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言論自由
言論自由指一個國家公民,可以按照個人意願表達意見和想法的法定政治權利,這些意見表達不用受政府「事前」的審查及限制,也無需擔心受到政府報復。有時也被稱為意涵更廣泛的表達自由。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德國百姓看言論自由和媒體 (3)
在德國的基本法中明確規定:言論自由屬於人的基本權利。也就是說,在德國——這個民主的國家裡,言論自由就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理所應當。而當某件事成為「理所當然」的時候,人們是否還能意識到它的意義和重要性呢?就此,德國之聲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德國人,以下是第三集。
德國百姓看言論自由和媒體 (2)
在德國的基本法中明確規定:言論自由屬於人的基本權利。也就是說,在德國——這個民主的國家裡,言論自由就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理所應當。而當某件事成為「理所當然」的時候,人們是否還能意識到它的意義和重要性呢?就此,德國之聲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德國人,以下是第二集。
德國百姓看言論自由和媒體 (1)
在德國的基本法中明確規定:言論自由屬於人的基本權利。也就是說,在德國——這個民主的國家裡,言論自由就如同吃飯、睡覺一樣理所應當。而當某件事成為「理所當然」的時候,人們是否還能意識到它的意義和重要性呢?就此,德國之聲記者隨機採訪了一些德國人,在此分幾集發表。
9月13日讀者來信(上)
今天讀者激烈討論的話題是《言論自由也有一定界限》
9月12日讀者來信(下)
讀者感興趣的話題還有《歐洲人在中國做生意越來越難》《言論自由也有一定界限》等
Interview mit DW-Chefredakteur Soric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媒體和讀者針對德國的新聞自由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德國之聲希望通過一個系列節目,向大家闡述一下關於德國的媒體自由原則,公法廣播電台和電視台,還有德國對媒體的監督等情況。節目第四輯:德國之聲中文廣播部主任馮海音採訪德國之聲廣播部總編索裡奇。
Kontrollorgan der Kontrolleure: Der Presserat
最近一段時間,中國媒體和讀者針對德國的新聞自由這個話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德國之聲希望通過一個系列節目,向大家闡述一下關於德國的媒體自由原則,公法廣播電台和電視台,還有德國對媒體的監督等情況。節目第三輯:媒體委員會—媒體的監督機構。
凌滄洲談將中秋節設為言論自由日
日前,14位中國大陸新聞界,法律界和學術界人士聯署公開信,提議讓中秋節成為中國的言論自由日。這一公開信發表後,引起了各界人士的關注和討論。本台記者葉宣對公開信的發起人和執筆作者,北京文化學者,資深媒體人凌滄洲進行了電話採訪,請他談了「中秋節文化宣言」產生的背景,和作者希望傳達的訊息。
290808 Singapur Redefreiheit
新加坡放寬了禁止在戶外舉行政治示威活動的禁令。從9月份開始,人們可以在國家中心的一個綠色地帶開設的演說角內舉行示威活動了,而抗議者事先並不需得到警方的批准,只需在網際網路線上上登記即可。
三級管制:中國記者的集體失語
繼新疆發生爆炸案及美國遊客在京遇襲致死之後,中國有關部門更加收緊了對記者的新聞管制。「中宣部高度緊張」,一名中國記者表示,「我們已經接到命令,一切從嚴。」更多消息不便透露。至於官方是否向媒體記者下達了奧運期間的「21條指示」,北京奧運組委會新聞發言人王偉周二在出席國際記者招待會的時候不願表態,「對此我一無所知。」
新聞言論自由將保證奧運成功
奧運開始前一周,德國聯邦政府人權專員君特ㆍ諾克呼籲中國履行承諾,給予奧運參加者和記者活動自由。記者無疆界組織則向在中國工作的外國記者提出了建議。
獎牌重於抗議
多數將參加北京奧運會的德國運動員的態度相當明確:體育歸體育,政治歸政治
IOC-Richtlinien für Meinungsfreiheit in Peking
一些國家的運動員想在北京奧運會上表達對中國西藏與人權政策的批評,但又不知道這樣做的尺度是什麼。如今,國際奧委會向各國奧委會發布了一個有關北京奧運會上的言論自由指導原則,告訴運動員們該怎樣處理體育與言論自由的關係。
李大同:至多20年,言論自由的支票必須兌現
5月3日是世界新聞自由日。德國之聲記者連線中國著名新聞人李大同先生,請他談談對於中國新聞現狀的看法。李大同創辦的《冰點》周刊曾因碰觸敏感話題而遭中宣部勒令停刊,李大同本人也被免去主編職務,並禁止從事編輯工作。但他此後一直沒有停止過爭取更大言論自由空間的努力。去年8月,德國總理梅克爾訪華期間曾點名會見李大同等四名中國媒體人士代表。
賀衛方:改變中國國際形象需開言禁
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和波昂漢學學會聯合舉辦的奧運年大型系列活動「相遇中國」於本周在柏林和波昂開幕。北大著名法學教授賀衛方在波昂老市政廳發表的有關中國民主化和憲政的演講是該系列活動迄今的一個亮點。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隨後就西藏、新聞自由和民主化等問題採訪了賀教授。
胡佳受審懸而未決
就在周二人大閉幕當天,中國著名異議人士胡佳接受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的審判。檢察署起訴胡佳的罪名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罪,可以被判處多年監禁。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強調,胡佳案件為個案,法院將依法進行處理。事實是,胡佳敢於揭露中國社會和政治傷疤的做法早就成為國家安全機關的眼中釘、肉中刺。歐盟主席國以及其他人權組織均呼籲中國政府釋放胡佳。以下是德國之聲的相關報導:
國際網路言論自由日
Erster "Internationaler Tag für freie Meinungsäußerung im Internet" am 1...
限制言論自由與奧林匹克精神相符嗎?
08年北京奧運早已進入了倒計時階段。作為本屆奧運會的主辦國,中國正緊鑼密鼓地投入巨大人力物力財力籌辦此次世界體壇的最大盛會。但中國的人權問題一直是西方世界關注的焦點。前不久美國知名導演斯皮爾伯格辭去北京奧運藝術顧問一職這一事件發生後,這一問題更是倍受關注。德國之聲英語網記者Nick Amies結合對美、英、德有關人士的採訪評論如下。
德國教師敗訴 學生言論自由無罪
學生在網上給老師打分是否侵害了老師的個人權利保護法?這一問題,去年科隆地方法院已經對德國教師聯合會提出的上訴給出了答案,結果以教師聯合會已敗訴告終。有教師不服, 期待德國聯邦憲法法院對該事件做最終判決。
新規定讓線上影片服務業高抬腿
2007年年底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訊息產業部聯合發布《網路视聽節目服務管理規定》。按照這項管理規定的要求,能夠獲得網路视聽節目市場準入資格的必須是國有獨資或國有控股企業。符合條件的企業必須從廣電總局和訊息產業部分別獲得視聽服務許可和網路接入許可兩項許可證才能獲准經營。此消息一出,對馬鈴薯網、優酷網等線上影片市場上風頭正強勁的民營公司來說無異於「冷水澆頭,懷裡抱著冰」。
「帶著鐐銬跳舞」
面對「2008奧運年」,中國政府力爭在世人面前樹立一個開放、自信、自由的大國形象。從去年1月1日起到今年10月17日,中國政府承諾向外國駐華記者提供一個相對寬松的採訪環境。從中國政府做出承諾到現在整整一年過去了,「人權觀察」以及「記者無疆界」等組織指責中國並沒有完全兌現諾言。就中國新聞狀況以及未來前景,德國之聲記者採訪了原「冰點周刊」主編,傳媒界資深人士李大同。
沙葉新:中國文人需要言論自由和創作自由
中國著名文人沙葉新在十七大期間接受德國之聲中文廣播的採訪,呼籲中國政府給於文人更大的創作空間。
香港好比大陸的情人
時光如白駒過隙,香港回歸一瞬間已經整整十年。香港十年的變化是德語媒體關注的話題。新蘇黎世報認為,「在經濟戰線上,這個前英國殖民地的光輝尤在,但在發展全面民主方面看起來卻不那麼令人高興」:
德國言論自由受限制?
梅克倫堡-前波莫瑞高級行政法院裁定同意警方觀點,禁止在海利根達姆峰會地點示威
「梅克爾應該要求中國廢除限制言論自由的法規」
國際人權組織國際特赦組織要求德國總理梅克爾在溫家寶訪問德國時,指出中國在人權方面的缺陷。國際特赦組織德國分部秘書長羅赫比勒接受了德國之聲的採訪。
伊朗漫畫展挑戰西方言論自由底線
一項「納粹大屠殺漫畫展」於8月14日在伊朗首都德黑蘭揭幕。這是針對刺傷許多穆斯林情感的「穆罕默德諷刺漫畫」所作的回答。展覽會組織者之一-「伊朗漫畫博物館」主任蘇加爾說,我們想以此試探西方言論自由的底線。總共兩百多幅作品的展出日期大約為一個月。這是伊朗最大報紙「Hamshari」於今年二月發起的一項國際漫畫比賽的入選作品。德廣聯記者 Martin Ebbing 參觀了展覽會,請看他現場發回的報導:
評論:低智商的謊言,中世紀的自由
在湖北省環保人士付先財遭襲擊七周後,警方停止了調查活動。本周四,付先財的家屬表示,警方的調查結果顯示,付先財是不慎摔傷的。德國之聲記者為此發表以下評論。
人權組織敦促美國會通過法案禁止網路企業參與限制言論自由活動
去年以來,媒體相繼披露雅虎,微軟等IT跨國企業協助中國當局監控或限制網路信息自由,引起國際輿論的關注。本周二,14個人權組織發表共同聲明,敦促美國國會通過一項尚待決議的法案。該法案旨在禁止美國高科技公司與中國等鉗制網路自由的國家政府合作。
屏蔽網路非法內容並非中國專利
國際輿論強烈譴責古狗、雅虎等國際網路公司為進駐中國市場而接受新聞檢查的聲浪尚在耳際迴旋,德國境內也正在悄悄上演一場鼓勵搜索引擎屏蔽網路有害內容的宣傳運動。
網路信息封鎖:美國調查,中國反駁
本周三,美國國會舉行聽證會,調查多家網路公司與中國政府的合作情況。國會議員嚴詞譴責了雅虎、古狗、微軟、思科集團為了進駐中國市場,不惜協助北京當局壓制網路新聞自由。雅虎辯護律師認為民主層面上的大問題已經超越了某一公司或者行業的影響力極限,要求華府應該多向北京施加壓力,以求修改當地立法。
中央離休幹部聯名要求《冰點》復刊
北京當局整肅知名刊物《冰點》的消息傳出之後,引起國內知識分子和國際輿論的廣泛關注,本周,包括毛澤東秘書李銳、原中宣部部長朱厚澤在內的多名離退休中央高級幹部聯名發表了一封「關於冰點事件的聯合聲明」,要求政府恢復冰點周刊,並盡快制定「新聞保護法」。
《公益時報》主編被降職—又一起因言獲罪案?
最近,中國民政部主管的「公益時報」周二版刊登了一篇採訪文章,主題是關於中國政府網英文版的錯誤問題。在文章中,來自溫州大學的英語教師黃衛峰對新近開通的中國政府英文網站的英語錯誤提出了批評,而時隔不久,就有消息傳出,該周刊主編陳傑人因為這篇批評報導而被高層降職為普通編輯。本台記者今天就這一事件的來龍去脈,通過電話採訪了「公益時報」總編劉佑平和當事人陳傑人,卻得到了截然相反的兩種回答。
言論自由與漫畫自由
在加薩城,幾十名持槍者企圖衝擊歐盟的辦公室。挪威關閉了它在約旦河西岸的辦事處。一名德國人遭短時間的綁架。在刊登那幾幅伊斯蘭先知穆罕默德的漫畫前始料不及的。漫畫已經引起了全世界穆斯林的廣泛抗議。
安替:將部落格進行到底
曾任部落格大賽評委的安替在微軟msn上的空間因聲援新京報而遭封殺, 引起了海內外媒體的關注,為此德國之聲與他進行了訪談。
中國獨立公眾輿論的發展勢不可擋
新蘇黎世報駐北京記者在該報發表文章說,快捷的多種訊息傳播渠道推動了中國獨立公眾輿論的形成和發展,中國的社會生活表面看來已經自由化,但人們仍然沒有自由感:
中國宣佈加強網路信息管理
中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訊息產業部9月25日聯合發布《網路新聞訊息服務管理規定》,正式宣佈進一步嚴控網路時事訊息,「堅持正確的輿論導向」,「禁止傳播有悖於國家安全和公共利益的內容」。
中國網路作家張林被判五年徒刑
中國獨立作家張林因為在網路發表文章,抨擊中國政府,被安徽蚌埠市檢察署以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提起公訴。近日有消息稱,蚌埠市中級法院判處張林五年有期徒刑,並剝奪政治權利四年。德國之聲記者就此採訪了張林的辯護律師莫少平。
黃琦出獄 希望重建天網網站
1999年創立「天網尋人」網站,幫助中國失散家庭團聚,後來因為被指控「顛覆國家政權罪」,於2003年5月19日被判監禁5年的中國四川省成都市網路異見人士黃琦,上周刑滿釋放,但仍在四川省國安部門控制之下。本台中文部記者一通電話採訪了黃琦:
記者無疆界致信古狗:要利益還是要自由?
繼古狗總部(Google)宣佈將在中國開設辦事處之後,記者無疆界組織致信給公司創建人Larry Page和Sergey Brin,要求他們答覆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北京當局要求審查你們的搜索引擎,你們會照辦嗎?」
「中國仍無言論自由」?-電話採訪劉曉波先生受阻小記
今年5月3日,全球迎來第16個世界新聞自由日。本台中文網特別計劃提前電話採訪中國獨立作家筆會中心主席劉曉波先生,請他談談感受。不想(或應該想到?),記者歷經數小時而不得:打向北京劉家的電話或難以撥通,或訊號中斷,或訊號不清,或受干擾,或聲音太小,或乾脆完全沒有。採訪終於不成。
尋找為言論自由而戰的部落格!
總部設在巴黎的「記者無疆界」組織呼籲網友一起來參加評選,尋找為言論自由而戰的部落格。目前已經有60個部落格網站參加評選,網友可在6月1日以前評選出心目中的最佳。
閉關整肅:中國高校網路BBS啟動實名制
通知:「從即日起,BBS水木清華站由開放型轉為校內型,限制校外IP訪問。 清華大學 2005.3.16」這個世界上,即使是最寡知的邊民,也渴望訊息交流,也不會拒絕帶來訊息開放和互動的網路络。而這所被稱為中國最智慧學府的清華大學,卻開始閉關自守,排斥網路異見,拒全世界於清華門之外。
言論自由日看世界言論不自由
今天(11月15日)是第24屆言論自由日,而國際筆會獄中作家委員會則寧可取消這個日子,因為,根據該組織最新報告,甚至在某些高唱言論自由的國家也嚴格了對言論自由的監控和限制,言論自由的總體局勢可以說是今不如昔。
給點自由,不許批評
最近,美國人權組織「人權觀察」發表了年度報告,報告在談到中國時,說中國在尊重人權方面有了進步,但也說中國加劇了對持不同政見者的迫害。法蘭克福匯報以中國在人權方面相互矛盾的發展情況為題,發表了一篇文章。
上一頁
第12 頁,共1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