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阿道夫‧希特勒
德國政治人物,納粹黨領袖,1933年至1945年擔任德國總理,1934年至1945年亦任納粹德國元首。
跳轉至下一欄 深度報導
深度報導
《我的奮鬥》面世百年 極右思潮陰魂不散
《我的奮鬥》面世百年 極右思潮陰魂不散
1925年7月18日,阿道夫‧希特勒發表了他的意識形態宣言《我的奮鬥》。這本書被認為晦澀難懂,缺乏原創性。但它的意識形態遺產至今仍然危害甚廣。
川普:沒有我們 他們現在都在講德語
川普:沒有我們 他們現在都在講德語
美國總統川普在卡達对士兵說,歐洲國家都在慶祝二戰勝利,美國卻沒這麼做,而美國是打贏那場戰爭的國家,其它國家只是幫了點忙。
103歲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弗裡德蘭德逝世
103歲納粹大屠殺倖存者弗裡德蘭德逝世
納粹大屠殺倖存者瑪格特‧弗裡德蘭德(Margot Friedländer)於5月9日逝世,享嵩壽103歲。
潘霍華:牧師、間諜與殉道者
潘霍華:牧師、間諜與殉道者
潘霍華如今被視為德國最有代表性的神學家之一。他很早就對納粹的一些做法提出質疑,後來加入了反抗運動。在二戰結束前夕,他被納粹處死。
長平漫遊:從慕尼黑協定到慕尼黑安全會議,然後再回到慕尼黑協定?
長平漫遊:從慕尼黑協定到慕尼黑安全會議,然後再回到慕尼黑協定?
烏克蘭停戰談判正在進行,全世界都在擔心八十年前的歷史悲劇重演。時評作家長平回顧了從慕尼黑協定到慕尼黑安全會議的歷史。
長平
評論
以史為鑑:歐洲人為何警惕綏靖政策?
以史為鑑:歐洲人為何警惕綏靖政策?
在烏克蘭問題上,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頻頻向俄羅斯總統普丁暗送秋波,引發一些歐洲人對綏靖政策的擔心。到底什麼是綏靖政策?這又會帶來什麼後果?
顯示更多
廣告
跳轉至下一欄 焦點話題
焦點話題
事實核查:為何希特勒並非「共產黨人」
德國另類選擇黨(AfD)總理候選人魏德爾在與美國富豪馬斯克的對話中聲稱,希特勒不是「右翼」,而是一名共產主義者。歷史學家對此強烈反駁。以下是德國之聲的事實核查。
85年前的今天:納粹德國入侵波蘭
1939年9月1日,德國謊稱遭到了波蘭的攻擊,從而藉機全面入侵波蘭。這場戰役標誌著第二次世界大戰在歐洲全面打響。半個月後,蘇聯紅軍也按照事先與納粹德國的約定出兵波蘭。
啤酒館政變失敗與希特勒崛起
1923年希特勒在慕尼黑貝格勃勞凱勒啤酒館發動政變,試圖推翻魏瑪共和國,史稱「啤酒館政變」。此時距納粹崛起希特勒掌權還有十年。儘管該政變以失敗告終,但已成功將希特勒推上了政治舞台。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