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記者無疆界組織
記者無疆界組織(也譯無國界記者,法語:Reporters sans frontières,縮寫:RSF)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原計劃赴英留學 中國記者黃雪琴傳失聯
長期關注中國女權運動的記者黃雪琴與異議人士王建兵傳出自19日下午與外界失聯。消息指出,黃雪琴原訂20日經香港前往英國留學,王建兵則是要在當天去送別。
記者無疆界等NGO致信習近平 呼籲釋放張展
包括記者無疆界在內的四十多個非政府組織聯署, 呼籲中國領導人習近平釋放因報導武漢疫情被判刑的公民記者張展。她因在獄中絕食健康狀況惡化。
港府再點名 記協力抗政府施壓
香港保安局局長鄧炳強15日再次對香港記協提出質疑,稱他鼓勵記協公開會員名單與財務狀況,這樣才能得到一個清白。記協主席重申,該組織未收取外國資金,也不擔心會因國安法而被迫解散。
阿富汗記者指控塔利班毆打虐待
阿富汗Etilaat Roz報的記者Taqi Daryabi和Neamat Naghdi9月9日表示,他們在報導潘傑希爾抗議活動後遭到塔利班毆打虐待,造成嚴重瘀傷。當被問及此事件時,一位匿名的代理塔利班部長表示,將對記者襲擊事件進行調查。Etilaat Roz報紙的創辦人兼主編達裡亞比 (Zaki Daryabi) 說,這個暴力事件向阿富汗的媒體發出了令人不寒而慄的訊號,當地獨立媒體在過去20年裡蓬勃發展,其中大部分由西方捐助者資助。
塔利班射殺德國之聲記者家人 多家德媒籲柏林協助
消息指出,連日來塔利班突襲了至少三名德國之聲記者在阿富汗的家,其中一名記者的一名家人遭塔利班成員殺害,另一名家人不幸受重傷。德國之聲聯合其他媒體,呼籲德國政府確保記者在阿富汗的安全。
澳記者成蕾遭捕滿周年 友人發公開信關切情況
澳洲记者成蕾被中國政府逮捕滿一年,周四(8月12日)一群她的前同事發布公開信,關注她目前的情況,而澳洲政府也強調,對於成蕾案件沒有清楚的細節感到擔憂。
記者手記:我的東京 2020——獎牌的兩面
新冠瘟疫影響了一切。然而,2020 東京奧運仍有其魔力。德國之聲記者Oliver Moody現場體驗了在日本首都舉行的本屆夏季奧運會——心情複雜。
德語媒體:不受歡迎的西方記者與「女漢子」
德語媒體《日報》指出,在中國官媒和愛國主義者宣導之下,外媒記者被認為是藉由虛假報導來阻止中國的經濟發展。 《法蘭克福匯報》則關注中國央視記者稱奧運鉛球金牌得主鞏立姣為「女漢子」所引起的風波。
俄羅斯封鎖更多批評政府網站
總部設在倫敦的兩家媒體Oktrytye和MBKh表示,他們的網站對大多數俄羅斯網路用戶已經無法訪問。無國界記者組織批評俄羅斯製造了"一種扼殺獨立記者的氛圍"。
美國對外國記者在中國遭到騷擾深表關切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普萊斯說,美國對外國記者在中國報導水災時受到的騷擾和恐嚇感到擔憂。這名發言人同時敦促中國不要削減2022年北京冬奧會的新聞採訪權。
曾紀錄七一刺警案 香港記者遭搜屋、扣證
曾拍攝到七一刺警案的香港記者,日前以「協助調查」身份幫助警察辦案,26日深夜卻在無律師陪同下被帶往警局錄口供,且住所遭搜索、旅遊證件也遭扣留。這是對香港新聞自由的另一次打擊嗎?
外媒「抹黑」?德國記者鄭州被圍堵
周末,一位德國記者在鄭州街頭採訪時被路人阻攔質問的畫面在中國社群網站上引起關注。「抹黑中國」已經成了對外國媒體的集體指責。
長平觀察:斯諾留給西方記者的啟發
《中國日報》宣佈成立「新時代斯諾工作室」,遭到斯諾女兒的抗議。時評人長平認為,一旦成為「中國人民的老朋友」, 可能比其他人更不會受到中共的尊重。
德國記者疑災區「作秀」往身上抹泥遭停職
德國RTL電視台一名女記者在洪災災區報導災後情況時,疑似為了增添新聞張力往自己的臉上及身上抹泥。該名記者已為自己的行為道歉並被電視台停職。
梅克爾在「謝幕記者會」上講了什麼?
德國總理梅克爾7月22日最後一次以總理身份出席了夏季記者會,不僅談到當前的德國內政與世界政治,也回顧了16年任期的方方面面。
荷蘭著名犯罪問題記者遭槍擊
荷蘭著名犯罪問題記者彼得‧R‧德‧弗裡斯(Peter R. de Vries)在阿姆斯特丹遭不明身份者槍擊,生命垂危。政界人士稱該事件是對歐洲價值觀的攻擊。
林鄭月娥、習近平入榜全球「新聞自由掠奪者」
時隔五年,國際非政府組織「記者無疆界」近日更新了「新聞自由掠奪者」名單。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作為該榜的首批女性名列其中。被指為「習近平的傀儡」。
外媒記者走訪上海乾部學院
為了確保黨員們在意識形態上與中共領導層保持一致,黨員們會定期參加培訓課程。德國之聲記者Mathias Bölinger參觀了上海一家幹部學院。
無國界記者悼"蘋果" 新港警一哥痛斥假新聞
在巴黎和柏林的中國大使館前,「無國界記者」組織為《蘋果日報》舉辦「葬禮」,呼籲國際社會捍衛香港新聞自由。在香港,新上任警察務處處長蕭澤頤則就打擊假新聞發聲。
《蘋果日報》末日前夕 三名記者的自白
香港《蘋果日報》敲響喪鐘,23日午夜停運,告別26年歷史。三名留守到「末日」的在職記者,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百感交集,「我只不過是想做個稱職的記者,為什麼要承受這些?」
訓人又道歉:拜登也對記者發脾氣?
對記者窮追不捨的提問失去耐心、出言不遜的美國總統看來不止川普一人。拜登在日內瓦的一場記者會上對一位CNN記者發火後,至少及時道了歉。
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疫情後的新聞報導與媒體自由
本屆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在「顛覆與創新「的主題下探討新冠危機後的新聞報導之路。德國總理梅克爾宣佈了論壇的開幕。
疫情下辦奧運 日本為志工和記者接種疫苗
日本在疫情下舉辦奧運引起許多民怨,不過7月23日開幕式在即,日本政府只能趕緊拿出對策。
在白俄羅斯遭拘押德國之聲通訊員獲釋
2021年5月,亞歷山大‧布拉科夫(Alexander Burakow )在從白俄羅斯為德國之聲作報導時被捕,20天後釋放。在接受採訪時,他表示,拘押條件讓人 "猶如置身軍事監獄"。
盧卡申科的鎮壓沒有界限
愛爾蘭瑞安航空公司的客機迫降在白俄羅斯首都明斯克機場後,該國反對派記者普羅塔塞維奇立即遭到逮捕。他的一名同事寫道,此事證明,盧卡申科的鎮壓沒有界限。
白俄羅斯記者: 這裡等著我的是死刑
白俄羅斯記者普羅塔塞維奇遭到當局以離奇的方式逮捕後,同班機上的一名乘客描述了他當時的反應。
獨立調查:BBC記者以「欺瞞手段」誘騙戴妃受訪
英國一份獨立調查指出,BBC記者曾以「欺瞞手段」取得專訪戴安娜王妃的機會。當時戴妃在訪談中說出婚姻中存在第三者,重創英國王室形象。威廉王子稱,這段訪談是導致父母婚姻觸礁的主要原因,也使母親在生前最後幾年陷入「恐懼、偏執和孤立」。
報導敏感案件 德國之聲記者在白俄羅斯被判監
德國之聲在白俄羅斯的通訊員被控參加非法集會,並被當局判處20天監禁。德國之聲和德國外交部要求明斯克盡快釋放這名記者。
中國外交部:美方已驅逐數十名中國記者
在5月11日的中國外交部記者會上,發言人華春瑩稱,2018年以來,美國方面已經無限期拖延甚至拒簽20多名中國記者的簽證,還在2020年3月「變相驅逐60名中國駐美記者」。
報導中國式「法治」:德國之聲記者獲獎
在中國內地,法治缺失;在香港,法治受到蠶食。德國之聲關於中國式」法治「的報導獲得香港人權新聞獎表彰。
緬甸流亡記者:人民終將勝利
德國之聲專訪兩位流亡在外的緬甸記者。政變三個月過去,他們仍對民主運動充滿信心,也對中國和台灣發出不同的呼籲。
捍衛新聞自由——衝擊靈魂的照片
畫面越感人,效果越明顯。以下照片選自記者無疆界組織發布的《2021年度新聞自由圖片集》,其中一些圖片甚至是冒著生命危險拍攝的。
德國之聲2021年言論自由獎獲得者:為無聲者抗爭
托博雷‧奧武裡獲得德國之聲頒發的2021年言論自由獎。她曾裝扮成性工作者臥底調查,為奈及利亞人口販賣受害者發聲。在此過程中,她遭遇了虐待,目睹了斬首,好不容易逃脫了謀殺。
奈及利亞記者Tobore Ovuorie榮獲今年度DW言論自由獎
她曾隱名埋名以性工作者身份進行新聞調查,期間受到強姦等暴行。此前,Tobore Ovuorie已為她的調查工作獲得多個獎項,Netflix曾把她的故事拍成電影。
公民記者張展、陳秋實、方斌現在怎麼了?
今天是國際新聞自由日, 四名因在武漢報導新冠疫情而被中國政府逮捕的公民記者,在事發一年後,仍未重獲自由。消息傳出,陳秋實仍遭當局嚴加管控,方斌的案件毫無進展,張展則是已被送入監獄服刑。
緬甸政變超過3個月 記者被迫選邊站
政變後,除了緬甸軍政權逮捕記者並禁止獨立報導,反對派也對媒體報導設限,在這種壓力下,緬甸記者們依舊想辦法維持中立,報導真相。
鄧炳強挺立「假新聞」法 港外國記者會促澄清疑問
香港警務處處長鄧炳強近日表示,對於嘗試用「假新聞」危害香港安全的人,警方會全面調查。香港外國記者會致函要求其解釋「假新聞」的定義等問題,並得到警方回信。
不再優秀:德國新聞自由指數降級
在記者無國界組織4月20日發布的2021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排行表上,德國從之前的第11名滑落第至13名,不再屬於優秀之列。
2021全球新聞自由指數 中國倒數第四
無國界記者組織20日發布2021年世界新聞自由指數,中國仍維持全球第177名,而亞洲地區不少國家也因政府加大打壓新聞自由的力道,導致排名下滑。
記者鏡頭下的2020:世界新聞攝影獎獲獎作品
沒有什麼比照片更能捕捉到過去這一人類命運之年的印記。新冠疫情全球流行、戰爭、環境破壞——世界新聞攝影獎獲得者鏡頭下的2020,籠罩在陰影之下。
歐盟對駐華外國記者處境表示憂慮
歐盟外交政策高級代表波瑞爾發表聲明,認為BBC記者沙磊離京赴台是駐華外國記者不堪恐嚇與阻撓被迫離開中國的又一案例。與此同時,中國外交部則與駐華外國記者協會打起了「口水戰」。
德語媒體:不能讓中國人搶奪我們的港口
最近蘇伊士運河發生的貨船擱淺事件,令全球的供應鏈都受到了影響,這也足以說明海洋運輸具備何等重要的戰略意義,失去了港口就等於失去了掌控經濟命脈的能力。
BBC記者辭京赴台事件持續發酵
英國廣播公司駐華記者沙磊日前離開北京前往台灣後,駐華外國記者協會、全球保護記者委員會等團體紛紛發聲,譴責中國令記者工作環境惡化。中國外交部則指責這些組織「擺出受害者的架勢倒打一耙」。
記者手記:在美華人如何看中國的外交政策
因為新疆人權問題,美國和加拿大、歐盟、英國等聯合起來,宣佈對中國涉及侵犯新疆維吾爾族人權的中國官員做出制裁。同一時間,中國也對歐洲等西方國家做出了反向制裁。那麼,在美國的華人如何看待中國這種激進的戰狼式外交呢?
BBC駐華記者悄聲辭京赴台 華春瑩問「他跑什麼」
BBC駐華記者沙磊在北京工作兩年後,一周前悄然離開中國。他表示,在中國工作變得越來越困難,個人安全也面臨威脅。
記者手記:在美國打疫苗
美國是世界新冠疫情最為嚴重的國家之一,但目前也是全球範圍內疫苗接種速度最快的之一。在美國接種疫苗是怎樣的過程,美國人的生活是否能就此回到正軌?
中國外長兩會記者會談中國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
3月7日下午,中國國務委員兼外交部長王毅就「中國的外交政策和對外關係」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在記者會上王毅表示,中方願與美方一道共同推動中美關係「辭舊迎新」。談到香港問題時,他表示「如果不愛國,談何愛港」。
記者手記:在美華人如何看拜登新政府?
在美華人對於前總統川普的討論度直線下降,如今更關注拜登新政府的政策,尤其是拜登旨在打擊對亞裔人士的種族歧視行政令。生活在德州的德國之聲記者記述了不少亞裔人士在疫情期間受到歧視的經歷,以及在美華人對於新政府的看法。
張展在獄中繼續絕食抗議
第一個因為報導新冠疫情真相被判刑入獄的中國公民記者張展繼續在獄中絕食抗議。她拒絕上訴,因為她認為整個體制都是荒謬的。
德語媒體:每況愈下的中國新聞環境
派駐中國的外國記者從事新聞採訪越來越難,而駐華記者遭驅逐、刁難、甚至恐嚇襲擊的事件則越來越多。中國要回到改革開放前的狀態嗎?
上一頁
第4 頁,共2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