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軍費支出
國防費是國家用於國防建設的各種經費支出,又稱軍費支出,是一個國家執行國家職能的一項最基本的開支。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馬克宏: 北約「腦死亡」 梅克爾: 我不這樣看
馬克宏在接受採訪時提醒歐洲盟友要「清醒」起來,重新評估川普时代的北約現實。在被問是否仍相信北約「集體防務」時,這位法國總統說「我不知道」。不過,德國總理梅克爾有不同的看法。
應對威脅?日本欲連續第八年增加軍費
日本軍方連續第八年要求增加防衛開支,用來從美國購買攔截導彈、隱形戰機及其他配備,應對來自北韓和中國的威脅。
美國再次威脅從德國撤軍
美國駐德國大使格雷內爾要求德國承擔更多的北約費用,否則美國將從德國撤軍。屆時美國士兵將被調遣何方已經相當明了。
德國計劃大幅增加國防開支
作為北約成員國之一,德國計劃大幅提高其國防開支,將實現自1991年冷戰結束以來的最大增幅。此舉可能被視為對美國總統川普的讓步。
全球軍費支出增加 中國增幅趨緩
研究顯示,美國去年的軍費開支加大,剛好遇上中國的軍費支出增幅趨緩,使得軍事強國冠亞軍的差距就此拉大。
川普要求德國為美國駐軍多多買單
按照美國政府的一項新計劃,盟國應該為本國的美國駐軍支付更多的費用。
人大開幕:經濟目標下修至三十年最低
每年一度的中國人大會議開幕,經濟成為本年最大焦點。 中國在近三十年來首次將經濟增長目標定到低至6%,引發諸多揣測。
人大新聞發布會 軍費、華為熱點問題都回應了
中國全國兩會受到兩岸三地的密切關注。除了新聞發佈會上的提問,從各家媒體的報導方向也能看出,不同地區的媒體在討論兩會時,也有各自的焦點。
美軍航經台灣海峽 中國軍費升幅難測
中國即將在三月初召開人大會議並公佈軍費預算,美國軍艦昨天卻再度「例行性」通過台灣海峽。 此舉恐撥動中國的敏感神經。
不差錢!美國軍費開支高俄羅斯10倍
根據最新發布的一份全球各國軍費排名統計,美國去年軍費支出最多,遠遠高於排名第二位的中國。在歐洲國家中,英國的軍費開支最高。
美朝峰會緊張籌備 韓國增加美駐軍費
韓國在美國的要求下,同意提高駐韓美軍費用的承擔份額。川普曾威脅要從朝鮮半島撤軍,要挾首爾為美軍更多「買單」。
頂不住川普压力,柏林將提高軍費
德國聯邦政府向北約作出書面許諾:提高軍費預算。從德國的角度看,增加的幅度很大,但各方對德國的期待則更高。
兩岸「軍費」口水戰 美國態度成關鍵
台灣總統蔡英文周一稱台灣將大幅提升軍費,以因應國家安全的需求。中國和台灣因此再陷口水戰。關鍵的是,台海若發生戰爭,美國到底會怎麼做?
德國究竟欠北約多少?
在北約峰會上,川普再次指責北約盟國軍費預算太低,矛頭尤其指向德國。他說得對嗎?
研究出爐: 中國軍費開支增加最多
研究顯示,2017年全球軍事支出創下冷戰後新高。光是美國花的軍費就佔了全世界的三分之一,中國快步緊追在後。
新目標——穩增長保就業 增軍費促強軍
中國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中國2018年GDP增速目標為6.5%左右,低於去年6.9%的實際經濟增速。今年中國的國防預算則增長8.1%,高於去年和前年的漲幅。GDP增速目標為何繼續保守?新增國防預算將用於何處?
中國歷年經濟增長目標和軍費知多少
一年一度的中國人大會議期間,中外媒體歷來對兩個數字最感興趣:GDP增長目標和國防預算。前者已在國務院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公佈,軍費數字卻沒有在記者期待的第一時間「露面」。
軍隊「亮劍」 意在人民幣
隱形戰機、新型導彈、遠洋演練。近年來,中國軍隊愈發敢於「亮劍」。事實上,這並非只是向外國「秀肌肉」,也是軍方造勢爭取更高軍費預算的一種手段。
年年人大年年問 歲歲巧舌碎碎答:軍費幾許?
每年的全國人大會議召開前,中國的軍費預算數字一直是外界最為關心的話題之一。作為全國人大的新聞發言人,資深外交官傅瑩總是巧舌如簧地躲閃各種尖銳問題,恰到好處地向外界披露些許訊息。
國防部長:德國將增加軍費開支
在慕尼黑安全會議的開幕致辭中,德國防長馮德萊恩表示,德國準備好承擔更多國際責任。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她進一步解釋說,德國將增加軍費。
慕尼黑安全報告:世界已瀕臨深淵?
原有的世界秩序正在分崩離析,大規模衝突的風險在與日俱增。慕尼黑安全報告為我們描繪了一幅令人悲觀的世界局勢圖,同時也為下周即將開幕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定下了基調。
美國軍費「碾壓」中俄 誰笑得最歡?
這世界上有一種預算叫做美國的軍費預算——美國國會最新通過的2018年軍費預算甚至比川普之前所要求的還要多。輕鬆「碾壓」中國和俄羅斯。
台灣擬提高軍費 擴充軍備
隨著北京方面不斷以各種形式宣示對台灣的主權,台灣方面也期望盡快擴充軍力,提高自衛能力。
日本財政預算創新高:軍費、社保、還債
鑑於來自北韓的威脅,日本計劃再度大幅增加軍事開支。同時,日本面臨的老齡化社會問題也需通過提高預算來緩解。
日本呼籲國際社會繼續向平壤施壓
日本新任外務大臣河野太郎周二表示,國際社會應保持對北韓政府的壓力,直至平壤當局明確表明放棄核計劃的立場。
德語媒體:德銀新東家身份難明
德意志銀行召開全體股東大會前夕,人們開始關注這個德國老字型大小銀行的最大股東已成了中國企業的事實,更想知道這個新老闆的底細。另一篇文章則報導亞太國家大搞軍備的緣由。
2016年哪國最捨得在軍費上砸錢
瑞典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最新發布的調查結果顯示,2016年全球軍費開支增加,忙武裝的背後原因是什麼?排在前幾名的國家是哪些?
軍費到底花多少?美德外長起爭執
美國國務卿首次在北約總部與各國外長進行了會晤。提勒森在會上指出,當前北約國家的費用支出模式「不可持續」。他呼籲各國在五月前提交新的國防預算方案。而德國外長則認為,德國為難民危機花的錢,也應該算作防務與安全開支。
川普将削減環境保護和外交領域預算
美國總統川普周四首次公佈2018年財政預算框架計劃。根據該計劃,軍事支出將明顯增加,外交經費則將大幅減少。
中國軍費預算出爐 增幅幾十年最低
美國總統川普计劃提高國防開支10%,而中國僅宣佈增加軍費開支7%。其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軍費保持較低增幅 中國在試探美國?
中國公佈今年國防預算,其增幅保持較低水準令人意外。自從經濟增速放緩之後,兩位數的軍費開支增幅已經成為過去。不過也有分析人士認為,北京在謹慎應對川普大增軍費的計劃。
專訪:兩會將發出哪些重大訊號?
在中共今秋將舉行十九大以及川普任下中美關係不確定因素增加的背景下,即將舉行的中國兩會尤為受到關注。本台記者就此採訪了香港知名中國事務評論家林和立。
川普决心大幅提高軍費預算
本周一(2月27日),白宮將向聯邦政府各部門傳達一份預算建議,其中包括川普早前承諾的大幅增加軍事預算。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環保部以及其他非防務部門的預算則被相應削減。
日防衛省要求獲更多軍費
一名熟悉內情的日本政府官員透露,日本防衛省要求提高明年軍事撥款。這將是在東中國海爭議有增無減、北韓繼續推進其導彈計劃的背景下,日本連續第5年增加軍費。
SIPRI:全球軍費開支4年來首次再升
2015年度的全球軍費開支4年來首次增加,斯德哥爾摩和平研究所認為,其主要原因是東歐戰事以及中東地區的軍事衝突。
中國公佈2016年經濟增長目標
中國人大會議在北京召開,總理李克強宣佈,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目標為6.5%—7%。這是近20年來中國政府首次將經濟增長目標設定為一個區間。
軍費預算增幅降低 減少擴張性訊號?
今年中國不想像往年那樣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周五(3月4日),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表示,2016年中國的軍費預算增長將在7%-8%,幅度比2015年低。
2016年中國軍費預算增幅降低
今年中國不想像往年那樣大幅增加軍費開支。周五(3月4日),全國人大發言人傅瑩表示,2016年中國的軍費預算增長將在7%-8%,幅度比2015年低。
德語媒體:軍火商的"福地"--亞洲
《法蘭克福匯報》周三文章指出,隨著地區緊張氣氛加劇,亞洲各國軍費激增,這裡也成了軍火商的"福地"。而產能過剩也依然是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商報》評論指出,若北京改革努力再不成功,經濟增長下落會更嚴重。
中國國防預算增長估計仍將達兩位數
中國去年的國防預算漲幅為10.1%。雖然北京政府宣佈將裁軍30萬,但分析人士認為,中國今年的國防預算增長幅度仍將達到兩位數。
台灣國防報告書警告"中共軍力威脅"
台灣國防部周二(10月27日)發布2015"國防報告書",指中國正積極建設自己的軍隊,中共計劃於2020年前完備攻台作戰能力。
菲軍方要求軍費翻兩番
菲律賓與中國就南中國海主權問題爭議不斷。該國軍方周三要求國會通過一份決議,將今後五年的年度國防開支增加兩倍,以求加強軍備。
菲律賓計劃大幅增加軍費預算
在與中國圍繞南海主權爭議加劇背景下,馬尼拉政府計劃提升明年軍費預算25%。
中國打造"戰略空軍" 遠程轟炸機呼之欲出?
中國國家媒體周二援引防衛專家的報導稱,中國需要發展遠程轟炸機來提升中國在沿海地區的軍事打擊能力。
美國國防開支最高,沙烏地增長最快
因為中國、俄羅斯加強軍力以及在烏克蘭衝突中東歐國家強化國防,2014年的全球軍費有增無減。
軍費增長與權力黑幕
時評人長平認為,真正令人擔心的是控制巨額預算的軍隊權力的非正常性。
日中安全會議:停擺四年 本月重開
日本外務省宣佈,中日將在3月底召開四年來首次安全會議。這是兩國主權糾紛激化以來,最新的一個關係改善訊號。
「危險的道路」和「中國露出牙齒」
德語媒體周四關注中國提高軍費開支。和《新蘇黎世報》一樣分析中國新自信的《每日鏡報》還指出,「專注於新國家強勢的習近平正在走上一條危險的道路」。
評論:中國的強國夢
德國之聲記者Alexander Freund認為,要想「秀肌肉」,中國其實也可以選擇別的方法。
中國軍費增加,地區緊張情勢升級?
中國軍費預算今年增長10%。北京誓言對這支世界最大規模的軍隊進行現代化改革。德國之聲就此採訪斯德哥爾摩國際和平研究所的佩羅-弗裡曼。
上一頁
第2 頁,共4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