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通貨膨脹
因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之現象。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中國經濟:這邊風景「獨自通縮」
中國經濟現正面臨一項新的挑戰,即日益嚴重的通縮壓力。這與許多西方國家目前克服頑固的高通膨努力形成了鮮明的對比。如何在避免經濟過度冷卻的同時保持社會穩定,將是中國政府面臨的一大挑戰。
厄爾尼諾現象可能抬升食品價格
新一次厄爾尼諾氣候現象已經到來,將會給世界上一些地區帶來洪水,同時給另外一些地區造成乾旱。過去的此類破壞性天氣現象給全球經濟造成了數兆美元的損失,並引發了通貨膨脹。
行業預測:2023年航空業將復甦 亞非拉航司繼續虧損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最新預測,鑑於中國結束防疫管制等利好因素,今年航空公司們將恢復盈利,總飛行人次將接近43.5億——幾乎快趕上2019年的創紀錄水準。不過全球疫情後的復甦仍很脆弱,仍有下行風險。
股市滑坡 百萬富翁人數減少
去年全球低迷的股市,也令很多富豪的財富大幅縮水。百萬富翁俱樂部的人數明顯低於往年。
德國經濟陷入衰退
今年第一季度,德國經濟再度滑坡。居高不下的通膨率壓制了消費熱情,從而對經濟復甦起了剎車作用。這也給德國全年經濟的走勢蒙上了陰影。
通膨肆虐下的土耳其迎來大選
土耳其正面對數十年來最嚴重的通貨膨脹,這也是5月14日土耳其總統和議會選舉的一個主要議題。在土耳其最大城市、經濟中心伊斯坦堡,企業和民眾都感受到了物價飛漲的嚴重影響。
G7財長談供應鏈多樣化 未如預期提中國
為期三天的七國財長會議今天閉幕,根據聯合聲明,與會的財長們承諾將在控制通貨膨脹、增加供應鏈多樣化、解決銀行系統漏洞等方面合作。不過,聲明中沒有具體提到中國,也沒有提到所謂的「經濟脅迫」。
4月通膨繼續放緩 中國經濟復甦堪憂
最新數據顯示,中國上個月的居民消費通膨率創下了兩年多來的新低。有關數據進一步加劇了經濟界對中國通貨緊縮的擔憂。而此前公佈的外貿數據也顯露出中國疫後的經濟復甦乏力。
拜登的承諾:哪些已經兌現,哪些希望渺茫?
拜登已宣佈競選連任。我們來看看他對選民做出的種種承諾,迄今為止有哪些已經兌現,有哪些希望渺茫。
客座評論:中國經濟處於通縮之謎
後疫情時代的中國經濟如今到底是否迎來了通縮?政論家鄧聿文認為,這要取決於是看中國經濟的「上半身」還是「下半身」。
世界苦於通膨,中國要擔心通縮嗎?
中國第一季度經濟數據向好,GDP同比增長4.5%。但此前人們對通貨緊縮的擔憂並未消散。專家指出,目前的情況尚未嚴重到通縮的地步,但排除風險則需要更有力的經濟復甦。
中國經濟顯復甦 就此走出陰霾?
中國官方近期公佈的一系列數據顯示,進入兔年後,中國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有專家指出,這種復甦仍顯疲軟,就業、消費乏力,通縮陰影初顯等問題值得警惕。
德國超市奧樂齊110歲生日 面臨網購新挑戰
阿爾佈雷希特兄弟讓這個德國品牌廣為人知並且寫下經濟歷史。如今的通貨膨脹讓平價超市對於顧客的吸引力更大了,但在網上零售方面,專家仍然認為奧樂齊需要再加把勁。
IMF預測今年全球增長2.8%, 英德呈負增長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表示,2023年持續存在波動,但大多數國家在今年將得以避免衰退。一些新興市場已處於強勁增長,但發達經濟體如歐元區以及英國仍無法擺脫經濟放緩。
要求漲薪追趕通膨 英國初級醫生大罷工
醫生工會英國醫學協會(BMA)要求為醫生加薪35%,理由是會員在過去15年中實際減薪26%。英國衞生部長巴克萊表示要求不合理,這意味著一些醫生的薪酬要增加超過20,000 英鎊(24,840 美元)。
IMF總裁: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低於3%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表示,未來五年世界經濟增長可能會保持在大約 3%,這是自 1990 年代以來的最低中期增長預測。
歐佩克宣佈減產 原油價格應聲上漲
周日,以沙烏地阿拉伯為主的重要原油出產國出人意料地宣佈,作為穩定市場的"謹慎措施",他們將每天減產超過一百萬桶原油。此舉可能會導致通膨局勢的進一步惡化。
李強博鰲論壇首秀 對中國經濟樂觀
中國總理李強週四(30日)首度以總理身份出席博鰲論壇開幕式,他說了什麼?其他國家和組織又是如何參與?
要求漲薪10% 周一德國運輸行業大罷工
由於通貨膨脹之後的生活成本增高,德國兩個工會要求為交通運輸行業工人要求漲薪10%,為此組織數十年來最大規模的全國罷工,全國各地的火車、長途客運、公共汽車以及大部分航班都於當天停止營運。
客座評論:下次金融危機會有多深?
矽谷銀行和瑞信接連倒下,還會有其他金融機構步其後塵嗎?這一切和美國與中國之間的競爭,有怎樣的關係?誰又能笑到最後?
堅持遏制通膨戰略 歐洲央行再次加息
自去年7月以來,歐洲央行已連續六次大幅加息以遏制通膨。德國財政部長林德納強調,德國的信貸系統穩定。
德國2月份通貨膨脹仍然高達8.7%
德國2月份的同比通膨數字仍然高達8.7%。食品價格更是比一年前上升了兩成以上,這一漲幅超過了燃料價格。
去年第四季度德國經濟萎縮超過預期
去年年底,德國經濟局勢比此前的預期更為糟糕。2022年第四季度,德國經濟環比下滑了0.4%。不過,多數專家對今年的經濟走勢持審慎樂觀態度。
歐委會:歐元區擺脫了經濟衰退的風險
德國不會出現經濟蕭條,歐元區經濟也將恢復增長,今年年內物價上漲的趨勢也會逐步趨緩——這是歐委會的最新預測。對於歐元區以及歐盟今年的經濟前景,歐盟總體持樂觀態度。
國產泡菜成本大漲 韓國人投向進口泡菜的懷抱?
韓國人的「靈魂食物」—— 韓式泡菜的進口額已經飆升了20%以上,不僅因為在國外大量生產比較便宜,也是因為韓國國內出現了泡菜原料短缺的情況。
歐元兌美元反彈的背後:歐洲經濟絕處逢生?
隨著能源危機席捲歐洲,歐元在2022年遭受重創,與美元的兌換創下20年來的新低。如今歐元奮力回彈,大大緩解了該地區抗擊通貨膨脹的壓力。
綠色產業補貼爭議:德法經濟部長稱訪美取得進展
德國經濟部長哈貝克和他的法國同行勒梅爾認為此趟華盛頓之行關於《降低通貨膨脹法》的磋商有「實質性進展」,但美方的表態卻保守得多。
英國醫療系統從業人員舉行史上最大規模罷工
本周一,英國醫療系統的工作人員舉行大罷工。數萬名護士和急救人員加入這場罷工行動,讓英國國家醫療服務體系更是雪上加霜。
歐盟談對中貿易「去風險而非脫鉤」
中國防疫政策轉向,重返全球經濟之際,歐盟執委會主席馮德萊恩週二於瑞士出席全球經濟論壇時表示,歐盟需要與中國合作,尋求降低風險而非「脫鉤」。
2023年達沃斯論壇:危機管理是主軸
在去年的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為關注焦點。今年的重點則是戰爭對經濟的影響,以及可能發生的經濟衰退。
日本政府發錢鼓勵多生孩子
為了阻止全國人口出生率的急劇下降,日本政府正計劃增加新生兒夫婦的育兒補貼。批評者認為,只顧扔錢是一種不接地氣的措施,不能解決根本問題。
2023德國有哪些新規?
在德國生活,離不開事無巨細的各類法規。2023年,哪些法規有所改變?生活的哪些方面又會受到影響?
中國開放邊境消息帶動各大股市上漲
經歷三年封鎖後,中國將自明年1月8日起取消對入境旅客的防疫政策,此消息使得全球各大股市反彈。專家稱,這像是一個周期結束的時刻。
全球房地產泡沫會破裂嗎?
過去十年間,超低利率是全球房地產價格上漲的一個主要因素。但隨著利率上漲以對抗通貨膨脹,房地產泡沫是否會破裂?
伊朗:經濟困境或驅使更多人加入抗議行列
伊朗當局對高通貨膨脹引起的民眾不滿做出了反應,然而採取的措施卻是提高公務員薪水和指示媒體多報導正面消息。政治學者表示,糟糕的經濟狀況可能會引發新一輪的抗議浪潮。
燃氣價格暴漲 德國中產階級壓力山大
幾十年來,德國廣大中產階級的小日子一直過得十分滋潤。不過,近一年來能源價格暴漲以及隨之而來的全面通貨膨脹,讓他們的物質生活不再如往常那般優渥。
拜登補貼政策勝川普 歐盟很受傷
今年8月,美國總統拜登簽署了價值4300億美元的《通膨削減法案》,這使得拜登政府對美國經濟補貼的程度遠遠超過前任川普,包括德國汽車製造商在內的大量歐洲企業成為這一法案的受害者。
IMF總裁呼籲中國改變「清零」策略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Kristalina Georgieva)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中國應告別 「清零」政策,轉向有針對性的防疫措施,以減少對民眾和經濟的傷害。
「情況遠沒有想像中可怕」德國經濟氣氛回升
儘管遭遇創紀錄的通貨膨脹和供應瓶頸,德國經濟在夏季的增長比最初預期的要強勁。7月至9月,國內生產總值與上一季度相比增長了0.4%。另外,德國經濟界的氣氛在11月出現了大幅改善,最新商業預期指數上升明顯。
亞馬遜或將開啟萬人裁員計劃
媒體報導稱,美國網路巨頭亞馬遜計劃裁減一萬名員工。這是繼臉書、推特之後,又一家美國網路公司宣佈大規模裁員計劃。
歐盟下調經濟預測:通膨高企、增長停滯
歐盟本周五下調了對2023年歐盟範圍的經濟預測,警告歐元區可能在今冬陷入衰退。而通貨膨脹在今年年底達到峰值後,將緩慢回落。
李家超: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
本周三,香港舉辦新冠疫情爆發以來最大規模的經濟會議國際金融領袖投資峰會。包括高盛、摩根士丹利、瑞銀和黑石在內的國際金融機構的代表皆前來出席這場峰會。香港特首李家超致辭表示,香港正步向正常,最壞的情況已經過去,將進一步放寬檢疫措施。
美元飆升 美國出口商愁眉苦臉
世界各地的貨幣都在貶值,對經濟造成了嚴重的破壞。但是,隨著強勢美元衝擊來自外國的需求,一些美國企業也遭受損失。
布拉格數千人集會抗議政府支持烏克蘭
捷克正在經歷嚴重的通貨膨脹,數萬人周五在布拉格集會抗議政府支持烏克蘭。示威者在「捷克優先」的口號下要求現任政府辭職,同時呼籲歐盟結束對俄羅斯的制裁政策。
10月德國通膨再破10% 專家:還沒到頭
在烏克蘭戰爭推高能源價格的影響下,德國今年10月的通貨膨脹率再次突破10%。經濟學家預測,今後數月德國的通膨將保持在高水準。
通膨破紀錄後 歐洲央行再次加息75個基點
歐洲央行正在對抗歐元區的高通膨,隨著今年第三次加息,更進一步的手段可能會隨之而來。
越來越多德國人走進當鋪
在德國,高通膨和不斷上漲的能源價格使許多人難以維持生計。一些人被迫當掉他們的物品。越來越多來自各行各業的人走進典當行來周轉資金。
人民幣兌美元再創新低 國有銀行拋售美元干預
儘管中國主要國有銀行已經試圖穩定市場,人民幣兌美元周五仍跌至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水準。
德國政府的2000億歐元巨型救濟計劃: 公平嗎?
德國政府宣佈了大規模救濟計劃,以應對飆升的能源價格。不過,有人批評這種一刀切的做法。此外,該計劃也讓其他歐盟領導人不滿,認為這將德國利益置於歐盟之上。
歐盟平均通膨率九月升至10.9%
最新統計數據顯示,歐盟各國平均通膨率已經升至10.9%。而英國的通膨率也創下四十年新高。
上一頁
第2 頁,共8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