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長平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從秦剛事件中,你瞭解到什麼,學到了什麼?
秦剛事件疑問重重,中國外交走勢是否會因為王毅「回鍋」變得更加戰狼?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外界的種種傳言誇大了中國外交部及其部長的作用。
長平觀察:「我們本來是同種同文的弟兄」?
幾天時間過去了,王毅的種族主義外交言論仍在推特上刷屏。時評作家長平認為,種族主義外交可能是無效的,但是作為內政,卻一直是中共教育的核心理念之一。
長平觀察:女性受到攻擊的時候,中國警察在幹什麼?
在女性受到大規模攻擊的事件中,中國當局扮演了什麼角色?不聞不問呢?時評作家長平指出,一切基於權利觀念的抗爭行動,都是讓當局感到害怕的「白紙運動」。
長平觀察: 國企領導「牽手門」和富得發愁的「油三代」
一段街拍影片搖身一變成為反腐教材,舉國上下齊心協力「打小三」。時評作家長平認為,這場輿論中最有價值的討論,是對「『油三代』血液裡流淌的石油情懷」的揭底。
長平觀察:屠殺發生不止一次
今天是"六四"三十四周年紀念日。時評作家、六四記憶‧ 人權博物館總策展人長平指出,當軍人屠殺平民時,他們就是醜陋而罪惡的。舉報藝術家對此表達憤怒和抗議,如同舉報太陽東升西落。
長平觀察:兩條感覺受到侮辱的野狗
中國對脫口秀等喜劇藝術的打壓仍在繼續。假如「笑果文化」事件中兩條野狗能夠開口說話,它們將會說些什麼?時評作家長平為此虛擬了一份談話記錄。
長平觀察:「人民子弟兵」替誰背了「野狗」這口黑鍋?
「笑果文化」及其脫口秀演員HOUSE(李昊石)被指「侮辱人民子弟兵」而受到重罰。時評作家長平就此事件為未來的脫口秀演員寫了一份腳本。
長平觀察:郭飛雄犯下的「和平言論罪」
中國知名人權捍衛者郭飛雄再次在中國獲刑,被廣州一家法院一審判決八年監禁。時評作家長平指出,「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是赤裸裸的「和平言論罪」。
長平觀察:比「城管」更厲害的「農管」來了
繼臭名昭著的「城管」之後,「農管」最近成為中國網路上一個熱門詞匯。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共沒有讓中國從「禮治」走向「法治」,而是利用熟人社會實施地痞流氓化管制。
長平觀察:習仲勳「文革」受迫害是無稽之談?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最近的言論引起軒然大波。時評作家長平認為,盧沙野令人震驚的表述透露了中共兩大「玄機」。
長平觀察:「到底要怎麼樣你們才能不滿意?」
北京長峰醫院火災造成至少29人死亡,網路輿論被嚴格控制。時評作家長平指出,宣傳官方二十年前不敢理直氣壯喊出的話,今天借助個體「網民」身份大肆撒潑。
長平觀察:縱有"千問",終歸"一言"
中國國信辦發布《生成式人工智慧服務管理辦法》草案。人工智慧如何姓黨?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國人工智慧縱有"千問",終歸"一言"--努力爭當絞刑架上那些完美的繩索。
長平觀察:「以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
因為一句話中漏掉習近平的名字,《人民日報》上周在全國範圍緊急召回當日已出版並分發的數百萬份報紙。時評作家長平分享了他在中國媒體做值班編委時面臨的誤植壓力。
長平觀察:馬雲"被回國",中國經濟會好起來嗎?
"馬雲回國"是否意味著中國經濟將走出困境?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如果沒有制度建設,再多"馬雲"一起回國,也不能刺激出經濟發展,而只能刺激出"反右"勞改農場和"心肌梗塞"。
長平觀察:TikTok為什麼「吃美國的飯,砸美國的鍋」?
周受資竭盡全力想要證明:字節跳動服從中共領導,但TikTok符合美國價值觀;TikTok既遵守中國法律,又遵守美國法律。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長平觀察:「爸媽,想告訴你們,我的生活西化了」
今年的奧斯卡,「亞裔大放異彩」?時評作家長平分析了好萊塢的東方主義冷血表演,以及它與中國文化宣傳的契合。
長平觀察:袁世凱妄圖恢復帝制,他是大漢奸嗎?
美國華裔學者余茂春被中國「藝術家」塑造跪姿銅像,成為當代中國「漢奸第一人」。但是,今天(3月10日),很多中國網民關注歷史上另外一個「大漢奸」袁世凱。時評作家長平通過政治笑話解讀「習近平為什麼是偉大領袖」。
長平觀察:那些「自毀人生」的脫口秀演員們
勇敢的脫口秀演員是「自毀人生」嗎?時評作家長平回顧了納粹德國時代的喜劇——可能和很多的想像不同,那些大多是「不關心政治」的「簡單娛樂」。
長平觀察:正在消失的民間脫口秀表演
隨著社群網站的普及,中國民間的政治「脫口秀」反而失去舞台。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原因之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不再需要否定毛澤東來獲得掌權的正當性。
長平觀察:從「中國氣球」到「不明飛行物」
本來就充滿戲劇性的「中國氣球」事件,正在進一步娛樂化。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國回到「戰狼」舞台,終於成功地攪混了這池水。其代價則是,中國外交官們恐怕再也脫不下這身戰袍了。
長平觀察:從"小球轉大球"到"大球飄氣球"
"氣球事件"仍在發酵。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國外交部的"戰狼"作風,是一種低階版的現實主義外交。
長平觀察:《流浪地球2》,太空「清零」政策
電影《流浪地球2》成為中國春節期間的輿論現象。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影片集中體現了中共宣傳元素:男性氣質、民族主義和專制主義。
長平觀察:對台軍演是毫無意義的巨大浪費
美國眾議院新任議長麥卡錫據稱正在準備今春訪台,中共可能會再次大規模軍演。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和佩洛西一樣,麥卡錫不會在訪台之前寫好遺書,中共對台軍演是毫無意義的巨大浪費。
長平觀察:一次擾台軍演的成本,可以購買多少輝瑞藥?
中國軍隊減少擾台軍演一次兩次,就可以讓全中國老年新冠感染者免費用上輝瑞Paxlovid,數以百萬計的家庭免於喪親之痛。時評作家長平指出,長期的「清零」防疫政策,也封閉和扭曲了中國醫療市場。
長平觀察:中國政府可以不惜一切代價拒絕好藥好疫苗嗎?
中國政府拒絕有效性更高的西方mRNA疫苗,並將可以明顯降低重症和死亡風險輝瑞Paxlovid排除在醫保藥品之外。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國政府的作為違背了國際通行的「人道強制」原則。
長平觀察:疫情統計——反抗與救贖
中國官方機構公佈的疫情數字與民間輿情反差巨大。時評作家長平認為,這是以國家公權力蓄意地系統性破壞全球防疫工作的犯罪行為。
長平觀察:「我們要去中國!我們要去中國!」
《人民日報》官方微博帳號發起年終總結話題「#12句話記住2022」,竟然沒有一句話提到疫情下的民間疾苦,而轉發區與評論區卻成為又一個「大型翻車現場」。時評作家長平由此想到又一則「蘇聯笑話」。
長平觀察:防疫「大躍進」,習近平會遭遇「七千人大會」嗎?
中國疫情洶湧,是否會導致習近平受到黨內反對派「逼宮」?時評作家長平回顧「大躍進」與「七千人大會」的歷史,為這種期待提供了參考。
長平觀察:四通橋勇士在哪裡?白紙青年在哪裡?
「白紙運動」立竿見影地改變了中國最高領導人「親自部署、親自指揮」的防疫大計,選擇官方宣傳曾經「大力反對」的與病毒共存的「躺平防疫」。時評作家長平問道,四通橋勇士在哪裡?白紙青年在哪裡?
長平觀察:白紙運動中有沒有境外勢力?
1989年之後最大規模的一場全國抗議活動迅速燃遍全國,其背後有沒有中共官方慣常指控的「境外敵對勢力」?時評作家長平對此進行了分析。
長平觀察: 鄭州富士康工人作為奴隸的逃亡與暴動
鄭州富士康連續發生工人集體逃亡事件,並在本周出現與警察和防疫人員的暴力衝突。時評作家長平認為,鄭州富士康工人的行為不是有制度性保障的罷工示威,而是更類似於兩百年前的奴隸逃亡與暴動。
長平觀察:七個巴掌改五個 清零如何能鬆動?
中國「清零」防疫政策正在逐漸鬆動。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包括北京四通橋抗議在內的民眾反抗是中共當局在「堅持不動搖」中動搖的主要原因。
長平觀察:「北京一男子致14億人受長期管控」
在「清零」防疫政策宣傳中,北京官媒煽動民眾對「一女子」進行道德獵巫,出現「大型翻車現場」。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在「非必要不出行」的話術背後是官方慣用的人質政治。
長平觀察:「內參」治了一個什麼國?
習近平控制下的「內參」品質堪憂,訊息繭房如何讓他做出正確決策?時評作家長平認為, 無論「內參」盛衰,它都無法治理出一個現代文明國家。
長平觀察:習近平破壞了哪些中共規矩?
任人唯親?七上八下?廢除領導幹部終身制?殘酷無情?習近平破壞了哪些中共規矩?時評作家長平認為,破壞規矩本身就是中共的規矩。
長平觀察:四通橋上的「二十大」
北京四通橋抗議引發全球回應。時評作家長平指出,公開吶喊的四通橋抗議,比閉門作秀的人民大會堂開會更符合政治的定義。
長平觀察:假如他是薄熙來
中共二十大即將召開,全球關注習近平可能進入最高權力的第三個任期。時評作家長平提出習近平與薄熙來換位的假設,提醒人們反思當初對「習李新政」的「眾望所歸」。
長平觀察:國家為什麼要羞辱人民?
清零政策帶給中國民眾的感受之一是羞辱。時評作家長平分析認為,「辱民」是歷代專制者統治人民的基本權術之一。
長平觀察:「十戶長」,一夜退回到秦朝?
一份「十戶長」徵集令引起人們關注。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今天的政治並非退回到秦朝,而是秦政治的更新版本。
長平觀察:我們都在那輛危險駕駛的大巴上
貴州在執行「清零」政策時發生慘重車禍,民眾呼籲不再折騰。時評人長平認為,世界上並不存在不折騰老百姓的專制政權。不確定性和不安全感,本身就是專制政權的控制手段之一。
長平觀察:「疫革」的權力控制超過「文革」
就專制者的權力控制而言,時評人長平認為, 「疫革」時期的習近平可能超過「文革」時期的毛澤東。換句話說,今天的「白衛兵」對專制權力的貢獻大過當年的「紅衛兵」。
長平觀察:以疫代牢,防疫還是反人類?
時評人長平認為,以政治掛帥的「疫情」為名,將沒有任何犯罪指控的民眾囚禁起來,甚至用鐵柵欄、電焊封鎖他們的住宅,地震來了都不讓逃生,是駭人聽聞的嚴重侵犯人權的行為。
長平觀察:改革一定會亡黨嗎?——戈爾巴喬夫的「教訓」
從鄧小平時代到習近平時代,中共從戈爾巴喬夫改革總結了怎樣的「教訓」?時評人長平認為,蘇共與中共的路徑區別,跟激進改革與漸進改革沒有關係,真正的改革必然導致「亡黨亡國」。
長平觀察:王毅曾質疑習近平與普丁結盟?
《紐約時報》報導王毅曾在早期對習近平與普丁的結盟表示過懷疑。時評人長平指出,王毅自八十年代初期進入外交部以來,讓每一位「老闆」都滿意。
長平觀察:華春瑩的「餐館」和蘇州警察的「和服」
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推文中的餐館和一位蘇州警察眼中的和服有什麼共同點?時評人長平認為,日常生活化的愛國主義「再教育」在中國並非徒增笑柄,而是相當成功。
長平觀察:怎樣對台灣人進行「再教育」?
中國駐法大使盧沙野近日談到台灣問題時稱:「統一後,我們要進行一次再教育。」時評人長平分析中共宣傳中的「也」字教育認為,「再教育」的背後是暴力和恐懼。
長平觀察:佩洛西的世界觀與台灣的出路
美國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在訪台過程中為什麼強調六四鎮壓的歷史?時評人長平認為,佩洛西展示了歷史是一個延續的過程,台灣有機會做出更大的歷史貢獻。
長平觀察:"二舅"與"黨的二十大"
一部講述鄉下殘障人士"二舅"的人生故事的短影片火了,同時引發激烈的爭論。時評人長平指出,牆內討論有意無意忽略的部分,是這個影片中的政治話語。
長平觀察:李克強,從「好總理」到「英明領袖」?
中共二十大之前,輿論對於「習李鬥」有了更多的猜想。時評人長平認為, 「習降李升」的結論太過牽強,而且中國模式的核心並不會隨著領導人姓氏更換而改變。
長平觀察: 「河南鄭州,真幫忙了半年不黑你們」
河南村鎮銀行暴雷事件中,大量中國網民向美國駐華大使館留言求救。時評人長平指出,從辱罵「境外勢力」到主動求救,需要跨越的溝壑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上一頁
第3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