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吹奏《榮光》悼女王 香港男子被以煽動罪逮捕
英國女王國葬舉世矚目,香港一名男子因在英國總領事館前吹奏《願榮光歸香港》與英國國歌遭到逮捕。香港市民追悼女王,部分人士批評為「戀殖」,港區人大、香港議員陳曼琪更促香港加速「去殖民化」,引發議論。
專訪聯電前董事長曹興誠
聯電前榮譽董事長曹興誠日前宣佈捐出30億協助台灣防衛,引發各界關注。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談到他和中國領導人之間的互動,並揭露和中聯辦的聯繫,分享他是如何從共產黨高層的座上賓變成反共急先鋒。
香港人懷念英國女王 感傷今不如昔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去世,讓許多香港市民在感傷之餘產生了懷舊情緒。香港人不僅僅是在懷念「事頭婆」,也在借此機會表達對北京統治的不滿和怨氣。
「雪餅」案被失蹤滿周年 中國記者案件前景堪憂
中國記者黃雪琴與勞權工作者王建兵周一被捕滿一年。除了全球數十個組織呼籲中國當局立即釋放兩人外,專家告訴德國之聲,兩人案件顯示北京盡可能想讓活動人士保持沈默。
香港政府考慮調整入境檢疫措施至「0+7」
香港醫務衞生局局長盧寵茂表示,港府正在檢討入境人士飯店檢疫「3+4」的措施,正積極考慮「0+7」方案。港大醫學院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等4名專家聯合撰文強調香港絕對有條件進一步實現「0+7」方案,「甚至更進取方案」。
香港記協主席被正式落案起訴
香港記者協會主席陳朗昇周一(9月19日)在個人臉書網頁上透露,已被警方正式落案起訴,罪名是「阻差辦公」(阻礙警務人員執行職務),本周四提堂。批評者認為,此案標誌著對香港新聞自由的進一步打擊。
香港人緬懷英國女王:是弔唁也是抗議
英國女王上周去世之後,香港的英國駐港總領事館外開放民眾以鮮花和卡片向女王致意。不過學者認為,有些人也借此機會,表達對目前香港現狀的不滿。
港藝人羅家英悼女王被批 致歉強調「愛國」
香港資深藝人羅家英發帖悼念英國女王,被指用語不當引來批評後,公開道歉並強調自己「愛國」。
羊村繪本案判囚19月 被告:無悔站在羊那方
香港逾半世紀以來,首宗不認罪的煽動刊物案在中秋節審結,各言語治療師被告入獄19個月,判刑是近年最重。部分被告在最後階段親自陳詞,表明無悔抉擇,強調繪本目的是製止制度暴力。
羊村繪本案:被告五人發佈煽動刊物罪成
香港數十年來首宗煽動刊物案,5名言語治療師工會理事被判罪成。法官指,故事令兒童誤信中港政府是傷害人民的「狼」,而動亂的種子仍在,限制自由來維護國安實屬必要。學者形容這是言論自由倒退,且法庭愈趨傾向運用國安法審理煽動案。
港大學首辦開學升旗禮 中大邀國安署官員
新學年開始,推動國安和國情教育是港府的重點工作,香港部分大學首次在開學日舉辦升旗禮。其中,國安公署官員和港府保安系統高官成為中文大學的升旗禮座上客,為以往罕見。
鄒幸彤不認煽顛罪:政府混淆黨國偷換概念
香港支聯會「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展開初級偵訊,被告之一鄒幸彤在庭上自述她自小受啟蒙之路,並為備受指控的「五大綱領」辯護。這位投身中香人權運動多年的人物,作供時數度哽咽流淚。
美國官員將在香港對第一批中概股企業進行審計檢查
路透社引述消息人士透露,美國審計監管部門將在下個月對阿里巴巴和京東等中概股企業進行審計檢查。這將是第一批接受美國審計底稿檢查的在美上市中資企業。
香港法院裁定警方有權查閱黎智英手機
香港高等法院法官陳嘉信8月30日裁定,警方可以以國家安全為由,查閱被監禁的媒體大亨黎智英(Jimmy Lai)的兩部手機。因黎的律師將對該裁定提出上訴,黎智英的手機可以繼續封存至9月6日晚上11點。
專家:香港司法系統淪政府打壓公民社會的武器
香港即將開始審理包含《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在內的兩起國安法案件,專家告訴德國之聲,這兩起備受矚目案件的審判過程缺乏陪審團,反映了香港長期享有的司法獨立和法治正受到進一步侵蝕。
客座評論:張俊宏台灣「回歸」前提的聯想
台海兩岸的政府從理念上來說是水火不容的。 但儘管如此,台灣還是有不少人在尋求跟中國和平相處、甚至是建立一個新的共同體。政治學者張俊華試圖分析,在習近平決定用武力攻打台灣之前,和平共處甚至和平統一是否可行。
6名前壹傳媒主管認罪 黎智英將面臨無陪審團受審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蘋果日報》等3間公司及6名公司高層被控違反國安法的案件,高等法院週一進行管理聆訊,庭上透露除黎智英及三間公司被告不認罪外,《蘋果日報》6名前高層擬認罪。香港律政司指示黎智英等案不設陪審團,由三名國安法指定法官審理。
德語媒體:知道過多內幕的富商
上周五,中國富商肖建華在上海被判處13年監禁。五年前,同時擁有加拿大國籍的肖建華在香港突然失蹤,曾引起廣泛猜測。媒體報導稱,肖建華同中國權力高層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知道很多高層內幕。
涉支聯案煽動顛覆還押 何俊仁獲准保釋
被控違反國安法的前香港支聯會副主席何俊仁週一(8月22日)獲得保釋,但人權觀察組織指出,目前仍多達47名的香港議員或社運人士,正在面臨不公正的審判,更擔憂其中的五人,有可能被當局認定為是「串謀顛覆國家政權罪」的「組織者」,面臨最高無期徒刑。
保密式審理後宣判:肖建華獲刑13年
曾經轟動一時的金融集團「明天系」掌門人肖建華一案在上海不公開審理後判決。肖建華被控非法吸金超過三千億元人民幣,被判刑13年。
香港最大涉及國安案件審理將不設陪審團
據法新社報導,香港律政司已下令對截至目前香港最大國家安全案作無陪審團審判。涉案數十名民主派人士最高可被判終身監禁。
香港人口連跌三年 民調:港人對政府好感大增
受政治局勢、防疫政策等因素驅使,香港的移民人數有增無減,最新的人口跌幅打破幾十年來的紀錄,人口負增長持續擴大。人口結構突變所影響的不光是社會運行,還有民調結果的趨勢。
許智峰澳洲遇襲 國安情報部門介入
正在流亡的前香港民主派議員許智峰在澳洲受襲,他表示被一名華裔男子潑水和咒罵。許智峰指這是自他離開香港後第一次遇襲,澳洲多個安全部門調查和瞭解事件。
被控「煽動」叛亂 香港公務員專頁管理員遭捕
近來受到香港網友歡迎的公務員資訊專頁「公務員Secrets」,其貼文也受到香港傳媒關注,不過現在卻傳出一夜間消失。港警國安週二處以煽動罪拘捕兩名公務員,指他們所管理的這個社交平台涉嫌引起香港居民之間的敵意。
香港縮入境檢疫期 紅黃碼同步上路
香港本週將會進一步縮短入境檢疫期,外界視之為邁向與國際通關的重要一步,但與此同時,港府也正式推出備受爭議的「紅黃碼」。兩手政策下,經濟復甦有望在短期內實現嗎?
台海局勢升溫:香港隔岸旁觀有感?
兩岸局勢因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訪台而進一步升溫,在香港也引來廣泛關注,台港之間的政經互動如何被牽動?
長平觀察:佩洛西的世界觀與台灣的出路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訪台過程中為什麼強調六四鎮壓的歷史?時評人長平認為,佩洛西展示了歷史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台灣有機會做出更大的歷史貢獻。
港男團MIRROR演唱會 巨屏下墜舞者重傷
香港當紅男團MIRROR演唱會期間發生罕見的嚴重意外,這宗香港近年最嚴重的舞台事故震驚全城,政府介入要撤查事件,亦恐為疫後重見起色的表演娛樂產業蒙上陰霾。
MIRROR為何如此受到港人歡迎
MIRROR是香港男子音樂組合,在香港政治最動蕩時成團。這個12名成員的偶像團體以mirror為團隊名稱意指鏡子可以反映成員真實的面貌,也有許多港人將其視為年輕人的寫照,希望她們力爭上游,帶給香港社會更多的希望。
中港足球暌違三年後在日本決戰
本來是東亞足球賽中一場普通的賽事,只不過對壘雙方一個是中國,另一個香港。記者到現場觀看了比賽,以及《國安法》、《國歌條例》實施後出現的變化。
習近平20大連任在即 連訪香港、新疆為哪樁?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本月連續視察香港與新疆,背後意義受外界關注。部分專家分析,這兩趟出訪與習近平之前視察中國其他地區的行程,都是為了向中國共產黨成員展現他過去幾年施政的成果,也為20大尋求第三任鋪路。
阿里巴巴申請在香港、紐約雙重主要上市
本周二(7月26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公告,董事會已授權集團管理層向香港聯合交易所提交申請,擬將香港新增為主要上市地。這意味著阿里巴巴將在香港聯交所主板及紐約證券交易所兩地雙重主要上市。
大學全面推行國安教育 港大中大列必修
港區國安法實施兩年後,國安教育已漸漸融入學校課程之中,最新消息指也包含香港兩家最高學府——香港大學和中文大學也宣佈將國安教育列為必修。在政府要求和資金壓力下,學校亦幾乎沒有拒絕的空間。
香港如何透過大量監禁活動人士掌控公民社會?
香港法院近期以參與或組織抗議活動為由指控、監禁了至少兩名活動人士。香港新任特首李家超誓言治港要更關注國家安全,專家如何看待港府接連對香港公民社會的壓迫手段釋出的信號?香港會否變得更加極權?
英媒:匯豐銀行設中共黨組織
英國《金融時報》周四(7月21日)報導說,總部位於倫敦的匯豐銀行( HSBC )成了在中國國內下屬公司中設中共黨組織的首家外國金融大亨。
香港足球隊會被中國吞併?
體育方面,香港隊的表現並不算太差。但是球場內一再發生針對中國的抗議,讓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足球未來存疑。
美國會議員促制裁港檢控官 港府:橫蠻霸凌
美國國會兩黨多名議員聯署,要求美國總統拜登制裁主理「政治檢控」的香港檢控官。前年已經歷首波制裁的香港政府港府除了作出駁斥,新任律政司長說會有「適當方法」保障司法人員不受影響。
「羊村繪本案」憲法爭辯:19世紀案例證煽動即叛國?
煽動罪是否符合人權法?兒童故事有否煽動分裂?隨著備受關注的香港「羊村繪本案」審訊進入尾聲,雙方的辯論由故事解讀上升至憲法層面,控方更祭出150多年的案例作為理據。
遭重罰80.26億元 滴滴:誠懇接受,堅決服從
中國網信辦今天宣佈了對網約車公司「滴滴出行」的裁決:罰款80.26億人民幣,此外還對滴滴董事長、總裁各處100萬人民幣罰款。分析認為,處罰落地標誌滴滴度過了一個難關。
「四十不惑」的香港金像獎落下帷幕
疫情三年以來首次線上下實體舉辦的香港電影金像獎周日舉行了頒獎典禮。 《梅豔芳》、《怒火‧重案》和《智齒》分別斬獲多個獎項。今年的香港金像獎雖然以「金像四十 不惑如初」為主題,但是關於日漸凋零的香港電影業未來前途如何,仍然沒有答案。
德語媒體:習近平讓維吾爾人為他跳舞
《法蘭克福匯報》刊登的評論認為,習近平把自己塑造成一個中華民族的統一者,將現在的新疆視為所謂和諧共處、民族團結的標誌。 《南德意志報》則關注中國在經濟發展和疫情防控之間的兩難。
長平觀察: 「河南鄭州,真幫忙了半年不黑你們」
河南村鎮銀行暴雷事件中,大量中國網民向美國駐華大使館留言求救。時評人長平指出,從辱罵「境外勢力」到主動求救,需要跨越的溝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香港自籌書展難產:會是未來書業新常態嗎?
香港年度書展將於下週舉行,今年有本地出版社遭禁止參與,甚至在就連民間自籌的書展也被迫夭折。但與此同時,也有更多人投身書業,讀者對實體書的渴求漸漸增加,令生態有所改變。在後《國安法》時代,香港書業真的路路不通嗎?如何在狹縫中尋找生存空間?
金像獎40年:香港電影不死,只是凋零?
香港金像獎今年第40屆以「金像四十 不惑如初」為題。頒獎前,一批影人發表宣言,疾呼「沒有自由的電影終究會枯死」。從香港導演「北上」、主旋律電影壓境,再到新電檢條例實施,對許多人來說,或許從未比此刻更加困惑——香港電影是什麼、如今怎麼了?
反修例中槍青年等4人被捕 國安處指「涉嫌暴動」
香港警方周四表示,他們逮捕了4名男子,其中包括2019年10月1日在荃灣區示威衝突中被警員擊中的青年曾志健。國安處表示,4人此前已經在「不人道」的條件下躲藏了近2年。港媒指他們在試圖乘船逃往台灣時被截獲。
香港擬11月入境免隔離 配合「紅黃碼」通關
「動態清零」下的香港面對大量外資和人才流失,外界引頸盼待的通關安排似乎漸露曙光。港府打算趁11月的大型金融峰會有條件容許免隔離入境,但附帶條件可能是要用「健康碼」作為監察。
專訪:在英國走香港工運未竟之路
有31年歷史的香港職工盟去年解散,核心人物之一的前總幹事蒙兆達離港赴英將近一年。作為工會領袖,目睹公民組織和工會解散潮後,蒙兆達經歷低潮,在家鄉遠方成立新工運團體繼續前行。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回望近一年來的風浪和剖析工運之路前景。
香港擬仿中國「健康碼」 功效及隱私保護遭質疑
香港將在實施倣傚中國防疫措施,實施「健康碼」,確診者會被標註「紅碼」限制出行。但該防疫措施,在中國遭質疑用來維穩,且有侵犯隱私的疑慮,香港特首李家超12日一一釋疑,但香港民眾埋單嗎?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猛批:《國安法》削弱香港自治
美國駐港澳總領事11日在臨別演辭中批評,北京在香港實行的《國安法》削弱了香港自治權,並指該法通過模糊定義「國家安全」營造令人恐懼和脅迫的氛圍,形成寒蟬效應。對此北京如何回應?
牆外文摘:安倍遇刺後的中國輿論
有評論認為,中國網民慶祝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遇刺,官方第一時間禁播《可惜不是你》,縱容無數小粉紅散播的仇日「非禮」言論,失去了泱泱大國應有之禮,當守之義。
上一頁
第11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