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港區國安法》威脅師生安全 美名校課程加警語
《華爾街日報》8月19日報導,部分美國頂尖大學的課程在為了避免學生遭到中國政府以國安法起訴,准許學生在特定課堂上以匿名的方式上課跟參與討論。
香港輸出抗爭策略 白俄羅斯如何取經?
香港與白俄羅斯相隔7700公里,抗爭和警暴的畫面卻如出一撤。白俄羅斯人借鑑香港反送中運動的「如水」(Be Water)策略,香港人則惺惺相惜、同病相憐,紛紛在網上聲援。
香港「政治審查」高中課本? 教協槓上教育局
訓練香港學生批判思考的通識教育近日成為辯論焦點。多家出版商在「自願參與的專業咨詢」後刪去政治敏感內容。香港教育專業人員出面抗議,但港府強調這是要培養港生「正面價值觀」。
美中止與港逃犯引渡等三協議
美國周三成為全球第七個中止與香港的移交逃犯協定的國家,美國國務院表示此舉是美國對中國在香港施行國安法表達關切,並強調該法破壞香港人民的自由。
香港新入職公務員參與反政府非法示威將被解僱
香港公務員事務局向各政府部門主管發出通知提出, 新入職公務員若因參與非法公眾活動而被捕及起訴,不論審訊結果如何,均應立即解僱。香港工會組織方面認為,這種 做法凌駕法庭、有欠公平、深化矛盾。
香港教育局審查 高中通識課本刪「三權分立」
通識教育是香港高中必修科之一,強調訓練學生的時事觸覺及批判性思考,卻屢遭親中陣營批評課程政治化、引發青年上街。當局去年起審視教材,多家出版商在壓力下刪去敏感內容。
林鄭月娥:能執行國安法很榮幸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在美國針對中國及香港部份官員實施制裁後,她在使用信用卡方面遇到了麻煩,但她不以為意,表示能在「歷史性的時刻」執行國安法與確保國家安全,是她的榮幸。
專訪黎智英:我會與香港共存亡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涉嫌觸犯國安法被捕,他在獲釋後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背負多宗社運官司的他坦言,在這次拘捕行動中經歷了人生的第一次。對於蘋果日報、議會戰線、香港抗爭運動的未來,他也在訪問中分享了個人看法。
英國禁止訓練港警?香港警隊"主動暫緩派員"
繼美國之後,英國也宣佈暫停培訓香港警員。不過,香港警方卻稱"已主動決定暫緩派員到內地及海外"受訓。
牆外文摘: 《蘋果日報》裡的連儂牆
有評論指出,抓捕黎智英動作很大,來勢洶洶,並不能為林鄭壯膽,也無法平衡她的挫敗感,因為香港人壓根兒沒有被嚇倒。
林鄭退回名譽院士名銜 劍橋如此回應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稱已主動退回英國劍橋大學沃爾森學院名譽院士名銜,該學院隨即就此發表聲明。網民對林鄭的行為則褒貶不一。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黎智英出事,《蘋果》大賣;中美桎梏繼續;德國第二波疫情?俄羅斯推出首支新冠疫苗……這周還發生了哪些大事,德國之聲為您一一梳理。
寫詞贈羅冠聰 林夕被貼「港獨」標籤
香港作詞人林夕因為改編歌詞贈予羅冠聰,遭到中國網民及媒體撻伐,更被質疑是「港獨」。與此同時,港版國安法引發支持民主運動的宗教人士自危。《福音宣言》的兩名發起牧師被證實因心理壓力而離港。
香港人移民談何容易
港區國安法通過後,越來越多香港人考慮移民海外。但他們面臨很多障礙,其中之一就是許多人的經濟條件不允許他們這樣做。
香港電台下架羅冠聰訪問節目引發質疑
據香港明報等多家媒體報導 ,香港電台下架了上個月製作並且播放過的一輯有關立法會選舉延後一年的節目,原因是其中一位受訪者(羅冠聰)因涉及觸犯港區國安法被香港警方通緝。現流亡英國的羅冠聰對這樣的做法表示質疑。
香港出版商: 只能自行摸索國安法紅線
港區國安法實施後,出版界人人自危,不隻影響新書出版,也影響舊書再版。出版商不禁提問,如果以後沒有具啟發性的東西,未來的人會是甚麼質素的人?
德語媒體:抗爭勇氣與專制權力同步增長
《時代周報》刊評讚揚了香港、白俄羅斯等地民眾不畏專制強權繼續抗爭的勇氣。《商報》報導,俄羅斯將在稀土領域同中國展開競爭。
關於《蘋果日報》你所不知道的10件事
黎智英日前涉《港區國安法》出事後,大批香港人以爆買行動聲援《蘋果日報》,甚至「非理性投資」把壹傳媒股價炒高。這份報章有在香港有什麼地位和象徵意義?
美媒:多名中共權貴子女在香港擁有巨額資產
美媒披露習近平等三名中國高官親屬,近年來在香港購買總價值千萬美元的房產。但專家認為,一旦香港失去原有金融地位,會對這些巨額投資造成影響。
德語媒體:德國企業的中國難題
《明鏡》周刊認為,香港報人黎智英雖然已獲假釋,但香港的前景仍令人擔憂。畢竟借助國安法,北京當局隨時都可以扼殺香港僅存的自由。《商報》關注德國制定《供貨鏈法》在企業界引發的擔憂。
美要港貨標中國制 港商憂信譽受損
美國宣佈取消香港特殊經濟地位後,進一步改變97年以來的規定,要求將港產貨品改標為「中國製造」,這引起香港政府和商界的反彈。
黎智英等人獲釋 周庭:這是最可怕的一次
黎智英等10人在遭港警關押超過一天後,於周二深夜與周三凌晨陸續獲釋。周庭在獲釋後,形容此次拘捕是過去幾年來最令她害怕的一次,並批評港府對她的指控是「無中生有」。黎智英獲釋後則是直接搭私家車離去,並未接受媒體訪問。
德語媒體:被噤聲的香港
香港媒體大亨、民運積極分子黎智英被警方逮捕,應該並不出人意料。《法蘭克福匯報》發表評論稱,此舉顯示出,北京的當權者正在為自己構筑越來越高的圍牆。
美國要求「香港製造」改貼「中國製造」
幾十年來,香港出口的商品一直具有不同於「中國製造」的待遇,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的貿易戰關稅此前也沒有涉及香港貨。現在,美國政府一份文件草案顯示,向美國出口的香港商品將被取消特殊待遇,受到和「中國製造」相同的貿易戰制裁。
人大通過立法會真空期議案 料「DQ4」可延任
原定9月舉行的香港立法會選舉推遲一年,令議會出現「真空期」。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開會後決定,現屆任期延長一年,有消息料早前被剝奪參選資格的四名民主派議員可留任。
長平觀察:支持黎智英,香港人「惡意炒股」?
香港民眾「用錢投票」,抗議當局抓捕黎智英等民主人士。時評人長平認為,香港人的不懈抗爭,固然因為他們長期在自由社會培養的獨立、正直、勇敢和堅毅,同時也是因為這裡還有殘存的自由。
專訪:港警濫權是傷害香港新聞自由的幫兇
周一港警抓捕了包含《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在內的10名人士,並對《蘋果日報》總部進行大規模搜索,過程中許多行為和作法引起外界質疑。香港大學傳媒法律學教授法斯特表示,港警在過程中明顯濫用權力,而這樣的情況也導致香港的新聞自由面臨巨大挑戰。
香港人爆買《蘋果》 壹傳媒股價瘋漲五倍
傳媒大亨黎智英出事後,港人用行動和金錢抗議,從凌晨起排隊搶購《蘋果日報》。市場也繼續以股票當選票,壹傳媒股價再度狂飆逾5倍,是單日昇幅最大的港股。
中國制裁11美國人 華盛頓:象徵性且無效
為反擊美國制裁11名中港官員,中國也宣佈制裁11名美國人。但北京並沒有進一步說明制裁細節,引起外界懷疑是否只是象徵性制裁。
專訪何俊仁:黎智英是對一黨專政的威脅 而不是危害國家安全
在港警周一早晨大規模逮捕壹傳媒的創辦人黎智英丶他的兩個兒子與另外四位公司高管後,香港民主派政治家與律師何俊仁向德國之聲表示,這次逮捕的規模令很多香港人感到震驚,他認為這次逮捕是北京為了回應美國制裁11名中國和香港官員所做出的反制行動。
蓬佩奧稱黎智英為愛國人士 前眾志成員聲援周庭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周一針對港警抓捕黎智英等10人一事抨擊中國政府,表示從此事看出中國無打算改變其治港策略。與此同時,周庭團隊成員透過其臉書專頁透露,周庭被港警指控因7月起用社群網站請求外國制裁中國,才被當局以違反國安法拘捕。
歐盟:黎智英等人被捕引人擔憂
歐盟外交事務發言人斯塔諾(Peter Stano)周一發表聲明,對香港多名反對派人士在《國安法》框架下遭逮捕表示擔憂。發言人指出,該法案正在扼殺香港的言論自由與新聞自由。
黎智英其人其事
在北京看來,他是十惡不赦的亂港禍首。而對許多香港人來說,他則是捍衛香港自由名副其實的英雄 ——他就是香港著名的實業家和媒體大亨黎智英。
中國宣佈制裁盧比奧等11名美國人
鑑於美國針對香港新安全法採取的懲罰性措施,中國做出回應,宣佈制裁11名美國人。
被控觸犯國安法 傳媒大亨黎智英被捕
港區國安法實施一個多月後,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捕。罪名:涉嫌勾結外國勢力危害國家安全。今年6月底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黎智英稱國安法「敲響香港喪鐘」。
《蘋果日報》出事後 股價為何狂飆三倍?
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被捕丶壹傳媒總部遭逾百警力封鎖搜索,事件震驚香港。壹傳媒股價大起大落,一度升了超過三倍,當中涉及「非理性投資」,市場「用錢投票」。
五眼聯盟施壓港府 北京:你不代表國際社會
五眼聯盟的外長周日 (8月9日) 發布聲明,呼籲港府恢復12名民主派立法會選舉候選人的參選資格,並如期於九月舉行立法會選舉。
港特首遭美制裁 傳其幼子從美低調返港
港媒報導,港首林鄭月娥的小兒子林約希告知室友"家有急事", 從美國返港。他就讀於哈佛大學。美國周五宣佈對林鄭月娥等多名中港官員進行制裁。林鄭回應表示制裁沒有道理和邏輯,她本人在美國沒有任何資產,也不想去美國。
"我必須提醒自己,我不是為自己而活著"
雨傘運動讓羅冠聰為人熟知。他與黃之鋒一道成立了「香港眾志」,也一度成為香港立法會議員。如今,他不得不離開香港,遠走他鄉。德國之聲在倫敦採訪了羅冠聰。
德語媒體:香港之後是台灣?
中美關係不斷惡化之際,《法蘭克福匯報》認為,中國通過「港版國安法」獲得對香港的完全控制後,北京愈加關注台灣。《世界報》則聚焦美中有關社群網站的最新爭端。
香港立法會真空期何解?中國人大開會討論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周六起一連四日在北京召開會議,議程包括如何應對香港推遲立法會選舉所造成的真空期。四名剛被剝奪參選資格的民主派議員的去留也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美國制裁香港官員 港府抨擊「雙重標準及虛偽」
美國周五宣佈對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與一系列官員實施制裁。香港政府發表聲明,批評美國的所謂制裁「卑劣無恥」。中聯辦也表示堅決反對和強烈譴責,「絕不會畏懼任何蠻橫霸道」。
澤林視點:北京對香港的昏招
德國之聲專欄作者澤林認為,推遲立法會選舉、取消多人的參選資格顯示,北京不打算再賦予香港其依據法律應享有的自由。而這步棋不會成功。
華盛頓制裁中港高官 林鄭榜上有名
中美之間圍繞「港版國安法」的政治角力繼續升級。川普政府周五宣佈制裁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內的一批涉及香港事務的中國官員。
香港推全民核酸檢測 港民憂DNA被「送中」
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港府宣佈將進行全民核酸檢測,並得到一支內地檢測團隊的支援。不過,港府豁免大陸檢測人員的檢疫及註册手續引發爭議;更有議員質疑,中央會以防疫為名收集港民DNA。
勾結香港反對派的指控荒謬可笑
美國駐香港領事館稱,同香港人士的會晤既非秘密,也不神秘,所謂領館代表同有關人士進行"勾結"的說法"是荒謬的"。
維園悼六四24人被控 黃之鋒斥為扣護照
支聯會11名常委及13名民主派人士被控,包括黃之鋒和身在倫敦的羅冠聰。不少人本身已有其他控罪在身,他們質疑警方藉此扣起護照,限制他們出境。
香港特首選舉或添「確認書」 傳林鄭連任
繼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後,2021年12月舉行的香港特首選委選舉也傳出引入「確認書」制度,確保參選人政治立場。過去一年支持率觸底的特首林鄭月娥會否連任,也成為外界焦點。
蓬佩奧批中通緝海外港人 崔天凱:依法執行
日前,香港通緝六名海外香港民運人士,美國批評中國共產黨將威權主義的「長臂」延伸至海外,誓言保護民主人士。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則捍衛稱香港措施都源自國安法,違反該法的人,都該受到懲罰。
專訪:外籍人士與港人在國安法下已無太大差別
自7月31日出現《港區國安法》頒布以來首名遭通緝的外籍人士後,各界都在關注國安法對於外國人士的威脅有多大。美國法律學者古舉倫告訴德國之聲,他認為依港府目前的行事來看,港府可能願意犧牲國際聲譽來嚴格執行國安法,所以外籍人士也面對一定程度風險。
上一頁
第29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