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國安法生效後大抓捕 香港民主派路在何方?
當47名香港民主派人士連續兩日出庭之際,各界都在分析這波大抓捕對民主派帶來的影響。長期關注香港局勢的人士認為,這起事件將迫使民主派在不斷緊縮的空間中,找到一個能維系運動的渠道。
香港民主派初選案提堂 多國代表籲北京撤告
47名香港民主派人士1日出庭接受長達14小時的聆訊,因處理被告保釋申請過程冗長,導致多名被告身體不適送醫。多國政府代表到場關注此案,併發布聲明譴責北京與港府。
47人法院提堂 千人庭外支持
3月1日,去年參加民主派「35+」初選的47名反對派人士因涉違反香港國安法在西九龍法院提堂。據路透社等媒體報導,上千人在法院外聲援47名被告。
「奶茶聯盟」遍地開花 亞洲多地集會挺緬甸
「奶茶聯盟」從以往的線上交流,化為實體集會,在亞洲多地遍地開花。這個聯盟在抗爭活動中如何形成國際動員?
美國前聯合國大使籲抵制北京冬奧
海利(Nikki Haley)是下屆美國總統選舉大熱人選之一,共和黨人接連呼籲抵制2022年北京冬奧,白宮取態如何?
香港47人因初選違反國安法被起訴
參加去年民主派立法會初選的近50人周日早晨被以國安法條款起訴,周一出庭。人們關注無條件否決政府預算案能否構成顛覆政權罪。
遭英法院拒絕 孟晚舟向港高院再提申請
繼遭到英國高等法院拒絕後,孟晚舟又向香港高等法院提出類似申請:要求獲取匯豐銀行涉及其引渡案的相關文件。與此同時,加拿大要求中國釋放加國兩名公民的訴求得到美國的有力支持。
香港中大與學生會劃清界限 學生會指校方打壓
香港中文大學宣佈與新當選的學生會切割,校方發表聲明,指學生會幹事當選內閣利用校園位政治宣傳平台,發表失實指控。學生會回應稱校方打壓學生。
港府推「安心出行」APP 港人為何不安心
香港終於放鬆新冠限制,允許餐館、健身場館和電影院開放。顧客須使用港府推出的新冠追蹤App,但下載的人寥寥,因擔心政府監控。
香港電台檢討出爐:寒冬下公共廣播之死?
香港正經歷著史無前例的政治動蕩,媒體業也不例外。多年來角色爭議不斷的香港電台,在反修例運動後成為箭靶之一。近日港府公佈港台的檢討報告,勾勒出香港公共廣播的未來——究竟是出路或末路?德國之聲訪問業者和學者,探討它對港台及傳媒生態的衝擊。
向華強父子移民台灣遭拒 民進黨立委贊「正確決定」
台灣內政部移民署表示,相關單位以規定中的「有危害國家利益、公共安全、公共秩序或從事恐怖活動之虞」駁回香港影視大亨向華強父子的依親移民申請。
國台辦發言人點名「這位先生」後再點「台灣的先生們」
雖然台灣陸委會主委換人意在釋放春暖花開的訊號,但九二共識仍是一個未解開的死結。與此同時,兩岸抗疫合作仍然難以實現。
德語媒體:中國將失去通往世界的門戶
前不久,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主任夏寶龍發表演講宣稱,必須在中央主導下「完善」香港選舉制度,並提出多項「愛國者治港」標準,此番表述引發對香港進一步喪失自治地位的擔憂。
香港財政赤字降低 來年紓困是重點
香港政府來年的預算將繼續出現赤字,但較上一年明顯降低。預算案除了穩定經濟外,還包括1200億港元的紓困計劃。
持續整肅民主派 香港區議員:政府無底線
港府23日公佈《公職參選條例草案》,欲打壓民主派主導的區議會。被港府點名將失去議員資格的梁晃維向德國之聲表示,這是為了徹底鏟除反抗勢力。
港府擬立法要求區議員宣誓效忠
在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強調「愛國者治港」隔天,香港政府召開記者會,公佈向立法會提交的修訂草案,擬將宣誓效忠義務延伸到區議員,不合要求者將被取消資格。
中大撒粉案再拘兩人 宿舍導師也被捕
香港中文大學上月發生保安被撒粉事件,23日又拘捕兩名涉案男子,至今總共7人涉案被捕。
中官員強調「愛國者治港」學者:中國想控制香港
中國港澳辦主任夏寶龍22日發表演說,稱香港的民主發展不能背離「愛國者治港」這個原則,目前極需完善相關制度。專家認為,中國近日表態暗示當局有意整頓香港政治制度。
牆外文摘:周邊國家已為台海衝突備戰?
有評論認為,中美兩國最有可能導致衝突的,首先是台灣問題。誰都不願意真的打一場大規模戰爭,但各國已經認為爆發局部戰爭是可以想像的,已經認為必須為這種可能性做好準備。
德國政府警告北京長臂管轄在德港人
德國聯邦內政部認為,在德異議港人雖然沒有受到危害,但他們的抗議活動會受到忠實於北京政府的海外華人的干擾。
黎智英:涉嫌新罪名 再申保釋被拒
據港媒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因涉嫌「串謀勾結外國或者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及「串謀協助罪犯」16日在獄中再度被拘捕。 2月18日,黎智英再到高院申請保釋,保釋申請被拒。
國安法如何威脅香港網路自由?
隨著香港政府繼續通過國安法加強對公民社會的控制,自今年1月起,至少有兩個網站已被香港的網路供應商封鎖。專家認為,香港政府將打壓的重心轉移至網路是遲早的事。
全球抗議運動的標誌和象徵
從香港到緬甸,從俄羅斯到阿根廷——世界各地的抗議運動都有蘊含著巨大力量的特有標誌。
拜登:中國將會為踐踏人權的行為付出代價
本周二,美國總統拜登接受CNN的「市政廳」節目採訪。在採訪中拜登就中國處理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的問題警告說,中國將會為踐踏人權付出代價。
「8‧18流水集會」案開庭 黎智英等九人受審
黎智英、李柱銘等9名香港民主派人士因涉2019年8月18日舉行的大型集會,本周二出庭受審。該集會是「反送中」運動期間規模最大的抗議集會之一。
港府擬修訂入境條例 大律師公會表關切
香港大律師公會指出港人出入境自由受《基本法》保障,港府修訂現有條例可能會使「權力變得不受制約」。香港保安局則表示,大律師公會未能正確反映條文目的和事實,引起不必要誤解感到失望。
香港法官引國安法案例 禁網台主持人傑斯保釋
傑斯沒有違法香港《國安法》,卻被法官以《國安法》的條文拒絕其保釋,其女兒聞訊痛哭,有法律學者質疑《國安法》被濫用丶產生很多不確定性。
拜登習近平首度通電話 談香港丶新疆丶貿易
這是拜登自1月20日上任後,首度與習近平通電話,同一天,美國國防部將成立工作小組審視對華戰略。
香港法院裁決 黎智英持續被押
黎智英的保釋之路漫長,雖然他曾在去年12月底一度獲得保釋,但2月9日的終審法院裁決,他得被持續收押。
Clubhouse成自由聊天室 可惜曇花一現
在大量中文用戶湧入Clubhouse後,過去幾天那裡出現不少中國用戶與其他華文用戶互動的情況。人們甚至談論敏感議題。不過好景不長,周一不同消息源稱該應用已在中國被屏蔽。
香港又一名電台主持涉「煽動」罪名被捕
香港網路電台主持人傑斯2月7日被港警國安處拘捕,被指涉嫌「具煽動意圖的作為罪」。傑斯去年11月就曾因涉嫌「洗黑錢」、「資助分裂國家「的罪名被捕。
布林肯與楊潔篪通話 就人權議題對華施壓
美國國務卿本周與楊潔篪通話時表示,美方將挺身捍衛新疆、西藏及香港人權,並稱中國必須為威脅印太地區穩定負責。楊潔篪則重申,中國內政不容任何外部勢力干涉。
香港推行國安教育 小學生要懂「四宗罪」
根據《香港國家安全教育課程框架》,小學生須學習分裂丶顛覆國家等罪行的名稱,也要認識「保護我們的人」,包括警察和中國解放軍。香港當局強調,國安教育絕對不是政治宣傳活動。
2020全球民主指數報告: 台灣民主進步 香港民主倒退
根據英國「經濟學人智庫」發布的2020年全球民主指數,台灣排名大幅上升,超過日韓,排在第11位。而香港名次下跌,位於印尼和菲律賓之後。這一年,各國採取的防疫措施給民眾自由帶來影響,全球民主平均指數跌至十幾年來最低。
北京冬奧倒數一年 全球抵制聲浪再起
在2022北京冬奧進入倒數一年之際,7名美國國會議員3日提出一項否決在北京舉辦冬奧的決議案,而另有180個人權團體也發布聲明呼籲各國抵制北京冬奧。
香港律師李柱銘被提名諾貝爾和平獎
有「香港民主之父」之稱的李柱銘獲得提名2021年諾貝爾和平獎。遞交提名的挪威議員希望此舉能夠鼓舞香港民主運動。同樣獲得提名的還有氣候活動人士通貝裡、俄羅斯反對派人士納瓦爾尼。另外,川普和女婿庫什納也都獲得提名。
英國BNO移民新規 幾家歡樂幾家愁
1月31日,英國針對持BNO護照的香港居民,簡化了移民定居手續。但是,獲得了居英權的香港人,是否能快速融入英國社會? 1997年之後出生的香港人沒有BNO護照,他們又能去哪裡尋求庇護?
英國為港人開通入籍之路:誰搭上"救生艇"?
1月31日,英國針對香港人的BNO簽證通道正試開啟,這項史無前例的計劃為數百萬人入籍英國鋪平了道路。儘管英國此舉激怒了北京、引發報復,但許多香港居民對這一通道的熱情不減,一些人迫不及待想在首日就申請加入,更多人也在認真考慮移民。
《香港志》惹議 學者批歪曲歷史
由前特首董建華牽頭編撰的《香港志》於去年12月28日出版後,有人稱讚補足港史,有人批評歪曲港史。學者甚至認為,如此修訂方向有可能是要確立「香港是中國的香港」的身份認同。
在台港人辦年宵 現大量政治標語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 一群在台港人日前在台北自發舉辦「和你宵」新春市集,除了有蘿卜糕等港式賀年食品,更出現大量在港已被視作非法的政治標語。 有香港學生形容:「我們是一班有罪疚感的人,聚在一起希望做點事情,或者單純互相取暖。」
香港終院押後裁決黎智英保釋上訴案
《蘋果日報》創始人黎智英2月1日再度出庭,接受香港終審法院對其保釋上訴案的審理。這位媒體大亨去年曾短暫獲得保釋。終院聆聽陳詞後宣佈押後裁決,黎智英還柙候審。
牆外文摘:不再承認 BNO,外交部「顛覆政權」?
有評論認為,解釋法律屬全國人大常務委員會的憲法職權,外交部宣佈不再承認 BNO不具法律約束力。外交部「是想搞政變,顛覆國家政權根本制度嗎?
新政生效 BNO港人即日起可申請英國居留簽證
英國政府面向持有BNO護照香港居民的簽證新通道周日開啟,預計未來一年內或有十餘萬名港人利用這一新政移居英國,首批申請簽證者可能以有學歷和財力的中產人士為主。
香港大抓捕:對自由的進一步侵蝕?
香港立法會議員田北辰(Michael Tien)在接受德國之聲「衝突地帶」節目採訪時表示,香港國安法實施後,表達觀點的自由被收緊,但全世界對香港最近大規模逮捕泛民主派人士的反應「過激」了。
中國宣佈不再承認BNO護照
英國政府1月29日宣佈,英國針對香港人的BNO簽證通道將於1月31日開啟。中國外交部隨即宣佈,自1月31日起,中方不再承認BNO護照作為旅行證件和身份證明,並保留採取進一步措施的權利。
專訪田北辰: "黎智英沒有為一國兩製做出貢獻"
德國之聲專欄節目Conflict Zone訪問香港建制派立法會議員田北辰. 就國際輿論對香港的關注、黃之鋒等被判刑、黎智英被抓等問題,田北辰均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稱新疆無種族滅絕 香港建制派議員遭嘲諷
親北京的香港立法會議員葉劉淑儀日前在推特上表示,中國有迪麗熱巴這樣炙手可熱的維族女明星,可以證明新疆沒有種族滅絕。她的這番言論引起了推特用戶的冷嘲熱諷。
柏林撐港「口惠實不至」?活動人士呼籲改變
歐盟曾對香港民主派陣營遭到壓制而聲明譴責,北京政府則反擊稱不允許外部勢力干涉香港事務。但旅居柏林的香港活動人士鄺頌晴認為,相對於香港示威者所受到的嚴酷對待,歐盟的反應實在過於溫和。為了讓德國的民選政府拿出實際行動,她努力推動聯署行動,並促成聯邦議院周一(1月25日)針對香港問題舉辦聽證會。
香港警方獲取被拘民主人士銀行記錄
本月初被拘捕的53名香港民主活動人士中,有6人向路透社表示,警方在訊問中展示了他們的銀行賬目,並問到一些款項的資金來源。與此同時,因凍結民主活動人士賬戶,匯豐銀行行政總裁周二在英國國會接受聽證。
有多少香港人在德國申請庇護?
香港的民權利不斷收到擠壓,反對派人士面臨司法、甚至牢獄之災的不斷增加。流亡者的數量在增加。但近幾年來,在德國申請政治庇護的香港人屈指可數,而獲批准取得避難身份的更是少數。
上一頁
第23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