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議會
議會是立法機關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西班牙首相:統獨問題不容談判
西班牙首相拉霍伊(Mariano Rajoy)在加泰羅尼亞危機中堅持強硬立場。他表示,國家統一不容談判。
加泰羅尼亞人追求獨立的漫漫長路
許多加泰羅尼亞人不懈追求獨立,這一切有著悠久的歷史根源。
德國政壇各黨的中國立場
根據民調預測結果,9月24日舉行的德國聯邦議會大選中,有望達到5%票數門檻、從而進入議會的政黨總共有六個,分別是現在執政的聯盟黨與社民黨、在野的綠黨與左翼黨、此前不在議會內的自民黨以及德國另類選擇黨。他們又各自有著怎樣的對華立場?
一個政黨如何具備參選資格
一個政黨如何具備參選資格
這個德國政黨 沒一句正經話!
該政黨的名稱就叫"黨"。它嘲諷政客,但並非僅僅如此。
「歐盟退出法」通過國會下院首關
英國國會下院表決通過了將俗稱的《歐盟退出法》(EU Withdrawal Bill)推進到下一立法程序。擁有多數席位的梅首相政府成功過關。
移民選民的影響力越來越大?
九十年代中期,德國聯邦議院只有兩名移民背景的議員,今天是37名。而選民中,有移民歷史的比例高達10%,因此各政黨不得不考慮作為政治力量的選民因素。
電視辯論:小黨吵得更歡
周日德國聯邦大選兩大主要政黨的總理候選人梅克爾和舒爾茨的電視對決鮮有激烈的交鋒。而第二天其他五個較小黨派的辯論則更具活力和能量。
聯邦議院選舉是如何進行的?
9月24日德國將舉行聯邦大選。聯邦議院選舉是如何進行的?聯邦總理又是怎樣選舉出來的呢?
梁頌恆、游蕙禎宣誓案終極上訴失敗
因立法會宣誓風波被裁定喪失議席的香港青年新政游蕙禎和梁頌恆,本周五被終審法院拒納上訴申訴,指上訴並無合理爭拗之處。至此宣誓案終極上訴失敗,兩人需支付訟費。
簽署對俄制裁法案 川普“手軟嘴硬」
美國總統川普签署制裁俄羅斯的國會議案,同時稱法案有「嚴重缺陷」,「將大幅拉近中國、俄羅斯和北韓的關係」。
NSU審理:檢方堅信恰培是凶殺案同謀
周二庭審一開始,聯邦檢察官赫伯特‧迪摩(Herbert Diemer )就當庭表示,對被告比亞特‧恰培(Beate Zschäpe)提出的各項控罪都已得到證實。如果罪名成立,恰培將面臨終生監禁的刑罰。
土耳其政變一周年 總統再放「狠話」
土耳其政變失敗一周年紀念日之際,總統艾爾多安重新做出恢復死刑的表態。在逮捕、處理了近20萬民眾和公職人員後,這位土耳其總統聲稱要把「叛徒們的腦袋擰下來」。
歐洲議會通過決議案 強調劉曉波自由權利
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身體狀況顯然在繼續惡化。醫院發布的公告稱,劉目前已不適合「侵入性治療手段」。
安倍日落西山,小池日出朝陽?
上周末舉行的日本東京都議會選舉中,東京都知事小池百合子領導的「都民第一」拿下都議會過半席次,成為東京都議會的第一大黨,重創自民黨,在日本政壇接連颳起「旋風」。
哪裡有峰會,哪裡就有示威!
20國峰會的歷史也同時是一部民間抗議權貴、非政府組織反對國家強權的歷史。峰會與示威同在幾乎成了一條定律。
德國議會:同性戀、異性戀都能結婚!
對德國的同性戀群體來說,本周五是個具有歷史性意義的一天。聯邦議會多數通過一項法案,為同性戀婚姻合法化大開綠燈。
川普政府或向中國人權問題開「第一炮」
川普领導的美國政府計劃把中國定義為世界上人口販賣問題最嚴重的國家之一,一位美國官員周一向美聯社透露了上述消息。這也就意味著,美國打算把中國這一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與北韓、辛巴威和敘利亞歸為一類。
法國大選:馬克宏陣營為何會勝?
在馬克宏贏得總統大選六周後,法國選出了新一屆議會,馬克宏所在陣營獲得議會多數。儘管這位新總統發誓要改革法國選舉制度,然而在這次選舉中,他應是該制度的受益者。
美國會棒球練習賽發生槍擊事件
據美國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三早7點半,位於美國弗吉尼亞州亞歷山大市的國會棒球練習賽上發生槍擊事件。目擊者稱,共和黨議員斯卡萊斯及多名助手中槍。槍手被警方擊中身亡。據報導,槍手生前曾是上屆美國大選民主黨候選人桑德斯的支持者。
馬克宏銳勢難擋
輝煌的勝利者又是他:一舉當選國家總統一個月後,39歲的馬克宏在法國國民會議選舉首輪投票中又大幅領先。
法議會選舉 馬克宏有望大獲全勝
馬克宏贏得總統大選一個月後,本周日(6月11日)法國選舉新一屆議會。如果選前民調是正確的,那麼法國的政治格局將面臨大規模調整。
馬克宏面臨「魅力大考驗」
擔任總統不到一個月,馬克宏在國際政壇上自信和坦誠的表現征服了很多法國人。至於這位年輕的總統究竟能夠憑借感染力為自己爭取到多少行動力,將在本周日和下周日的兩輪國民議會選舉中見分曉。
日本天皇即將揮別王位
日本國會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可實現明仁天皇退位的特別法案。
伊朗議會、霍梅尼陵遭"伊斯蘭國"恐襲
據伊朗官方媒體報導,該國議會大樓發生槍擊事件。而在「革命領袖」霍梅尼墓地也發生一起自殺式襲擊。有鑑於不久前還爆發了卡達外交危機,中東地區局勢更趨撲朔迷離。
德國議會通過更嚴格庇護法
遣送拘押、腳銬、檢查難民手機- 依靠聯合執政多數,引爭議的一攬子相關法案在聯邦德國議院獲得通過。新規定引發在野黨尖銳抨擊。
總統很忙:任命新總理 訪問德總理
出任法國總統後的首日,馬克宏宣佈任命46歲的勒阿弗爾市長愛德華‧菲利普為法國總理。當地時間周一晚間,他還同德國總理梅克爾舉行會晤。這是馬克宏就任來的首次出訪。
女政治家議會哺乳創下歷史
女參議員瓦特斯(Larissa Waters)以全球的一些女政治家為榜樣,成為在澳洲议会公開哺乳的首位女性。
梅克爾支持率大漲 舒爾茨大跌
距離德國聯邦議院大選還有4個月的時間,但一場激烈角逐似乎已經過去。根據最新的民調結果,梅克爾總理的對手舒爾茨及他的社民黨支持率下滑,獲益的是梅克爾、基民盟和自民黨。
北威州大選前的激烈角逐
北威州舉行議會選舉前夕,基民盟在民調中的支持率微弱超過執政的社民黨。聯邦議院大選前的最後一輪聯邦州大選是否能給聯邦總理梅克爾的勝選助一臂之力呢?
社民黨:石荷州選舉失利 大選前景堪憂
在北德石荷州的州議會選舉中,執政黨社民黨落敗,基民盟將開始組閣談判。在德國大選年,社民黨至今連失兩州,"舒爾茨"效應是否已經失去了熱度?
英國國會大廈再現恐襲警報
英國警方在距離英國國會大廈僅有數百米的地方逮捕了一名涉嫌恐襲分子,大約在一個月之前,倫敦剛剛經歷了一起恐襲事件。
馬克思雕像塵埃落定 特裡爾議會開放綠燈
2018年卡爾‧馬克思誕辰200周年之際,在其故鄉特裡爾著名的黑門附近將矗立起一座巨大的馬克思塑像。周四(4月6日)晚上,特裡爾市議會以多數贊成票最終決定,為加上底座高達5.5米的大型雕塑開放綠燈。
蘇格蘭議會:再來一次公投!
本周二,蘇格蘭議會投票同意舉行第二次獨立公投。不過這個結果必須獲得倫敦政府的批准。
德國超級選舉年首役 基民盟拿下薩爾州
德國西南部薩爾州周日舉行議會選舉。初步計票結果顯示,梅克爾的基民盟在該州穩坐第一大黨交椅,現任女州長成功連任。此次選舉被視為今年秋季聯邦大選的風向標。
英國國會襲擊案 動機何在?
襲擊者到底是怎樣一個人?他為什麼要發動襲擊?為什麼這次的襲擊者年齡高達52歲?英國國會襲擊案發生兩天之後,還有許多未解的謎團。
英國國會襲擊案
3月22日下午,英國國會大廈前的威斯敏斯特橋上,一輛汽車連續衝撞多人,導致數十人受傷。隨後,這輛汽車撞在議會大廈門外的鐵欄桿上。駕車男子跳下汽車,刺死一名警察後,被其他警察開槍擊斃。
警方:國會襲擊案為"伊斯蘭極端主義恐襲"
周三下午,英國國會大廈發生暴力襲擊案,造成至少5人死亡。下議院領袖利丁頓表示,警方已經將一名衝入大廈的襲擊者擊斃。而在國會大廈前,此前則有一輛汽車衝撞多人。倫敦警方判斷這是一起具有「伊斯蘭極端主義背景」的恐怖襲擊。
英國國會批准「脫歐法案」
大不列顛及北愛爾蘭聯合王國在離開歐盟的道路上又跨出一步:該國國會兩院為倫敦政府啟動脫離歐盟談判開放了綠燈。
匈牙利議會批准集中關押境內所有難民
匈牙利議會周二通過了一項有關集中看管所有難民的決議。據說這項措施得到大多數議員的支持。
歐洲議會取消雷朋豁免權
極右翼的法國國民陣線主席雷朋曾在推特發表伊斯蘭國殘殺人質的照片。歐洲議會取消對她進行相關司法調查的議員豁免權。
川普国會首講 自信依舊爆棚
上任40天之際,美國總統川普当地時間28日在華盛頓首次向國會參眾兩院發表演說,顯示信心和戰鬥精神,在他的選戰言論和未來政府議事日程之間搭建橋樑。以下是演講要點。
美退役大佬上書國會:削外交經費使不得
120多名美國退役軍官寫信呼籲川普总統在削減外交和發展援助經費計劃上三思而後行。
打仗從娃娃抓起?俄青少年可強攻德國國會大廈
莫斯科附近的一個主題樂園將建立一個迷你版德國國會大廈,其用途是讓未成年人練習強攻大樓。
歐洲議會給CETA協議開綠燈
雖然反對派陣營到最後一刻仍然進行著努力,但受到爭議的歐盟與加拿大之間的自貿協定CETA還是得到了歐洲議會的通過。
英國政府退歐聲明草案出爐
英國政府周四(1月26日)向議會提交了退歐聲明的草案。此前,英國最高法院裁決,退歐聲明在須經過議會批准方能向歐盟遞交。
議會亮綠燈 土耳其變總統制只差一步
周六凌晨,土耳其議會第二輪審議以339張贊成票通過了憲法改革草案,比所需票數還多出9張。該國從議會制走向總統制由此只差公投。總統制將賦予艾爾多安更多實權。
塔亞尼當選為歐盟議會新議長
歐盟議會新議長是義大利人安東尼奧•塔亞尼(Antonio Tajani)。經長達數小時馬拉松式選舉,議員們周二晚間在第四輪投票中以351票(有效投票633張)選舉這位基督教民主人士為新議長。
歐巴馬醫改 距離廢除又近一步
由共和黨人把控的美國國會參眾兩院近日先後批准預算計劃,朝著廢除歐巴馬醫改又邁出了一步。
菲國會議員:杜特蒂亲手殺毒販可被彈劾
菲律賓總統杜特蒂声稱自己在擔任達沃市市長時曾「親自」殺死犯罪分子。菲律賓兩名國會議員表示,杜特蒂的這種表述有可能會讓他自己面臨被彈劾的風險。
上一頁
第14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