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巔峰之路-德國如何選總統
2004年3月5日廣告
德國聯邦總統每五年一選,只有一次連任的可能。從理論上來說,但凡年過40的德國公民就有權問鼎政界金字塔頂峰的第一把交椅。作為國家元首,聯邦總統的一項重要職能是成為德國內政及外交方面的形象代言人,更為政府首腦--德國總理,以及其他政府官員的選舉、任命及解職進諫獻策。在特定的情況下,德國總統甚至可以解散德國議會,決定聯邦法官的任免,聯邦法律也只有通過他的親筆簽字方能生效。但是聯邦總統沒有兵權,不可以緊急調動武裝力量,離職或就任都不是直接由公民選舉決定的。至於解職,只有在總統蓄意觸犯德國憲法,且證據確鑿的情況下,才能由聯邦議會或參議院向聯邦憲法法院遞交申請。
每隔五年,1206名聯邦大會成員召開集會,共同選舉新一任的聯邦總統。聯邦大會由603名聯邦議會代表以及603名各州議會代表組成,具體的每個州派出的代表人數同各州大小成正比。比如說,不來梅州分得5名代表席位,而北萊茵-威斯特法侖州則有120個名額。至於代表中的黨派組成關係則取決於各州議院中黨派勢力的強弱。
只要候選人得到的選票數目達到1206張總票數中的604票,他的當選便被聯邦大會的絕對多數通過。在即將舉行的德國第12屆聯邦大會中,德國基民盟和自由民主黨代表的總數佔到624名之強,而霍斯特.科勒正是他們一致推舉的總統候選人。如果第一輪選舉沒有產生絕對多數,則必須進行第二輪選舉,如果依舊無人取得絕對多數的支持,則將開始第三輪。此時此刻,絕對多數不再是必要條件,而是由得到最多選票的候選人當選。德國聯邦大會傳統集會的日期是5月23日,1949年的這一天,大會通過了德國憲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