂民海據悉已獲釋並與家人團聚。兩天前瑞典官方首次發布消息稱桂已獲釋,但未能與之獲得聯繫,曾引起外界疑慮。
「雨傘運動」領袖獲准保釋
香港終審法院批准黃之鋒和羅冠聰的保釋申請,讓他們提前出獄。但這只是兩人取得的階段性勝利:11月7日他們的上訴申請才會得到審理。
中共十九大:港台的希望與恐懼
上周習近平宣讀雄心勃勃的十九大報告時,聽眾不光是坐在台下的中共黨代表們。報告中涉及香港和台灣的部分,也在兩地引起不同的反響。
港媒:王岐山「見好就收」 退常已定
隨著中共十九大的日程不斷推進,王岐山——這位習近平反腐運動中的得力戰將,在得罪了無數利益集團的同時成功在黨內和體制內建立起權力基礎的「救火隊長」未來政治命運如何?再度成為廣泛關注的焦點。
牆外文摘:十九大對台灣溫柔一刀?
香港一國兩制的支柱已然傾斜,十九大報告為什麼對台灣軟硬兼施?比政治政變更讓習近平害怕的是什麼?
英政府因公民被拒入境召見中方大使
英國人權活動者、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在香港機場被拒入境約一周後,英國方面宣稱,已經近日內召見中國駐英國大使,表達了對羅傑斯無法入境香港的擔憂。
牆外文摘:蔡英文對中共"十九大"寄予厚望?
法蘭克福國際書展台灣館能否展出在中國不能被讀到的異議人士作品?英國人權活動家被拒入境香港是誰的悲哀?"十九大"之後兩岸關係會如蔡英文所願嗎?
黃之鋒21歲生日當天被判有罪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被控藐視法庭罪罪名成立,香港高等法院本周五做出這一判決。宣判這一天剛好是黃之鋒21歲生日。黃之鋒的父母表示會支持兒子。
十九大後 北京對香港管治會不會改變?
中共十九大下周三召開。此前,北京駐香港最高機構的中聯辦主任張曉明,返回北京接替退休的王光亞出任港澳辦主任,王志民接任香港中聯辦主任。十九大後,中央對港政策是否會有改變?
英人權活動家被拒入境香港 北京怎麼說?
英國人權活動者、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本周三在香港機場被拒入境,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呼籲香港及中國政府盡快作出解釋。
林鄭月娥施政演說:對衝擊國家主權說"不"
今年7月就任香港特首的林鄭月娥在其施政報告中明確表示,對衝擊國家主權的行為說「不」,並將公共住房建設列上其執政的重點。
牆外文摘:2019年解決「台灣問題」?
有評論香港從上到下都正在呈現宗主國的未全面目,而台灣問題留給習近平的時間已經不多。
《國歌法》全中國生效 香港球迷再噓國歌
香港球迷在國際比賽演奏國歌時,又發生噓歌行為。國際足球總會是否將之列為重犯並予以嚴厲懲罰,以及在全國生效的《國歌法》是否在香港產生影響,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
香港「三明治襲警」一案開庭
10月3日,香港設民聯主席吳文遠(Avery Ng)作為去年"三明治襲警"事件被告,在庭上為自己進行無罪辯護。
專訪:"加泰獨"和"港獨"是否有可比性?
10月1日,數千香港民眾上街示威,有人還打出了「港獨「旗號;同一天,加泰羅尼亞在西班牙中央政府的強力阻攔下依然舉行了獨立公投。「港獨」和「加泰獨」有著哪些異同點?香港城市大學政治學教授鄭宇碩就此接受了德國之聲的專訪。
牆外文摘:零容忍街頭見 回頭看半邊天
輿論擔憂所謂零容忍零空間,就是要擴大破窗效應,刺激港獨言論,再鐵腕鎮壓。新加坡與中國的關係,以及毛澤東時代的婦女地位,也值得細細思量。
你的國慶,我的遊行:香港民主派抗議"威權"
在中國內地迎來國慶、中秋長假的同時,香港民主派舉行示威活動,打出「威權壓境、何談國慶」的標語。組織者稱有4萬人參加了從維園行進至政府總部的抗議遊行活動。「香港眾志」成員還在國慶日昇旗儀式上高呼口號示威,後被保安帶走。
牆外文摘:十九大人事佈局 ,二十大改制連任?
習近平的十九大人事佈局將會遵循何種原則?台灣人為何認同專制強權的邏輯?香港校園的言論自由已走到終點?
吶喊大會「殺無赦」言論 社會嘩然
立法會議員何君堯上周日( 17日) 舉行革走佔中運動發起人之一的香港大學教授戴耀廷集會,期間發表「殺無赦」言論,引起社會嘩然。民主派議員聯署強烈譴責,多個政黨團體遊行,抗議律政司司長袁國強持雙重標準,並要求律師會革除何的律師資格。
港大前學生會會長「擾亂秩序」被判社服
香港法院周四對「圍堵港大校委會」一案宣判,前香港大學學生會兩名幹部分別因擾亂公共秩序和阻礙公職人員執行職務被判處社會服務令。
牆外文摘:金正恩脅迫習近平 沈祖堯棄守象牙塔
評論認為,習近平、反習聯盟、郭文貴、金正恩、川普这五方博奕將決定東亞命運甚至世界格局。非西方態度全球復興,香港人也正在棄守自由價值。
「民主牆」風波發酵 已被「上綱上線」?
近日,香港教大的民主牆上連續出現惡性冒犯標語。除政府、高官齊聲讉責外,更有批評聲音將矛頭指向教大全體。教大校方則強調,不應將事件「上綱上線」。
「言論自由並不應受道德底線影響」
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痛失愛子,香港教育大學的民主牆上出現「恭喜」海報。香港教大的學生是怎麼看這件事情?學生會代表又是怎麼說的呢?
「言論自由並不應受道德底線影響」
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痛失愛子,香港教育大學的民主牆上出現「恭喜」海報。香港教大的學生是怎麼看這件事情?學生會代表又是怎麼說的呢?
教大民主牆冒犯標語 港民這麼看
香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痛失愛子,香港教育大學的民主牆上出現「恭喜」海報。對於這種冒犯性言論,港民中不乏批評者,但也有表示理解的聲音。
牆外文摘:首例台灣「顛覆罪」如何審
台灣人李明哲「顛覆國家政權」罪將開庭,對台灣意味著什麼?香港「超越人性底線」的對懟背後,權貴們的基本道義感何在?
民主牆變「惡言牆」 如此涼薄為哪般?
香港中文大學民主牆「港獨」海報之爭成為輿論焦點後,教育大學的民主牆也因為出現冒犯教育局副局長蔡若蓮和已故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的大字報引起嘩然。校方透露,已翻查閉路電視鎖定兩人。
一場手撕「港獨」海報掀起的風暴
一年一度開學季,香港多家校園內再次出現「港獨」宣傳品。其中香港中文大學民主牆的「海報戰」被推上內地和香港輿論的浪尖,有關「民主」和「言論自由」的爭論此起彼伏。
牆外文摘:啟動隱秘的維穩程序?
香港自決自治不僅事關政治,而且決定日常水電安全?網民批評上海警察的背後,當局啟動了另一套維穩程序?
專訪黃之鋒父親:看到香港司法的不公義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衝入「公民廣場」案,被上訴庭改判囚6個月。黃之鋒父親黃偉明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剖白對兒子入獄的感受,批評香港司法制度不公義。
上一頁
第59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