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議會
議會是立法機關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白俄羅斯反對派獲薩哈羅夫人權獎
歐洲議會認為,白俄羅斯反對派人士通過和平手段追求民主、抗議當權者盧卡申科,應該被授以薩哈羅夫人權獎。這也是該國反對派獲得的第一個獎項。
美再核准3項對台軍售 總值逾18億美元
美國國防部門21日發布聲明稿,宣佈美國國務院再核准三項對台軍售案,並已正式通知美國國會。目前媒體報導已通知國會的軍售案中,只剩下兩項還未通過。
德國議會人權委員會會見台灣駐德代表
德國聯邦議會人權委員會周一與台灣駐德代表謝志偉會晤。如果沒有新冠疫情,人權委員會本應在今年9月到訪台灣。
紐西蘭大選: 阿德恩及其工黨獲得歷史性勝利
2020年紐西蘭國會選舉大局已定,紐西蘭現任總理阿德恩和她的左翼工黨在此次選舉中大勝,在120個議席中獲得超過半數的絕對多數,將可以單獨執政。
捲入「黃金護照」醜聞 塞普勒斯國會議長走人
塞普勒斯國會議長西盧裡斯(Demetris Sillouris)宣佈辭職,原因是他被指控協助發放移民護照貪污受賄。
美國總統的權力究竟有多大?
白宮的主人似乎有著統治世界的超級權力。真是這樣嗎?事實上,美國總統的權力並非至高無上,他也不是在政治舞台上表演獨角戲。
吉爾吉斯斯坦總理請辭 議會指派新總理
吉爾吉斯斯坦在6日爆發嚴重騷亂後,該國總理博羅諾夫周二遞出辭呈,議會也立即接受他的辭呈。同時,議會也指派讓帕羅夫為新任總理。
吉爾吉斯斯坦示威者衝擊政府
吉爾吉斯斯坦備受爭議的議會選舉引發抗議,有示威者闖入衝入政府辦公樓。被關押的前總統阿坦巴耶夫已出獄。最新消息稱,選舉委員會現已宣佈選舉結果無效。
美眾議院通過法案 禁止進口新疆強迫勞工商品
儘管受到商界反對,美國國會眾議院仍幾乎全票通過相關法案。估計超過百萬維族人在新疆地區所謂的職業培訓中心從事強迫勞動。
孔子學院若關閉 德國人去哪裡學中文?
德國自民黨正在醞釀提案,要求德國高校盡快結束與孔子學院的合作,以擺脫中國的政治影響。不過,在一些德國學生以及學術界人士擔心,德國難以在短期內打造自主的中文課程、中國知識培訓,以填補孔子學院留下的空缺。
英國通過《內部市場法案》 議會授權違約?
英國下議院周一通過一項將改寫脫歐協議的爭議性法案。這項由英國首相約翰遜提出的《內部市場法案》被歐盟認為是違約行為。
專訪:強化「中國能力」 擺脫對華依賴
德國是否會效仿美國,大規模限制孔子學院的運作?德國又應當如何既擺脫對北京依賴、又構建自主的中文教學、中國問題研究體系?德國聯邦議會自民黨團正就此籌備一份提案,牽頭起草的議員布蘭登堡接受了德國之聲專訪。
後安倍時代:菅義偉角逐日本首相為何最篤定?
被認為是「安倍路線」繼承者的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在宣佈出馬參選自民黨總裁後,已經被日本各界認為是「實質的下任首相」。受到黨內大多派系擁立的他,距離首相大位僅僅一步之遙。
Wirecard醜聞:德在野黨要求設議會調查委員會
電子支付服務商Wirecard一度籠罩在成功光環下:梅克爾曾在中國訪問時著力推薦它;該企業亦曾躋身達克斯。然而那是假象,數月前Wirecard破產。德國各在野黨達成一致,要求設立調查委員會,徹查醜聞背景。
國會大廈遭衝擊 觸及德國政壇敏感神經
極端示威者周六衝擊德國國會大廈後,德國朝野各大黨派都紛紛譴責。尤其是部分示威者還手持當年的帝國旗幟,更是觸動了德國政界的敏感神經。德國聯邦總統則表彰了隻身阻擋幾百名極端分子的三名柏林警察。
柏林反防疫示威 極端人士衝擊國會大廈
先是被政府禁止,隨後被法院解禁;一度被警方驅散,但又迅速重新集結。一波三折的柏林反防疫示威,最終吸引了3.8萬餘人參加。他們要求聯邦政府下台、反對佩戴口罩等一切防疫措施,還在周六晚間高舉德意志帝國旗幟衝擊德國國會大廈。
王毅訪問德國 多名德國議員要求強硬對華
正在歐洲訪問的中國外長即將抵達德國。從兩國的官方表態來看,王毅將在德國受到熱烈歡迎。聯邦議會人權委員會的三名議員則警告德國外長馬斯,中國已經喪失了「成為值得信賴之夥伴的資格」。
「捷克毋需在乎中國」
捷克派出30年來規模最大、級別最高的代表團訪問台灣,引人關注。在目前的大環境下,此舉更顯得格外「大膽」。捷克學術界有專家認為,捷克與中國不管是在政治還是經濟層面上的合作都很有限,而中國可以進行反制的空間也很小。
泰爆大規模示威 萬人籲解散國會修憲
超過2萬名示威者周日再上街要求泰國總理巴育 (Prayuth Chan-ocha) 加速政治改革。這場示威已持續近一個月,近日漸漸蔓延至全國其他地區。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台灣前總統李登輝去世;香港推遲立法會選舉;德國宣佈取消執行和香港達成的引渡協議……這周還發生了哪些大事,德國之聲為您一一梳理。
美四大科技巨頭國會聽證 提及中國
庫克、貝索斯、祖克柏、皮柴——這四人共同出席美國國會席聽證會,還是頭一次。在長達5個多小時的聽證中,他們受到有關壟斷、不公平競爭等激烈的質問。四人還被問及是否相信中國政府竊取美國企業技術。
土耳其議會立法"整頓"社媒
土耳其國內,社群網站曾一度成為規避國家審查制度的一種方式,但該國總統決定通過一項新法律強化控制社交平台。
兆欧元經濟振興計劃遭歐洲議會質疑
規模高達1.8兆欧元的歐盟疫後經濟振興財政案,本周一通過時被譽為「歐盟歷史性的一刻」。但是,歐洲議會內如今卻傳出了大量質疑聲音。一些議員指出,振興計劃必須在保護法治等多個方面予以改進方可獲得批准。
德國總統:無視國際法 中國會面臨嚴重後果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7月12日對德國電視二台表示,中國新頒布的香港國安法有悖國際法準則,將使中國同西方國家的關係受到持續性影響。
聯邦議院過於龐大 選舉法急需改革
德國聯邦議院是世界上規模第二大的議會。議會規模不斷擴大,費用也會越來越高,為了逆轉這一趨勢,德國對選舉法進行改革已經迫在眉睫。然而,縮減議會的問題卻被政界一拖再拖。
一錘定音!德國議會通過基本養老金
聯邦議院在新冠危機期間對基本養老金進行了表決,這可能是一個積極的訊號。除了基本養老金議題之外,聯邦議院還就新舉債數千億歐元進行辯論。
美國會通過香港自治法 向中國施壓擬本周生效
在中國通過「港區國安法」之後,美國參眾兩院火速通過法律,試圖再對中國政府施加壓力,並且展現對香港示威者的支持。中國就此敦促美方「停止審議推進、更不得簽署實施有關涉港消極議案」。
香港國安法生效 歐盟無從施壓
從5月底至今,歐盟方面對港版國安法的表態始終停留在「譴責」、「反對」這樣的口頭層面,強硬聲音只來自並未掌握實權的人士。專家分析指出,這是由於歐盟在對華議題上受到經貿關係的掣肘,而且歐美在這個問題上也有著不同的戰略利益。
歐盟譴責種族歧視 呼籲「黑人的命很重要」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譴責發生在美國及歐盟境內的種族主義及警察暴力,呼籲「黑人的命很重要」。歐盟在決議中形容佛洛伊德之死「駭人聽聞」。
港版國安法草案:細節出爐 歐洲議會發聲
備受關注的港版國安法草案本周六曝光部分細節,其中包括設置駐港維護國家安全公署,另外還規定由特首指定法官處理與國安有關的案件。與此同時,歐洲議會對港版國安法發出嚴厲譴責,聯合國人權事務高級專員也發出表態。中方發出回應。
明尼亞波利斯議會有意解散警局
不能再這麼下去了:作為對非裔美國黑人佛洛伊德死於警察暴力事件和抗議浪潮持續高漲的反應,明尼亞波利斯議會有意徹底重組警察機構。
攜手應對中國挑戰 跨國議會聯盟成立
美、德、英、日等多國議員代表宣佈成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以共同協調應對來自中國的巨大挑戰。中方隨即做出回應。該聯盟則預計久將有更多國家的議員加入。
德國政府:通過對話為香港找到好的解決方案
周五,德國聯邦議院就「港版國安法」議題進行了一個小時的辯論。在德國政府如何應對香港特別行政區自治地位受損以及香港人權受威脅的問題上,黨派之間存在分歧。同一天歐盟也做出「嚴重關切」的表態。
對北京太軟弱? 德議會討論香港國安法
德國對於北京強推港版國安法的回應相當克制,僅重複呼籲中方尊重香港高度自治。反對派議員批評德國政府不夠強硬,更指名總理梅克爾和外交部長馬斯表明立場。德國聯邦議會將就此展開討論。
法國議會批准自願使用新冠跟蹤軟體
法國的手機用戶將可以使用一個應用軟體瞭解附近是否有新冠病毒感染者。繼參議院之後,法國國民議會也為該應用程式的使用開放了綠燈。但同時也存在一些擔憂。
捷克國會批北京干涉內政 壓倒性支持議長訪台
根據捷克憲法,參議院議長的位階僅次於總統,如果議長維特齊順利訪台,象徵捷克和台灣關係提升。這將不是北京所樂見的狀況。
黨內議員倒戈 馬克宏失國會過半席位
銀行家出身的馬克宏被指「太右」,流失黨內左翼議員的支持,導致他領導的共和國前進黨失去絕對多數。分析指他將更需要依靠中間派小政黨盟友的支持,才能保住領導地位。
萊比錫歐中峰會前景未知
德國人權捍衛者要求柏林政府在今年秋季舉行的歐中峰會期間不要忽略中國的人權劣跡。而新冠疫情背景下,峰會能否舉行、討論哪些內容,目前還都是未知數。
川普:中國病亡人數一定高於美國
川普表示依然不相信武漢修訂後的病亡數字,認為中國數字一定比美國更高。與此同時,美國多名國會議員提出法案,擬就疫情損失向中國政府追償。
文在寅抗疫有成 執政黨搶下國會多數席位
幾個月前,韓國總統文在寅還籠罩在濫用權力和韓國經濟疲軟的陰影下。批評者認為他對北韓的態度不切實際。不過他在對抗疫情上的表現扳回一城,帶領執政黨在國會大選中獲勝。
新冠危機 德國議員放棄年度加薪
德國聯邦議會的議員薪金通常都會在每年7月1日自動上調。不過,新冠疫情期間,許多工薪階層都面臨收入減少甚至失業的威脅,此時議員加薪就顯得不合時宜。現在,聯邦議會各黨派都表示,願意放棄本年度的加薪。
疫情引爆美失業潮 國會爭辯新紓困預算
新冠疫情除了使全球死亡人數不斷上升外,全球各國的經濟也面臨極大挑戰。美國目前為止已有1600萬人申請失業補助,而目前政府也急需國會通過新的預算來紓困。同一天,歐盟通過5000億歐元的預算,預計將用來協助歐盟各國的經濟。
美國新冠疫情救市計劃擱淺參議院
除中國外,全球新冠肺炎疫情日重,美國亦然。然而,就在這個節骨眼上,共和黨人和民主黨人依舊不能擰成一股繩。
黃之鋒覆核DQ權丶港府倡「長者優先投票」
「反送中」運動顛覆香港政治版圖,去年底區議會變天,泛民主派歷史性挫親中建制派,外界關注今年9月立法會選舉,建制派能否保住過半議席,前哨戰已經打響。
美情報機構高官:俄羅斯已在干預2020大選
美國情報局簡報會議警告國會議員,俄羅斯已經實施行動干預2020年美國大選,目的是幫助川普连任。川普急調心腹取代原國家情報總監職務。
不準胡來!美參院限制總統軍事權限
美國參議院通過了一份議案,限制川普在伊朗衝突中的軍事權限。不過,這位美國總統仍能對該議案使用否決權。
評論:一場不僅僅撼動基民盟的地震
德國執政黨基民盟現在遇到的危機,也危及德國的政黨體系以及整個政治生態。目前只有一點是明確的:在基民盟黨內,梅克爾的權威已經成為了過去式。
德國圖林根州政壇地震
在德國圖林根州長選舉中,自民黨人凱默裡希借助右翼民粹選項黨的支持,以微弱的一票優勢出人意料地當選。這在德國政壇掀起軒然大波,在輿論強烈批評和各大政黨高層的壓力下,凱默裡希同意辭職並解散議會。
歐盟議會一面倒支持 脫歐協議闖關成功
歐盟議會的議員周三壓倒性通過了脫歐協議,替英國的脫歐時程清除了一大障礙。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表示:「我們永遠愛英國,而你們也永遠不會離我們太遠。 」
聲援香港抗議者「國殤之柱」矗立丹麥國會外
為紀念持續數月、至今仍未平息的香港抗議運動,聲援示威者,丹麥藝術家高智活創作的銅塑「國殤之柱」周四在丹麥國會門前豎起,預計將展示三個月的時間。
上一頁
第9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