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不顧北京集結軍隊 百萬港人風雨中上街
亞洲的金融中心香港連續11周抗議不斷。警方與示威者暴力衝突場面激增。許多人用818這天民陣的集會作為運動延續指標。在主辦單位宣佈有170萬人參與後,港府與北京接下來該如何回應?
818集會:港人退場仍無空間
8月18日,香港人在民陣的號召下再次上街,他們以行動表達目前沒有退場的空間。與此同時,香港基本法委員會前副主席梁愛詩說,即便出動駐港軍隊,也不意味著"一國兩制"的完結。
民陣818集會塞爆維園
「反送中」運動第11周未歇。很多人把818集會視作抗爭運動存續轉折點。但數十萬人無畏風雨上街。港府和北京得再想方設法面對。
牆外文摘:李嘉誠心急 金正恩心慌
有輿論認為,李嘉誠以"一個香港市民"身份在多家報章刊登廣,印證中共的清算報復,已令富商人人自危。金正恩這一年連連失利,但中國、俄羅斯及其他國家會在朝核問題上鑽空子。
歐盟:香港的基本自由應繼續獲得保障
昨天(8月17日),歐盟向香港特區政府發出警告,不要踐踏法律所賦予的公民權利。歐盟同時也提醒香港示威者應保持克制。
在德港人周六集會 內地青年亮國旗對立
為響應香港的示威活動,居住柏林的香港人星期六下午(8月17日)於布蘭登堡門前舉行了"反送中"集會,有數百人參與。同一天,柏林、漢堡和科隆都有內地青年舉行"愛國愛港"示威活動。
下雨難阻港人紅磡遊行
"光復紅土、還我靜土"是周六紅磡遊行的主題,示威者在抱怨中國內地遊客過多的同時,也沒有忽略「反送中運動」的「五大訴求」。儘管是合法遊行,但是示威者依然擔心自己的安全。
德語媒體:香港落敗昭示著西方價值觀的衰亡?
《圖片報》指責德國政界商界只顧生意、罔顧價值觀。《世界報》認為,自由世界的支柱正在中俄的撼動下慢慢崩塌,香港將是首當其沖的輸家。《明鏡周刊》則分析指出,西方國家已經在價值觀問題上喪失了榜樣力量,但是依然應該努力去捍衛自己的價值觀。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香港反送中抗爭不斷;美國暫緩對中國商品徴税;克什米爾危機未解。一周大事,瞭解一下。
激烈衝突之後 香港抗爭者在做什麼?
最近以來的暴力激化,讓許多香港人擔心抗爭焦點模糊,訴求遭到忽視。於是他們中的一些人開始用自己的方式來試圖繼續保持這場運動的能量。
香港示威再起 要求政府回應五大訴求
本周六,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協會組織了一場教育界大遊行,要求特區政府立即回應「反送中」運動中示威者的五大訴求。而在紅磡地區,遊行組織方則提出了「不受傷、不流血、不被捕」。遊行活動結束後,部分示威者在旺角地區與警方發生對峙。
撐中國?挺香港?反送中爭議蔓延澳洲
在遠離香港的澳洲各地,香港抗爭運動的支持者與反對者頻頻對陣,甚至爆發小規模肢體衝突。
李嘉誠號召港民"以愛之義 止息怒憤"
香港著名企業家李嘉誠周五在港媒刊登大幅廣告,號召人們愛國愛港,不要以"最好的因,"得到"最壞的果"。
德語媒體:川普给習近平的建議
美國總統川普发推特提議: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與香港示威者會面,"這將會帶來愉快、清楚的結局"。這現實嗎?德語媒體試圖猜測川普的心思。黃之鋒呼籲德國聲援香港以及國泰員工被解僱等話題也受到關注。
香港周末再示威 國泰高管辭職
香港的大規模示威浪潮即將迎來第11個周末。在機場示威行動引發爭議、中國武警部隊於深圳展示軍力的背景下,示威者是否會轉變方式?重壓之下的國泰航空,則宣佈了高管辭職的消息。
革命之顏色:從橙色革命到伊朗的「綠潮」
香港的黑衣示威者、烏克蘭的橙色革命旗幟、伊朗的綠色政治示威標誌:示威運動的顏色代表著其所處時代的希望。
為什麼大陸人不理解香港人的抗議行為?
在中國大陸,幾乎沒有人能夠理解香港的反政府抗議活動。本周初,香港機場的暴力事件升級後,中國內地人對香港示威者的憤慨也隨之加劇。這與國家媒體的宣傳也不無關係。
亞馬遜售港獨T恤惹議 中港藝人紛紛站隊
最近中國維護國家尊嚴的話題十分頻密: 在之前國際品牌被爆違反一個中國原則之後,台灣飲料店也因為香港情勢被迫表達立場,而今就連已經退出中國市場的電商亞馬遜都捲入這場風波。
貿易戰火未息 川普先為習近平劃策
美國對價值超過1250億美元的中國進口產品的關稅再9月1日即將上路。這時候川普不斷提香港局勢的解方,這葫蘆裡賣的是什麼藥?
德語媒體:中國的真相時刻
《法蘭克福匯報》寫道,真相時刻已然到來,在香港危機中北京能否冷靜計算成本、做出退讓?《新蘇黎世報》寫道,暴力螺旋、結局堪憂;2047,香港將失去特別地位。
深圳演習 劍指香港?
臨近香港的深圳似乎集結大量警力,引發外界關注,北京是否會對香港出手?
臥底陰霾下的抗爭:示威者見招拆招?
近日香港示威接連有懷疑臥底警察和公安現身,在抗爭前線引起連番騷動。他們在「行蹤敗露」前後究竟發生了什麼事?德國之聲採訪了3位親歷者,他們都異口同聲表示,在杯弓蛇影之下,未來的示威無可避免會受到影響。
中國大批武警、裝甲車集結深圳
中國官方媒體發表"大批武警車隊深圳集結被曝光"的影片。法新社及CNN記者在深圳一個體育場看到大量武警及裝甲車輛。
香港:銜接中國和世界的地位不可或缺
中華人民共和國持續數十年高速增長容易讓人忽視特別行政區香港的意義。其實,作為與世界聯繫的介面,對北京而言,香港的重要性獨一無二。
中國駐英大使:北京不會坐視香港局勢惡化
面對香港抗爭持續不斷,中國是否會最終出手?這些天來,許多人都存在著這樣的疑問。中國駐英大使周四召開新聞發布會,就此給出了明確的答案。此外,香港民陣準備於周日再次舉行大規模遊行活動,但沒有獲得警方批准,僅被允許在維園舉行集會活動。
面對動蕩的香港西方為何猶豫?
香港示威抗議浪潮已進入第11周。暴力現象一周甚於一周,來自北京的威嚇同樣如此。然而, 歐盟和美國的反應相當躊躇。
德語媒體:香港在呼救 西方快警醒
香港機場示威,引起了德語報刊高度關注。《每日鏡報》認為,這是示威者向全世界呼救。《法蘭克福評論報》強調,面對北京,歐洲必須堅持民主理念。《薩爾布呂肯報》呼籲像保護當年西柏林一樣保護香港。《時代周報》則提醒,西方國家親北京,下場就是今日香港。
專訪:「這是一場大衛面對歌利亞的戰鬥」
周二(8月13日)晚間,香港機場傳出的暴力畫面令人震驚。此前北京也不斷對香港發出日益強硬的訊號。「反送中」抗爭將往何處去?北京是否會出手干涉?德國之聲專訪民主派政黨「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
長平觀察:請林鄭月娥聽李鵬笑話
香港反「送中」抗議是否會如同六四運動一樣遭到血腥鎮壓?時評人長平分析李鵬笑話,提醒林鄭月娥勿要聰明反被聰明誤,在人生最重要的考試中淪為學渣。
香港示威者究竟是誰?
持續了兩個月的香港示威運動,參加者是否以年輕人為主?是否以中低收入家庭為主?他們示威的最主要訴求究竟是什麼?他們對於部分示威者的暴力行為又有著怎樣的看法?香港中文大學新聞傳播學院等四所大學的相關院系,根據兩個月來示威現場的調查數據,發布了一
評論:對香港動用軍隊的代價
北京越來越直言不諱地威脅對香港將動用軍隊。本台評論員 Mathias Bölinger認為,北京方面似乎尚未做出這一決定,因為一旦動用軍隊付出的代價太大。
從沉默到譴責「恐怖主義」
本周,北京稱,香港示威抗議運動中已出現「恐怖主義跡象」。它標誌著北京對示威港人輿論攻勢正大為強化。
中國官媒紛紛以「暴徒」毆打環時記者付國豪論調譴責香港示威者。不過事件卻留下重重疑點。
中國官媒紛紛以「暴徒」毆打環時記者付國豪論調譴責香港示威者。不過事件卻留下重重疑點。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中國政府將以更強力的方式介入香港抗爭。
香港機場限制示威區 警方稱示威不是恐怖主義
香港機場周三宣佈已經獲得法庭頒發臨時禁制令,將限制示威區域。同日港警公開表示,到目前為止的示威活動還不構成恐怖主義。
香港示威者:「真的很對不起」
香港機場再次宣佈航班停飛,有示威者堅守離境閘口抗議。一位希臘旅客與示威者發生爭執,質問他們為何不找政府示威。香港示威者:「我們只能說,真的很對不起!非常非常對不起!」
向港府施壓 示威者再度癱瘓香港機場
本周二,大批示威者繼續聚集在香港機場,阻擋旅客入內,導致當天下午所有航班登記服務被迫暫停,大量離港航班取消。示威者向受阻旅客表示,癱瘓機場的目的是向政府施壓。特首林鄭月娥則在當天舉行的記者會上一度哽咽,但仍有許多記者對她迴避問題感到不滿。
德語媒體:"外部勢力操控的傳說"
香港的抗議受到外部勢力的操控?北京將如何決策?德媒繼續密切關注香港局勢。
「反送中」抗議活動撕裂香港社會
香港「反送中」抗議活動已經持續了兩個多月。特別是在近期,暴力事件一再增加。在香港黃大仙地區居住著很多警察及其家屬。那裡的居民對「反送中」抗議活動的看法各不相同。
彭定康:北京若干預香港,將出現災難
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發出警告,稱如果中國干預香港,將會產生災難性後果。他希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使用智慧將人民團結起來。
中港記者會 氣氛大不同
香港的「反送中」爭議持續,中港兩地一直在處理上保持同調。不過因為兩地的新聞自由不同,記者發問猛烈的程度和官員的回答有明顯差異。
客座評論:香港抗議運動中的暴力污染
香港反送中抗議中的「暴力畫面」成為中國官方及媒體的報導焦點。北京政論人士白信認為,與和平抗議如影隨形且不斷升級的「暴力污染」是特區政府和北京對付民眾的重要手段。這樣的做法不僅轉移政治矛盾,也事實上否定了示威者的抗爭合法性。
一系列國際大牌紛紛陷入「辱華」風波
從紀梵希到范思哲,從Coach到CK,一系列奢飾品大牌從上周末起紛紛陷入「辱華」風波。中國不少明星隨後宣佈解除與這些品牌的合作關係。
國泰總裁威脅解僱香港抗議運動支持者
在北京壓力下,香港國泰航空公司有可能開除支持香港抗議運動的雇員。周一,國泰航空總裁何杲威脅說,「支持或參與非法示威」的員工可能被開除;周二,國泰又發聲明稱,一名副機長因涉「不當使用公司訊息被停職」。
北京稱香港出現恐怖主義苗頭
香港示威愈演愈烈,警民衝突四起。香港機場管理局周一下午宣佈,受集會影響當天餘下航班取消。港澳辦則表態,示威者「出現恐怖主義苗頭」。
天安門鎮壓是否會在香港重演?
雖然很多人擔心中國可能會採取像血腥鎮壓天安門學運那樣的方式來對付這一次的香港抗議活動,但分析人士們認為,這種手段有可能帶來的災難性經濟和政治後果將會阻止北京方面直接出面干涉。
謠言風暴席捲香港 中港各執其詞
隨著香港警民衝突愈演愈烈。滿天飛的傳言透過網路散播,各自競爭成為「事實真相」。12日,佔領機場大廳的示威者退出機場,消息混亂也可能是原因之一。德國之聲專訪學者解析這個現象。
香港抗爭繼續 林鄭向大學生喊話
林鄭月娥周日出席第九屆「香港大學生軍事生活體驗營」結業典禮時表示,要替青年建設香港。不過信心已經跌落谷底的港府除了加強警力鎮壓,還有什麼方式能力挽狂瀾,把香港導回和平繁榮的路上?
從「快閃」示威到警民衝突
周日在香港多地,示威者與警方發生激烈衝突。而經過數周的對峙,雙方都日漸掌握對方的節奏。
香港:示威者"快閃"多區 警方催淚彈清場
本周末,示威者以「快閃」多區的方式來應對警方清場,通過公共交通工具離開轉移陣地、不會留守。警方也能迅速調派人手到現場,主要以催淚彈配拘捕作為行動主軸,更快和更頻密地施放催淚彈、驅散人群。
牆外文摘:金馬自由飛奔 遲早會遭封殺
有評論認為,金馬獎對中國獨立製片越是肯定,中國就越心虛越緊繃,封殺金馬其實是遲早的事,粗暴不需要藉口,霸凌更不需要理由。
上一頁
第48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