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長平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馬斯克「干預」德國大選,習近平讓他這樣幹了嗎?
長平
馬斯克大力推舉極右翼政黨選項黨(AfD),被批評「干預」德國大選,遠在北京的習近平會怎樣想?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分析了這三者之間的關係。
長平漫遊:和阿薩德同姓的「茹拉姊姊」
長平
2011年茉莉花革命之後,敘利亞記者、女權活動人士茹拉‧阿薩德(Rula Asad)來到德國。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回顧了和她的一些交往。
長平觀察:「到底還恨不恨?線上等!」
長平
中國宣佈全面放寬外國普通公民過境免簽政策。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分析指出,免簽不僅是旅行事務,同時也是政治話語。中國赴日遊客大幅增長,是對中國政府操縱的反日情緒的「打臉」。
長平觀察:「什麼是鳥兒?」——想像一個沒有阿薩德的敘利亞
長平
又一個「中國人民的老朋友」戲劇性地垮台了,整個世界都在忙著想像一個沒有阿薩德的敘利亞。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引述政治學者吳國光的觀點指出,國際社會是否敢於想像一個沒有共產黨的中國?
長平觀察:「有的國家一直處於戒煙狀態啊」
長平
韓國總統尹錫悅突然發布戒嚴令,但是僅僅持續了6個小時。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這場政治「鬧劇」令全世界震驚,在中國更是引發特殊的歷史回響。
長平觀察:既怕他們「舉紙」優雅,又怕他們「騎行」怪狀
長平
有網民評論「夜騎開封」事件說,當局不怕他們「騎行」怪狀,就怕他們「舉紙」優雅。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當局兩者都怕,因為這兩者之間共享著兩個大字,那就是「自由」。
長平觀察:「若哈哈姐贏了,中國的女拳更要癲狂」
長平
由於最近脫口秀演員楊笠受到圍攻,時事評論作家長平留意到,川普在新浪微博上成為反女權的旗手。還有網民稱,「(台灣)回歸已經進入日歷」。
長平漫遊:「我要吃麵包」
長平
「飲食始終只能是養料,不應多也不應少,……更不應該把飲食的特色,即口味和精美程度,作為目的的本身。」 這是德國教育家福祿貝對德國美食的高級黑嗎?請看時事評論作家長平關於德國麵包的一些瑣憶。
長平觀察:今年的諾貝爾經濟學獎,十年前就讓中共不高興了
長平
三位美國學者獲得202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他們的研究證明了民主制度更有利於經濟增長。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討論了從十年前至今中共宣傳對於該理論的攻擊和抹殺。
長平漫遊:我們的讀書小組
長平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在他居住的德國城市參加的一個讀書活動已經持續十多年了。這一次,他要推薦的作者是張小滿還是殘雪呢?
長平觀察:習近平「解放「台灣,賴清德解構「祖國」
長平
很多台灣藝人面臨「祖國慶生「壓力之時,賴清德拋出了自己的「祖國說「,引發輿論熱議。時評作家長平認為,賴清德無意以「三民主義統一中國「,但是他的領土說和祖國說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對中共宣傳有解構作用。
長平觀察:吳慷仁「不再是一個人」
長平
「接下來的日子,我不再是一個人。」台灣金馬影帝吳慷仁加盟中國大陸娛樂公司的自白,因為「十一跪舔」事件而被網民借用譏諷。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專制脅迫之下,藝人的確會面臨怎樣做人的問題。
長平觀察:絕食百日,郭飛雄不該孤單
郭飛雄獄中絕食將達100天。時評人長平認為,他的直接政治反抗和決絕抗爭,應該得到國際社會更多關注。
長平漫遊:「我們要去巴黎!」
長平
火車取消了?在這篇文章中,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回顧了他的獲獎作品《烏坎人,歷史的浮雕》(亞洲出版協會2012年度/SOPA2012卓越評論獎)的寫作經過。
長平漫遊:火車又晚點了
長平
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說,假如明朝文人金聖嘆生活在今天的德國,一定會寫道:「和同事一道吐槽德鐵,不亦快哉!」但是,長平對經常晚點的德國火車有著複雜的感情。
長平觀察:蘋果和華為,哪種手機更容易爆炸?
長平
黎巴嫩尋呼機、對講機爆炸事件發生之後,蘋果手機會被引爆的謠言在中國社群網站甚囂塵上。時評作家長平分析說,按照造謠者的邏輯,華為手機使用者更應該小心才對。
長平觀察:「霉霉」不「好好唱歌」,中國粉絲怎麼想?
長平
泰勒‧斯威夫特高調支持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中国"黴粉"們怎麼想?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我只想好好唱歌"是中國娛樂業在專制政治中發展出來的一種扭曲姿態。
長平觀察:中國脫口秀演員講川普段子
長平
經過一年多時間的沉寂之後,中國線上脫口秀高調復活,並有人講起有關川普的段子。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嘲諷和惡搞政治人物,是一種叛逆和抗議,專制國家尤其需要。
長平觀察:姊姊,今夜我不關心人類,我只想砸鍋賣鐵
長平
傳聞稱中國各地政府成立「砸鍋賣鐵」工作專班,下發「砸鍋賣鐵」紅頭文件,引發網路熱議。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專制政權一方面堅持政治八股文,另一方面又喜歡隨意創造新詞,都是以其模糊性留下濫用權力的空間。
長平觀察:從鄧小平到習近平,強人政治的時間膠囊
長平
本周適逢鄧小平誕辰120周年,中共對此進行了高調紀念。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提醒道,強人政治已經成為中國歷史留給未來的時間膠囊,其中記錄和傳承著一個民族的專制詛咒。
長平觀察:高志凱有拍習近平馬屁的自由嗎?
中共智庫官員高志凱接受半島電視台主持人哈桑(Mehdi Raza Hasan)的採訪廣受關注。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高志凱不僅不敢批評習近平,甚至也沒有拍習近平馬屁的自由。
長平觀察:「吃進去有毒,說出來有罪」
長平
食品類液體和化工液體運輸混用貨罐車調查再一次引發中國人對於食品安全的憂慮。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 「吃進去有毒」的根源在於「說出來有罪」。
長平觀察:仇恨言論會危及中共政權嗎?
長平
「蘇州校車事件「發生之後,《人民日報》稱中國主流社會不會接受個別人士炒作「仇外情緒」、發表仇恨言論的行為,那麼這些言行從何而來,官方是否擔心其反噬己身?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國幾乎所有的民族主義都屬於「官方民族主義」。
長平觀察:「美國企圖刺激我們收復台灣,但我們不會上當」
長平
據《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透露的訊息報導,習近平在2023 年 4 月與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會晤時表示,美國試圖誘使中共攻打台灣,但他不會上鉤。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分析,習近平表示不會攻打台灣,台灣人要不要「上當」?
長平觀察:地球照常升起
長平
太空人威廉‧安德斯(William Anders)不幸墜機遇難,他拍攝的歷史經典照片《地球升起》再次警醒世人。中國網民仍在為「嫦娥六號」在月球上鏟出一個「中」字而歡呼。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嫦娥六號」的愛國主義宣傳實際上是把21世紀的「柏林牆
長平觀察:「習近平先生,推倒這堵牆!」
長平
今年是「六四」運動35周年,也是柏林牆倒坍35周年。時評作家長平指出,曾經把柏林分為東西兩部分的那堵牆在 35 年前倒塌了,但是試圖將世界政治格局重新劃分為東方和西方的那堵牆依然存在,這就是中共的訊息「防火牆「。
長平觀察:論中文網路的倒掉
長平
「中文網路正在加速崩塌」一文引發熱議。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國崩塌掉的不只是網路,而是歷史與人心,是對自由的無限憧憬和對專制的堅決反抗,是伴隨著網路和人工智慧而來的明天。
長平觀察:《歌手2024》,竟無一人是男兒?
長平
湖南衛視《歌手2024》引發了中國網路上的「戰爭」。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宣傳片和娛樂片是同一枚硬幣的兩面。湖南衛視只要將硬幣翻過來,就無縫連接地從「純娛樂」吸金模式變成了重口味的愛國營銷吸金模式。
長平觀察:分不清抗議歌曲和納粹黨歌?
長平
《願榮光歸香港》本周正式成為政府禁歌。香港政府喉舌援引納粹歷史為禁令辯護。時評作家長平指出,污衊政治對手是「暴徒」,並操縱法律限制言論自由,正是當年納粹的所作所為。
長平觀察:為什麼違背民意廢除死刑?
長平
在林昭今年的忌日期間,台灣正在因為憲法法庭辯論「死刑是否違憲」而展開廢除死刑的廣泛討論。時評作家長平指出,生命權作為一種基本人權,並不需要透過投票或者民意調查來決定。
長平觀察:中國興奮劑風波,難以完成的調查
長平
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指派瑞士檢察官科提爾對中國遊泳運動員涉嫌服用興奮劑事件進行獨立調查。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比最終可能查出大規模違規造假更為可悲的是,我們根本就不會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長平觀察:第二十三條,西方的失敗
長平
第二十三條立法讓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環境雪上加霜,中共放棄競爭了嗎?時評作家長平認為,香港在經濟輸給新加坡,就是中共在政治上的勝利。
長平觀察:外媒記者、農夫山泉與楓橋經驗
央視記者也享受了外媒待遇嗎?農夫山泉為什麼被指控「媚日」?時評作家長平認為,最近的這些事件呈現了輿論界的「楓橋經驗」。
長平觀察:沒了「宰相」中共還能走多遠?
廢除了「宰相」制度的中共政權還能走多遠,習近平是否進一步推動了「加速主義」?時評作家長平認為,民主轉型大多發生在強權鬆動之際,而不是專制收緊之時。
長平觀察: 對照「英烈保護法」,莫言的確罪大惡極
長平
有網民高調宣稱起訴並暴力威脅莫言,引起輿論關注。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相較於「捍衛莫言就是捍衛我們自己」,更好的立場和行動是「捍衛我們自己就是捍衛莫言」。
長平觀察:沒有「自由」的「希望」是誰的救贖?
中國版話劇《肖申克的救贖》演員全部由能說流利普通話的西方人擔任,其宣傳中強調故事的主題是「希望」而非「自由」。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討論其中的審查與自我審查。
長平觀察:陳俊翰律師與「身為人的價值」
台灣知名律師陳俊翰因病辭世,引發台灣社會的廣泛哀悼。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陳俊翰律師在「脫口秀風波」之後的回應體現了國際身障人士新權利運動的核心價值。
長平觀察:他們不在乎我們 我們也不在乎自己
梅西不肯和領導握手為什麼會傷害「我們」?央視春晚為什麼不能「寓教於樂」?時事評論作家長平指出,洗腦教育的結果是,不僅「他們」根本不在乎我們,我們自己也不在乎自己。
長平觀察:中國異議人士怎樣維護世界和平?
伊力哈木‧土赫提、許志永、丁家喜和黎智英被提名為2024年諾貝爾和平獎候選人。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民主和平論是現代文明的核心價值,人權捍衛者對維護世界和平功不可沒。
長平觀察: 小粉紅遭到英國鋼琴家種族歧視了嗎?
中國小粉紅在倫敦和英國網紅鋼琴家卡瓦納發生衝突,成為近日輿論熱點事件。時事評論作家長平分析該事件中的種族身份與政治身份,以及小粉紅對鋼琴家厲聲呵斥背後的中共話術。
長平觀察:中共會宣佈放棄統一台灣嗎?
金正恩宣佈北韓放棄與韓國和平統一,視韓國為「外國」和「最敵對國家」。中共會宣佈放棄統一台灣嗎?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祖國統一、領土完整」並不是中共的「核心利益」。
長平觀察:台灣人必須相信習近平嗎?
「就兩岸關係而言,必須相信習近平」,馬英九在台灣大選前夕接受德國之聲採訪發表的主張引起軒然大波。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馬英九論述的基本假定並不成立,是典型的「責備受害者」理論。
長平觀察:"讓世界嘗到臘肉的味道"
中國央視《新聞30分》節目刪除一則"臘肉"報導。時評作家長平認為,習近平對"兩個不能否定"的實踐,讓人們擔心未來的"臘肉"和"蛋炒飯"。
長平觀察:黎智英案,「香港法治社會遺址」的一塊化石
備受矚目的黎智英案周一(12月18日)開審。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真正應該受到審判的,是對香港法治的破壞者,其中包括道貌岸然地審判黎智英的三位政府指定法官。
長平觀察:翻牆出來,看見人性
一段用直白的語言解釋了「翻牆罪」的影片在網路引發關注。時評作家長平指出,「翻牆」實際上就是讓自己和「敵人」建立連接,從而減少仇恨,促進互助。
長平觀察:「獨上加獨」——來自對岸的助選口號
中國國台辦發言人稱台灣總統/副總統候選人「賴蕭配」為「雙獨組合」、「獨上加獨」。時評作家長平認為,中方幫助這兩位候選人說出了心裡想說而不方便說的話,再次成為民進黨的「最佳助選員」。
長平觀察:"他(依然)是一個獨裁者"
"拜習會"之後,拜登回答記者提問表示,習近平(依然)"是一個獨裁者"。時評作家長平認為,獨裁者的存在及其對全球舞台的覬覦,正是"拜習會"談論的所有問題的根本原因。
長平觀察:「楓橋經驗」 習近平時代的Cosplay
習近平一再強調「楓橋經驗」。時評作家長平指出,「楓橋經驗」不僅來自毛澤東時代,而且一直在中共統治者扮演著重要角色,其源頭是「境外勢力」法西斯群眾心理學。
長平觀察:愛國主義成了皮鞭和警棍
中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愛國主義教育法》。時評作家長平分析該法出台的原因認為:戰爭可能近在眼前,而且那個從來不屬於你的「祖國」需要你去當炮灰。
長平觀察: 昏招連連步步錯,越是「勤政」越亡國
《崇禎:勤政的亡國君》一書據稱在中國大陸被要求全面下架。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假如明朝統治者抓住了全球化發展的機遇,世襲專制王朝那樣的「國」也是必然要亡掉的。
上一頁
第2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