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香港社運人士涉「煽動文字罪」再被拒保釋
《港區國安法》自7月實施後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國安處便衣人員月初拘捕譚得志(快必),指他涉嫌「發表煽動文字罪」,這條「殖民地惡法」如何方便當局大興文字獄?
抵制聲中《花木蘭》在香港首映
《花木蘭》於本周四在香港首映。據路透社報導,首映票房成績落後於同日首映的本地電影《麥路人》,也比不上將於三天後首映的美國電影《信條》。
香港放寬新冠限制 六四紀念館亦重開
自周五(9月18日)起,香港將重開酒吧、游泳池和主題公園。此前中國政府組織對近200萬港人進行了新冠測試,發現42個感染病例。與此同時,六四紀念館15日重新開放。
投資協議簽不簽?歐中峰會難題多
據新華社報導,在周一舉行的歐中視訊峰會上,雙方就拖延許久的歐中投資協議談判形成了共識,表示力爭在今年年底前達成協議。然而,歐盟方面在新聞發布會上卻強調,中方必須在市場對等方面有所讓步,方能有望簽署協議。
西門子:表達顧慮是因為「在意中國」
西門子CEO凱颯近日談及對香港以及新疆局勢的擔憂,引發關注。這家在中國已經有近150年歷史的德企解釋稱,表達顧慮「是因為西門子在意中國的發展——無論是在香港、新疆,還是其他地方」,強調其對中國的承諾沒有改變。
偷渡台灣5港人被扣押 中央社:不至軟禁
台灣記者曝光5名香港抗爭者處境及逃亡路線,引爆網路口水戰和政治風波,背後涉及《港澳條例》爭議是什麼?
牆外文摘: 逃台者被送中 見證內地法治黑洞
有評論指出,十二名逃亡台灣失敗的香港抗爭者被押送大陸的遭遇,反證了當初香港人「反送中」理據確鑿。
法經濟部長呼籲歐盟在美中之間走獨立自主道路
在歐中視訊峰會舉行前夕,法國經濟部長勒梅爾呼籲,歐盟必須對中國採取「明確的姿態」。他認為,歐盟至今沒能形成一致的對華立場,而現在這是當務之急。德國工業聯合會則要求歐盟方面加大施壓力度。
12港人「送中」逾三周 港府稱不干預
12名香港青年疑潛逃台灣遭中國海警截獲,扣押在深圳鹽田看守所至今三周,未能與家屬委託的律師會面,此前林鄭月娥稱會提供協助,但港府最新說法卻是「不干預其他司法區執法行動」。
逃台香港活動人士被羈大陸 家屬要求其返還香港
12名乘船逃往台灣的香港活動人士被捕後關押在大陸的拘留所,被拒絕會見律師和與家人通話。部分家屬周六上街籲請讓他們緊急返還香港。
12港人涉偷渡關押深圳 「官派律師」接手
12名港人潛逃台灣失敗被「送中」,一直遭扣押在深圳鹽田看守所,多名內地維權律師要求探視被拒,部分人甚至接到官方電話,要求他們退出此案。
預防新冠不用打針? 港大噴鼻式疫苗11月試驗
英國牛新冠津疫苗因有嚴重副作用而喊停試驗之際,港大的噴鼻式疫苗成為首款進入臨床試驗階段的同類疫苗。噴鼻式會比注射式安全嗎?其防禦力如何?
香港三權分立存在過嗎? 從英殖至今的六個變革
北京定調香港「三權分立」從未存在,但此説法是否經得起歷史考證?為何三權分立突然成為公共論述戰的風眼?當中透露出什麼政策改變?
香港反送中被捕人數破萬 五分之一遭檢控
香港反送中運動去年6月爆發,至今被捕人數突破一萬大關,惟檢控率約兩成丶被定罪率不足5%,外界再一次質疑當局濫捕濫告。
「兩辦」發稿:香港從未存在三權分立
北京試圖改變香港「三權分立」的論述,繼特首林鄭月娥稱香港是「三權分工」後,港澳辦及中聯辦也發稿定調,「糾正」社會上的「錯誤説法」。
港區國安法如何改變香港的示威運動
上周日香港數百人在示威期間被警方逮捕後,專家認為,隨著北京通過港區國安法擴大拘捕的範圍,香港將進入一個艱難時期。
港媒稱華為為融資修改內部員工認股規則
華為公司修改內部員工認股規則,允許員工以過去5年收入的25%購買華為公司的虛擬股票。華為並不是一家上市公司,但是其內部虛擬股票在過去近10年間增值約45%。
港民發起九龍遊行 至少289人遭逮捕
香港民眾9月6日在九龍發起反國安法與政府延後立法會選舉的示威,港警則派上千名警力到場進行截查或驅散人群,最終有289人被捕,其中還有一名12歲女孩遭強勢警力撲倒在地逮捕。
國民黨通過兩岸新論述 啟動「反美豬」公投聯署
台灣國民黨召開全代會,在兩岸論述方面,確定以「基於中華民國憲法的『九二共識』」延續兩岸互動、反對台獨與「一國兩制」等八項主張。在會議期間,該黨還啟動了反對放寬美豬進口的公投聯署。
香港示威重燃 社運人士「發表煽動文字」被逮捕
香港一男子周日因涉嫌「發表煽動文字」被港警國安處上門拘捕。據港媒報導,該男子為「人民力量」副主席譚得志。此外,在當天下午,至少90人在遊行抗議立法會選舉推遲期間被捕。
劉亦菲挺港警 黃之鋒籲抵制《花木蘭》
迪士尼的年度大片《花木蘭》本周在美國串流平台上映。由於該片的女主劉亦菲曾在去年公開力挺香港警察,包括黃之鋒在內的香港民主派人士呼籲抵制《花木蘭》。
香港禁止前主教陳日君為囚犯捐贈中秋月餅
香港監獄管理局禁止對北京持批評立場的前主教陳日君對監獄囚犯一年一度的中秋月餅捐贈活動,稱此舉是 "出於政治動機 "。據報導,這位已經退休的香港主教駁斥了對他的這一指控。
港區國安法如何侵人權?聯合國專家列七點
聯合國專家指「顛覆國家」一詞,本身就是「政治罪」的代名詞,他們擔心《港區國安法》淪為統治工具。
德語媒體:西方不會敗給中國模式
德國《焦點》雜誌發表瑞士記者、專欄作者弗朗克‧邁爾(Frank André Meyer)的客座評論,題為「西方不會失敗,因為中國有一點趕不上」。《法蘭克福匯報》文章關注了中國拉攏危機國家巴基斯坦和伊朗的戰略。
黎智英涉嫌恐嚇記者罪名不成立
香港傳媒大亨黎智英被控在2017年維園六四活動期間涉嫌恐嚇一名媒體記者而犯下刑事恐嚇罪。本周四,西九龍裁判法院裁決宣佈:罪名不成立。
羅冠聰:德國光靠同中國對話解決不了問題
中國外長王毅訪問德國期間,香港流亡民運人士羅冠聰接受德國之聲專訪,他呼籲德國不應為了貿易利益,而對中國人權問題沉默和妥協。他又指全世界都開始對中國霸權形成共識,認為應加快建立統一戰線,共同捍衛民主價值,對抗中國的專制和擴張主義。
「分權」變「分工」 林鄭月娥自稱「架構核心」
香港通識教科書中的「三權分立」內容不久前被刪改,引起了不小的爭議。周一,教育局長楊潤雄在記者會上公開表示,香港不存在三權分立。周二,特首林鄭月娥重申了此觀點,並希望行政、立法、司法機關互相配合。
香港啟動「全民檢測」
按照官方說法,新冠疫情在中國內地已被基本遏止。現在香港也要落實相關措施,名為「普及社區檢測」的全民免費檢測便是手段之一。批評者擔心,當局有可能藉機收集港民個人訊息。
香港「831事件」一周年 孕婦遭警推倒引民憤
去年「831」太子站港警無差別襲擊事件,是民眾對警方的「舊恨」;今年831大批人潮獻花紀念之際,一名懷胎8個月的孕婦被警員推倒在地,香港警民之間再種「新仇」。
羅冠聰呼籲德外長為香港人權發聲
德國外長馬斯9月1日將在柏林會晤來訪的中國外長王毅。流亡英國的香港眾志前主席羅冠聰希望德國政府在人權問題上加大對北京的壓力。
民調:近六成港人反對國安法
《港區國安法》實施僅2個月,黎智英丶周庭等多名民主派人士被捕。最新民調顯示,反對該法的比例較實施前要高,民眾對反送中運動「五大訴求」的支持度也全面上升。
牆外文摘: 中國冒險開戰,台灣生死如何?
有評論指出,中國大陸近年強化糧食儲備、物資配給、思想洗腦和人身管控等「備戰備荒」措施,加之對現代戰爭的巨大破壞力尚認識不深,這其中蘊藏的無知無畏的冒險可能性不小。
二度感染新冠病毒是否可能?
香港、荷蘭、比利時和美國先後發生新冠病毒染疫者再度感染病例。這是否意味著,康復者未獲免疫能力?
德語媒體:香港之後中國下一個目標可能是台灣
德國《經理人雜誌》的一篇文章認為,在用國安法扼殺了香港的民主和法治後,中國的下一個目標可能是台灣。德國」明鏡線上」關注了TikTok首席執行官凱文‧梅耶爾(Kevin Mayer)辭職的消息。
梅克爾舉行記者會:歐中對話也要談論香港問題
本周五,聯邦德國總理梅克爾在一次例行夏季記者會上警告說,未來幾個月內新冠疫情可能惡化,須得繼續重視。有關外交事務,她表示,歐洲和中國應保持對話,不僅要談可以合作的話題,例如氣候變化問題,也要談存在分歧的難題,例如香港問題。
王毅: 不應將新冠起源政治化
中國外交部長周四出訪挪威,在新冠病毒起源丶中挪自貿協定與多邊主義等重要議題上都發表談話。在兩國過去曾因諾貝爾和平獎起爭執的基礎上,這次王毅也公開反對提名香港人角逐同一獎項。
又有記者簽證被拒 《國安法》繼續衝擊香港新聞自由
在新版《國安法》的衝擊下,包括《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等許多美國知名媒體的記者不得不紛紛離開香港。而最新的趨勢表明,中國當局對香港媒體的打壓,已經不僅僅侷限於英美媒體。
12香港青年擬潛逃台灣 遭中國海警扣押
他們潛逃失敗被「送中」,12名青年包括月初涉《港區國安法》被捕的李宇軒,他與一個遊説國際制裁的組織有關。
香港人穿黑衣抗議警方篡改721歷史
去年721元朗事件是反送中運動的轉捩點,港警拘捕受襲人之一丶民主派議員林卓廷,被指「原告變被告」,警方其後在記者會上「改寫」事發經過,引起港人憤概。警方論述和事實有何不符?
壹傳媒高管帳戶遭凍結 蓬佩奧再批匯豐
壹傳媒集團的高層近日向路透社表示,匯豐銀行凍結了他們的私人帳戶與信用卡。此舉不僅招來美國國務卿蓬佩奧的抨擊,也讓匯豐與中國的業務關係再次受到檢視。
港警再抓捕 兩民主派議員遭控三項罪名
港警8月26日上午再展開大規模拘捕,至少有16人遭捕,其中包含民主派議員許智峰與林卓廷。10人因去年7月6日屯門事件與7月21日元朗事件被捕。
羅冠聰致信義大利外長促其與中國談香港和人權
前香港眾志創黨主席羅冠聰敦促義大利外長迪馬約與中國外長王毅會晤時,要表明強硬立場,反對北京的港區國安法。
香港新冠研究:世界首例二次感染
新冠病毒已導致全球超過80萬人死亡,就在各國如火如荼研發疫苗的同時,各項新的研究也一一出爐。香港就出現了世界首例新冠肺炎康復者再感染的案例。
氣氛緊張的歐洲行 中國外長出訪德國
中國外長王毅本周開啟的歐洲之行也將訪問德國。德國聯邦議院人權委員會主席延森指出,在雙方會談時,德國政府不能對中國做出任何妥協。
牆外文摘: 終止香港引渡,並非干預內政
有評論指出,在國際法和國際關係中,要認定一國「干涉內政」,需要一定程度的門檻。西方國家譴責港版國安法,都不構成國際法意義上的「干涉內政」。
德語媒體:「中國是西方最粗暴的敵人」
瑞士資深記者認為,中國是西方自由世界的大敵,西方國家應採取經濟和外交手段,捍衛人類的共同價值。《經濟周刊》指出,繼香港之後,中國開始不斷對台施壓,而台灣民眾也意識到北京的不可信賴。
德語媒體:習近平的毛式整風
中國共產黨正在公安及司法系統發起新一輪整肅運動。分析人士認為,習近平希望通過此舉鞏固自己的統治權威。
香港政府宣佈推出免費新冠測試
香港官方周五表示,將在下個月向所有750萬居民提供免費的冠狀病毒測試。但目前不清楚的是,有多少市民會將會參與這次由中國大陸公司主導的測試。
港區國安法下第一案:唐英傑被拒人身保護令申請
香港最高法院本周五(8月21日)作出標誌性判決,裁定《港區國安法》沒有違反《基本法》,拒絕首宗被控違反《港區國安法》案件的23歲被告唐英傑的人身保護令申請。
元朗襲擊事件僅拘43人 港警被轟「龜速辦案」
一年前的「721事件」,是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民意轉捩點。時隔13個月,警方調查有什麼進展?關鍵主謀在何方?
上一頁
第28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