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指一個國家公民,可以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國安法定罪第二人 香港青年獲刑5年零9月
2021年11月11日,香港法院以 "煽動分裂國家罪 "判處馬俊文五年零九個月的監禁,原因是他呼喊鼓吹香港獨立的口號。
《立場新聞》總編辭職 香港媒體人:報導難以為繼
繼香港獨立媒體《加山傳播》遣散在港成員後,親泛民主派的香港網媒《立場新聞》上周末也傳出總編輯鍾沛權辭職的消息。對此,中國官媒《環球時報》報導,「愛國力量在追究反政府媒體的責任上發揮了積極作用」。
調查:近半數駐香港記者計劃離港
香港言論自由在《香港國安法》通過後不斷限縮。根據香港外國記者會(FCC)最新調查顯示,近半數記者表示預計要離開香港,並且超過8成都認同,香港新聞業工作環境已「變得更糟」。
又走了一個:雅虎徹底退出中國
雅虎宣佈停止其在中國大陸的服務,理由是「越來越具有挑戰性的商業和法律環境」。不久前,領英也以類似的理由關閉了中國服務。
哥哥推特發文曝張展近況 憂熬不過冬天
中國公民記者張展的哥哥張舉近日在推特上發文分享張展近況,表示他擔憂張展無法堅持過即將到來的冬天。此外,多名長期關注張展情況的維權人士,也呼籲中國政府立即讓張展保外就醫。
德語媒體:歐洲應當自己花錢開展中國研究
德語報刊繼續關注德國孔子學院有關習近平的講座被北京方面叫停的議題。《新蘇黎世報》認為,歐洲的高校應當停止和孔子學院的合作,讓這家文化機構像歌德學院那樣在各地獨立運作。《漢諾威匯報》則批評了德國高校在此問題上的猶豫不決。
法蘭克福書展開幕 右翼出版社惹爭議
2021年法蘭克福書展在一場爭議中開幕:由於書展也允許右翼出版商參展,一位非洲裔女作家取消了她的亮相。對此書展方面表示會堅持言論表達自由。而批評者則指責組織方「對不寬容的人過於寬容」。
澳門《愛瞞日報》停運 媒體空間限縮恐成「一言堂」
有澳門傳媒工作者向德國之聲表示,澳門因市場小媒體經營不易,「敢言的獨立媒體消失及多元聲音被撲滅下,恐怕將慢慢成為一言堂」。
中國擬禁非公有資本從事新聞業務 言論自由再受限
中國在2021年版市場準入負面清單中,擬限制非公有資本從事新聞業務。中國學者認為,類似規定早已存在,此次是政策的一次重申,也是向商業媒體「劃紅線」,指明「不可為」的領域。
新加坡:「防止外來干預法」是反境外勢力或打壓異見?
新加坡4日通過的新法將賦予內政部長更多權力,允許當局封鎖網路内容,此法遭批評可能成為打壓獨立媒體和倡議人士的工具。
憂滲透與起底風險 維基百科對中國編輯下禁令
據《香港自由新聞》報導,維基媒體基金會因中國用戶威脅向港警舉報香港編輯,撤銷了7名中國用戶的登錄權與另外12名用戶的管理與編輯權。中國用戶群駁斥相關決定,號召中國用戶開始「鬥爭」。
調查:「一國兩制」指數仍低 言論自由評分大跌
香港智庫「民主思路」公佈調查指出,香港人對「言論自由」的評分明顯下跌,有意移民的香港人則持續增加,報告中還有哪些內容?
公民實驗室:蘋果在中國的審查滲入港台
蘋果在中國的審查滲透到香港與台灣。其實,蘋果在台灣對內容進行審查並無法律依據,但在台灣的蘋果公司網站上的文字鐫刻服務欄位,卻無法提交「習近平」丶「毛主席」等詞匯。
端點星案宣判 陳玫證實已獲釋返家
端點星案的兩名被告陳玫與蔡偉在13日正式遭判刑15個月後,陳玫的哥哥表示弟弟已於15日獲釋返家。專家分析,中國政府處理此案的方式顯示,備份中國政府刪除的內容可能被視為犯罪。
台海緊張局勢燒至出版界 台灣書籍被冷處理
兩岸關係緊張,也導致台灣書籍在中國出版難度增加,多名台灣編輯及出版社指出,現在就連不涉及敏感議題的美食和旅遊書,都很難在中國發行。這是什麼原因呢?
俄羅斯封鎖更多批評政府網站
總部設在倫敦的兩家媒體Oktrytye和MBKh表示,他們的網站對大多數俄羅斯網路用戶已經無法訪問。無國界記者組織批評俄羅斯製造了"一種扼殺獨立記者的氛圍"。
香港移民潮:傳媒人、藝術家紛紛出走
「香港移民潮」不斷發酵,知名傳媒界、藝術界人士紛紛出走。前香港電台主持人韋安仕(Steve Vines)今傳出已離港赴英,同一天,知名異議藝術家黃國才也宣佈自己人在台灣。
香港國安法首案:唐英傑被判九年監禁
香港首宗涉嫌違反《國安法》的案件周五宣判。24歲被告唐英傑因「煽動他人分裂國家罪」及「恐怖活動罪」兩項罪名被判九年監禁。 國際特赦組織認為,這一判決是對言論自由的重擊。
遭中國通緝的異議青年王靖渝 抵達荷蘭尋求庇護
持有美國綠卡的王靖渝因質疑官媒報導遭中國通緝,在海外流亡數月後,終於從烏克蘭安全抵達荷蘭。他正在申請庇護,整個過程十分波折。
還我帳號:川普控告臉書、推特
半年前,川普被推特、臉書等社交平台封號。現在這位美國前總統將這些聯網巨頭告上法庭,指控它們侵犯言論自由。
國安法持續衝擊香港媒體 記協:白色恐怖無處不在
28日,香港的網路媒體winandmac宣佈撤出香港,《852 郵報》也表示暫時下架所有影片。同日,香港電台多個節目宣佈中止。香港記者協會發布聲明,形容現下香港的白色恐怖已無所不在。
《蘋果》前主筆被捕 立場新聞下架評論文章
在香港《蘋果日報》終止營運數天后,香港警方27日晚間於機場以違反國安法名義,逮捕正準備前往英國的前《蘋果日報》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香港記協對此做出強烈譴責。
香港新聞自由進入寒冬 「反對聲音」從主流消失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出版最後一版後正式消失,傳媒界感到沮喪之際,德國之聲專訪多名學者,解析《蘋果》關閉對香港新聞業以及整體社會有何影響?
北京如何通過國安法重塑香港?
人權活動人士警告說,香港國安法正在為「言論自由定罪」並且迫使香港「宣誓效忠」北京。專家們說:「這是在訓練港人遵守中國共產黨制定的規則。」
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疫情後的新聞報導與媒體自由
本屆德國之聲全球媒體論壇在「顛覆與創新「的主題下探討新冠危機後的新聞報導之路。德國總理梅克爾宣佈了論壇的開幕。
香港收緊電影審查 違反國安法不宜上映
香港修訂電影檢查條例,未來電影檢察員必須確保電影內容不會出現批評中國的情節。此舉意味著香港的言論自由及藝術創作空間進一步受到壓縮。
德語媒體:嚴刑峻法管不了港人的心
《新蘇黎世報》評論稱,雖然維園守夜被禁,但香港街頭仍亮起悼念六四的燈火燭光,顯示出港人已做好繼續為民主理想奮斗的準備。《世界報》指出,中國獨裁的家庭政策相當危險。
國安法罩頂 香港老師如何教六四?
今日六四32周年,也是香港首個國安法下的六四,六四在校園內變成敏感詞,教師如履薄冰。德國之聲訪問五位中學教師,他們都在重重壓力下設法打擦邊球,而不同校情丶不同科目各有做法。
端點星案開庭未宣判刑期 家屬:北京只允許一種聲音
廣受各界關注的端點星案,上周在被告陳玫與蔡偉遭關押超過一年後首度開庭,但法官並未當庭宣判刑期。家屬告訴德國之聲,此案的過程顯示,中國內部言論自由的空間越來越緊縮。
德國之聲2021年言論自由獎獲得者:為無聲者抗爭
托博雷‧奧武裡獲得德國之聲頒發的2021年言論自由獎。她曾裝扮成性工作者臥底調查,為奈及利亞人口販賣受害者發聲。在此過程中,她遭遇了虐待,目睹了斬首,好不容易逃脫了謀殺。
奈及利亞記者Tobore Ovuorie榮獲今年度DW言論自由獎
她曾隱名埋名以性工作者身份進行新聞調查,期間受到強姦等暴行。此前,Tobore Ovuorie已為她的調查工作獲得多個獎項,Netflix曾把她的故事拍成電影。
應對中國挑戰,澳洲通过學術自由新法律
澳洲通過新的法律強化對大學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的保護。此前中國政治的學術研究屢遭投訴而引發澳洲學界和輿論不滿。
挺人權拒收中國學生?澳學刊被批種族歧視
澳洲墨尔本大學一份學生刊物刊發文章,稱鑑於中國當局在新疆的人權劣跡,墨爾本大學應停止接收中國學生。這一言論引發歧視爭議,校方表示不認同作者立場。
用VPN翻牆真的安全嗎?
虛擬專用網路VPN是規避政府審查制度的一種應急辦法,使用者可以通過VPN隧道進入自由網路。但我們真的能信任VPN的供應商嗎?
「查理」式幽默引發眾議
新一期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的封面是英國女王在用膝蓋「跪壓」梅根,這不能不讓人聯想起美國黑人佛洛伊德被警察跪壓致死的畫面。
被指傳播"不雅內容" TikTok在巴基斯坦再遭禁
巴基斯坦方面表示,3月11日封鎖了TikTok,此前該國法院下令禁止這一應用,指其「傳播不雅、不道德內容」。在鄰國印度,這款源自中國的火爆短影片APP早已被禁。
自由之家2021報告 中國自由度再列全球倒數
非政府組織自由之家(Freedom House)的2021年全球自由度調查報告出爐,再度將中國列為全球自由度表現最差的國家之一。香港因為近年民主受到壓制也被評為部份自由的地區。
香港電台檢討出爐:寒冬下公共廣播之死?
香港正經歷著史無前例的政治動蕩,媒體業也不例外。多年來角色爭議不斷的香港電台,在反修例運動後成為箭靶之一。近日港府公佈港台的檢討報告,勾勒出香港公共廣播的未來——究竟是出路或末路?德國之聲訪問業者和學者,探討它對港台及傳媒生態的衝擊。
客座評論:一個新的公共討論空間帶來的希望
Clubhouse社群網站近來在華人圈成為熱門話題,雖然該App不久之後便在中國遭到封鎖,但還是有不少包括大陸民眾在內的華人參與討論,而且參與人越來越多。政治學者張俊華對此作了更深入的觀察。
柬埔寨否認會進行中國式網路管控
柬埔寨否認,制定網路新法是要引用中國式防火牆進行網路監控和審查,並補充說,將很快起草法律來保護個人數據。
國際公共廣播電視服務機構譴責BBC在中國遭禁
一系列全球知名的公共廣播電視服務機構對於英國廣播公司(BBC)在中國遭禁一事表示擔憂。香港電台也不再轉播BBC世界新聞頻道節目和廣東話節目BBC時事一周。
使用DW定製賽風 翻越網路封鎖
言論自由始終受到來自政府部門的網路封鎖之威脅。自2012年以來,德國之聲一直在與翻牆軟體賽風合作,致力於讓所有人都能不受限制地訪問德國之聲或其他網站的內容。
歐盟呼籲中國撤銷BBC禁令
歐盟周五發布聲明,呼籲中國撤銷對BBC世界新聞台的禁令。歐盟指出,北京封禁BBC的舉措導致其境內言論自由進一步受限,違反中國憲法和《世界人權宣言》中保障的言論自由。
頂不住新德里當局施壓 推特暫封印度部分賬戶
數月來,印度農民抗議浪潮不斷,相關推文惹惱了新德里。推特正屈服於政治壓力,不過仍試圖高舉言論自由旗幟。
香港法官引國安法案例 禁網台主持人傑斯保釋
傑斯沒有違法香港《國安法》,卻被法官以《國安法》的條文拒絕其保釋,其女兒聞訊痛哭,有法律學者質疑《國安法》被濫用丶產生很多不確定性。
德語媒體:自由、訝異與感人的時刻
《法蘭克福匯報》報導說,世衛代表團在武漢僅能給出進一步調查的推薦。《南德意志報》寫道,Clubhouse存在的幾天有一些不平凡的時刻。
Clubhouse雖被封 人們依舊渴望言論自由
北京時間2月8日晚上大約七點多,在中國大陸風靡了幾天的Clubhouse軟體被中國的防火長城封了。在中國,不用VPN便無法訪問該軟體。而使用中國電話號碼(以+86開頭)也無法成功註册該軟體。
德語媒體:從吹哨醫生到黨的英雄
一年多以前,眼科醫生李文亮因發文警告親朋好友注意一種新出現的病毒,曾被警方嚴厲訓誡。而在他本人因感染新冠病毒去世後,當局又追授他各種榮譽,使他成了中國制度優越性的代言人。
「堅持正確政治方向」 中國收緊自媒體言論
中國國家網路信息辦公室1月29日召開全國視訊會議後宣佈,將加強管控「自媒體」平台的訊息傳播。近日,許多微信丶搜狐的公眾號作者都收到相關規範通知。
社交平台Parler狀告亞馬遜 司法首戰失利
衝擊美國國會事件發生後,網路巨頭亞馬遜宣佈停止向川普支持者聚集的社交平台Parler繼續提供伺服器服務,Parler立即將亞馬遜告上法庭,但法庭首戰失利。
上一頁
第4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