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船業看好,挑戰來自亞洲
2007年6月15日廣告
周四、周五兩天,歐洲造船大會在德國南部城市紐倫堡舉行,歐洲各國政府和業界的200多名代表出席會議。大會探討的主題是怎樣繼續推動歐盟發起的「LeaderSHIP 2015」計劃。
對歐洲和德國來說,至關重要的是保證技術領頭人的地位。在德國,造船領域的員工數量為10萬以上,佔整個歐盟國家的六分之一,產值佔歐盟的四分之一,因此,重要性不言而喻。就目前的狀況看,德國造船業的形勢發展很好,訂貨量一直飽和到2010年,有些造船企業甚至到了2011年。就在不久前,德國的造船業還是依賴國家補貼的。但數年來,全球船運行業發展迅猛,帶動了造船業的興旺,其中,對貨櫃船、散裝運輸貨輪以及油輪的需求量最大。
去年,德國該行業的營業額達到62億歐元,同前年相比,略有增加。目前德國造船業業已收到建造250艘船隻的訂單,約合價值135億歐元。
造船業目前面臨的最大風險,一方面來自不斷攀升的鋼鐵價格,另一面是專業人才的匱乏,業界尤其需要工程師。然而,出現工程師後繼無人的可能性卻越發明顯,攻讀相關學科的大學生中,40%的人中途輟學,很值得惋惜。德國政界因此向中學發出呼籲,要從小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熱愛。
德國交通部新近公佈了一份德國港口發展預測報告。這份報告認為,德國海港及內河港口的航運吞吐量將從2004年的7.93億噸提高到2025年的16.58億噸,翻一倍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