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指一個國家公民,可以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長平觀察:正在消失的民間脫口秀表演
隨著社群網站的普及,中國民間的政治「脫口秀」反而失去舞台。時評作家長平認為,原因之一是習近平新時代不再需要否定毛澤東來獲得掌權的正當性。
中國脫口秀在美國:那些在國內「不能講」的段子
近年來,脫口秀表演在中國興起。因為牆內愈發嚴格的審查制度,脫口秀節目在嬉笑怒罵時常有觸犯審查紅線的可能。但從年初開始,一些中國脫口秀演員開始在北美巡演。離開了牆內的審查制度後,他們也開始嘗試談論之前無法談論的敏感話題。
ChatGPT火遍中國 審查制度下出路何在?
聊天機器人ChatGPT在中國一夜爆紅,相關概念股趁機大漲。但是,在中國嚴格的審查制度之下,整合這款AI工具的本地公司如何避免政治風險?
《查理周刊》漫畫引發眾怒
法國諷刺雜誌《查理周刊》以土耳其強烈地震為題材發表的一幅漫畫引發了廣泛爭議。批評者認為,這幅漫畫既沒有品味,也涉嫌種族主義。
發有關「言論自由」博文引熱議 德駐華使館怎麼說?
德國駐華使館近日發表有關言論自由的一則帖子,提到德國駐華使館通常保留微博下的評論,即使是不那麼友好的評論,並試問網友「這些關於德國的不友好的評論,您是否也可以用來評論中國和中國政府?」該貼引發熱議。
遭微博網友批評 德使館反問:能否評論中國政府
德國駐華大使館微博上一篇關於言論自由的帖子引起網友熱議。文中提到,德國信仰言論自由,但會刪除仇恨以及為大屠殺辯護的言論。德國駐華使館也向網友提問:這些不友好評論,是否也能用來評論中國政府?
專訪: 「他們是無辜的,歷史會證明,也會記錄」
中國的清零防疫政策已經一百八十度急轉彎,春節期間,不少三年沒回過家的人得以和家人團聚,許多人在忙著出遊和走親訪友。但一些在去年11月底抗議中國清零防疫策略的年輕人卻面臨著被逮捕、被取保候審、或者下落不明的命運,辛賞就是其中一位。
北京亮馬橋抗議之後: 朋友失聯,壓力大但不後悔
11月27日晚的北京亮馬橋抗議事件已經過去一個半月,許多嚴格的防疫政策在此後不久就不再執行。這件事的討論熱度已經不如從前,但對不少參與這起抗議的當事人來說,他們的生活從此發生了不可逆的變化。
在德國抗議:哪些可以做,哪些是禁區?
在德國,抗議活動很多,人們經常會因為某種訴求而走上街頭。抗議活動的規則是什麼?抗議者擁有哪些權利,又有哪些禁區?
客座評論:抗疫、批評與決策 ——再談「民主與科學」
新冠病毒海嘯般席捲中國大地。短短十數天內,幾億人感染病毒。醫院人滿為患,火葬場無法按時火化逝者。三年來,政府除了強制實行清零政策,又做過什麼相關預案,以減少人們在大流行的情況下的損失?這些難道不是中國政府該給中國人乃至全世界的一個解釋的嗎?
近半數德國人對體育賽事政治化說不
像今年這樣,體育運動被政治辯論蒙上厚厚一層陰影的狀況前所未見。卡達世界杯和中國奧運會確實都存在爭議,但大部分德國人還是希望體育運動不要和政治摻和在一起。
馬斯克宣稱將辭去推特總裁一職
不過,他同時也表示,找到繼任者之後才會正式辭職。那麼,馬斯克真的會辭職嗎?前不久,他還曾表示"真正能夠維持推特生命的人,都不願接受這份工作。"
關注白紙運動 德國總統盼中國尊重言論自由
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在接受德國之聲專訪時,談到中國各地爆發的反封控示威活動。他對中國人民的心情表示理解,並表示言論自由是一項重要資產,希望中國當局能尊重人民權利。美國白宮也在最新聲明中強調人民有權和平抗議。
塵埃落定:馬斯克正式入主推特
經過一系列反反復復,億萬富翁馬斯克入主社群網站平台推特終於靴子落地。在法庭裁決交易期限的最後一刻,「首席推手」馬斯克抱著一個洗手池進入了推特總部。
一個關於中國網路審查的故事
作為中國農村的一名青少年,他曾利用自己的網路知識觀看了一部關於天安門廣場血腥鎮壓的被禁紀錄片。十年過後,他成為了中國龐大審查機器的一部分。這位曾經從事網路審查相關工作的年輕人向法新社吐露心聲。
俄羅斯女歌手:當歌唱也變得危險
在俄羅斯,敢於公開反對入侵烏克蘭的藝術家們面臨進入黑名單的危險。現在,一個新進成立的特別委員會旨在發現這些所謂的「反俄行為」。許多藝術家都在痛苦中體會,被俄羅斯特務機關盯上是什麼感覺。
「雪餅」案被失蹤滿周年 中國記者案件前景堪憂
中國記者黃雪琴與勞權工作者王建兵周一被捕滿一年。除了全球數十個組織呼籲中國當局立即釋放兩人外,專家告訴德國之聲,兩人案件顯示北京盡可能想讓活動人士保持沈默。
牆外文摘:北戴河會議之後的中共假和諧
有評論認為,北戴河會議之後,中共看起來平靜無波、一團和氣,但這種氣氛只是和稀泥、圖分贓、保權位的「假和諧」。中共20大李克強將屆滿退下,但習近平也未必志得意滿,只會在一種「走鋼索」的情勢下繼續掌權。
打油詩被指影射習近平 中國記者微博遭禁言
一名上海記者近日在私人微博發表一首《致知了》打油詩,卻被認為影射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目前他的微博遭到禁言。
香港自籌書展難產:會是未來書業新常態嗎?
香港年度書展將於下週舉行,今年有本地出版社遭禁止參與,甚至在就連民間自籌的書展也被迫夭折。但與此同時,也有更多人投身書業,讀者對實體書的渴求漸漸增加,令生態有所改變。在後《國安法》時代,香港書業真的路路不通嗎?如何在狹縫中尋找生存空間?
兩名烏克蘭記者獲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德國之聲將本年度言論自由獎頒發給烏克蘭記者米斯提拉夫‧切爾諾夫 和葉夫根尼‧馬洛萊特卡,以表彰他們在被俄羅斯入侵者圍困的馬里烏波爾所作的報導。這兩名獲者有意重返火線。
電影審查制度:「紅線」都在哪裡?
皮克斯的新電影《光年正傳》因為女同接吻的畫面在多個阿拉伯國家遭禁。事實上,對電影頻繁動用「剪刀」的不只是中東地區。以下我們來看一看全球範圍的電影審查制度。
如何規避網路審查?
加速移動頁面、VPN和洋蔥網路如何使用?俄羅斯及其他專制政府正打壓獨立新聞網站和一些社交網路。這支影片將介紹如何在網路遭到審查的國家獲取重要訊息。
德國筆會嚴重內訌 前主席另立山頭
今年五月,德國筆會中心內部發生嚴重爭執,以至筆會中心主席也宣佈辭職。現在,大約兩百名作家在柏林舉行會議,他們另起爐灶,成立了一個新的筆會。
馬斯克稱將恢復川普被封推特帳號
特斯拉創辦人馬斯克周二表示,在完成對推特的收購之後,他會恢復美國前總統川普在推特上的帳號。他表示,把川普赶出推特的同時也「疏遠了這個國家很大一部分人」。
歐盟官員與馬斯克就歐盟數字服務法案達成一致
歐盟內部市場與服務執委布瑞東(Thierry Breton)周一在美國德克薩斯州與特斯拉創始人馬斯克舉行會面。在馬斯克完成對推特的收購之前,二人就歐盟數字媒體監管達成了一致。
淨化網路還是暴露隱私?微博顯示IP屬地引爭議
自從新浪微博上線展示用戶IP屬地功能之後,「梅西在上海」、「吳京在泰國」、「西安吃喝玩樂咨訊在湖南」這樣的發現都讓不少網友大跌眼鏡。而如今微博的評論也會自動顯示發布者的IP屬地,而且這一功能用戶無法自行關閉。
兩名烏克蘭記者獲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烏克蘭記者葉夫根尼‧馬洛萊特卡和姆斯提斯拉夫‧切爾諾夫冒著生命危險記錄了馬里烏波爾被圍困過程。這兩名勇敢的新聞人被授予本年度德國之聲言論自由獎。
客座評論:大外宣如何成功塑造中國惡劣形象
海外中文新聞網站多維近日突然宣佈關閉。該網站最初由旅美媒體人何頻創立,2009年被一位港商收購之後,出現不少偏向北京政府立場的內容。許多人因此而將其視為中國「大外宣」組成部分之一。多維創辦人何頻為德國之聲撰寫此篇客座評論。
推特最大股東馬斯克 目前拒入董事會
對於全球網路社群網站平台推特來說,其影響力最大的批評者同時也是他最大的股東。全球首富馬斯克在購買了推特約9%的股份之後,雖然牢騷滿腹,但卻沒有要加入推特公司董事會的意思,至少目前是這樣。
馬斯克大舉入股推特
特斯拉老闆馬斯克一舉成為網路短信服務商推特的最大股東。推特股價應聲大漲五分之一以上。其實,馬斯克曾經常發貼詬病推特。
中國央視自2020年10月以來首次復播NBA
中國央視在3月30日直播了NBA快船對陣爵士的比賽。這是央視自2020年10月以來首次復播NBA比賽。此前,休斯敦火箭隊總經理莫雷發推文支持香港示威者、NBA總裁挺「言論自由」,引發中方不滿。在過去近18個月裡,NBA從央視欄目
「我是吉賢,我在敖德薩」
在俄羅斯對烏克蘭的侵略戰爭開始後,北京人王吉賢開始在社媒上分享敖德薩的日常,以及戰爭給這座城市的影響。他反對戰爭、反對侵略,支持烏克蘭人民、支持和平。一周前,他的所有中國網路帳號被刪。他對DW說,「我不害怕」,「但這樣的事讓我很傷心」。
柬埔寨效仿中國網路防火牆的項目推遲
柬埔寨效仿中國網路防火牆的言論管制項目(NIG)本周決定推遲實施。柬埔寨政府稱,NIG將增加國家稅收,並幫助解決網路犯罪。人權活動者說,這個項目的主要目是打擊柬埔寨的言論自由和異議人士。
因發表「侮辱英烈」言論 媒體人羅昌平被提起公訴
中國知名媒體人羅昌平周六(2月18日)被海南省三亞市檢察署提起公訴,他因在新浪微博發表有關朝鮮戰爭的評論被指控「在網路上公然侮辱、詆毀英雄烈士」。
張展傳健康狀況改善 方斌案件仍撲朔迷離
因報導武漢封城遭北京判刑四年的公民記者張展,近日傳出健康狀況有好轉的跡象。除了能自行行走外,之前因絕食而受損的腸胃,現也傳出已有所恢復。但同因報導武漢封城被捕的方斌,卻傳出目前仍罪名不詳。
長平觀察:谷愛凌、彭帥、朱易和八孩母親
谷愛凌(Eileen Gu)、彭帥、朱易(Beverly Zhu)和豐縣八孩母親的故事,描繪了一個完整的中國。時評人長平分析了她們之間微妙的距離和交集。
德國奧林匹克聯合會主席再度強調運動員享有言論自由
德國奧林匹克聯合會主席再度強調,德國運動員在北京冬奧會期間享有言論自由。昨天,德國代表團又有一名隨團人員抵達北京時被檢測出新冠病毒陽性。
香港特區政府:討論疫情不會觸犯《國安法》
香港特區政府1月30日表示,就香港的防疫策略進行討論或者發表「一般性言論」並不違法,也不會觸及全國性的《國家安全法》。
德語媒體:被噤聲的北京冬奧
北京冬奧會開幕前夕,中國方面已經對參賽運動員發出了嚴正警告,如果有人做出對中國不利的政治表達,將會受到嚴厲懲處。
美聯邦法官:別像香港大學那樣限制學術自由
一位美國聯邦法官做出初步裁定,禁止佛羅里達大學執行一項限制言論自由和學術自由的政策。該法官以香港大學的學術自由下降作為例子,要求佛羅里達大學管理者以此為鑑。
客座評論:李田田事件是一個愚蠢政權為自己製造的「枷鎖」
湖南鄉村中學教師李田田因在中國的社群網站微博上聲援了一下另一位因發表「不當」言論而被開除教職的老師,被當地政府當成維穩對像一度「被精神病」。政論家鄧聿文認為,濫用政治安全去打壓異議剝奪不同意見終會遇到人們無聲或有聲的抵制。
女教師被送精神病院引爭議 官方回應
在上海震旦職業學院教師因發布質疑有關南京大屠殺官方死亡人數的言論而遭解僱之後,另一位聲援她的教師李田田也成為中國網路关注的焦點。有關李田田身懷有孕還被強行送進精神病院的消息在網路上引起熱議。周五,當地政府就李田田近況發布了通報。
德語媒體:彭帥接受採訪 疑點並未消除
中國女子網球選手彭帥周日接受了新加坡《聯合早報》的採訪,聲稱自己一切安好,並否認曾受過性侵。
艾未未:德國政治家在中國是笑柄
中國藝術家艾未未推出的新書成為德國今秋疫情籠罩下文化市場上的一個亮點。艾未未在接受此間媒體採訪時,稱讚德國人的「理性思考」,同時批評德國受困於「雙重標準」。
國際奧委會高官:北京主辦冬奧無可指摘
國際奧委會高級委員、加拿大人龐德(Dick Pound)認為將2022年冬奧會舉辦權交給北京是當時最佳選擇。他說中方做出保證,運動員在冬奧期間,可以自由表達意見。
一位「前穆斯林」女性的擔憂與期盼
她來自沙地阿拉伯,出生在一個宗教保守家庭。 9歲時,她就得穿上全身罩袍。成年後,她退出了伊斯蘭教,成為了無神論者,受到了人身威脅,被迫逃亡他鄉。然而,即便在德國,這位「前穆斯林」依然缺乏安全感。
中國公民記者張展獲2021無國界記者新聞自由獎
因報導新冠疫情而遭中國政府判刑四年的公民記者張展,18日獲「無國界記者」2021年新聞自由獎的勇氣獎。張展的律師告訴德國之聲,張展因長期絕食,健康狀況堪憂,她的家人周一再度嘗試為她申請保外就醫。
專訪黃明志:拒絕政治控制藝術
38歲馬來西亞歌手黃明志(Namewee)只用一天時間,就創作了點擊率破3000萬的〈玻璃心〉。他已累積12年的作品,從不避諱政治敏感議題,曾因審查問題拒絕與中國娛樂公司簽約。「藝術歸藝術、政治歸政治,這是有些人要控制你才講的,它不是真的一句話。他真心要講的是藝術歸藝術、政治控制藝術,這才是他要的結果。」
國安法下的香港:記者簽證遭拒 藝術藏品被篩
又有一名外籍駐港記者的工作簽證續簽被拒。就在香港新聞媒體自由受到國安法衝擊的同時,藝術表達自由也未能倖免。
上一頁
第3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