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議會
議會是立法機關的一種型態,由人民中選出一定數量的代表者組成以執行立法權;這些代表者稱為議員,可以透過直接選舉或間接選舉產生、也可能是委任的。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美批中國犯「反人道罪行」 年度報告建議制裁
美國國會委員會的報告書提到,自從習近平上台之後,中國的人權法治狀況更加惡化。議員也在發言中說,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應當為這個「駭人聽聞」的行為負責。
委內瑞拉"奇葩"的權力之爭
反對黨領袖瓜伊多與一位對手競爭議會主席一職。兩人都在各自的陣營以及在國會大廈內外的會議上為自己拉選票。
川普签署國防授權法案 處處影射中國
繼參眾兩院高票通過2020年度國防授權法案之後,本周五晚間,美國總統川普正式簽署了這部牽涉7380億美元財政支出的文件。該法案包含了台灣、華為等不少會觸怒中國的內容,但是川普在簽字時,對中國隻字不提。
德語媒體:獄中伊力哈木的巨大影響力
歐洲議會正式將本年度薩哈羅夫人權獎頒發予維族學者伊力哈木,引發了德語報刊的討論。《法蘭克福匯報》讚揚說,歐洲議會向維吾爾人發出了強烈的聲援訊號。而《曼海姆晨報》等報則刊文批評歐盟在指責中國以及面對歐盟內部侵犯人權現象時,採用了雙重標準。
歐洲議會呼籲制裁中國官員 關注維吾爾人權
在中國政府迫害維吾爾人的問題上,歐洲議會為加大向中國施壓於本周四通過了一項要求制裁中國官員的決議。
評論:開啟彈劾 川普咎由自取
川普的總統任期不會再像以前那麼愜意了。德國之聲評論員Alexandra von Nahmen認為,民主黨推動針對川普总統的彈劾程序,絕對是明智之舉。
歐洲議會譴責波蘭「無LGBTI」區
歐洲議會通過一項決議,譴責波蘭所謂的「無LGBTI」區。決議還表示,對歐盟成員國政府對LGBTI的歧視予以關注。
美眾院通過川普弹劾案
美國眾議院周三 (12月18日) 投票通過彈劾總統川普一案。 他們指控川普滥用職權及干預美國國會。 接下來,參議院的相關委員會將針對彈劾案進行投票,決定川普是否下台。
蘇格蘭稱再推獨立公投 約翰遜斷然拒絕
蘇格蘭政府首席大臣斯特金在英國議會大選中獲勝,她表示已獲授權,將再次推動蘇格蘭獨立公投。
綠黨領袖:德國政府在香港問題上「膽小如鼠」
德國綠黨議會黨團正副主席今天起開始對香港的訪問,他們將同泛民派和親北京人士舉行會談。
反對涉港、涉疆法案的唯一一名美眾議員
本周二,美國眾議院以407票贊同、1票反對通過了《2019年維吾爾人權政策法案》,唯一的反對票來自肯塔基州共和黨眾議院馬西。而在不久前的《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表決中,馬西也是國會參眾兩院中唯一投反對票的人。
香港新生代區議員的家鄉奮戰
香港區議會在創下71.4%的超高投票率後,香港區議員版圖有了新的變化。在這次「變相投票」的背後,依舊有許多人在不滿意香港政府處理事件的態度之餘,選擇出來替自己的家鄉奮戰。
澤林視點:來自香港的清晰訊號
上周末結束的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是港人對建制派發出的清晰的拒絕訊號。德國之聲專欄作者Frank Sieren認為,雖然區議會並無多少政治權力,但若港府延續先前的做法,後果會是災難性的。
德語媒體:川普为何而簽字?
就美國通過法案支持香港民主與人權,德語報刊紛紛發表評論。《法蘭克福匯報》認為,北京現在其實根本就不知道該怎麼辦,美國「干涉內政」或有助於打破僵局。《新蘇黎世報》指出,川普签署法案主要是屈服於國會的壓力。
歐洲議會宣佈「氣候緊急狀態」
歐洲議會以明顯多數通過決議,宣佈歐盟進入氣候緊急狀態。僅具象徵意義這一聲明旨在推動具體政策的出台。
防議員「過勞」 德國議會取消夜間馬拉松會
據德國媒體報導,德國聯邦議院今後將不會再舉行夜間會議。直接原因是不久前有兩名議員因「撐不住」而在議會大廳裡暈倒,引來各界對議會「非人」工作時間的批評。
歐委會「馮德萊恩新團隊」獲批准 周日上任
經數月籌備,新一屆歐盟委員會即將上任。來自德國的歐委會新主席馮德萊恩的團隊——26位新專員獲得歐盟議會的批准。
香港區議會選舉 中國網民怎麼看
周末的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不出人們所料,泛民派獲得壓倒性勝利。中國大陸的官方媒體對這次選舉結果語焉不詳,但在社群網站平台上,尚有不少網民參與討論發言。
德語媒體:是勝利,也是挑戰
周二出版的德語報刊,紛紛就泛民派在香港區議會選舉中高票獲勝刊發評論。《南德意志報》認為,香港民主派現在面臨著重大機遇。《法蘭克福匯報》則指出,勝利也是對民主派的重大挑戰。《時代周報》則擔心,這場選舉其實什麼也無法改變。
林鄭月娥這樣解讀選舉結果
有人將香港區議會投票視為對香港政府的抗議和對運動的支持。但林鄭月娥說,投票結果顯示,大多人投票是反暴力。港府處理反修例風波的能力還有多少公信力?
建制派失大片席位 林鄭月娥: 不影響工作
25日香港區議會選舉開票結果顯示,泛民派拿下388個席位,大幅改寫政治版圖。許多評論認為這次選舉相當於市民對港府的一次不信任公投,希望促使政府正視民意,做出改革。然而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在最新的表態中說,她已針對五大訴求作出回應。
德語媒體:別了,香港
德國《世界報》記者引述美國哈佛大學學者的研究結果指出,香港示威者採用暴力抗爭的方式恐怕對達到訴求只能起到適得其反的作用。德國作家克略博勒在一篇隨筆中細膩地描寫了自己和家人在香港生活的兩個多月的時光,以及最終被迫離開的經歷。
香港民主派歡慶選舉勝利
從香港最新的區議會選舉結果來看,民主派在此次選舉中大獲全勝,贏得了452個席位中的388席。曾經衝突爆發的街頭,如今變成歡呼雀躍的現場。
終審大法官:香港司法獨立不容置疑
香港區議會選舉結果出爐後,北京、台北和東京已紛紛表態。此前香港終審法院首席法官馬道立強調,司法獨立得到基本法保障,間接回應中國人大對香港高院違憲裁決的批評。
評論:現在輪到香港特區政府
香港民眾在區議會選舉中向政府釋放出明確訊號。現在輪到特首林鄭月娥做出應對。不過,其實沒有人指望她能做出實質性的妥協。
中港媒體評香港區議會選舉
香港第6屆區議會選舉結束。在452個選區中,民主派奪得全港389個區議會議席,佔總比例達86%;建制派在單議席單票制下只能取得60個議席,僅佔13%。中國內地媒體和香港媒體對這場選舉的評論側重點各有不同。
專訪: 「香港人用選票表達訴求」
香港區議會選舉在25日下午全部選票點算完畢,結果顯示民主派大獲全勝,在全部452個議席當中拿下390個議席。這樣的選舉結果將如何影響香港接下來的發展?
中共派員進澳洲國會? 車商死亡案疑點重重
就在王立強自稱為中共政府做間諜工作一案還遠未澄清的時候,澳洲媒体又爆出中共曾試圖在議會安插特工,而涉案主角也離奇死亡。
香港泛民派翻轉區議會 或將影響特首選舉
香港區議會選舉在周日完滿結束,投票率創下香港歷史新高,達到71.2%。開票結果出爐,泛民派獲得壓倒性勝利,翻轉了過往18區皆由建制派把持的狀況。香港特首林鄭也對選舉結果作出表態。
港區議會選舉:不是公投 勝似公投
因反送中運動而被賦予特殊意義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周日順利舉行,全港投票率打破香港主權移交以來所有選舉紀錄。有分析認為,高投票率對民主派陣營有利。迄今為止的開票結果顯示,建制派受到重挫。
香港區議會選舉 參選率創記錄
抗議浪潮持續數月之後,香港周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被看作是反映民心向背的晴雨表。截至目前的報導顯示,本次參選率超過了以往歷次區議會選舉。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也表示,希望選舉能夠為香港帶來政治新開端。
香港區議會選舉在即 各界視為重要表態場合
各界期盼已久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即將於周日 (11月24日) 舉行,而經過了長達五個多月的「反送中」示威運動後,各界都將此次區議會選舉視為一個香港民眾針對近期事件發展表態的重要時機點。
矛頭對准美國 北京、德黑蘭互相撐?
在美國國會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後,伊朗外交部很快發出了嚴厲譴責,稱這種干預他國內政的行為已經成為美國外交政策的支柱。而不久前,中國央視報導稱伊朗人民歡慶油價上漲——在伊朗因為上調油價而爆發示威的背景下。
「選舉能否如期舉行 主導權不在港府」
隨著香港抗議示威活動出現不斷暴力化的傾向,定於周日舉行的區議會選舉能否如期上演成為各界關注的焦點。
德議院討論預算草案 來年仍不舉債
德國聯邦議院預算委員會經通宵達旦磋商,確定了明年的財政預算。在不舉債的前提下,增加了一些政府部門的預算金額。
評論:西班牙需要新的政治文化
一而再、再而三地舉行大選,直到選出一個佔有絕對多數的執政黨為止,這樣是行不通的。德國之聲評論員Barbara Wesel認為,歐洲各國如今普遍面對組閣困難的問題,所以西班牙也必須要學會妥協的藝術。
四年選四次:西班牙再選新議會
西班牙的選民這幾年可以說相當忙碌,這已經是今年第二次議會選舉了。由於各黨之間的立場界限分明,聯合執政更是難上加難。這樣的局面給右翼勢力留下可乘之機。
「你的罪名是因為你叫黃之鋒」
香港眾志秘書長黃之鋒成為本年度香港區議會選舉被禁止參選的唯一一人。黃之鋒在此前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預計,這是北京的「硬命令」。他認為當局未來面對的後果將遠遠大於自己無法參選。
推動彈劾川普:民主黨快馬加鞭
民主黨希望盡快推進針對川普的彈劾程序,最好能在今年之內完成調查。眾議院議長佩洛西宣佈,將在本周內就彈劾調查程序首次進行眾議院全體投票。
英議會否決重新選舉動議 約翰遜繼續爭取
英國首相約翰遜批評反對黨工黨領袖柯爾賓拒絕支持提前大選。因為工黨在投票中擇棄權,約翰遜的提議沒能得到英國下議院通過。不過他計劃再次發起重新選舉的動議。
歐盟同意:英國脫歐期限再次推遲
今年早些時候,歐盟已兩次延長過英國退盟期限。現在是再度延期,以避免出現英國無協議脫歐的亂局。
兩極分化的圖林根:左右翼雙雙勝利 傳統大黨潰敗
初步統計結果顯示,在昨天(10月27日)舉行的圖林根州議會選舉中,左翼黨獲歷史性勝利;右翼民粹主義政黨——德國另類選擇黨也經歷勝利之夜,得票率超過聯邦政府總理梅克爾所在的基民盟。
「克制何在?」
仇恨、追獵、威脅。數天來,德國國內發生多起政治家遭謾罵、集會受衝擊事件。政界人士對言論自由受限的憂慮增加。
歐盟決定拖遲做出「是否拖遲」的決定
英國首相約翰遜力主重新選舉,布魯塞爾則有意顯示不著忙。具體決定下周才會作出。這樣,無序脫歐的混亂局面仍有可能出現。
歐洲議會主席敦促中國釋放伊力哈木•土赫提
歐洲議會主席薩索利(David sassoli)在該機構總部所在地、法國斯特拉斯堡宣佈伊力哈木•土赫提獲得2019年薩哈羅夫思想自由獎。他說:「通過頒發此獎,我們強烈呼籲中國政府釋放土赫提,並尊重少數民族的權利。」
烏克蘭醜聞:共和黨人衝擊聽證會場所
美國國會出現大鬧場面:在「讓我們進去」的口號聲中,約30名共和黨議員強行進入有隔音措施的會議廳,要求「烏克蘭調查」更透明。
烏克蘭醜聞使川普继續受壓
圍繞烏克蘭電話醜聞,美國一外交官作出不利於川普的陳述,有可能給決計彈劾總統的民主黨人提供了新彈藥。川普本人則稱自己正成為「私刑對象」。
脫歐期限 恐又雙叒叕推遲
英國是否會在10月31日脫離歐盟?估計不太可能,即便可能也將是無協議脫歐。 英國首相約翰遜最近在議會遭遇挫折之後,出現脫歐延遲的跡象。
決定英國脫歐結局的又一周
由於脫歐協定未獲下院支持,英國首相約翰遜有意於周一(10月21日)再試一次。不過,這一打算有可能因議長的反對而泡湯。如此,相關鬧劇會推延到周二。
美國兩黨一致反對川普
美國總統川普下令從北敘利亞撤軍不僅在國際上廣遭批評,現在美國國會眾院也以壓倒性多數譴責總統的這一獨斷決定。
上一頁
第10 頁,共4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