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長平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張學友與成龍的被批評與被原諒
香港演員張學友與成龍最近遭到中國網民的批評。時評人長平認為,在所有的極權政治中,都存在一種看似與官方主流輿論不合的「噪音」。其實,這只是一種假象。
長平觀察:香港很快就要實現「全過程普選」了
習近平訪港稱「一國兩制」是個好制度。時評人長平認為,對於中共應對西方社會的關注來說,「一國兩制」的確是一個「好制度」。在朱鎔基時代,中共用它在國際舞台贏得了空間,成為全球化時代最大的受益者。
長平觀察:唐山打人事件與中國式媒體倫理
唐山打人事件的輿情管控簡單粗暴卻行之有效?時評人長平解析媒體倫理的中國方程式。
長平觀察:唐山「孫小果」,抓了又如何?
唐山暴力事件輿論遭到官方嚴厲審查。時評人長平認為,性別暴力事件的根源,正是官方一再宣傳的「有毒的男性氣質」。
長平觀察:如何解讀「李佳琦悖論」?
中國知名帶貨主播李佳琦因推銷坦克雪糕而從公眾視野中消失,「李佳琦悖論」成為媒體熱詞。時評人、六四記憶‧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長平認為,在現有的審查機制中,李佳琦並不需要瞭解所有的政治禁區,而是在政治上做一個提線木偶。
長平觀察:八九六四 一座流動的紀念碑
六四33周年之際,香港維園遭到嚴厲封鎖。時評人、六四記憶‧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長平認為,八九六四是一座流動的紀念碑,香港當局的行為強化了人們對這場民主運動的記憶。
長平觀察: 「祖國強大了,就沒人敢來幫我們了」
為什麼國際社會紛紛對北韓伸出援手,卻對中國正在發生的人道災難反應遲鈍?時評人長平借用「外示飢荒」與「人為而且被否認的飢荒」的概念對此進行了分析。
長平觀察: 「跑路天後」張愛玲的飢餓故事
這些日子裡,據說很多上海人每天都要對著張愛玲的照片拜一拜,稱她為「跑路天後」。時評人長平認為,人們也應該讀一讀她描寫「飢餓」的作品《秧歌》——堪稱中國版的《1984》。
長平觀察:上海的飢餓實驗
長平
中國政府堅持「清零」防疫政策,豐衣足食的上海出現嚴重的飢餓現象。時評人長平指出,飢餓是一種政治實驗。歐美通過社會來控制疫情,中國利用疫情來控制社會。
長平觀察:普丁會因為戰爭犯罪而受到懲罰嗎?
俄羅斯在烏克蘭布查鎮(Bucha)殘殺平民的暴行震驚世界。普丁本人會因為俄羅斯入侵烏克蘭犯下的暴行受到懲罰嗎?時評人長平對此深表懷疑。
長平觀察:習近平挺普丁,他是一個大傻瓜嗎?
長平
在俄羅斯軍隊暴露外強中干、美國政府步步緊逼之後,中共微妙地改變了立場嗎?時評人長平認為,《人民日報》署名「鐘聲」的評論文章給出了專制理性的答案。
長平觀察:被僵屍化的小粉紅
俄羅斯《第一頻道》編輯、製片人瑪麗娜‧奧夫揚尼科娃抗議普丁「將俄羅斯人民僵屍化」。時評人長平認為,在這場戰爭中廣受國際社會關注的中國小粉紅,也是中共「將人民僵屍化」的產物。
長平觀察:戰爭販子救了人販子?
豐縣鐵鏈女被「收留「尚未獲得解救,中國網民「收留烏克蘭美女」又惹來國際風波。時評人長平認為,這二者之間並非只是時間上的巧合。
長平觀察:#鐵鏈女在哪裡?#WhereIsTheChainedWoman?
微博話題#豐縣生育八孩女子事件調查組成立#的閱讀次數已經超過34億。但是,時評人長平認為,這是一個錯誤的期待。 「鐵鏈女」並不需要一個代表著高層意志的調查組。一個能夠見到她、照顧她並為她代言的民間小組,比一個省級甚至中央級的調查組更加重要。
長平觀察:不談政治,谷愛凌在中國還是超級偶像嗎?
谷愛凌因為出身背景和個人能力,在中國成為超級偶像水到渠成嗎?時評人長平認為,看看其他華裔運動員的遭遇,我們會發現胡錫進的擔心並非空穴來風。
長平觀察:谷愛凌、彭帥、朱易和八孩母親
谷愛凌(Eileen Gu)、彭帥、朱易(Beverly Zhu)和豐縣八孩母親的故事,描繪了一個完整的中國。時評人長平分析了她們之間微妙的距離和交集。
長平觀察:中國政府在人口拐賣中扮演了什麼角色?
徐州豐縣「八孩母親」引發輿論關注。時評人長平回顧當年採訪報導被拐賣婦女和失蹤兒童案件的親身經歷,指出受到中國政府懲罰的往往不是人口販子,而是揭露人口販賣的人。
長平觀察:「我待家鄉如初戀,家鄉待我如罪犯!」
河南周口市鄲城縣長董鴻一句「惡意返鄉「激起眾怒。時評人長平認為,「惡意返鄉」的污名和待遇一直都存在,尤其是對於人權律師和異議人士。
長平觀察:我們想要傳播,哪兒都是媒體
新年前後,香港兩家獨立新聞媒體《立場新聞》及《眾新聞》因受壓停運。時評人長平希望香港始終存在多種媒體抗爭形式。
長平觀察:李醫生,西安下雪了
李文亮醫生吹哨兩周年之際,中國西安又因新冠疫情而封城。時評人長平指出,兩年前將疫情吹哨人定為「造謠者」而予以訓誡,與兩年後的病毒「清零」政策,對專制政府來說是同一件事。
長平觀察:當「龍的傳人」叫聲「西春美智子」
在台灣定居的美國人王力宏與有日本血緣的台灣人李靚蕾,為什麼跑到「簡中輿論場」來吵架?時評人長平分析了這場「八卦」背後的中共「愛國主義」宣傳策略。
長平觀察:中共如何利用奧運會搞政治?
國際社會抵制北京冬奧會是否違背體育運動政治中立原則?時評人長平認為,從2008年到2022年,中共一直在對奧運會進行最大化的政治利用,卻不允許批評者和反對者有為公平正義呼籲的絲毫空間。
長平觀察:巴赫先生,您自己能不能先遠離政治呢?
多個國家抵制北京冬奧會,國際奧委會重申「政治中立原則」。時評人長平指出,國際奧委會從來沒有要求中國政府將政治遠離體育,而且巴赫先生還親力親為替它塗脂抹粉。
長平觀察:張高麗在哪裡?
「彭帥在哪裡」(#WhereIsPengShuai)成為推特上熱門話題標籤的同時,輿論也開始追問 「張高麗在哪裡」(#Whereiszhanggaoli)。時評人長平對此的回答是:中共權力體制在哪裡,張高麗就在哪裡。
長平觀察:迫使彭帥微笑是一種精神虐待
彭帥指控張高麗性侵之後,在中國官媒頻頻展現燦爛的微笑。時評人長平認為,國際社會僅僅看到彭帥被控制還不夠,還應該看到,她還正在被羞辱和精神虐待。
長平觀察:中共三份歷史決議的一致性
西方主流輿論聚焦於中國第三份歷史決議與前兩份的差異。時評人長平認為,這三份歷史決議在出台動機、論述方法和核心內容方面都具有內在的前後一致性。
長平觀察:彭帥指控張高麗 改寫中國宮鬥戲
網球名將彭帥公開指控中國前任副總理張高麗性脅迫,引發輿論震動。時評人長平認為,彭帥的抗爭讓人們得以透過受害女性的講述,而不是中紀委的通報或者宮鬥劇去瞭解官場腐敗和社會不公。
長平觀察:荒誕的媒體管制越來越緊
從市場準入負面清單,到90小時 「繼續教育」,再到新聞訊息稿源「白名單」,中國媒體管控頻頻「亮劍」。時評人長平認為,這些都是一再重複。正是一本正經的荒誕,讓大家習慣了荒誕。
長平觀察:支聯會解散,歷史記憶再遭屠戮
香港支聯會被迫宣佈解散。時評人、六四記憶‧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長平認為,這是針對六四歷史記憶的又一場屠殺。
長平觀察:「如果信念有顏色,那明明是楓葉紅!」
孟晚舟獲釋回國受到「民族英雄」待遇的盛大歡迎。時評人長平認為,熟練表演時裝秀和政治秀的孟晚舟,和大多中國權貴一樣,對「楓葉紅」的熱愛遠甚於「中國紅」。
長平觀察:專制社會為什麼要管性生活?
中國高校禁止學生發生婚前性行為引發熱議。時評人長平認為,專制者從來都是通過操控「性「來運作權力,管制社會,並趕女人回家生「二胎」、「三胎「。
長平觀察:謝霆鋒和趙薇的距離有多遠?
演員謝霆鋒宣稱 「已經在申請退掉加拿大國籍了」。時評人長平認為, 普通人也在參與專制機器的建設。謝霆鋒「求生欲「越強,他和趙薇之間的距離就越近。
長平觀察:二次「文革」從批鬥趙薇開始嗎?
對趙薇和高曉松的查禁是二次「文革」的開始嗎?時評人長平認為,李光滿聲嘶力竭的叫喊和胡錫進心平氣和的宣示都同樣可怕,而且二者互為因果,同構著「文革」的真正原因。
長平觀察:從稱頌塔利班到圍觀趙薇
傳言中國明星趙薇的各種影視作品在若干平台上都被下架。時評人長平認為,跟塔利班製造的混亂時局不同,在中國,通往「再教育營」的道路永遠秩序井然。
長平觀察: 中共「精塔」還是塔利班「精共」?
在中文網路上,那些塔利班的支持者被稱為「精塔」——精神上的塔利班人。時評人長平認為,塔利班上台為中共「去正義化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最新證明。
長平觀察:官媒如何收割MeToo運動?
從吳亦凡到阿里巴巴,中國官媒恍若站到了#MeToo運動的最前沿。時評人長平認為,官媒對#MeToo運動成果的收割恐怕難以奏效,因為女權主義父權文化之間的衝突是不可調和的。
長平觀察:不準補習英語 專心學習近平思想?
繼整頓校外培訓機構之後,中國又傳出叫停民辦學校的消息。時評人長平指出,如果說學校教育中將「習近平思想」作為必修課,那麼學生課外補習英語就是一種私力救濟。在這種情況下,對校外培訓機構和民辦教育的打擊,就是在剝奪民眾接受多元教育的權利。
長平觀察:斯諾留給西方記者的啟發
《中國日報》宣佈成立「新時代斯諾工作室」,遭到斯諾女兒的抗議。時評人長平認為,一旦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可能比其他人更不會受到中共的尊重。
長平觀察:香港人能用眼瞎換來自由嗎?
香港旗幟鮮明的異議媒體《蘋果日報》被迫停刊。時評人長平回顧了自己為該報撰稿的經歷,認為沒有《蘋果日報》的香港,黑暗將會更加漫長。
長平觀察:中國「屌絲」的「內卷」與「躺平「
「躺平主義」近日成為中國網路流行詞。時評人長平認為,「躺平」需要社會福利、司法獨立和思想自由,中共不會容忍真正的社會反抗。
長平觀察:官媒壟斷的「真相」
成都四十九中學生墜樓事件引發輿論風波。時評人長平認為,官媒壟斷的「真相」,只對官方有利的「真相」,無論長得多麼像真相,它們也只是一隻「死老鼠」,顯示了官方操控媒體這個真相。
長平觀察:"胡錫進這種人比敵人更加有害!"
因為主張對印度「高舉人道主義大旗對國家有利」,胡錫進被罵為「外國舔狗」。時評人長平認為,胡錫進的安全並不是因為他自己維護專制政權,恰恰相反,是因為有人反對專制政權,一直在前面批評,為他擋住了唾沫和刀劍。
長平觀察:趙婷為什麼遭遇嚴厲審查?
首位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獎的亞裔女性趙婷在中國的審查遭遇令人震驚。時評人長平認為,網路監管和操控能力的提高增加了不確定性帶來的普遍恐懼。
長平觀察:中國女權,「習大大」的奧秘
「大力推進家庭家教家風建設」成為中共建黨百年之際中國婦聯的重要任務。時評人長平認為, 「離婚冷靜期」等禁錮婦女的法律並非偶然,而是執行反女權的長期戰略。
長平觀察:暴力受害者群體為何成為隱形人
這兩天的中文社群網站上,孫小果再次成為熱點話題。這一次,他應該真的已經不在人世了。時評人長平反思了當年採訪報導轟動中國的孫小果黑社會團伙案中的盲區。
長平觀察:趙婷在"無依之地"的"遊牧人生"
長平
《無依之地》再添殊榮,獲得奧斯卡六項大獎提名。時評人長平認為,趙婷在精神世界的「遊牧人生」,不被中國愛國主義宣傳所允許。
長平觀察:不肯加班也是給外國勢力遞刀子?
中國官媒稱提高勞工待遇是西方國家的陰謀。時評人長平回顧了中國政府剝奪工人權利的歷史。
長平觀察:納粹集中營始於「再教育」
納粹集中營是怎樣逐步建立起來的?歷史總在驚人地重複——這是時評人長平的摘自英國歷史學家埃文斯納粹歷史研究著作的讀書筆記。
長平觀察:真相比平反更重要
李文亮醫生去世周年,家屬仍被維穩不敢發聲。時評人長平認為,除了「一個健康的社會不應該只有一種聲音」之外,他去世前留下的另外一句話也應該被人們記住:「讓大家知道真相比自己的平反更重要」。
長平觀察:踏入歷史,修復過往
中國媒體報導了戈爾曼在拜登總統就職典禮上的詩歌朗誦,甚至她的衣著和首飾,卻沒有討論她的詩歌內容。時評人長平認為,她最值得重視的觀點是:踏入歷史,修復過往。
上一頁
第4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