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阿富汗
亞洲中南部的內陸國家,坐落在亞洲的心臟地區。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阿富汗連續兩天發生炸彈襲擊
阿富汗警方稱,昆都士的一座清真寺周五遭到炸彈襲擊,造成數十人傷亡。恐怖組織IS-K宣稱,對周四發生的三起炸彈襲擊事件負責。
中國主持阿富汗鄰國會議 背後有哪些戰略考量?
包括俄羅斯外長在內的多國高官趕赴中國出席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中國是否在打造一個「反西方聯盟」?阿富汗局勢,是否會成為北京進一步消解俄羅斯在中亞地區傳統影響力的契機?
中國舉辦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 北京打什麼算盤?
中國即將在30與31日召開阿富汗鄰國外長會議,美國也確認將派代表與會。在會議召開前,美國表示其與參與會議的主要國家都希望塔利班能組建一個具有包容性的國家。
將阿富汗外匯儲備挪為己用 美國遭批評
美國政府宣佈,將所凍結的阿富汗央行外匯儲備的一半留在美國,可能的用途包括向9-11恐襲受害者支付訴訟賠償。這一消息引起阿富汗各界的憤怒。
冒生命危險賣書的女人
阿富汗婦女Gulljan每晚都冒著生命危險在喀布爾兜售書籍。塔利班掌權後禁止女性在外拋頭露面,也不允許傳播非伊斯蘭文學。但Gulljan不願放棄賣書,她堅信知識就是改變國家的力量。
阿富汗兒童嚴重營養不良
阿富汗去年夏季遭遇嚴重乾旱導致糧食不足,加上塔利班上台後大量國際援助組織撤離,該國的兒童正飽受飢荒所苦,許多孩子因長期挨餓嚴重營養不良。
塔利班於挪威展開會談 遭阿富汗反對派批評
塔利班代表23日在挪威首都奧斯陸討論人道主義援助問題,這是他們掌權後,首次在歐洲舉行正式會談。然而,他們的到來也引發了運動人士的抗議。
上任一周年 拜登功過幾何?
入主白宮整一年,拜登在記者會上對自己的政績總體做出積極評價。從內政到外交,在抗擊疫情、經濟復甦、阿富汗撤軍、烏克蘭危機等俄領域,這位美國總統究竟取得了哪些成果,又有哪些失誤呢?
半年沒薪水 阿富汗駐華大使辭職
阿富汗前駐華大使卡伊姆周一在推特上公佈了一份給繼任者的交接清單。內容披露駐華使館的員工已經多月未領薪水,如今只剩一名接線人員負責聯絡事務。
德國持續發放簽證給更多阿富汗雇員
自塔利班全面掌權之後,曾替西方駐軍、國際機構和發展援助項目工作的阿富汗人擔心遭到塔利班的報復。德國外交部表示,目前德國仍持續發放簽證給更多阿富汗的雇員和身份敏感人士。
阿富汗人權局勢堪憂 前政府軍官兵慘遭屠戮
來自聯合國方面的消息稱,塔利班上台以來,已有至少上百名阿富汗前安全力量成員被殺害,而實際情況可能比想像的還要糟糕。
聯合國:全球有兩億七千四百萬人急需救助
長年戰亂、氣候危機以及新冠疫情使越來越多的人陷入困境,急需救助。聯合國表示,其中以衣索比亞、敘利亞、緬甸、葉門和阿富汗的情況最為糟糕。
阿富汗塔利班總理打破沉默
穆罕默德‧哈桑‧阿洪德(Mullah Mohammed Hassan Achund) 毛拉3月前即被任命為阿富汗塔利班政府代理總理。但一直對外沉默。日前,他首次以影片方式向民眾講話。
一阿富汗空中導航員控告德國
因在馬扎裡沙裡夫為德國國防軍工作多年後被拋棄不顧,一名阿富汗導航員起訴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其律師周三(11月10日)表示,該男子及其家人要求得到赴德簽證。
喀布爾發生爆炸 死傷慘重
位於阿富汗首都喀布爾的一所軍事醫院成為襲擊目標。據報導,襲擊者在爆炸後衝入醫院內。這次襲擊很可能是 "伊斯蘭國 "當地分部所為。
心憂IS維吾爾戰士滲透 中國為塔吉克警方建基地
據法新社報導,由於對阿富汗塔利班政權控制極端組織的能力存有疑慮,中國將在塔吉克斯坦鄰近阿富汗邊界地點為塔吉克警方建一個基地。
北京稱塔利班渴望與各國對話
10月27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稱,阿富汗塔利班渴望與外部世界對話,國際社會應幫助阿富汗發展。有中國學者指出,中國不會率先承認塔利班政權。
擔憂更多邊境衝突 中國首次通過"陸地國界法"
在中印因領土爭議而關係緊張的背景下,中國新通過《陸地國界法》,賦予軍隊更大權力管理、防衛與14個國家相鄰的2.2萬公里長的陸地邊界。北京稱讚該法將使生活在邊界附近的民眾受益。
德國等5國倡議建立歐盟快速反應部隊
德國和芬蘭、荷蘭、葡萄牙和斯洛維尼亞4國一起發起一項新倡議,旨在建立一支歐盟快速反應部隊,應對未來的軍事危機。
從阿富汗到加州 "小喀布爾"
艾哈邁德成功地離開了阿富汗。他加入了流亡阿富汗人群體,在加利福尼亞州的弗裡蒙特落腳。這位前美軍翻譯不得不離開他的家人,試著一切從頭開始。
2021年德國境內難民申請數量大幅增長
德國聯邦移民和難民局公佈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在德國境內提交的難民申請數量大幅增長。截至9月底,德國相關機構總共收到100278份難民申請,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35.2%。
「異議人士俱樂部」:巴黎的政治流亡者之家
為了躲避塔利班政權,拉特布‧努裡(Rateb Noori)從阿富汗逃亡法國。這位記者正試圖在巴黎開始新的生活,並得到了一個獨特的難民酒吧的幫助。這裡匯聚來自世界各地的政治流亡者。
阿富汗:塔利班沒敵人之後要幹嘛?
繼西方國家撤軍、阿富汗前政權垮台後,塔利班的軍人難以適從自己的定位不再是攻打政府,而是統治這個國家。
德國向曾在阿富汗服役的軍人致敬
在柏林,德國最高領導人10月13日向曾經部署在阿富汗的德國軍人們致敬。其間也特別紀念了在阿富汗使命中喪生的59名德國士兵。
歐盟同塔利班會晤 出10億緊急援救
在德國政府同塔利班舉行會晤之後,歐盟也採取了同樣做法。目前,阿富汗的人道主義危機進一步加劇。
撤軍後美國與塔利班首次正式接觸
美國撤離阿富汗後,華盛頓與塔利班的非官方接觸一直沒有中斷,本周末雙方舉行了第一次正式會談。會面地點還是老地方——卡達首都多哈。
塔利班統治下阿富汗人的新生活
在極端武裝塔利班奪取政權後,阿富汗民眾的日常生活還要繼續。不過,很多事情都跟以前不一樣了。
德國之聲在阿富汗當地通訊員及家人安全抵達德國
德國之聲在阿富汗當地通訊員及家人逃離塔利班,先進入鄰國巴基斯坦。現在,其中一批人已從那裡安全飛抵德國。
美國將軍米利:與中國密電是受高層指示
美參謀長米利在聽證會上說,與中國軍官通電話是在長官的指示下進行,並說當時中國已越來越擔心美國可能展開攻擊。而他針對在阿富汗保留少數軍力的說法則與拜登相左。
德總統: 聯合國不是"沒有價值觀的強國拳擊場"
這是38年以來德國總統首次在聯合國大會上發表演說。紐約時間9月24日,施泰因邁爾總統在本屆聯大的一般性辯論中發言,強調了大國的責任。在阿富汗問題上,他也代表德國作了自我批評。
「雙邊利益」為重 美俄軍事高層對話
雙邊關係持續緊張之際,美國和俄羅斯軍事高層在芬蘭舉行了會晤。
英國防部嚴重烏龍 洩露數百阿富汗譯員訊息
西方聯軍倉促從阿富汗撤離後,曾為西方軍隊工作的阿富汗當地人員就面臨著不小的安全威脅。BBC日前披露,英國國防部此前不慎洩露了250名阿富汗當地譯員的訊息,其中甚至包括這些譯員的照片。
遭美軍誤炸 阿富汗家庭要求賠償追責
8 月底,10名阿富汗無辜平民在美國對喀布爾的一次無人機攻擊中喪生。在美軍近日承認誤炸之後,受害家庭要求賠償、問責。
阿富汗學校開學了,女生在哪裡?
塔利班上台後雖然表示,女性可以在伊斯蘭教允許的範圍內繼續就學就業,但種種跡象表明,阿富汗女性的權益和自由備受限制。中學開學前塔利班當局通告:僅男生返校上課。
美國承認誤殺阿富汗平民
8 月底,10名阿富汗無辜平民在美國對喀布爾的一次無人機攻擊中喪生,其中包括7名兒童。美軍現在承認,這場襲擊是個「悲慘的錯誤」。
中俄領導人呼籲國際社會為阿富汗提供援助
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別舉行的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上,俄羅斯總統普丁呼籲國際金融機構逐漸解除對阿富汗海外資產的凍結。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會上再次強調,要堅定製度自信,絕不接受「教師爺」般頤指氣使的說教。
北京希望與阿富汗建立穩定關係
對北京而言,阿富汗國內的礦產資源能帶來的經濟利益雖然重要,但是更重要的是阿富汗國內局勢的穩定以及中國邊境地區的安全。專家認為,北京方面對阿富汗塔利班採取的依舊是觀望的態度。
聯合國募款助阿富汗 布林肯駁中國「背棄盟友說」
如何避免阿富汗陷入人道危機最近成為關鍵。聯合國13日為阿富汗籌資了10億美元,德美兩國也將各自加碼。與此同時,中國影響也成為美國檢討撤軍的其中一個焦點。
德語媒體:讓中國受窮才能確保西方的安穩?
《焦點雜誌》拋出了一個尖銳的問題:西方國家的安全,是否真的如白宮所認為的那樣,建立在中國經濟相對落後的基礎之上?這種做法在道義上又是否行得通?《維也納報》則指出,北京利用了911恐怖襲擊帶來的戰略機遇,實現了「中國崛起」。
阿富汗課堂新規:男女分開 視線隔斷
塔利班政府頒布了限制女性在教育場所活動的新規定,包括女生須嚴格遵守著裝規範戴頭巾以及男女座位隔開。
西方國家討論對阿富汗援助 中巴率先伸出援手
在國際社會準備討論如何對阿富汗進行人道援助的同時,中國與巴基斯坦已投注了第一波的援助。專家分析,邀請塔利班政府加入一帶一路可能是雙方認為可行的做法。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9‧11」事件20周年之際,塔利班宣佈成立阿富汗臨時政府;習近平與拜登通電話;德國駐華大使突然死亡引發震驚;中國持續加壓文娛圈……本周還有哪些要聞值得關注?
評論:世界強國美國消失的象徵
2001年的9月11日標記著一個轉折點。德國之聲駐華盛頓記者站主任Ines Pohl認為,20年後從阿富汗撤軍,證明了美國如今將國內利益置於一切之上。
911恐襲20年 誰為「反恐戰爭」買單?
2001年9月11日,伊斯蘭恐怖主義組織在美國發動恐怖襲擊,造成3000人死亡,美國在數周後空襲阿富汗反擊,這場「反恐戰爭」持續了20年,全世界都付出了代價。
美軍撤離後首架民航班機飛離喀布爾
一架卡達航空公司的航班,載著包括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公民在內的近200名乘客,從塔利班控制的喀布爾出發,順利飛抵多哈機場。
阿富汗記者指控塔利班毆打虐待
阿富汗Etilaat Roz報的記者Taqi Daryabi和Neamat Naghdi9月9日表示,他們在報導潘傑希爾抗議活動後遭到塔利班毆打虐待,造成嚴重瘀傷。當被問及此事件時,一位匿名的代理塔利班部長表示,將對記者襲擊事件進行調查。Etilaat Roz報紙的創辦人兼主編達裡亞比 (Zaki Daryabi) 說,這個暴力事件向阿富汗的媒體發出了令人不寒而慄的訊號,當地獨立媒體在過去20年裡蓬勃發展,其中大部分由西方捐助者資助。
塔利班傳911就職 西方國家陷兩難
阿富汗塔利班新政府組成令各國苦惱如何應對,就在這時傳出新政府將在9月11號這個敏感的日子舉辦就職典禮,據聞中國也受邀參加了,北京會出席嗎?
「阿富汗錯過了無法複製的歷史機遇」
塔利班宣佈了臨時政府的內閣成員名單。曾在卡爾扎伊領導的阿富汗政府任高參的魯丁認為,今時不同往日,塔利班拒絕納入新面孔,仍讓90年代起家的元老人物充斥內閣是一大失誤。
塔利班:黑名單和通緝犯都入閣 中西反應大不同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8日抵達德國,與盟國討論阿富汗問題,目前共識為塔利班成立的過渡政府並未給出樂觀訊號,至於中國將向阿富汗緊急提供價值2億元人民幣的物資援助。
駐阿富汗老兵的創傷
對於許多曾經部署阿富汗的德國退伍軍人而言,阿富汗局勢的戲劇性發展給他們帶來了心理創傷。一位老兵對此深有體會。他警告說,那些對政府喪失信心的老兵可能走向極端。
上一頁
第2 頁,共37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