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級機構與歐盟
2011年12月6日"歐元到底是怎麼回事?"十一年前,我們的編輯部就提出了這樣的問題。當時,歐元甚至還沒有作為現金在市場流通,而只是作為金融市場的所謂轉賬貨幣。即使如此,在當時的檔案文件中就發現有這樣的論點:"貨幣市場可以準確地嗅到政府是否為加強貨幣採取了正確的方針。"再過三個星期,將是歐洲人首次使用歐元十周年紀念日,但是這個紀念日肯定得不到隆重慶賀。
對歐元的疑慮被忽略
當時,很多人對歐元的懷疑和擔憂被置之不理。這些人曾警告,歐洲還沒有做好實行統一貨幣的準備,現在就引入歐元等於是第一步還沒走就邁出第二步。要是想實行統一的貨幣,必須首先實行統一的財政政策。為什麼歐洲人使用的是同一種貨幣,但是卻設有17家央行,17國財政,17個財政部長,外加眾多歐洲機構呢?"這是其他國家如今也一再提出的一個問題。法蘭克福的一個債券交易商說,中國的投資者喜歡購買歐元債券,但是不願購買個別歐洲國家的債權。
如今,標準普爾威脅將全面調降歐元區評級。雖然說僅僅是個威脅,但其威力卻猶如一顆重磅炸彈。政治家和各國領導人當然會做出防禦反應-例如歐元區集團首席讓- 克洛德‧容克(Jean-Claude Juncker:)就表示:對評級機構的話不要太認真。但這就錯了!因為標準普爾的警告並非突然,而且來得正是時候,就在下一屆歐盟峰會召開的前幾天。在過去的兩年中,歐盟峰會舉行了13次,但並沒有使局勢獲得真正改善。現在,到了歐洲克服沮喪情緒,面對事實的時刻。
表面團結 背後爭議
在布魯塞爾的會議大樓裡經歷過許多絕望之夜的歐盟國家領導人是否還能再次振作起來,確實令人懷疑。只要看看自我標榜為歐洲領導人的梅克爾和薩科奇就不難得出結論:在鏡頭前展示團結,但是背後卻進行激烈爭議,例如歐元債券問題以及在歐洲央行是否應繼續大規模購買歐洲危機國家債券。梅克爾向愛麗舍宮的主人堅決說不。但是,當涉及到諸如民族國家主權的問題時,雙方最多是達成比較鬆散的妥協。比如今後可能有向歐洲法院投訴某個歐盟國家財務管理不善的可能性,但是歐洲法院不應否決國家預算。
如此一來歐洲就沒有出路。評級機構最近確實是犯了錯誤。他們受到責罵,因為他們對歐洲面臨的危險沒有及時發出警告。但現在他們及時發出了警告。就算人們不去感謝他們,但必須承認,他們揭開了歐洲領導人最痛的傷疤。還記得11年前我們編輯部的一篇文章是怎麼說的嗎? "只有政治才有機會持久地領導歐元區走出低谷。"直至今天,情況依然如此。
作者: Henrik Böhme 編譯:李京慧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