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電動汽車
使用電能驅動電動機在道路上行駛的汽車,並不包括無法脫離供電接觸網的單電源無軌電車和在電氣化鐵路路軌上行駛的軌道列車,也不包括電動自行車等其他電動車。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薩爾州: 不會阻止比亞迪收購福特工廠
中國電動汽車製造商正在進軍歐洲市場,而德國輿論正在討論如何減少對中國的經濟依賴。薩爾州州長雷林格爾近日表示,不會阻止比亞迪作為位於該州福特工廠的潛在收購者。
綠色產業補貼爭議:德法經濟部長稱訪美取得進展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和他的法國同行勒梅爾認為此趟華盛頓之行關於《降低通貨膨脹法》的磋商有「實質性進展」,但美方的表態卻保守得多。
稀土究竟是什麼?
瑞典發現了歐洲已知最大稀土礦,這有助於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稀土充斥於我們的日常生活中,但你知道它們究竟是什麼嗎?
不憂歐中關係 中國電池廠商正式在德國量產
中國電池巨頭寧德時代的首家海外工廠1月26日於德國安施塔特正式進入量產階段。按計劃,該工廠將為多家歐洲車企的電動車型供貨。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寧德時代歐洲區總裁強調,圍繞中國依賴性的憂慮只是暫時現象。
客座評論:台積電來了也救不了德國車
作為汽車大國的德國卻因「缺芯」而掉隊。本文作者認為,即便台積電來德設廠,也無法解決德國汽車工業未來發展的根本性問題。
大眾(中國)總裁貝瑞德: 我們不能削弱在華地位
大眾汽車(中國)總裁貝瑞德呼籲德國政界不要對中國採取過於強硬的態度。他表示,對國際汽車工業而言,中國仍是一個決定性的市場。
創下新高 特斯拉全年售出130萬輛車
美國電動汽車廠商特斯拉1月2日披露,該公司2022年總共售出了130萬輛車,創下了歷史紀錄。不過,這依然沒有達到創始人馬斯克定下的每年銷量遞增50%的目標。
特斯拉年末大甩賣! 美國加拿大車主享折扣
每輛動輒數萬美元的特斯拉電動車居然也有打折的一天?為了刺激消費者購買的慾望,特斯拉在官網宣佈,今年年底前於美國和加拿大交付的Model 3和Model Y車款都能獲得數千美元的折扣。
恆大深陷財務危機 傳暫停量產電動車
路透社報導,恆大因訂單不足,已暫停量產旗下唯一電動車款。消息人士透露,恆馳汽車將裁員10%,25%員工停薪留職1至3個月。與此同時,有消息稱中國要求四大銀行發放離岸貸款,幫助房地產商償還海外債務。
芬蘭鎳礦:歐洲電動車的新希望?
歐洲需要自己的電動車電池產業。更迫切的問題是自產電池所需的關鍵原材料。如何擺脫對中國原材料的依賴?答案或許就在芬蘭境內這片荒無人煙的土地上。
中國電動汽車挺進歐洲市場
十七年前,中國產汽車在歐洲首次進行碰撞測試,結果慘不忍睹。如今,隨著全球汽車市場重新洗牌,中國汽車正在歐洲彎道超越。
特斯拉調降在華汽車售價 分析師憂恐掀價格戰
特斯拉周一宣佈降低中國市場的Model 3及Model Y售價,調降幅度達9%。分析師預測,2023年中國電動車市場的競爭將更激烈,而特斯拉降價恐掀起價格戰。
德國人會購買中國電動車嗎?
在德國這個傳統汽車王國,如今也能看見中國電動車商的身影。中國電動車征服德國市場的計劃能成功嗎?
中國電動汽車能在歐洲市場站穩腳跟嗎?
中國的電動汽車在本土市場已擁有立足之地。而今,中國電動製造商計劃進軍歐洲市場。他們能夠成功嗎?
德國租車行採購10萬輛比亞迪 引發爭議
德國最大租車公司Sixt計劃在今後6年內採購10萬輛中國廠商比亞迪生產的電動汽車。這遭到了部分聯邦議員的批評,他們認為,Sixt此舉與當前降低對華依賴之大趨勢不符,且中國汽車存在為中國政府充當間諜之風險。
活久見:未來的飛行計程車
德國公司Lilium正在測試靠電力飛行的計程車。它希望在三年內推出商業化的空中計程車。
前蘋果工程師張曉浪承認竊取商業機密
曾效力蘋果公司的工程師張曉浪周一在美國一個法庭承認竊取商業機密。該案將於今年11月宣判。
蔚來擴展歐洲業務 匈牙利工廠9月投入營運
中國電動車品牌掀起「出海」風潮,不僅蔚來汽車將首次在中國以外地點生產電池交換站,其他中國汽車製造商也已著手籌備拓展歐洲市場的計劃。
擊敗對手 中企獲辛巴威锂資源
中國電動汽車電池的生產者們正大筆投資辛巴威的鋰礦。而鋰早已成為電動車電池市場競爭焦點之一。
特斯拉德國工廠宣佈停產兩周
下周一開始,剛剛投產四個月的布蘭登堡特斯拉工廠將停產兩周。冶金行業工會表示,員工此前就已獲悉停產之事,並稱企業以這種形式停產休假極不尋常。
加快電動車轉型 寶馬沈陽裡達新工廠開業
德國豪車品牌寶馬在中國的第三個汽車組裝廠正式投入生產,主要用於生產電動車。在中國蓬勃發展的電動車市場上,通用汽車和大眾汽車等品牌正在失去競爭力。
馬斯克:柏林和德克薩斯州的特斯拉工廠是「巨大的錢坑」
這位南非出生的企業家說,低產量和供應鏈問題使新工廠付出高昂的代價,特別是柏林的工廠遇到了工會和環保的挑戰。
研究:德產純電車在中國市場佔有率翻一番
根據國際著名咨詢公司普華永道( PwC: )的一項研究結果,德國汽車製造商在中國這個最大市場的純電動車領域成績顯著 。
飛越德國特斯拉
特斯拉在德國的工廠已經正式投產,以後全世界的特斯拉客戶除了美國和上海,又多了一個選擇。我們「飛」進去,一探究竟。
第一輛歐洲造特斯拉來啦!
柏林附近的特斯拉新工廠已經將第一批汽車交付給客戶。只用了短短兩年多的時間,歐洲最大的電動汽車工廠已經建成。雖然這個速度對於德國來說已是神速,但對於馬斯克來說,還不夠快。
大眾去年在華銷量成長為何落後於豪車品牌?
寶馬集團去年在中國的年度銷售量創新高,但大眾汽車銷量卻下滑了14.8%,大眾中國區總裁馮思翰認為是受到半導體短缺、新冠疫情和停擺措施影響。專家指出,寶馬的採購流程比大眾更能靈活應對疫情和晶片短缺帶來的衝擊。
吉利丶Waymo合推無人駕駛計程車
吉利汽車29日宣佈,要與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Waymo生產無人駕駛電動計程車,預計在未來幾年內開進美國市場。隨著電動車成為綠能時代的關鍵科技,美中在該領域呈現了複雜的競合關係。
小鵬汽車要上天!
中國電動車生產商小鵬近日公佈了其最新的飛行汽車計劃。這輛車既能行駛也能飛行,計劃在2024年量產,據稱售價將在100萬元人民幣以內。
今年德國依舊是全球第二大電動汽車市場
一項調查顯示,歐洲消費者如果考慮購買電動車,最看重的依舊是續航裡程。美國和中國電動車市場上以純電動車為主,但是歐洲市場上混合動力車佔據了半壁江山。
中國經濟現狀: 明暗並存
中國經濟看上去勢頭正旺,對外貿易和工業生產蓬勃發展——至少在看統計數據的時候是這樣的。不過在很多領域,都值得再仔細看看。
中國市場:德國電動汽車落人之後
作為全球最大汽車市場,中國對德國企業也至關重要。然而,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最暢銷電動汽車製造商名單上,並無大眾、戴姆勒和寶馬。
新冠疫情擋不住 大眾汽車盈利創紀錄
危機何在?! 今年上半年,大眾汽車集團收入超過以往任何時候。這家康采恩再度提高了今年的盈利目標。
忘掉特斯拉吧!太陽能電動車來了
這可不是普通的電動汽車,而是利用太陽能的新科技。在慕尼黑一個工業園區,德國一家初創公司展示了一款更環保的汽車。
歐盟委員會提交氣候保護法草案
新出台的歐盟氣候法草案計劃在2030年前,將有害氣體排放量減少55%。他們為此提出的口號是「Fit for 55」。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實現這一目標並不容易。
媒體: 特斯拉擬在中國發起召回行動
在全球最為重要的汽車市場中國,特斯拉可能將面臨一次沉重打擊: 由於其自動駕駛系統存在被無意激活造成事故的風險,特斯拉不得不對數十萬台車輛進行軟體更新。
邊開車邊充電?電動車未來可期!
在未來,電動車將可以做到邊開車邊充電。德國研究人員正在測試這項新技術。
德語媒體:不是拜登的應聲蟲!
拜登歐洲之行對中國的態度引起《日報》的注意,該媒體指出,不是所有的G7領導人都附和拜登的說法。德國《經濟周刊》則關注到中國電動汽車進軍歐洲市場。
消息人士:特斯拉擱置擴建上海超級工廠計劃
熟悉內情人士告知路透社,美國電動車翹楚特斯拉暫停實施擴建其上海生產基地的計劃,主要原因是美中貿易衝突帶來的不穩定性。
特斯拉季度利潤創最高紀錄
創紀錄的交付量、中國市場的高需求——電動汽車先驅特斯拉一帆風順。今年首季,這家美國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意外躍升。
德語媒體:促中國轉型 拜登出新招
拜登邀請各國首腦,包括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參加氣候峰會引起德媒關注。《每日鏡報》指出,這位美國總統正試圖用一種新的方式促進北京轉型。此外,上海車展上玲琅滿目的中國電動車型吸引了《商報》的目光。
2021上海汽車展 值得關注的亮點
上海國際汽車展對於全球車商來說,早就變成了兵家必爭之地。背靠著全球最大的汽車市場,「奪中國者奪天下」已經成為全球車商的共識。今年的上海車展上,有哪些新的亮點值得你我關注呢?
維族強迫勞動議題延燒 大眾汽車新疆廠受質疑
正積極推動電動車丶期待在中國市場取得一定市佔率的德國大眾汽車,2013年啟用其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的工廠。然而,面臨新疆強迫勞動議題爭議不斷,該公司也不得不面對回應外界質疑。
馬斯克:特斯拉若做間諜,公司會被關閉
中國軍方禁止特斯拉汽車進入其園區,理由是車上安裝的攝影頭存在安全隱患。馬斯克表示,如果特斯拉汽車被用於間諜活動,他的公司將會被關閉。
台灣如何在電動車產業中找到優勢?
蘋果iPhone的代工製造大廠丶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周二表示,面對將大幅度成長的電動車產業,「我們必須要準備好。」
賣成白菜價 德國領跑歐洲電動汽車市場
如果把歐盟看作單一市場,全球最大電動及混合動力汽車市場的頭把交椅就已經不再屬於中國。同時德國是歐盟各國中,電動汽車(EV)保有率增速最快的國家。電車在德國已經賣出了「白菜價」。
印度願向特斯拉提供全球最優惠生產條件
印度有意向電動汽車製造商特斯拉提供盡可能多的優惠條件,保障其生產成本將低於世上其它任何地方,以吸引特斯拉在印度造車。
馬斯克約普丁上Clubhouse 克里姆林宮: "有趣"
克里姆林宮表達了樂於促成俄羅斯總統普丁和特斯拉及SpaceX總裁馬斯克在聊天平台Clubhouse舉行會談的意願,但也表示普丁平時很少上網。
特斯拉開始交付中國製造Model Y
特斯拉(Tesla Inc., TSLA)開始交付首批在中國製造的Model Y緊湊型跨界休旅車,這是該公司進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電動汽車市場的又一里程碑。
特斯拉股價狂飆 馬斯克成世界首富
無論是改造汽車還是征服太空前,馬斯克的魅力都遠遠超出了投資者和科學愛好者范疇。這位個性鮮明的特斯拉首席執行官,受益於電動汽車行業的迅速崛起,成為世界新首富。他是典型的矽谷豪俠——儘管他現在已經搬離了加州。
特斯拉差點姓「蘋果」?
科技業傳奇大亨馬斯剋日前自曝稱,在「最灰暗的時期」曾經考慮過將電動汽車品牌「特斯拉」出售給蘋果公司;不過,蘋果總裁並沒有「領情」。馬斯克的此番言論,其實是為了揶揄如今蘋果公司的「造車計劃」。
上一頁
第9 頁,共13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