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長平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寧可欠子虧孫,也要讓黨放心
《人民日報》發表發表文章呼籲政府採取針對性措施解決低生育率問題。時評人長平認為,此前的一胎政策和如今的二胎政策,以及將來的多胎政策,都是沒有本質差異的計劃生育政策,其核心是人權缺位。
長平觀察:假疫苗事件與Me Too運動
假疫苗事件讓更多中國民眾覺醒。時評人長平認為,中產階級走出「自由牢籠」,需要Me Too運動等更多民權運動的相互推進。
長平觀察:厲害了,我的疫苗
中國再次爆發疫苗問題。時評人長平認為,一個正常社會可能的抗議在中國仍然是禁忌,互害社會讓更多無辜者難以逃離人為的災難。
長平觀察:讓劉曉波追思會成為新傳統?
劉霞獲得自由,德國政府固然功不可沒。時評人長平認為,同時也要看到,在它背後是全球聲援者的持久抗爭。跟香港維園六四燭光晚會一樣,劉曉波追思會應當成為新的傳統。
長平觀察:「709」之後,人民更願意裝睡
值「709」人權律師大抓捕案三周年之際,時評人長平認為,當局無情撕破法律的面紗之後,恐懼之下的民眾仍然願意自欺欺人。
長平觀察:人民日報展示官窯珍品「嚇尿體」
人民日報連續三天發表系列文章反對「浮誇自大文風」。時評人長平認為,這種以學習習近平文風為結論的文風,才是真正的「嚇尿體」。
長平觀察:跳樓女生與冷漠看客
甘肅慶陽一位遭受班主任性侵的女生跳樓自殺,圍觀者的嘲諷引發輿論風波。 時評人長平認為,當局對抗議文化的滅絕,讓人們不能理解絕望者的呼號。
長平觀察:政府資助拍色情片?
德國柏林社民黨提議由國家出錢拍平權色情短片。時評人長平認為,沒有性別平等意識的「淫權」,在中國成為專制制度的幫兇。
長平觀察:川普为中國作嫁衣裳
誰是「特金會」的大贏家?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在朝核事務中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 川普跑過來幫忙移走了石頭。
長平觀察:「六四」對個體生命價值的摧毀
近年來最令人心靈傷痛的現象,是越來越多的「六四」義士告別不義的人間。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共的強大令整個人類的正義觀受到挑戰。
長平觀察:打老師的警察是好學生嗎?
安徽六安市教師上街討薪,遭到警方粗暴毆打。時評人長平認為,從小被洗腦愛黨愛國的警察,很難不充當政府打人並乖乖背上黑鍋。
長平觀察:修憲就是好啊就是好
憲法學者翟橘紅因為批評修憲遭受嚴厲處罰。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不僅修改了憲法,而且關閉討論憲法的學術和輿論空間。
長平觀察:當人民日報幸臨網紅教授
青年學者吳冠軍在《人民日報》發表"黨八股"文章引發爭議。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知識分子的千年"國師"夢想,阻止了變革的更快到來。
長平觀察:北大校長替習大大背黑鍋
北大校長在該校120周年校慶演講中讀錯字,在網路上引發軒然大波。時評人長平認為,林建華校長不僅替習近平背黑鍋,而且發言和道歉中充滿了政治洗腦話語。
長平觀察:小豬佩奇也是一匹草泥馬
繼小熊維尼(Winnie the Pooh)之後,小豬佩奇(Peppa Pig)又成為中國審查制度的犧牲品。時評人長平認為,儘管有著不同的表達方式,但是從實質上說,小熊維尼和小豬佩奇也是「草泥馬」。
長平觀察:有組織有預謀地打破權力魔咒
北大校方以有組織有預謀、接受境外資金資助和聯繫境外媒體報導污名要求訊息公開的學生。時評人長平認為,這些話語是反人類、反文明的權力魔咒。
長平觀察:同性戀者抗議新浪贏在哪裡
同性戀者抗議成功,新浪收回清查令。時評人長平認為,與「段友出征」和「女權之聲」一樣,這些權利運動方式為中國帶來新的生機。
長平觀察:坦坦蕩蕩說那六個字
《內涵段子》被勒令永久關停,引發「段友」上街抗議。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政府一直在要求所有人坦坦蕩蕩說那六個字:「爸我永遠愛你!
長平觀察:李文足們將笑倒長城
人權律師王全璋失蹤1000天,他的妻子李文足在「709」家屬的陪同下徒步尋夫。時評人長平認為,貌似強大得不可戰勝的「長城」, 將在「正常生活抗爭者」們的笑聲中倒塌。
長平觀察:三院長辭職?一碗雞精湯
網傳北大三院長拒做犬儒,集體辭職。時評人長平認為,這起社交網路事件本身就是一個犬儒典範。
長平觀察:厲害了,中國之聲
中國組建「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對外稱「中國之聲」。時評人長平認為,它和「美國之音」、「德國之聲」名稱並非巧合,而是中國「大外宣」的強勢出擊。
長平觀察:兩會紅與藍-白眼翻向大外宣
北京兩會「紅與藍」事件由八卦轉向嘲笑大外宣。時評人長平認為,大外宣不僅僅是一個笑話,而是正在腐蝕全球政治的系統工程。
長平觀察:他這麼敏感他爸爸知道嗎?
「愛你沒有期限,如果有就把它刪掉」,清華法學院男生表白橫幅受到追查。時評人長平認為,言論審查不是因為領導人不夠開明,而是源自權力專橫。
長平觀察:習近平在倒車還是飆車?
習近平修憲是在開歷史的倒車嗎?時評人長平認為,習近平是典型的中共官員,從未背離鄧小平的改革軌道。假如他真的能倒車掉頭,那才是中國人的福祉。
長平觀察:「啪啪打臉」,小粉紅會羞愧而死嗎?
種族歧視,抵制洋節,台灣軍售……「啪啪打臉」,會讓愛國小粉紅感到尷尬嗎?時評人長平認為,諷刺者和諄諄教誨者誤解了當代中國愛國愛黨邏輯。
長平觀察:魯煒把皇上氣得快昏過去了
「網路沙皇」魯煒獲得「最狠判詞」。時評人長平認為,判詞本身就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成果,是未來中國輿論宣傳的風向標。
長平觀察:賓士追星達賴喇嘛,會有多大麻煩
賓士公司一則廣告又「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時評人長平認為,愛國網民的「憤怒」被黨嚴格操控,此事不會產生比唾沫更多的後果。
長平觀察:周庭何時被「煽顛」?
反對者的處境日益惡化,這一點香港和內地並無不同。時評人長平認為,在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國家,是否可能存在一片真正民主的小天地,這是香港人不可迴避的問題。
長平觀察:中國「多名女性」何時站到法庭?
美國納薩爾醫生性侵案駭人聽聞。時評人長平認為,受害者有機會高聲控訴,才能真正討回公道,成為生存者。
長平觀察:烏鎮紅鎮,皆是君恩
據傳烏鎮"萬邦來朝"正是魯煒落馬的原因之一。時評人長平認為,赴會的國際網路大佬們正在幫助中國打造新時代中國特色「1984」。
長平觀察:如何避免成為下一個李明哲?
李明哲案僅僅威脅台灣人嗎?時評人長平認為,專制政權未能統治全球,是因為前面一直有人在抗爭,你才有了退縮的餘地;而不是因為你一直在退縮,才有了苟且偷生的機會。
長平觀察:都學U20, 那該有多好!
中國U20國家足球隊在德國因藏人抗議而退場。時評人長平認為,他們只是將打壓人權定義為「國家核心利益」的中共政府的炮灰。
長平觀察:虐童不許談 劉鑫可罵死
人民日報為什麼鼓動網民用「千年沉澱的嚴厲懲罰」去攻擊並非罪嫌的女子?時評人長平提醒,觀察網路熱點時不要忘記中國網路自由度世界倒數第一。
長平觀察:間諜故事,從小紅到陽陽
一部中小學國家安全教育專題動畫片,讓很多人感到「文革」再現。時評人長平認為,其中的性別角色變化反映了習近平中國夢的新特徵。
長平觀察:什麼時候強制生育二胎?
一幅二胎政策宣傳畫在中國社群網站熱傳。時評人長平認為,計劃生育政策改變並非基於人權觀念,專制政府強制生育的歷史重演不會讓人感到意外。
長平觀察:網路時代如何治好「精神病」?
浙江大學「網文新規」引發爭議。時評人長平認為,它不過是網路版的《靠毛澤東思想治好精神病》。中共建政以來,知識分子的自我墮落從未停止。
長平觀察: 全村結扎、群主問責與貪官連坐
長平
「群主問責」制引發網民恐慌與抗議。時評人長平認為,連坐制從未消失,但官員連坐的目的並非反腐。
長平觀察:聯合國已成中國人權惡化的遮羞布
人權觀察發布報告,呼籲遏制中國政府持續削弱聯合國人權機制的行動。多次參加聯合國人權會議的時評人長平認為,聯合國已成為中國人權惡化的遮羞布,並拒絕再次出席此類會議。
長平觀察:吃北韓的飯,砸北韓的鍋?
朝核危機波瀾起伏,誰在玩火自焚?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政府的如意算盤和川普的生意人本色,讓金正恩如魚得水。
長平觀察:怎樣讓孩子對性侵者說不?
南京火車站性侵案引發輿論震動。時評人長平告誡家長:你在教孩子對權勢者逆來順受的時候,也就是在教他們對性侵者忍氣吞聲。
長平觀察:企業姓黨,也能暢行國際市場?
中國上市國企重新起草公司章程,強化黨的領導。時評人長平認為,這些「做大做強」的企業沒有任何創新能力,卻能以霸凌的方式活躍於國際市場。
長平觀察:「1984」懷念「2008」
九寨溝地震及電影《戰狼Ⅱ》引發很多網民懷念2008年。時評人長平認為,那一年的確是中共「1984」體制形成中的一個關鍵時間點。
長平觀察:庫克先生,不要拿法律當擋箭牌
蘋果公司向中國審查制度讓步,CEO庫克辯稱遵守中國法律。時評人長平認為,遵守限制言論自由的法律,是幫助專制政府打壓人權。
長平觀察:孫政才嚴重違紀,因為太像接班人
"隔代指定接班人"孫政才因為"嚴重違紀"被調查。時評人長平認為,僅僅因為接班人傳說,他已成為"習近平主義"需要清除的絆腳石。
長平觀察:劉曉波受迫害真相必有審判
劉曉波是否因在獄中受毒害而患病?是誰指令拒絕他出國治療?醫療團隊怎樣和安全部門合作?時評人長平認為,對於如此重大的人權案件,未來必有審判。
長平觀察:零八奧運、零八憲章與"血洗AB站"
「血洗AB站」事件讓很多「小粉紅」也發出抗議。時評人長平認為,他們仍然不明白劉曉波發起的零八憲章運動和看日劇韓劇的自由之間的關係。
長平觀察:當劉曉波在與世隔絕中死去
梅克爾談熊貓不談劉曉波是在低調做事嗎?時評人長平認為,靜默外交給西方民主帶來公開的羞辱。
長平觀察:救治劉曉波,習近平聾了嗎?
劉曉波病重消息受到全球關注,中國境內出現抗議潮。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共高層「耳朵很靈」,但是以「裝聾作啞」作為政治常態。
長平觀察:娛樂找死
中國當局大量封殺娛樂類及情感類微信公眾號。時評人長平認為,中國仍處於「奧威爾筆下的噩夢」,而不是赫胥黎警示的「娛樂至死」。
長平觀察:八酒六四,人人都想去「犯罪」
一瓶「六四」紀念酒完成環球旅行,出現在香港維園燭光晚會。時評人長平認為,被壓制的記憶終將復活並開口說話。
上一頁
第7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