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長平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軟埋,厚葬與硬治
作家方方的小說《軟埋》引發共鳴,遭到查禁。時評人長平認為,那些被「厚葬」的歷史,比如所謂的建國成就,遍佈篡改和偽造的情節,也是軟埋的手段。
長平觀察:愛國留學生口中的事實
馬裡蘭大學學生楊舒平的畢業演講引發軒然大波。時評人長平認為,批評者迴避了楊舒平陳述的基本事實:中國缺乏言論自由和民主空間。
長平觀察:一帶一路一腐敗
出席北京「一帶一路」峰會的德國經濟部長齊普裡斯(Brigitte Zypries)批評中國收購德企部分資金來路不明。時評人長平指出,整個「一帶一路」都來路不明,去路不清,必然輸出腐敗與人權倒退。
長平觀察:公然酷刑給你們看
人權律師謝陽多番努力揭露酷刑真相。在本周一的庭審中,他否認自己遭受酷刑。時評長平認為,顯而易見的被逼認罪,是公然的精神酷刑。
長平觀察:網路時代的「子彈費」
今天是世界新聞自由日。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網信辦新規讓宣傳部門取得對輿論議程設置的絕對控制。
長平觀察:反右六十周年關閉獨立書店
季風書園、普道草堂等獨立書店被要求關閉。時評人長平認為,思想控制在中國是一個從未間斷的持續過程。
長平觀察:北京的朝核算盤打得響
朝核危機箭在弦上。時評人長平認為,北京長期養虎,樂見其成為國際禍患。
長平觀察:人民的名義 皇上的恩典
中國熱播反腐電視劇《人民的名義》。時評人長平認為,系統性腐敗成為中共取之不盡的政治寶藏。
長平觀察:人民群眾又抓間諜?
北京發動群眾舉報間諜。時評人長平回顧歷史,分析中共重啟「反間諜人民戰爭」的政治動機。
長平觀察:「天安門三君子」價值重估
「六四」運動中「天安門三君子」之一余志堅在流亡地病逝。時評人長平認為,即便在當時全國響應、舉世聲援的民主運動中,人們仍然生活在恐懼中。
長平觀察:辱母殺人案,又一次法治勝利?
一樁辱母殺人案引發網民憤怒。時評人長平認為,如果不被准許的憤怒得不到表達,那麼這類「法治的勝利」將一再重演。
長平觀察:十裡不換肩,十年豈換人?
習近平吹噓年輕時是大力士遭到網民嘲諷。時評人長平認為,習近平以知青經歷對接毛澤東時代,顯露出戀棧權位的野心。
長平觀察:限制外國童書 不讓煽顛萌芽
中國限制出版外國童書。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政府意欲消除獨立意識於萌芽狀態,並將令中國文化更加墮落。
長平觀察:愛國主義是一塊遮羞布
美國幫助韓國安裝薩德系統防禦北韓核彈引發中國民眾抗議韓國超市。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共發動民族主義是為了掩飾軍事力量的外強中干。
長平觀察:「兩會」,習近平的獨舞
媒體努力在北京「全國兩會」尋求民生話題。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因為政治話題更加敏感,「兩會明星」將紛紛閉嘴。
長平觀察:多元包容,不準達賴喇嘛演講?
美國的中國留學生團體以多元包容原則阻止達賴喇嘛演講。時評人長平認為,以文化相對主義為專制政治辯護,是中共的慣用策略。
長平觀察:如何清除「薄、王」遺毒?
中央巡視組批評重慶清除「薄、王」思想遺毒不徹底。時評人長平指出,「薄、王」遺毒非專屬,而是專制政權的標配,而且當下正藥力大發,禍及全球。
長平觀察: 究竟是誰「強姦」了芮成鋼?
央視前知名主持人被傳秘密判刑六年。時評人長平認為,一個愛慕虛榮、親近權貴的人,最終被權力「強姦」並不令人感到意外。
長平觀察:習近平@川普-縱君虐我千百遍
英美學者將川普与毛澤東進行比較。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未免捨近求遠,比較川普和習近平更有意義。
長平觀察:VPN 「黑屋子」的「下水道」
中國政府宣稱管理網路市場的「黑頻寬」、「下水道」。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以管理為名堵住網路黑屋子漏光的牆縫。
長平觀察:反司法獨立——孩子與流氓
中國最高法院院長周強要求向西方的憲政民主、三權分立、司法獨立等「錯誤思潮」亮劍。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政權流氓化的必然結果。
長平觀察:「毛粉」的力量有多強大?
學者鄧相超因為批評毛澤東而受懲罰。時評人長平認為,「毛粉」贏得的所謂「勝利」,不過是又一次充任了當局的打手而已。
長平觀察:烏坎結局,謊言背後的真相
繼林祖鑾入獄之後,9名烏坎村民又被判刑。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對烏坎人打破官方謊言的打擊報復。
長平觀察:克林頓、獨立候選人與人大代表
克林頓當選上海市人大代表?時評人長平認為,人們用玩笑的方式表達了對制度的失望,但獨立候選人也未能成為一種建設性的替代方案。
長平觀察:習近平和川普合作什麼?
長平
習近平與川普通電話強調合作。時評人長平分析,中國媒體不僅借川普当選諷刺西方政治,更重要的目的是為中國不義政治背書。
長平觀察:洪習會,最後一次國共合作?
「洪習會」是否達到目的?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尚無良策的中共與抱殘守缺的國民黨上演的一台舊戲。
長平觀察:從嚴治黨,唯有三權分立
中國媒體盛贊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時評人長平認為,唯有權力分設,方能還政於民。
長平觀察:老兵仍是黨的人?
維權退伍軍人包圍中央軍委大樓。時評人長平認為,老兵覺得他們是政府的「自己人」很有可能是自欺欺人。
長平觀察:以「電視認罪」行使沉默權?
中國五部門發布刑事訴訟制度改革意見書。時評人長平認為,「以審判為中心的改革」實際上是以「審判秀」為中心的惡政。
長平觀察:鄉村命案有什麼內幕?
一起導致19人死亡的謀殺案被禁止報導。時評人長平認為,討論美國槍枝管控和中國一黨專制,都是對於悲劇的制度性反思。
長平觀察: 從隔岸觀火到指手劃腳
長平
美國總統候選人首場辯論在中文世界廣受關注。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媒體對國際政治的報導正在發生變化。
長平觀察: 什麼樣的家庭,什麼樣的黨?
「家庭黨支部」受到網民熱議。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一種以過時的家庭倫理為基礎的權力游戲。
長平觀察:「搶筆」不要緊,只要「餃子」香
曾多次成為「負面明星」的李鴻忠仕途暢通。時評人長平認為,他的升遷體現了中國專制政治特點。
長平觀察:選舉不是街頭運動的替代品
香港反對力量轉戰議會?時評人長平認為,選舉勝利是街頭運動的成果,而不是替代品。
長平觀察:「家醜外揚」又如何?
香港親建制派媒體內部發生混戰。時評人長平認為,梁振英被指違背中央旨意實屬冤枉。
長平觀察:以法治之名強迫失蹤
潘基文呼籲 「必須結束一切強迫失蹤」。時評人長平指出,事後的法律程序不能掩蓋中國當局自始至終的強迫失蹤行為。
長平觀察:「女排精神」為改革壯膽?
「女排精神」能否促進體制改革?時評人長平認為,舉國體制的弊端並不是它不能產生金牌,恰恰相反是它把國家變成了金牌孵化器,對普通民眾不公平。
長平觀察:請全世界向中國道歉
中國網民和泳協要求霍頓向孫楊道歉。時評人長平認為,屈辱感是愛國主義教育的基礎。
長平觀察:網信辦「發飆」並非偶然
騰訊新聞誤寫「發飆」殃及所有門戶網站?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中共在十九大之前的必然動作。
長平觀察:沒有別的愛,只有中共
趙薇電影團隊以「大是大非」為由辭用台灣演員戴立忍。時評人長平認為,協同作惡無法對團隊負責。
長平觀察:趙威微博揭露了什麼?
趙威微博訊息引發爭議。時評人長平認為,正如銅鑼灣書店案所暴露的一樣,趙威微博所揭露的真正事實,是中共當局的殘忍與荒唐。
長平觀察:虛假新聞與時事逃亡
中國官方再次打擊「虛假新聞」。時評人長平認為,頻繁、高調宣示「高壓態勢」,透露出高層權力失控的焦慮。
長平觀察:Lady Gaga與中國政治霸凌
因與達賴喇嘛見面,Lady Gaga被指責「傷害了中國粉絲的感情」。時評人長平認為,這位長期反對霸凌的歌手,遇到了嚴重的政治霸凌。
長平觀察:烏坎,「一國兩制」的境內試驗
中國當局輕易夷平烏坎這塊「歷史豐碑」。時評人長平認為,這個境內試驗的悲劇結局證明,整體專制之下,局部民主難有容身之地。
長平觀察:蘭蔻給自己化了什麼妝?
蘭蔻事件仍在發酵。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共媒體在北京一點名,境外人士在當地應聲倒下,大家至少還需要一點時間來適應。
長平觀察:「709」妻子與官員太太
官員太太與維權律師妻子之間的距離有多麼遙遠?時評人長平認為,她們在專制體制中相與為鄰。
長平觀察:「六四」鎮壓,「文革」另一面
「六四」鎮壓與「文革」災難之間有何關係?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共主導下錯誤的「文革」反思,困擾了正當的社會運動。
長平觀察:NGO隱忍換空間?
國際社會普遍擔憂中國管制境外NGO新法。時評人長平認為,NGO放棄批判政府的社會責任,才是導致自己活動空間縮小的重要原因。
長平觀察:人民就想叫您一聲"習大大"
有媒體報導中共禁用"習大大"。時評人長平認為,首先是權力結構,其次才是個人性格,決定了個人崇拜必然出現。
長平觀察:"四二六"社論的污名之旅
人們是否還記得《人民日報》"四二六"社論?時評人長平認為,它開啟了至今仍未止步的污名化議程設置。
上一頁
第8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