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議會
議會是立法機關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語媒體:中國的興致勃勃與歐洲的興趣缺缺
中國是否取得市場經濟地位依舊是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雖然歐洲議會已明確表達了否認的態度,但《南德意志報》指出,這場艱苦的搏鬥並未結束。而體育雜誌《踢球者》則關注到"狼堡"隊有些意興闌珊的中國之行。
歐洲議會:中國不是市場經濟國家
歐洲議會周四在斯特拉斯堡通過的一項決議案,拒絕承諾中國的市場經濟地位。
土耳其不妥協 歐洲議會不讓步
歐盟對土耳其提出的免簽條件只要有一條沒滿足,歐洲議會議長就不準備討論對土耳其免簽。來自安卡拉政府的新「敲詐」引發了憤怒的批評。
歐洲議會稱不會對土耳其「無條件免簽」
歐洲議會表示,土耳其先要滿足全部72個前提條件,才會對其免簽問題進行商議。而這遭到了土耳其總統艾爾多安的拒絕與抨擊。
歐盟議會對中國經濟市場地位集體說不
中國認為加入世貿組織15年之後,取得市場經濟地位是不言而喻的事情。但歐盟方面卻意見不一,尤其是歐盟議會在集體說不。
德國另類選擇黨黨代會開幕 示威者與警方衝突
德國右翼民粹主義政黨選項黨(AfD)本周六在斯圖加特召開黨代會,制定黨綱。反對該黨的人士舉行了抗議活動並與警方發生衝突。約400人被逮捕拘留。
專訪:「西藏完全自治的機會渺茫」
流亡藏人選舉結果出爐,洛桑森格連任司政。在這場選舉過後,西藏是否有機會爭取到完全自治?德國之聲採訪了藏學家路德維希。
羅塞夫誓言抵抗
巴西國會眾院表決通過啟動對左翼總統羅塞夫的彈劾程序法案後,她首次發表對全國電視講話,表示"決不屈服",並稱自己是"一種巨大不公正"的受害人。
彈劾羅塞夫程序排除一關鍵障礙
巴西國會眾議院昨天以三分之二多數票通過啟動彈劾左翼總統羅塞夫程序議案,排除了相關法律程序上的一個關鍵障礙。
7張圖回顧一周大事
G7外長會議發表聲明,反對在東中國海和南中國海的挑釁行為。美國防長卡特登上游弋在南中國海的美國航母。北韓發射中程導彈失敗,韓國執政黨在國會選舉中遭遇滑鐵盧。肯亞将台灣詐騙疑犯遣送回中國大陸。
韓國國會選舉 執政黨慘敗
韓國國會選舉塵埃落定,總統朴槿惠所在的保守的新世界黨不僅失掉多數,而且以一席之差喪失議會最大黨的地位。
韓國國會大選 初步結果出人意料
韓國國會選舉的初步結果顯示,韓國總統朴槿惠的保守黨可能將失去其在國會中的絕對多數優勢。這一結果出人意料,可能影響到朴槿惠的未來計劃。
越南國會免去阮晉勇總理職務
任職十年後,越南總理阮晉勇周三卸任。美聯社評論認為,他的政績毀譽參半,國企改革雖不成功,但為爭取外來投資作出了貢獻。
德國州政府將首次出現所謂「肯亞联盟」?
基民盟、社民黨、綠黨坐在同一張內閣會議桌前——這樣的事在德國還從未有過。如今,薩克森-昂哈特州可能將首次出現這一幕。不過,在此之前,還有一些障礙必須克服。
希臘議會為遣返難民亮綠燈
希臘議會為遣送難民返回土耳其的計劃亮了綠燈。周一該遣返計劃即將啟動,但是希臘諸島上目前局勢緊張,不同族群之間發生衝突騷亂。
媒體:白宮與美國國會大廈暫被封鎖
路透社援引美國參議院的消息來源報導稱,美國國會大廈遊客中心周一發生槍擊案。法新社援引目擊者表示,白宮和國會大廈已被暫時封鎖。
德國三州選舉迎來「超級星期日」
在難民危機愈演愈烈,梅克爾的難民政策愈發受到質疑的背景下,選民們很有可能打亂現有的權力格局。
馬來西亞:盡全力解開失聯飛機謎團
值馬航MH370失聯兩周年之際,馬來西亞國會本周二(3月8日)為馬航失聯客機乘客、機組人員和家屬舉行一分鐘默哀儀式。為避免失聯事件再度重演,國際民用航空組織宣佈將引入更為嚴格的規定,包括客機今後必須裝配定位儀。
三州議會選舉在即,右傾政黨支持率陡增
德國三州議會選舉前一周,歷史尚短的德國另類選擇黨(AfD)在黑森州舉行的地方選舉中一舉獲得超過13%的選票;現有議會政黨高度緊張,民粹主義色彩濃厚的選項黨興高采烈。
牆外文摘:舊秩序與新狀況
南海危機的根源在舊秩序還是新狀況?同樣的問題也出現在中國「兩會」及它所影響的香港與台灣。
伊朗議會選舉投票結束
5500萬伊朗選民周五投票選舉該國第十屆伊斯蘭議會及大權在握的第五屆專家委員會。此次選舉結果將決定現總統魯哈尼具改革色彩的施政綱領是否得到認可。迄今,選戰過程充滿有關候選人資格的激烈爭議。
台灣新國會開議 《總統職務交接條例》朝野角力
台灣新國會本周五開議,席次此消彼長的藍綠政黨在法案攻防上首次過招,但民進黨團未動用人數優勢強渡關山,朝野之間的角力還算和諧收場。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本周發生哪些大事?德國之聲匯集一周要聞:台灣南部發生地震;中國重新規劃軍區建制,創立五大戰區;失蹤香港書商「現身」內地看守所;台灣國會首次政黨輪替。
力阻英國退歐 歐盟再次讓步
為了阻止英國退出歐盟,布魯塞爾決定作出更多讓步,網開一面允許英國享受特殊待遇,其中包括有權限制來自其他歐盟國家的居民在英國獲得某些社會福利。
台灣國會首次政黨輪替
台灣新國會本周一(2月1日)開議,民進黨在立法院席次第一次單獨過半,民進黨籍人士也首次當選議長。專家學者解析新國會對台灣民主政治的影響。
緬甸召開新議會 開啟政治歷史新紀元
翁山蘇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近3個月來,周一(2月1日)由該黨主導的緬甸新一屆聯邦議會正式召開。
台灣新國會上任 民進黨人首任立法院長
台灣新一屆立法委員周一上任,在大選中取得國會過半席位的民進黨,首次成為立法院「龍頭」。同日,馬英九政府的「看守內閣」周一宣誓就職。
新國會龍頭之爭 蔡英文的意志展現
在台灣國會改選首度取得過半席次的民進黨,終於敲定推舉蘇嘉全、蔡其昌爭取立法院正副院長,雖然民進黨主席蔡英文強調,她沒有介入,但外界認為這是蔡英文總統勝選後的強勢作為。
英國會代表團訪港 籲解決出版商失蹤事件
正在訪問香港的英國國會跨黨派中國事務小組成員代表團提及李波等五名出版公司人員失蹤事件,稱「不清不楚對中國和香港都沒有好處」,並敦促盡快解決此事。
台灣政局空窗期問題難解
台灣執政黨國民黨在上周的總統和立委選戰雙輸,馬英九總統拋出由國會多數黨組閣的建議,但勝選的民進黨主席蔡英文拒絕接受,台灣政局的空窗期問題難解。
台灣選舉:小黨摩拳擦掌 力拼國會
台灣各小黨甚至無黨籍候選人摩拳擦掌,揮軍國會,盼發揮一定作用。
台灣總統/國會選舉ABC
台灣總統和立法院選舉將在1月16日同時舉行。德國之聲為您簡介選舉的基本背景。
丹麥議會討論沒收難民財物提案
丹麥將繼續在該國與德國邊境進行入境檢查。丹麥移民部長表示,做出這一決定的原因是進入該國難民數量的不斷增加。與此同時,丹麥議會正在討論一個備受爭議的沒收難民財物的法律提案。
"國會多數黨組閣" 國民黨的救命戰術?
國民黨拋出"國會多數黨組閣"議題,民進黨總統候選人蔡英文認為是政治操弄。
西班牙大選:人民黨收獲苦澀的勝利
在上周日舉行的大選中,執政黨人民黨雖然取得了最多票數,但卻失去在議會中的多數議席。首相拉霍伊有可能會由此下台。
"大眾醜聞"綿延無期
歐盟議會決定深入調查歐盟整個監控系統;環保團體要求實施汽車上市許可更嚴格程序;大眾前總裁文德恩仍每月照拿巨額薪水。
美國預計年內公佈對台軍售計劃
據美國國會圈內人士消息,白宮預計將在年內公佈新一批對台軍售計劃,其中包括兩艘反導彈巡防艦。儘管北京強烈反對,美國會各派力量均敦促歐巴馬政府不要再拖延。
美官員批評習近平讓中國夢變「噩夢」
美國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盧比奧批評,周一浦志強受審標誌著習近平『中國夢』的新低點。習近平正讓中國成為異議人士的「噩夢」。
香港版權法修例牽爭議
香港政府計劃修訂版權條例草案,觸發新一輪政治爭議。轉載改圖、網上翻唱歌曲等日後都有可能算侵權,因此被網民批評限制創作及言論自由。
委內瑞拉民選"變天"
右翼反對派在日前舉行的委內瑞拉議會選舉中獲明顯多數。左翼總統馬杜羅承認敗選,社會主義黨人將失去長達16年的霸主地位。德國政府和歐盟對選舉結果咸表歡迎。
德國議會批准派兵參與打擊「伊斯蘭國」
聯邦議會周五上午以445票對146票的絕對多數通過了該議案。按照計劃,「狂風」偵察機下周就應該進駐位於土耳其的前方基地。德國民眾對軍事行動的支持率則為58%。
媒體:中國駭客攻擊香港泛民
路透社報導稱,香港區議會選舉前夕,至少20名民主黨成員的電郵遭駭客入侵,專家稱駭客IP地址來自中國。
英國議員用紅寶書諷刺政府依賴中國投資
英國一名在野黨議員在議會諷刺英國政府過度依賴來自中國的投資時手中揮動著一本《毛主席語錄》。
佔中後政黨新老交替 "傘兵"走進議會
佔中後香港首場區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建制派仍然佔絕大優勢,泛民主要政黨議席稍有增長。
佔領後香港首場大型選舉 146萬人投票創新高
香港區議會選舉周日舉行,312萬選民投票選出363席區議員,全日有146.8萬人投票,投票率約47%,創歷史新高
雨傘運動後首次選舉 演譯民情兩種面情
當大部份市民仍然沉醉於港中足球賽掀起的木土意識的余溫, 區議會選舉己悄然而至。今屆選舉於本周日(11月22日)舉行。
香港區議會選舉:「傘兵」與小市民 圖改議會版圖
香港去年經歷79日的佔領運動,促使一眾香港市民不再沉默,部分人更踏上從政之路,出戰區議會選舉。
香港區議會選舉之ABC
香港區議會選舉周日舉行,選舉結果被視為民意變化的指標。德國之聲為您介紹香港區議會選舉的基本背景。
香港區議會選舉:佔領過後 選情難料
周日舉行的香港區議會選舉,被視為「佔中」後反映香港民意的指標,泛民主派及建制派均指對選情不敢樂觀。熟悉香港選舉事務的學者分析,隨著政改方案遭否決,香港社會討論政制議題氣氛不如之前,預測這次選舉投票率或會低於2011年。
緬甸揭開歷史新頁
緬甸將發生歷史性轉折: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翁山蘇姬所在的最大在野黨-全國民主聯盟贏得大選,將在新議會中擁有絕對多數,並能決定下屆總統人選。
上一頁
第16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