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香港
香港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兩個特別行政區之一,全境由香港島、九龍、新界等3大區域組成,其中香港島是全港的發展核心;地理環境上則由九龍半島等大陸土地、以及263個島嶼構成。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回歸五年看香港
七月一日是香港回歸五周年的日子,德國媒體對此給予了極大的重視。如法蘭克福評論報就在第三版上刊登了長篇文章,報導了香港壓抑的氣氛。文章一開始描寫了香港依然光彩照人的外表,然後筆鋒一轉寫道:
香港-董建華的天堂
香港的諷刺漫畫家對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手下不留情,漫畫中的董建華背後有大師傅撐腰,把外國人玩於股掌之間,最後把他們都趕了出去。於是,香港島被稱為「董建華的天堂」。
香港主權移交5年來政經走向
香港主權移交中國五年之後,這塊前英國殖民地的境況令人擔憂。1997年七月一日以來,香港經濟一直在走下坡路,而政界則充滿了爭論和迷茫。
香港媒體:少帥論英雄
美國哥倫比亞大學公開張學良口述歷史及一九三七至九零年的十四本日記,對國共領袖蔣介石和毛澤東的評價首次曝光,本周的《亞洲周刊》獨家發表了有關報導。
香港電視傳媒股權神秘變動的背後
香港亞視最大股權被親北京的鳳凰衛視收購,其人背後的人事關係和政治北京錯綜複雜。被鳳凰控股後的亞視將更加與北京保持一致。
本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本周,香港媒體在報導中國新聞時關注的焦點主要有:十六大前軍隊高層調整結束;曾被中國大陸以間諜罪驅逐出境的香港城市大學副教授李少民被迫離開香港返回美國。
台灣一架華航大型客機失事墜海
5月25日當地時間下午15點30分,一架從台北飛往香港的華航客機在澎湖外海墜海,機上乘客206名,機組人員19名。目前有關傷亡的具體數字還未公佈。
香港兩大執法機構發生公開衝突
香港警務處日前就香港廉政公署上星期拘捕一名警方高層警官發表公開聲明,質疑廉政公署對這個案件的處理方式,而廉政公署也立即發表聲明進行反駁。事件不但訴諸公開輿論,而且導致香港特首董建華高調介入。這是自一九七七年大批香港警察沖進廉正公署辦公室,從而爆發著名的「警廉風暴」以來,香港兩大執法部門爆發最大型的公開衝突,被一些香港輿論稱為香港政治社會山雨欲來的危險訊號。
香港媒體猜測十六大後人事安排
中國國家副主席胡錦濤結束對美國的訪問回到北京後,香港媒體對這次訪問的成果進行了大量報導和評論,其中一些報導尤其注意到接替總理呼聲最高的溫家寶前往機場迎接接胡錦濤,由此再次引發對中共十六大後中國高層人事安排格局。
香港是否一艘正在下沉的巨輪?
美國著名財經雜誌《財富》,在最新一期以「誰要香港?」作封面標題,對政權移交近五年來的香港現狀表示憂慮,稱中國經濟向全球開放後,香港作為外資進軍大陸的大門作用會喪失,加上香港內部經濟問題重重,因此香港的地位將會被上海取代。
香港啟動政府改革
7月1日,香港的政府改革將正式啟動。這是自香港回歸中國後,特區政府首腦董建華準備進行的最激進的一項改革。按照董建華的計劃,香港領導人今後將能更多地控制行政部門。各界對這一改革方案頗有爭議,他們擔心香港現存不多的民主成份將進一步流失。瑞士新蘇黎世報的一篇報導是這樣介紹香港政府改革的:
董建華新政策引起嘩然
香港特別行政區長官董建華,今天公佈了一項引發爭議的港府高官問責制計劃。這項大規模的政治制度架構變動,將有利於董建華任用親信擔任新的主要政治職位,掌管公務員系統。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2002年4月11日)
胡錦濤將本月底的美國之行,江澤民及朱鎔基將赴港參加香港回歸五周年慶祝活動並主持董建華的連任就職禮,以及三峽工程今日出現的問題,成為本周香港媒體報導中國新聞時關注的焦點。
法蘭克福匯報:彭定康訪問中國
歐盟對外關係委員、香港末代總督彭定康最近訪問中國時受到了熱情的接待,江澤民主席親自會見了他。他給中國帶去了三千萬歐元貸款的承諾和一個教育項目及一個環保和能源項目。彭定康擔任香港總督期間,多次受到中國方面的批評、甚至人身攻擊,他被稱為「千古罪人」和「毒蛇」。正因為有這些背景,他的北京之行受到了媒體的廣泛重視。法蘭克福匯報寫道:
香港媒體報導《南方周末》被迫改版
中國廣東省的《南方周末》因為揭露中國青少年基金會違規投資而被下令改版。香港媒體率先報導詳情。
香港是否遞解他們出境?
法蘭克福匯報還報導了香港的一次示威行動。那裡有八百多名中國大陸人及其香港家屬舉行示威,呼籲公眾注意將被驅逐出境的五千名中國公民的命運。
豪赫蒂夫子公司在香港獲愈億美元合同
德國最大的建築公司豪赫蒂夫的一個子公司將在香港承建總價值愈億美元的六幢高樓和一個衛星地面站。
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焦點
香港媒體在關注布希中國之行以及董建華篤定連任之外,還把視線聚焦到江澤民希望改變執政理論基礎,把共產黨由對抗型改變成協調型。另外,崛起的中國中產階級將是社會穩定的基礎。
小圈子游戲:董建華連任穩操勝券
距離香港第二屆行政長官選舉還有好幾個星期,可董建華已是勝券在握。德國之聲駐港記者發來詳盡報導:
香港雞大難臨頭:禽流感再襲香港
在先後經歷了兩次禽流感襲擊之後,香港上周末又一次遭到這一可怕災難的襲擊。元朗錦上路東興農場發現數以萬計雞只神秘死亡,市民是否面臨『無雞過年』?
香港的無奈:大陸在港挖掘人才
中國大陸的公司把觸角伸向香港,在那裡尋求人才。而香港在經歷高失業率的痛苦同時,擔心本港人才的流失。
明鏡周刊:珠江三角洲威脅香港地位
在廣州和香港之間的珠江三角洲,一個龐大的城市集合體正在形成。26個新城市組成了一個新的世界經濟貿易中心,從而威脅著香港作為世界一流經濟和金融中心的地位。德國著名的新聞周刊「明鏡周刊」的記者採訪了珠江三角洲以後,在本周的一期中寫道:
居港權判決在香港引發強烈爭議
香港終審法院上周作出裁決,涉及訴訟五千多人中三十多人獲勝可以留港,另外一千多人暫時無須遣返,由入境處酌情處理居港權申請,而其他約四千人則將面臨遣返。
一周香港媒體報導摘要
在關注中國局勢方面,本周香港媒體關注的焦點主要有:為防止恐怖分子逃跑,新疆進入一級戒備狀態;中國明年將增軍費;中日邦交三十年,但兩國關係仍面臨眾多考驗。
香港特種靴能減輕地雷傷害
每隔22分鐘,世界上就爆炸一顆地雷。在世界上60多個國家裡,這種隨時會傷人的東西不知道藏在什麼地方,數以億計。
董建華參選無對手,香港民主化遭破壞
香港特區行政長官董建華今天(12月13日)下午正式宣佈參加明年三月舉行的下屆行政長官競選。但即使到今天,還沒有一個其他候選人出來與董建華競選。因此,香港民主化進程以及「一國兩制」所遇到前所未有的諷刺和嚴峻挑戰。
香港--米老鼠吃魚
米老鼠來了,魚怎麼辦呢?香港興建世界上第三個美國本土外的迪斯尼樂園,導致許多香港漁民放棄打漁的日子。
香港媒體說胡錦濤
香港的一些中國政治觀察家認為,西方媒體把胡錦濤出訪歐洲看成是他明年接班的前奏曲,這一判斷並不準確,因為胡錦濤依然面臨許多變數。
上一頁
第106 頁,共10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