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為何香港「羊村繪本案」備受矚目?
數本描述灰狼和羊群和兒童繪本,導致五名二十多歲的工會理事遭控煽動刊物罪。這個港英殖民時代的古舊控罪被封塵幾十年後,在現今的香港愈來愈常見,而「羊村繪本案」將會成為重要的案例。
放鬆防疫限制 香港暫停實施航班熔斷
面對疫情形勢變化和經濟、社會生活需求,香港政府決定放寬對外的防疫限制,暫停航班「熔斷機制」。
長平觀察:張學友與成龍的被批評與被原諒
香港演員張學友與成龍最近遭到中國網民的批評。時評人長平認為,在所有的極權政治中,都存在一種看似與官方主流輿論不合的「噪音」。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
「明天系」創始人肖建華周一上法庭受審
加拿大駐華使館向路透社表示,2017年在香港一家飯店失蹤的加拿大華人富豪肖建華本周一在中國受審,但大使館沒有說明審判的地點和對肖建華的指控。肖建華被視為中共高層的白手套,其案涉及高層權力鬥爭。
關於倪匡 你該知道的三件事
香港知名科幻小說作家倪匡與金庸、黃沾、蔡瀾並稱為「香港四大才子」,7月3日驚傳逝世消息,享壽87歲。不少書迷、網友留言悼念,表示他的離開「象徵一個時代的終結」。
習近平訪港的細節看點有哪些?
習近平7月1日結束了一天半的訪港行程後,圍繞他在港活動的各種細節逐漸浮出水面,比如在高鐵香港西九龍站歡迎儀式上致辭時台下無觀眾,不與任何人握手,甚至在典禮上「打盹」。
牆外文摘:「回歸」的不只是政權,還有殖民體系
有評論指出,當中國政府跟香港官僚努力洗脫香港過去的殖民史,生產出諸多「去殖」的論述時,反倒此地無銀地顯現了殖民性如何根深蒂固地深植在香港。
港議員何俊賢確診 曾與習近平合照
香港立法會議員何俊賢周日透露自己確診新冠。港府資料顯示,他幾天前曾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合影。他也是民建聯黨內第二位在習近平訪港期間確診的成員。
德語媒體:更多住宅,更少自由
《法蘭克福匯報》和《日報》都對習近平在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上的講話進行了分析,指出北京希望通過「大灣區」規劃,以及敦促特區政府改善住房條件等,來換取民眾接受自由空間的縮減。
客座評論:追究中國在香港的所作所為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之際,本文作者鄺頌晴認為,北京對民主和法治的鎮壓,使許多香港人的生活變得艱難。
德語媒體:警察治下的香港
中國黨和國家領導人習近平參加了香港主權回歸25周年慶典活動,儘管街頭掛滿了彩旗和歡迎標語,但北京高壓和新冠疫情的雙重衝擊之下,香港民間並沒有太多的節日氛圍。
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 官方熱民間冷成對比
7月1日是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同時也是香港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國家主席習近平一連兩日訪港,親自參加新任特首李家超宣誓就職儀式。不過官方在官方試圖營造歌舞昇平、普天同慶的景象,民間反應普遍極為冷淡,形成強烈對比。
長平觀察:香港很快就要實現「全過程普選」了
習近平訪港稱「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時評人長平認為,對於中共應對西方社會的關注來說,「一國兩制」的確是一個「好制度」。在朱鎔基時代,中共用它在國際舞台贏得了空間,成為全球化時代最大的受益者。
主權移交25年:習近平稱「香港不能亂也亂不起」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週五在香港出席香港政府的宣誓儀式,並發表演說,他再稱「一國兩制」是好制度,沒有理由改變,香港在經歷風風雨雨後,「不能亂、也亂不起」。此外,他還說了什麼?
港警重兵部署 反對派疑遭跟蹤監視
習近平現身香港參加回歸25週年活動,香港警方重兵部署,唯恐任何抗議發生。與此同時有倡議人士懷疑,在「七一」前夕遭當局跟蹤監視,細節為何?
「一國兩制」25年:香港人過得好嗎?
今年是香港回歸25周年,「50年不變」的承諾已經過了一半,與此同時《香港國安法》實行已屆2年。德國之聲訪問了3位選擇留在香港的人,透過他們的故事,來觀察這些年來經歷了風風雨雨,他們的生活有何改變?
香港移交25年:英美批北京毀諾「一國兩制」
香港主權移交25年之際,英美同聲譴責北京毀壞「一國兩制50年不變」的承諾。英國首相約翰遜與美國國務卿布林肯發聲明支持香港,他們都說了些什麼?
香港的變遷
香港將迎來回歸中國25周年紀念日。這個享有東方之珠美譽的城市飽經滄桑,肩負著歷史重擔,見證著時代變遷。
數字圖表中看香港25年的變化
1997年後的香港在方方面面都發生了變化。香港從中國飛速增長的經濟中受益的同時,當地人也感受到這些變化所帶來的不可承受之重,例如自由的減少和高昂的房價。
香港《國安法》兩週年:從「法庭」看香港變化
香港《國安法》實施兩週年,對社會各界有不同衝擊。面對不明確的「紅線」,許多民主派、社運人士甚至媒體從業人員都如走鋼索般小心翼翼。德國之聲藉由觀察法庭的改變及法庭線路的記者動向,瞭解香港這些年的變化。
德語媒體:萬馬齊喑的香港
主權回歸中國25年之後,香港已經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曾經活躍的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幾乎銷聲匿跡,反對派人士要麼鋃鐺入獄,要麼遠走他鄉。
如水的香港抗爭文化:從「九龍皇帝」到「自由heit」
說起香港文化,你會想到什麼?兩個文化符號告訴你,一些真實的歷史或許無法被載入史冊,但卻可以在文化中留下痕跡,在變換的25年裡仍保持著強大的生命力。
習近平訪港稱「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夫人彭麗媛搭乘廣深港高鐵抵達香港西九龍站。這是時隔5年後,習近平再次訪港。這同時也是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以來習近平首次離開中國大陸。
主權移交25周年:海外港人的無奈與鄉愁
25年前,香港主權移交北京前夕,曾有大量港人移居海外。而過去幾年,隨著北京對香港管控不斷收緊,選擇移民的港人又變得越來越多。
香港主權移交25年,台灣人怎麼看?
北京承諾香港「一國兩制」,「50年不變」已經過半,台灣民眾怎麼看待香港回歸?是否認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德國之聲在台北街頭隨機採訪多位民眾,瞭解他們的看法。
專訪:香港老師已失去功用!
香港國安法實施兩年,不僅香港政治選舉、傳媒生態領域,教育和文化等方面也受到衝擊。一名香港中學老師指出,教師的功用本是引導同學思考,可是現在"老師已經沒有這個功用了"。
七一前夕多名記者遭拒 香港記協表示遺憾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於7月1日出席香港回歸25週年活動,港警已就此加強保安措施。但就在活動前夕,傳出有多家獲邀採訪的傳媒機構,被港府新聞處以「保安」為由要求撤換記者。對於當局突然作出的安排,記協表示極度遺憾。
專訪平路:香港宿命像兩輛火車對撞
香港「一國兩制」25年,「東方之珠」如今面貌如何?德國之聲專訪曾任台灣光華新聞文化中心主任、駐港7年的作家平路,述說她的香港記憶,以及對港台文化交流的觀察。
承諾還是欺騙? 香港迎來主權移交25周年
1997年七月一日,香港主權正式移交中國。中國承諾在香港實行"一國兩制",保障香港的"高度自治,港人治港、現有的資本主義生活方式五十年不變。"
港媒:習近平赴港參加回歸慶典 當日往返
據香港媒體報導,習近平將從深圳前往香港,出席回歸25周年慶祝活動。此前中國官媒宣佈習近平將會參加慶典,但並未透露他是否將親自前往。
習近平會赴香港嗎?
中國官媒幾天前宣佈習近平將會」出席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但並未透露他是否將親自前往,引起諸多猜測。
逆風下的狹縫:香港記者覓劫後新生
自《蘋果日報》停刊後一年來,香港多家具影響力的獨立媒體不堪高壓而倒下,數百新聞工作者離散。即將迎來主權移交廿五周年、國安法實施兩周年的香港,其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名暴跌80位。親歷新聞界最動蕩的一年,去或留成為許多記者心中最大的疑問,部分人正在開拓第三條路——德國之聲記錄了兩位香港記者,在歷劫後如何以不同方式獨立前行。如雨後春筍的獨立媒體平台,面對什麼挑戰? #香港 #記者 #新聞自由
專訪曾志豪:李家超可以不用裝了
國安法施行讓香港發生巨變,兩年多來許多香港人因政治局勢移居海外但心繫家園。前香港電臺主持人曾志豪在節目遭到停播,又被無預警解僱後,2021年7月搬到台灣。在國安法2週年和香港回歸25週年之際,他跟德國之聲分享海外港人心聲。
習近平將出席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典禮
中國官媒確認,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出席香港回歸25周年慶典暨新任港府就職典禮。如果成行,這將是他自新冠疫情爆發兩年半以來首次離開中國大陸。
準備開放邊境?台灣、香港各有顧忌
在世界多國逐漸開放邊境之際,中國、香港和台灣都尚未解除國際觀光客禁令及入境隔離的相關防疫規定,但最近香港及台灣似乎有機會在不久的將來重新開放邊境?
「珍寶海鮮舫沉沒海底」是假消息?
香港知名旅遊地標「珍寶海鮮舫」在停業兩年多之後準備駛向東南亞,其母公司香港仔飲食集團於6月20日發布聲明稱,船隻在南海海域遇到風浪導致船身傾覆,沉入海底。不料數日後香港海事處發布消息稱,珍寶海鮮舫並未完全沉沒。
末代總督彭定康:習近平的做法損害中國的中期和長遠利益
在香港主權移交25周年之際,末代總督彭定康推出其新書《香港日記》。他表示,香港的轉變"令人心碎",希望香港能再一次偉大。
新港府獲中央任命 李家超對制裁「嗤之以鼻」
本周日,中國國務院正式任命了香港特別行政區下一屆政府的主要官員。其中包括四名受美國制裁的高級官員。即將出任特首的李家超表示對制裁「嗤之以鼻」。
香港從不是英國殖民地?
香港正在醞釀的新版中學教科書中,在歷史的部分表示香港不曾是英國的殖民地,英國只是在香港實施殖民統治,北京從未放棄其主權。
反送中滿三年 國安法如何改變香港命運?
三年前,香港爆發了反對《逃犯條例》的「反送中」運動,該運動導致中國政府以強硬手段回應,部分分析認為,中國政府的一系列作為永遠改變了這座城市和香港人。
香港回歸25週年活動 多家傳媒未獲准採訪
香港回歸25週年慶祝活動以及候任特首李家超的就職典禮,傳出多家本地及外國傳媒並沒有獲准採訪,這也讓香港的新聞自由再次引發外界疑慮。
德語媒體:失去台灣 世界經濟將毀於一旦
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的侵略戰爭,也使台海局勢受到了更多關注。因為,一旦中國對台灣發動軍事進攻,同晶片相關的全球供應鏈將全面陷入停頓。
林鄭月娥表示不會向港人道歉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卸任前在接受彭博社採訪時表示 ,她不會為任內發生的一系列事情向香港人道歉,但是想向自己的家人表達歉意,「因為他們為支持我為香港人服務的使命以及把香港建設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而做出了犧牲」。
香港外籍英語教師被要求宣誓效忠
今後在香港公立學校任教的外籍英語教師必須宣誓效忠,否則職位不保。此前,香港政府也曾要求公務員簽署效忠聲明。
牆外文摘:坦克冰淇淋——李佳琦的明與暗
有評論指出,李佳琦的案例代表了中國政府公權力的政治紅線頻繁化與隨機化的趨勢。這些無孔不入的政治要求與禁區,實際上也分成了「明」與「暗」兩層。
反送中三周年:在台流亡港人進退兩難?
2019年香港反送中運動爆發後,台灣政界多次公開挺港,但有別於西方國家,這份同情並未落實為具體政策。另一方面,台海局勢持續升溫,也加劇了台灣社會對中共滲透的疑慮,在台港人因此面對更多關卡。他們三年前逃到台灣,今日再次面對去留抉擇。
香港槍擊案致多人受傷 警方稱涉幫派鬥爭
香港中環街頭髮生槍擊案,造成至少三人受傷。警方表示,初步相信案件涉及兩個幫派鬥爭,已有4名涉案人士被捕,當前首要任務是找回涉案槍械。
曬坦克造型 大陸帶貨王直播被中斷
香港警方6月4日在維園及附近地區逮捕6人,並盤查數十名穿黑衣、背囊插白花的市民。大陸「直播一哥」李佳琦6月3日在賣貨時曬出坦克造型蛋糕,直播瞬間被中斷。
台灣紀念六四33週年:「國殤之柱」重現台北
今年是香港無法舉辦任何六四紀念的第一年,台灣成兩岸三地唯一能舉辦活動之地。台灣六四33週年晚會現場尾聲,原在港大遭拆毀的「國殤之柱」,其3D複製雕像也於台北中正紀念堂民主大道重建。
無評論 no comments 走進台北紀念六四33週年現場
六四33週年紀念日到來之際,台北中正紀念堂門口依照傳統舉行悼念活動。今年不同之處在於,因六四紀念活動在香港全面被禁,這裡也成為國殤之柱和香港反對派人士的主場。
上一頁
第12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