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記者無疆界組織
記者無疆界組織(也譯無國界記者,法語: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縮寫:RSF)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收集海外情報法"違憲嗎?記者提出上訴
德國聯邦憲法法院正在審理《聯邦情報局法》一案,此案令外界有機會一瞥德國海外情報部門的工作。這項法律完全符合基本法嗎?是否應設置更嚴格的限制?
一名香港警官吐露心聲
在香港,警方和反政府示威者一再發生激烈衝突,聖誕節期間,約百人被逮捕。在新的一年裡,反政府運動想必也不會平息。引起爭議的港警執勤力量處於衝突中心。德廣聯駐記者在香港採訪了一名警官。
多家港媒記者再被拒絕入境澳門
獲澳門當局發出採訪證的多家香港媒體記者,周三被拒絕入境澳門,理由是「強烈跡象顯示企圖從事危害澳門公共安全與秩序的活動」。
澳門加強邊境檢查 香港記者入境受阻
在澳門慶祝主權移交20周年之際,有至少兩名香港記者被中國公安或澳門方面阻攔,無法入境澳門。中國公安在港珠澳大橋上的相關行動更是引發司法管轄權的爭議。
"一個國家、一種審查"?
保護記者委員會(CPJ)發布新報告,認為香港、台灣的新聞自由正受到來自大陸的巨大壓力和影響。與此同時,記者無疆界組織統計,中國大陸有120名記者被拘押。
「記者無疆界」年度報告:遇害記者減少 在押記者增多
「記者無疆界」發布的年度報告稱,今年共有49名記者遇害,是16年來遇害記者人數最少的一年。與此同時。在中國遭關押記者的人數則增加了一倍。
報告:中國關押記者人數全球之冠
據記者維權組織調查統計,全球至少有兩百多名記者係獄。中國就有48名記者在獄中,是世界上關押記者人數最多的國家。
橡皮擦裡旁觀中國 傳奇德國駐華記者卸任
在中國累計生活了三十餘年的德國《世界報》駐北京記者埃林幾個星期前卸任,返回了德國。這位被各大德國媒體駐華記者譽為「傳奇」的中國通,本周末在柏林的一場討論會上分享了自己對幾十年駐京經歷的心得體會。
美記者揭露穆斯林被迫害真相
《紐約時報》和《南德意志報》日前引述中共內部文件,揭露新疆穆斯林被迫害的證據。美國記者莫克則透過訪談,讓當事人口述他們被關押的故事。
印尼女工遭遣返 疑因報導香港抗爭
一名印尼家政工、撰稿人被香港當局遣返,理由是逾期居留。但這位家政工本人認為,真正的原因是她寫文章介紹香港抗議運動。
旁若無記者 特魯多惹毛川普
北約峰會晚宴上,加拿大總理和其他國家領導人似乎談到了美國總統川普举辦的記者會。這些內容被攝影機全記錄,引發川普不滿。
普丁加強對記者和博主的監控
在俄羅斯,新聞工作者、博主和社群網站用戶將來會被列為「外國代理」。為此普丁總統為2017年的一條相關法規簽署了附加條款。
外國人在中國當記者是何種感受?
在中國採訪有多大的自由?到底怎樣才可以聊敏感話題?兩名德國記者在柏林講述他們的駐華經歷。
報導中國惹惱當局 瓦努阿圖拒絕記者回家
報導中國政府在太平洋島國的活動,瓦努阿圖《每日郵報》媒體總監麥加裡(Dan McGarry)擬乘坐飛機由澳洲布裡斯班返回瓦努阿圖首都維拉港時被拒絕登機。
記者手記:倫敦城中越南人
艾塞克斯「死亡貨櫃”慘案發生,一度引發各種猜測和聯想。死者來自越南的消息確認之後,因為英國政壇動蕩,當地輿論對於此時的關注度有所降低。但對於在倫敦生活的許多越南人而言,事件是否也已經畫上句點?
油尖旺「追究警暴」集會現火光 港媒呼籲釋放被捕記者
反修例風波持續數月至今,從一開始的催淚子彈、橡膠子彈到後來的水砲車,警民衝突的畫面已經逐漸成為街頭常態。 27日晚上,旺角地鐵站起火,數名示威者被逮捕。 一晚過後,街邊留下了未亁血跡,以及催淚彈射進地面的痕跡。
疑「反送中」文章惹禍 女權記者黃雪琴遭公安拘留
長期透過調查性報導來揭露性騷擾案的中國獨立記者黃雪琴,本月稍早傳出被廣州警方以不明原因帶走拘留。 一名熟知詳情的消息人士向德國之聲表示,黃雪琴說去警局拿回證件後便一去不返。
土耳其攻勢帶來新一波難民潮
土耳其對庫爾德武裝採取軍事進攻一周後,越來越多的居民逃離敘利亞北部。根據聯合國提供的消息,至少已有19萬敘利亞人背井離鄉,而且數字還在增加。
新聞自由備受考驗 香港記者現身說法
隨著香港示威者與警察之間的暴力衝突漸趨頻繁,在示威現場報導對記者來說也變得愈來艱難。 德國之聲訪問了3位香港記者,請他們分享這一陣子以來的親身經歷。
資深德國記者看中國(二):30年後,中國仍不是我家
德國資深記者埃林(Johnny Erling)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作為多家德語報刊的中國通訊員,他經歷了文革結束、改革開放到中共建政70年的發展軌跡。他向德國之聲講述了自己的中國觀感。
資深德國記者看中國(一):從「後文革」到數字時代
德國資深記者埃林(Johnny Erling)在中國生活了30多年。作為多家德語報刊的中國通訊員,他經歷了文革結束、改革開放到中共建政70年的發展軌跡。他向德國之聲講述了自己的中國觀感。
民主轉型未帶來言論自由 緬甸記者:國家仍由「罪犯」掌權
緬甸記者突珊 (Esther Htusan) 2016年因揭露東南亞海鮮產業人口販賣的問題,獲頒普立茲公共服務獎。 她在人身安全屢次受到威脅之後,於2017年12月流亡海外至今。
「記者無疆界」新聞自由獎授予三名女記者
她們分別來自馬爾他、沙烏地阿拉伯和越南:3名女記者榮獲本年度「新聞自由獎」。只有一人能親自領獎。
林鄭月娥好多場記者會,都說了什麼?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從《逃犯條例》修例開始以來,召開過許多記者會。 在諸多爭議當中,召開記者會引來的批評看似比贊譽多。林鄭就此成為歷年以來支持度最低的香港特首。這中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陳秋實:一個不想當記者的演說家不是好律師
一位曾經在中國演說類電視節目中斬獲佳績的年輕法律人——陳秋實看到了大陸媒體在此次香港」反送中「民主運動中的缺席,自己主動承擔起了向大陸民眾理性解讀香港民運的任務。如今他在中國大陸被全面禁聲,但人身自由和律師從業資格尚在。
報導香港:中國對駐華記者施壓
在通過臉書和推特發動針對香港示威抗議浪潮的宣傳戰後,中國當局也加大了對駐華外國記者的壓力。
抵制輿論操作 Youtube關停210個頻道
繼臉書、推特兩大平台大動作關停有操作輿論嫌疑的中國帳號之後,Youtube也自稱找到了類似活動,並且宣佈做出管制措施。這象徵著國際性的科技公司開始改變過去的被動姿態,開始定義與抵制組織性的輿論操作。
前媒體人張賈龍因"尋釁滋事"被抓
張賈龍因講真話曾在2014年被公司解聘。但昨晚被抓是因為「尋釁滋事」。被認為近來低調行事的他究竟幹了什麼?
林鄭遭記者圍剿 避免正面回應
前一天,港澳辦用「出現恐怖主義苗頭」形容香港。香港特首林鄭月娥則在周二早間召開發布會,一度哽咽,但是依然沒有正面回答各類問題,引發現場記者的不滿。
莫斯科:三千五百人集會 逾千人被捕
周日,數千人在莫斯科舉行示威集會,抗議將反對派候選人排除在地方選舉之外。警方使用強硬手段驅散集會,大批示威者被捕,其中包括一名德國之聲工作人員。
柬埔寨組織記者參觀 「這裡沒有中國秘密!「
柬埔寨政府組織數十名記者從金邊前往雲朗海軍基地參觀採訪,揭示傳言中的「中國秘密」。
駭客攻擊多家德國達克斯企業
德國記者調查發現,至少8家德國企業受到駭客攻擊,其中6家為達克斯上市公司。這些攻擊被認為可能來自中國駭客組織。但不排除有其它方效仿犯罪。
索馬利亞飯店遭襲 知名女記者喪生
索馬利亞青年黨武裝分子襲擊了索馬利亞港口城市基斯馬尤的一家飯店。襲擊造成多人喪生,其中包括剛從加拿大返回家鄉的知名女記者那拉耶。
美國和塔利班繼續談判
儘管戰鬥在繼續,塔利班和美國代表在海灣國家卡達重新開始進行談判。雙方都希望通過談判為結束18年的衝突找到解決方案。
六四30周年:香港記者講述親歷鎮壓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當年約有30多名香港紀者及攝影師在北京天安門採訪,親歷這一場學生運動,也成了他們一生不可磨滅的記憶。德國之聲新近採訪了前《星島晚報》新聞記者梁慧玟及前路透社攝影記者曾顯華,重溫歷史真相。
六四30周年:選擇不沉默 堅持說真相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在事件日漸遠去、年輕一代要求與中國民主割裂的呼聲下,30年來一直在香港籌辦紀念運動的香港支聯會本5月12日舉辦座談會,分析香港過去30年在八九民運所扮演的角色及歷史意義,並審視如何保存真相、傳承記憶至下一代。
坐牢逾500天 路透社兩記者緬甸出獄
有關羅興亞人大屠殺事件的報導使記者瓦隆和覺梭遭牢獄之災。現在根據一項大赦令,他們得以獲釋。該大赦令還將給另外6500人帶來自由。
評論:新聞自由三建議
今天,5月3日,我們慶祝新聞自由日。德國之聲主編Ines Pohl指出,其實,我們並無慶祝理由。如何持續性強化新聞自由,她提出3個建議。
「被消失」五個月後 盧廣依舊「不知去向」
今天是一年一度的世界新聞自由日,而著名中國攝影師盧廣在新疆喀什被捕至今也已五個多月。一名熟知情況的友人告訴德國之聲,中國政府過去幾個月不斷向盧廣的家人施壓,導致他們不願公開分享任何關於盧廣案的最新情況。
北愛記者命案 一女性被捕
上周,29歲的北愛爾蘭記者萊拉‧麥基在示威遊行中被射殺,北愛爾蘭警方先逮捕了兩名年輕嫌犯,後將他們釋放。本周二,一名57歲的婦女被捕;「新愛爾蘭共和軍」承認犯案。
2019新聞自由排名﹕美國「亮橘燈」 中國倒數第四
無國界記者的最新調查指出,今年全球新聞自由度呈惡化趨勢,不光是發展中國家,連部分一向標榜自由的發達國家也響起警報。
對川普的揭露性報導獲普立茲獎
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兩個調查性報導榮獲2019年普立茲獎。在21個類別的獎項中,有關美國惡性槍擊事件的報導獲得了其中3個。
「他們隨時準備將我砍頭」
德國女記者芬埃森懷著身孕前往敘利亞與一名加入極端組織的女友會面,卻遭到聖戰組織綁架。她被挾持長達351日,並在當地生下孩子。
曾警告楊軍勿入境中國 澳前記者: 對澳政府失望
負責進行中國干涉澳洲内政調查的前記者加諾特接受澳廣訪問時表示,他曾警告澳籍華裔作家楊軍不要訪回中國。 楊軍最後未采納加諾特建議,於今年一月在廣州機場被國保帶走。
此處無風景 記者別添亂
越來越多新疆「再教育營」的受害者和被拘押者家人在海外講述自己的遭遇,使得國際社會對新疆人權狀況持續關注。目前外國記者也被允許在嚴密的監視下參訪新疆。
德語媒體:中國的宣傳攻勢
記者無疆界組織發布的「全球新聞自由排行榜」中,中國在總共180個國家排名第176位。而駐華外國記者俱樂部也表示,中國的新聞環境是「過去20年以來最糟糕的」。
「記者無疆界」組織要求中國停止對瑞典媒體的攻擊
人權組織「記者無疆界」周一(3月18日)敦促中國駐斯德哥爾摩大使館立即停止其對瑞典記者的仇恨言論,並指責北京試圖強化其在海外的監控。
對德國足協主席的一次戛然中斷的採訪
德國足協主席格林德爾日前就新設的國際足球總會俱樂部世界盃賽和引起爭議的環球國家聯賽接受德國之聲採訪。不過,及至涉及向國際足球總會提供的250億美元開價問題,格林德爾突然中斷了採訪。
一位新聞攝影記者的遺產
希臘著名新聞攝影記者Yannis Behrakis在雅典病逝,終年58歲。Behrakis生前多次贏得攝影界重要獎項,其中就包括世界新聞攝影比賽(荷賽)大獎。
德國記者或被迫撤離土耳其
在土耳其等待新的新聞報導證件的外國記者中, 有很多老面孔。有些記者已經在那裡工作了幾十年。對於德國電視二台記者續延記者證被拒一事,聯邦外交部已插手向土耳其方面施加壓力。
上一頁
第7 頁,共2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