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議會
議會是立法機關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塞爾維亞提前大選 武契奇政黨勝券在握
武契奇總統下令解散議會後,12月17日,塞爾維亞提前舉行的議會大選開始投票。大約650萬選民被呼籲投票選舉國民議會的250名議員。
減少依賴中國 歐盟新法案強調原材料自給
歐洲經濟高度依賴來自外國的原材料。俄烏戰爭爆發後,對中國的經濟依賴性越發成為了歐盟擔憂的話題。現在,歐洲議會高票通過決議,今後歐盟對單一國家的關鍵原材料依賴度不得超過65%,並且要大力提高歐盟境內的自給率。
如何看只有「愛國者」參與的香港區議會選舉?
儘管選前港府施展渾身解數,推出鋪天蓋地的宣傳攻勢,在「愛國者治港」原則指導下的2023年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僅27.5%,創歷史新低。提名過程和賽果顯示,新制度進一步向大黨傾斜。港澳辦則指,新選制發展出「香港特色優質民主」。
香港區議會選舉投票率創新低
香港於周日舉行了在「愛國者治港」原則指導下的首次區議會選舉,此次選舉實質上排除了所有親民主派候選人。雖然投票率僅27.5%,不到北京期望的3成,創下歷史新低,但官方對此不以為然。
美國會公佈《國防授權法案》 擬助台練軍
美國國會軍事委員會7日公佈2024年度《國防授權法案》協商版本報告,內容涵蓋多項涉台計劃,要求美國國防部替台灣軍隊制定綜合訓練計劃,並在網路安全方面強化與台灣的合作,以提升台灣戰力。
歐盟議會團體:新疆強制勞工產品仍可能大量湧入歐洲
歐盟部分議員委託開展的一項調研顯示,在中國,針對維吾爾人的強制勞工現象仍在繼續,而維吾爾強制勞工生產的服裝可能通過一些知名品牌大量湧入歐洲。
澤倫斯基最後一刻取消在美國參議院發表演講
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出人預料地取消了原定以影片連線的方式在美國國會發表的演講。外界認為澤倫斯基原本想借助演講向美國尋求更多的資金援助。白宮預算主任周一致信國會,如果不批准新的款項,到今年底援烏預算就將徹底耗盡。
白宮:援烏預算"沒錢了"
白宮預算主任致信國會,如果不批准新的款項,到今年底援烏預算就將徹底耗盡。切斷資金和武器供應,烏克蘭將被迫"在戰場屈服",俄羅斯勝算增加。烏總統澤倫斯基周二將影片連線美國參院。
香港區議會選舉:泛民絕跡 建制碰壁——為何他們首關出局?
香港年底將舉行2019年反修例運動、修改選制後的第一次區議會選舉,但競選活動還未正式開始,已有多人出局——當中不限於民主派,還包括部分建制派。
香港區議會選舉提名結束 民主黨無人入圍
在12月舉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中,民主黨的候選人已被排除在外。該黨在提名期結束後宣佈,其候選人均未能獲得足夠提名。
客座評論:以哈戰爭若擴大 中國會約束伊朗嗎?
時評人鄧聿文認為,在以色列對哈馬斯發動地面戰後,真要讓中國去約束伊朗不要攻擊以色列,美中達成某種交易反而是有可能的。
右翼民粹政黨在瑞士議會選舉中表現強勁
瑞士聯邦議會選舉初步結果顯示,被指通過關注外國人犯罪進行仇外宣傳的右翼民粹政黨支持率顯著上升。
猶太人反以色列 闖入美國國會山
美國的國會山,再次成為示威者硬闖的目標。不過這次不是前總統川普的支持者。而是生活在美國,強烈抵制以色列的一部分猶太人。
美國會報告:須做好準備同時面臨與中俄戰爭
美國國會一個跨黨派委員會周四發布報告稱,美國必須做好準備可能同時面臨與俄羅斯和中國發生戰爭。因此,美國必須擴大其常規軍力、加強盟國關係以及推進核武器現代化項目。
中美關係緩和?美國參議院多數派領袖訪華
這是2019年之後首次有美國國會代表團到訪中國:在國會參議院多數派領袖舒默的率領下,總共3名民主黨議員、3名共和黨參議員當地時間10月7日下午飛抵上海。中美關係近期出現明顯緩和跡象,兩國元首可能在11月的APEC三藩市峰會期間會晤。
史上首次 美眾議院議長麥卡錫遭罷免下台
今年初才上任的美國眾議院議長麥卡錫意外遭到罷免下台。麥卡錫數月前曾與台灣總統蔡英文在加州會面、引發中國不滿,因而為兩岸民眾廣知。他這次為何遭共和黨內「逼宮」?
增加軍援未寫入過渡預算案 拜登讓烏克蘭放心
雖然美國國會在最後一刻達成的過渡性預算案並未包含增加對烏軍援的款項,但是總統拜登向基輔方面保證,會繼續支持烏克蘭。隨著戰爭時間不斷拉長,共和黨陣營反對增加援助的聲音也越來越多。
預算案達共識 美國政府暫不「停擺」
在最後期限前三個多小時,美國國會兩黨終於就過渡預算案達成妥協,暫時避免了美國政府遭到「關門」。然而,這份預算案仍然不包括援助烏克蘭的支出,朝野兩黨在其他方面的分歧也依然嚴重。
英國議會研究員被控為中國間諜 北京否認
英國先前逮捕了一名涉嫌替中國從事間諜活動的英國議會研究員,並向中國總理李強提出抗議,但當事人透過律師發表聲明否認這些指控,說自己完全無辜。中國外交部也否認這項指控。
德國聯邦議院成立「維吾爾」議會小組
9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成立「維吾爾」議會小組,成員包括執政聯盟社民黨、自民黨和綠黨以及在野的聯盟黨的11名聯邦議員。該小組可能將請求聯邦議院就承認中國政府在新疆的行為是種族滅絕進行投票。
美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中俄聯盟帶來威脅
本周訪問瑞典的美國眾議院外交委員會主席麥考爾表示,中俄組成的聯盟為自由世界帶來很大的挑戰。此外他還提到,預計瑞典能在今年10月加入北約。
英國議會報告:台灣是獨立國家
英國下議院外交事務委員會在周三公佈的一份報告中,首次稱台灣為「獨立的國家」。報告指出,台灣具備國家資格,缺乏的只是更廣泛的國際承認。
中美洲議會「排台納中」北京向瓜地馬拉招手
中美洲議會21日投票決定,由中國取代20多年來擔任常任觀察員的台灣。這顯示中國在拉丁美洲日益增長的經濟影響力,將使台北日益邊緣化。而最新的瓜地馬拉總統大選落幕,又會帶來什麼新的影響?
德國大麻合法化草案送審 反對聲音不絕於耳
一項允許人們合法使用和種植大麻的法律草案將提交至德國議會審議。不過,目前有不少反對大麻合法化的聲音,不僅來自保守派的反對黨,也來自聯邦政府內部。
美國會議員稱其電郵受到「中共駭客襲擊」
美國共和黨眾議員貝肯說,聯邦調查局告知他,他的電子郵件此前「被中共駭客襲擊」,其個人訊息和競選訊息被洩露。他還表示,他成為中共目標是因為他反對在新疆、西藏、香港的侵犯人權行為,「並且支持一個獨立的台灣」。
3A到AA+ 惠譽降級 華府不同意
評級機構惠譽出人意料地下調美國的信用評級,引發華盛頓的強烈反應。美財長耶倫稱,美國經濟不會像惠譽的預測那樣今年陷入衰退。
價值3.45億美元 美國再次軍援台灣
繼出售F16戰機之後,美國白宮日前宣佈再次向台灣提供3.45億美元的軍事援助。與此前軍售不同,此次供應的攜帶型防空導彈、槍枝等物資直接來自美軍現有庫存,台灣無需等待軍火商生產。中國方面則對此表示堅決反對。
隱瞞對UFO的研究?前情報官員指控華府
美國國會周三就對政府的一項指控召開聽證會,前情報官員稱政府對UFO的追蹤和研究已長達數十年。
西班牙大選:右翼略贏左派 須聯合小黨組閣
西班牙23日大選結果出爐,右翼人民黨擊敗首相桑切斯領導的左翼執政黨,但由於席次未過半,仍須聯合其他小黨才能順利組建政府。有哪些可能的執政組合?
柬埔寨大選:父親當選 長子接班?
柬埔寨周日舉行國會大選,在位近40年的洪森首相繼續當選早是鐵板釘釘。人們更為聚焦的是,他的長子是否被指定接班。
泰國國會否決皮塔的總理提名
泰國國會周三(7月19日)投票否決了唯一候選人皮塔的總理提名。在此之前,泰國憲法法院暫時中止了皮塔的議員職務。
伯克利與北京清華合作深圳學院 遭美國會關切
美國國會委員會「嚴重關切」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與北京清華大學在深圳的合作案,認為兩者的合作可能犧牲美國利益、有利於中國政府取得科技與軍事優勢。
德國極右翼選項黨首次贏得區議會選舉
德國民粹主義政黨選項黨(AfD)首次贏得區議會選舉。在所有主流政黨都支持另外一位候選人的情況下,選項黨候選人塞塞爾曼(Robert Sesselmann)周日在索納貝格(Sonneberg)的選舉中獲勝。
德國議會通過勞工移民改革法案
德國聯邦議院終於通過了一項新的移民法改革草案,為來自歐盟以外國家的求職者以及許多已經在德國的難民提供了新的機會。
黎智英之子:英國需為黎智英案發聲
持有英國護照的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仍在獄中等待審判日的到來,他的兒子黎崇恩表示:「我不是要求人們把我的父親從監獄裡救出來或什麼的,我要求英國就我父親的案件發表意見,向香港施加壓力。」
歐洲議會籲釋放黎智英 北京:痴心妄想
歐洲議會15日通過一項涉港決議,要求香港政府釋放《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引發中國強烈反彈。雙方說法為何?
歐洲議會投票 支持制定更嚴格的歐盟供應鏈法
德國已有本國的供應鏈法。歐盟範圍內的供應鏈法則正在制定中。歐洲議會、歐盟委員會和代表各成員國的歐盟理事會是制定法律的三方。
希臘選舉:執政黨大勝 席次不足單獨組閣
希臘總理米佐塔基斯領導的新民主黨21日遙遙領先主要反對黨,在36個政黨中取得最多國會席次,但仍未達絕對多數。新民主黨將會選擇籌組聯合政府,還是進行第二輪投票?
德國歷史上劃時代的一天:國民議會醞釀產生第一部憲法
175年前,第一個自由選舉的德國議會在法蘭克福的保羅教堂召開會議,制定了第一部現代的民主憲法。它也是今天聯邦德國基本法的樣本。
土耳其總統大選:第二輪投票將於兩周後舉行
土耳其14日舉行總統及國會大選,六個反對黨組成了統一戰線推出總統候選人,希望與現任總統艾爾多安抗衡。然而統計顯示雙方得票率均未過半,土國總統大選將進入第2輪「決賽」。
肖爾茨:歐盟不應成為美、中之外的第三強權
德國聯邦總理肖爾茨周二在歐洲議會發表演講時表示,21世紀的世界秩序將會是「多極」,而不只是「兩極或者三極」。他強調美國依舊是歐洲最重要的盟友,而中國也越來越多地變成歐洲的「競爭者」和「系統性對手」。
拜登政府或動用總統授權 加快供台5億美元軍備
據媒體報導,華盛頓計劃啟用一種在對烏克蘭軍援當中使用的授權,由拜登總統直接撥出庫存武器支援台灣。台灣國防部對有關報導回應表示,對相關協助樂觀其成。
抗中再升級 美民主黨推「中國競爭法案2.0」
美國參議院民主黨議員再推新法,希望進一步限制中國獲取科技的能力,還將阻止中國對台灣的威脅,他們能成功嗎?
香港區議會選舉改制 直選削至19%史上最低
港府提出大幅改變區議會選舉方法及職權,民選議席比例將降至區議會成立以來最低,並由官員擔任主席。這是在立法會和選委會後,當局重整選舉制度的又一動作,民主派需思考是否繼續在這個最後選舉陣地立足。
軍演進入第二天 蔡英文:對台海周邊安全情勢有即時掌握
中國昨日開啟在台灣周邊地區的軍演。美國表示密切關注事態發展。台灣總統蔡英文回應軍演時強調,台灣會和世界上所有熱愛民主的夥伴站在一起,共同負起確保區域穩定繁榮的責任。
全盤禁止TikTok? 美國民主黨內有反對聲音
美國軍方和政府已下架TikTok,華盛頓認為個人數據保護流失會構成國家安全隱患,TikTok應強行出售或者全面禁止,但少數民主黨議員反對這一主張。
德語媒體:危險的游戲
上周舉行了國會聽證會之後,美國政界全面禁止TikTok的呼聲變得比以往更高,這裡既有數據安全的擔憂,也有政治角逐的考量。那麼,德國和歐盟是否也會採取類似步驟呢?
長平觀察:TikTok為什麼「吃美國的飯,砸美國的鍋」?
周受資竭盡全力想要證明:字節跳動服從中共領導,但TikTok符合美國價值觀;TikTok既遵守中國法律,又遵守美國法律。時事評論作家長平認為,這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德國議會新鮮事:用地方語言辯論
本周四,德國聯邦議院進行了一場特別的辯論,其與眾不同之處在於,議員們發言用的是德國的少數民族和地方語言。
歐洲議員包瑞翰:應當節制企業投資中國
被中國政府列入制裁名單的歐洲議會對華關係小組組長包瑞翰日前在接受德國《世界報》專訪時指出,德國政界應該提高企業大額投資中國的法律門檻,否則這些企業就會把高昂政治風險轉嫁給全體納稅人。
上一頁
第4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