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釣魚島
位於東中國海南部,中國大陸、台灣以及日本都對其提有主權訴求。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媒:東海中國漁船被「外輪」撞沉
據中國黨媒中新網最新報導,一艘中國漁船於5月7日凌晨3點左右在東海某海域被「外輪」撞沉。船上有19人落水,其中兩人雖然被附近漁船救起,但仍然身亡。
日外相4年半首訪華 中日「相向而行」?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時隔4年半首次訪華,受到中、日媒體的廣泛關注。普遍認為,岸田此行意在修復關係、推動合作。
李登輝指釣魚台不屬台灣 蔡英文反駁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在其新書中稱釣魚台不歸屬台灣,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台灣總統府批評李登輝言論「喪權辱國」。民進黨總統當選人蔡英文也明確指出,「釣魚台是台灣的」。
日本稱中國武裝海警船首次駛入日本領海
日本海上保安方面稱,26日三艘中國海警船相繼駛入尖閣諸島(中國稱釣魚島)附近的日本領海。
一名日本女性涉嫌在華從事間諜活動被捕
日本政府一名發言人周五證實,一名日本女性在中國被正式逮捕。日本媒體報導稱,中國公安機構逮捕這名女性的原因是她涉嫌在中國從事間諜活動。
日稱爭議島嶼附近發現中國武裝海巡船
日本方面稱在東中國海有爭議的島嶼附近發現武裝中國海巡船,日本外務省已向中國表示強烈抗議。
日本計劃在爭議島礁附近部署軍隊
為了應對緊張局勢,日本正計劃在尖閣列島(中方稱釣魚島)附近部署自衛隊,規模約500人,並配署防空導彈以及反艦導彈系統。2019年完成部署後,駐軍將能夠針對突發情況作出快速反應。
包裝宣示釣魚島主權 越南拒絕中國「富士」
中國出口越南的一批"富士"蘋果被越南海關拒絕放行,原因是包裝箱上印有"釣魚島是中國領土"的字樣。
中國稱開發東海中間線附近油氣資源「正當合法」
本周早些時候,日本發布了防衛白皮書,指責中國在東海爭議海域附近採取單邊行動,開發油氣資源。而中國外交部周五回應稱,這些油氣開發活動是在無爭議的中國管轄海域進行的;並且強調,中國不承認日本提出的「東海中間線」。
日本公佈中國開發東海氣田照片 中方回應稱日本製造對立
日本方面公佈了一些有關中國在東海海域開發天然氣田的照片。
日本首次加入美澳聯合軍演
在今年美國和澳洲按照常規舉行的聯合軍演中,首次出現了日本士兵的影子。
新版《日美防務合作指南》亮相
時隔18年,日美兩國重新更改了兩國《防務合作指南》的內容。
日本抗議中國船隻進入爭議島嶼海域
三艘中國海警船於周五(17日)被發現接近位於東海的爭議島嶼。就此,日本於向中國提出抗議。
中日將舉行金融對話 或討論亞投行問題
日本財務大臣麻生太郎周二表示,日中準備六月在北京舉行雙邊金融對話,這將是三年多來兩國首次舉行此類會談。
德國高管攜家帶眷赴中國
德國《世界報》觀察到,為了「知己知彼」,越來越多德國企業高管攜家帶眷親自前往中國打理生意。《法蘭克福匯報》指出,中日島嶼糾紛出現緩和跡象。
中日重啟安保對話
中斷四年的中日安保對話再度進行。儘管分歧仍然存在,但雙方計劃建立交流機制避免衝突。
日中安全會議:停擺四年 本月重開
日本外務省宣佈,中日將在3月底召開四年來首次安全會議。這是兩國主權糾紛激化以來,最新的一個關係改善訊號。
日本軍費預算創紀錄
與中國的島嶼主權爭議背景下,日本政府周三做出決定,增加軍事預算。
調查:澳洲民眾不願捲入中日島嶼爭議
一項調查顯示,多數澳洲人认為,如果日本、中國及美國圍繞東中國海爭議島嶼發生戰爭,澳洲应宣布中立,不予軍事參與。
中方開通「釣魚島」網站
本周二(12月30日),北京開通針對釣魚島(日稱尖閣列島)的相關網站,此舉成為了中日領土主權爭端中的最新進展。
日將領促中日實現「危機管理機制」
日本自衛隊最高指揮官周五敦促中日雙方盡快啟用「危機管理機制」。
日本稱,中國船隻又進入日本領海
據日方消息,在中日領導人本月10日會晤後,中國船隻首次進入中日爭議水域。
中日就改善關係達成四點共識
APEC峰會召開前夕,日本高官訪華尋求對話,兩國就改善關係達成了共識。這也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下周參加峰會掃平了道路。
「習安會極具象徵意義」
越來越多的跡象顯示,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將在亞太經合組織峰會期間會面。儘管「習安會」意義重大,但專家提醒人們不要對此抱有太高的期望值。
「越來越快」
周末的德語報刊,關注了中國富士康工廠中的勞工狀況。而中日關係也吸引了不少德語媒體的目光。
中日兩國開戰機會大?
調查顯示,過半中國受訪者認為中日將在未來開戰。
中國設立「烈士紀念日」
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近日決定,將每年的9月30日設立為烈士紀念日。
細數中國與周邊的領土衝突
北京與亞洲多個政府存在領土主權爭議。本文整理出中國與周邊的領土衝突背景。
「可以登上釣魚島,卻無法越過深圳河」
香港社運人士楊匡的家人透露,日前中共當局以「偷越國境罪」對楊匡判監﹐楊匡不服判決,已提出上訴。楊匡早前曾到內陸探訪軟禁中的劉霞,被吊銷回鄉證。
日中又相互抗議對方軍機「危險接近」
東中國海空域昨天又發生兩國軍機「危險接近」事件,東京和北京再度相互指控。
南海主權爭端為何越演越烈?
亞洲地區主權爭端近年來不斷加劇。《法蘭克福匯報》分析,在經濟崛起和軍事現代化的同時,中國希望拓展其區域影響力,並且超越美國在亞太地區的霸權地位。
日本將在東中國海舉行島嶼防衛演習
日本宣佈本月在東中國海舉行島嶼防衛演習。與此同時,中國將與俄羅斯在東中國海舉行聯合海軍演習。島嶼爭議引發衝突的憂慮持續。
釣魚島、便溺、國共合謀與美劇
中國網民與香港人進行了激烈的「糞戰」,回頭卻連美劇都看不成了。
中日關係趨於緩和?
本首相安倍晉三批評北京試圖以武力改變東海現狀,同時又稱中國為重要經濟夥伴。
首爾向北京靠近
日本防衛專家首次對韓國的政策新走向表示憂。
克裡呼籲制定南海行為準則
美國國務卿克裡表示,中國尋求擴大在亞太地區的控制,令美國感到擔憂。
中國男子墜海獲日方營救
一名中國男子試圖乘熱氣球前往中日爭議島嶼,途中墜海,獲日本營救。
日本和東協召開峰會
日本和東協周五在東京開始了為期三天的峰會,籠罩會議的是對中國防空識別區的擔憂。
中國船隻再次進入東中國海爭議水域
拜登訪亞能起多大作用?
即將於本周訪問日、中、韓三國的美國副總統拜登肩上的擔子不輕。
中國面臨腹背受敵的風險
德媒認為,中國利用民族主義強化內政,但最終可能面臨事態擴大風險。
中國軍方派戰機進入「防空識別區」
中國不要戰爭,但要敵人
人權律師認為,中共製造敵人不是為了對外戰爭,而是為了對內維穩。
「防空識別區」形同虛設?
中國設立防空識別區令地區局勢更為緊張,美韓日均表示不會接受。
中日鬧矛盾,歐洲乾著急
中國政府宣佈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讓中日領土主權衝突再起波瀾。中日之間的領土主權衝突也對歐盟構成直接影響,不過歐洲人能做些什麼呢?
中國設立東海防空識別區
中日不會動武
三天以來,除互秀軍事肌肉之外,中日雙方高層言語交鋒激烈,兩國關係再度陷入緊張。
安倍否認與中國存在主權爭議
四艘中國海監船進入中日有爭議海域
安倍新安全戰略與中國
日本首相安倍日前宣佈要發展國家安全戰略,以確保國家安全。德語媒體指出,安倍新安全戰略的最主要對像是中國。
上一頁
第2 頁,共5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