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議會
議會是立法機關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俄國下議院選舉開票 普丁政黨遙遙領先
俄羅斯議會選舉截至周一(9月20日)為止的開票結果顯示,俄羅斯總統普丁所在的「統一俄羅斯黨」確定處於領先地位,並將維持其多數黨的地位。
歐洲議會通過新對華戰略 中國: 不能認同
歐洲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新歐中戰略報告》,內容建議與中國在環境與公共衞生等領域合作,同時譴責中國打壓新疆等地人權,強調在中國取消對歐盟制裁前不會審批歐中投資協定。
反擊北京制裁 中國駐英大使禁入英國國會
中國駐英國大使鄭澤光原訂15日赴英國國會發表演說,但被英國議長拒絕讓鄭澤光進入英國議會大廈,中國的回應為何?
德國大選電視辯論 對華政策繼續缺位
9月12日晚間,德國三名主要大黨的總理候選人展開了第二次電視辯論。社民黨與基民盟的候選人不斷相互指責對方的過失。沒有執政經歷的綠黨候選人則將目光投向了面向未來的氣候保護等議題。分析人士則批評,對華政策等外交議題在辯論中缺位。
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岸田: 外交安全政策重點是「抗中」
日本自民黨總裁候選人、前外務大臣岸田文雄13日召開記者會發表政治承諾。他表示,面對中國的強硬,日本需要讓日本海上保安廳與自衛隊順利合作。他還提出將新設負責人權問題的首相助理,應對中國人權問題等。
港府安排區議員宣誓 首人遭DQ
有民主派區議員拒絕出席宣誓儀式,表明進入議會「是為了監察政府,並非效忠政權」,他隨即被DQ,失去議席。
歐洲議會:通過首份對台灣報告 將提升雙邊關係
歐洲議會通過「歐盟—台灣政治關係與合作」報告草案,建議歐盟展開雙邊投資協定影響評估,以及關注台海情勢及中國對台灣的軍事威脅。這將如何推進歐盟與台灣關係?
德國情報部門嚴重誤判阿富汗局勢
包括德國聯邦情報局在內的各國情報部門似乎都沒有意識到,塔利班能夠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拿下喀布爾,以至於聯邦政府撤離駐阿外交人員及阿籍員工時顯得倉皇失措,完全亂了陣腳。
挪威稱議會網路攻擊源自中國 北京要求拿出證據
在美國與盟國發布聲明譴責中國的惡意網路行為之際,挪威19日也表示今年3月該國議會電郵系統遭受的網路攻擊是從中國發起的。對此,中國大使館要求挪威政府針對相關指控拿出證據。
區議員宣誓效應影響 香港區議會續現辭職潮
繼上周傳出可能有230名香港區議員將因不符宣誓資格而被DQ後,上周末有大批民主派區議員宣佈辭職。根據港媒統計,已宣佈辭職的人數已多達172人。
美國拒絕海地軍事援助請求
總統莫伊茲遇刺身亡後,海地政府已請求美國和聯合國派遣軍隊援助以確保戰略要地。但美國拒絕了海地的請求。
歐洲議會籲官員抵制北京冬奧 中國批「把運動政治化」
歐洲議會以壓倒性票數通過決議,以最強烈態度譴責北京當局,呼籲歐盟官員不要出席2022年的北京冬季奧運,除非中國改善香港和維吾爾族族的人權狀況。
香港區議員宣誓在即 港媒:恐有230人遭DQ
港媒報導指出,隨著香港區議員宣誓在即,近日已有73名民主派區議員因避免被追討薪資與DQ而宣佈辭職,港媒估計,會因不符合宣誓資格而被DQ的區議員恐高達230人。
離任半年後,川普首次出席大型集會
「沉寂」半年之後,六月26日晚間,川普在俄亥俄州的一次大型民眾集會上發表演說,這也是他卸任半年以來,第一次和支持者進行大規模的互動。
美國會強勢支持台灣 是否會動搖"戰略模糊"?
在拜登政府下,民主黨人和共和黨人似乎在美國加強對台灣支持這個問題上達成共識。這也是美國國會強硬對華政策的一部分。不過,拜登政府同時主張延續「戰略模糊」,不希望發出支持台獨的訊號。
不顧反對聲浪 匈牙利議會核准捐國有土地給復旦
儘管國內反對聲浪不斷,但匈牙利議會15日仍批准政府提案,預計將首都布達佩斯的國有土地捐贈給上海復旦大學建立校區。反對黨希望在明年大學前針對此案進行公投。
歐洲議會通過引入新冠證書
根據歐洲議會的一項決定,歐盟將引入在歐盟全境有效的新冠證書,從而加速恢復成員國之間的人員流動。
力抗中國 美加強核武現代化
熟知國防預算的人士指出,為了威懾中國,拜登將改變傳統預算的分配方式,替核武現代化挹注資金。
德語媒體:共同抗衡中國
拜登上台之後,川普治下一度疏遠的歐美經貿關係明顯出現了的回暖跡象。顯然在抗衡中國的努力中,拜登需要歐洲盟友的支持。
立陶宛議會:中國對維吾爾人「種族滅絕」
繼美國丶英國丶加拿大之後,立陶宛成為最新一個稱中國對維吾爾人「種族滅絕」的國家。
歐洲議會高票凍結歐中投資協議
歐洲議會就歐中投資協議進行了一項投票,決定凍結這項協議。決議指出,如果要恢復審議歐中投資協議,北京方面必須先取消對歐盟政治和外交人員的制裁措施。對該協議持批評態度的議員表示,歐洲其實並不怎麼需要這份投資協議。
7年努力成泡影? 歐中投資協定拼過關
歐洲議會將在20日投票決定歐中投資協定是否遭到凍結,有媒體透露,協議要通過繫於中國取消先前制裁,不過北京的回應讓人並不樂觀。
美國國會通過打擊反亞裔美國人仇恨犯罪法案
由於新冠疫情期間,針對亞太裔美國人的仇恨犯罪案件激增,美國國會周二通過了一項相應的法案,以遏制此類犯罪活動。
客座評論:《無盡前沿法案》究竟想達到什麼目的?
德國漢學家呂恆君認為,在反制中國的「時代氛圍」之下,可清晰預見的是:《無盡前沿法案》將在美國國會獲得強有力的跨黨派支持。並且,面對爭議,其或在終版法案中納入更加完備的危機應對及保護機制,以維護美國國家利益、抗衡中國。
得罪中國沒疫苗? 巴西議會進行調查
巴西今年新冠病例激增,在85%疫苗來自中國科興的情況下,巴西官員「辱華」言論是不是造成疫苗原料短缺的原因?
抨擊川普 共和黨大佬被迫靠邊站
她是美國國會眾議院內共和黨團的第三號人物,如今卻在一次黨團內部投票中被剝奪了領導職務,原因則是她不斷激烈抨擊前總統川普。這位來自懷俄明的資深議員表示,她不會因此被嚇倒。
國會否決「健康通行證」 馬克宏解禁計劃受阻
法國總統馬克宏的疫情解禁計劃蒙受挫折:周二晚間,引入「健康通行證」的法律草案在國民議會遭到否決。
客座評論:中歐投資協定還會柳暗花明嗎?
DW客座評論員鄧聿文分析認為,中歐投資協定對雙方的價值是不一樣的,北京可能更看重它的地緣政治意義,歐盟原來看重的是它的經濟意義。該協議還是否有希望重現曙光,就看歐盟特別是德法等國如何在經濟利益和人權問題上取捨了。
在中國與盟友間走鋼絲:紐西蘭對華政策要轉向?
紐西蘭議會本周三一致認定中國新疆發生了嚴重侵犯維吾爾族人權的事件,但未使用種族滅絕一詞。總理阿德恩日前表示,與中國在人權議題上的分歧越來越難以調和,但同時稱這不應破壞兩國關係。
拜登在國會首次演講中對中國採取強硬立場
美國總統拜登周三首次對國會發表的首次演說中,對中國發出了強硬的訊號。拜登誓言將維持美國在印度太平洋地區的強大軍事存在,並承諾促進技術和貿易的發展。
拜登首次國會演講 克魯茲瞌睡蟲上身
共和黨人諷刺拜登是「昏昏欲睡的喬」,然而如今自己也成為打瞌睡的焦點。在拜登上任百日的國會演講中,泰德‧克魯茲的睡相成功「出圈」。對此,這位共和黨議員之後做出瞭解釋。
英國國會通過動議 認定中國在新疆實施種族滅絕
英國下議院22日一致通過一項動議,認定中國在新疆迫害維吾爾人的行為構成種族滅絕與反人類罪。英國議會此舉也讓英國首相約翰遜在此議題上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
歐盟就2030年氣候目標達成一致
圍繞截至2030年的二氧化碳減排目標爭議激烈。歐盟議會雄心勃勃加入避免地球過度升溫的談判。不過,最終只達成有限妥協。
加拿大國會支持HFX論壇授獎蔡英文
先前有美國媒體報導,若HFX哈利法克斯國際安全論壇頒獎給台灣總統蔡英文,加拿大政府就會撤資。對此加拿大總理特魯多在國會做出表態。
談判緊要關頭 伊朗議會指控總統魯哈尼違法
伊朗國內的政治鬥爭近期日趨激烈。伊朗伊斯蘭議會日前指責溫和派總統魯哈尼「蔑視法律」。外界猜測,這與正在維也納舉行的新一輪伊朗核問題談判有關。伊朗即將舉行的總統大選也是重要因素。
美國會大廈惡性安保事件 兩人死亡
一名警察和一名身份不明的駕車人日前在華盛頓國會大廈惡性安保事件中喪生。人們不禁回想起今年1月初發生的暴力衝擊國會大廈事件。
美國國會山警官首次起訴前總統川普
美國媒體報導說,在前總統川普的支持者今年一月初沖進國會大廈事件時執勤的警察中,有兩人率先對川普正式提起指控,要求賠償。
歐中交惡 投資協議還有戲嗎?
隨著歐洲就人權問題出台對華制裁、北京立刻祭出反制措施,歷經七年艱難談判的《歐中投資協議》的前景頓時被蒙上了一層迷霧。多名議員成為北京制裁對象的歐洲議會,還會批准這份協議嗎?
專訪:歐盟對華"能合作就合作,須對抗則對抗"
歐洲議會議員蓋勒(Michael Gahler)是中國對歐制裁名單上的一員。他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表示,歐盟對中國改採取的行動很重要。他也指出,歐盟的對華策略是「在可能合作的地方合作、在需要競爭的地方競爭,在必須對抗的時候對抗」。
德語媒體:制裁有什麼用?
歐盟對華制裁以及中國出台的反制措施,成為了德語報刊評論版的絕對焦點。《南德意志報》、《世界報》呼籲進一步升級對華制裁,《奧格斯堡匯報》認為中方反制措施相當短視,《法蘭克福匯報》及《新蘇黎世報》則擔心制裁沒有作用。
聚焦遭中方制裁的歐盟實體與個人
歐盟3月22日以新疆問題為由對中方實施制裁。中方對此反應強烈,在同一天宣佈反制措施,對歐盟方面的10名人員和4個實體施行制裁。在得知受中方制裁後,這些人員和機構作何反應?
德意志帝國議會首次會議召開150年
1871年3月,德意志帝國議會舉行第一次會議。這是朝公民共決方向邁出的重要一步。不過,聯邦議院的這一先祖當年並無真正權力。
澳議會拒絕給中國貼「種族滅絕」標籤
澳洲议会否決了一項可能認定中國對維吾爾人的做法為「種族滅絕」的表決動議。此前美國國務院、加拿大及荷蘭的議會都已將新疆發生的事情稱為「種族滅絕」,引發北京的激烈反應。
歐議會最大黨團出台中國戰略 直面體制競爭
歐洲議會中最大的政治力量最近推出了針對中國的戰略文件,為歐盟制定下一步的中國政策提供政治參考意見。其中既肯定了繼續與中國對話的必要性,又突出了「嚴格對等原則」,也就是以牙還牙、以眼還眼的重要性。
歐洲議會撤銷前加泰羅尼亞大區政府主席豁免權
前加泰羅尼亞大區政府主席普伊格蒙特(Carles Puigdemont)及其兩名同仁有可能被引渡回西班牙。歐洲議會此前投票撤銷了這三名歐洲議會議員的司法豁免權。
國安法生效後大抓捕 香港民主派路在何方?
當47名香港民主派人士連續兩日出庭之際,各界都在分析這波大抓捕對民主派帶來的影響。長期關注香港局勢的人士認為,這起事件將迫使民主派在不斷緊縮的空間中,找到一個能維系運動的渠道。
美國警方:川普支持者欲襲擊國會
即使離開了白宮,美國前總統川普仍然給華盛頓的安全局勢帶來影響。美國警方發出警告,川普的極端支持者想要「炸毀國會大廈」。
荷蘭國會通過動議:新疆維吾爾人遭"種族滅絕"
繼加拿大國會之後,荷蘭國會也跟著通過動議認定中國對新疆的維吾爾人實施「種族滅絕」,成為歐洲第一個提出相關動議的國家。
一德國公民疑向俄羅斯提供機密情報
一名55歲的德國人因為向俄羅斯大使館提供了幾份PDF文件,而遭到了德國檢方的公訴。據稱,他提供的這些文件包含德國聯邦議會建築的內部圖紙。
持續整肅民主派 香港區議員:政府無底線
港府23日公佈《公職參選條例草案》,欲打壓民主派主導的區議會。被港府點名將失去議員資格的梁晃維向德國之聲表示,這是為了徹底鏟除反抗勢力。
上一頁
第7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