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將軍充當台諜,香港媒體震驚
2004年4月22日這是繼九九年劉連昆之後,解放軍第二名高級將領被查獲充當台灣間諜,因此引起了香港輿論的強烈關注。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劉廣智間諜案事件,由親北京的香港「文匯報」做了最為詳細、系統的披露。《文匯報》報導說,今年春節,部隊拘留多名涉及台諜案的軍官,包括數名空軍軍官,他們供出了劉廣智等人的間諜活動。有關部門考慮到劉廣智是全國人大代表,兩會開幕在即,劉即將赴會,因此採取緊急果斷措施,於3月2日將他拘留。
報導說:空軍司令員喬清晨、政委鄧昌友3月2日帶領保衛部門軍官拘捕了劉廣智。第二天上午,空軍領導向全院宣佈中央軍委對劉廣智實行「雙規」,即在規定時間、規定地點,交代所有問題。空軍領導傳達中央軍委通知時,指稱劉廣智「嚴重違反黨紀政紀,涉嫌重大政治和經濟問題,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扭曲,站到了與人民群眾為敵的立場上。「」文匯報」的報導還說:除了涉及台諜案外,劉廣智還涉及受賄、包二奶,案情至今沒有在部隊中傳達。拘捕劉廣智當天,調查人員在其辦公室搜出大量現金。報導還說,空軍指揮學院原副院長李鎖林涉案被捕之說並非事實,實際上同時被捕的是為劉廣智出賣情報後收錢的空軍指揮學院王姓處長,以及任職空軍裝備部的劉廣智的兒子。……廣州軍區空軍副參謀長乙曉光少將已在三月底接替劉廣智就任空軍指揮學院院長,而新政委林紅松少將三月二日隨空軍首長到學院就職,接替調升北京軍區空軍政委的劉振來。
另據香港「東方日報」報導,台灣在大陸設立的間諜網一再受到嚴重打擊,除了有「偶然」因素外,大陸整合多個對台工作部門,組成嚴密的反台諜情報網也是快速破案的主因。報導說:「對台情報工作主要以解放軍總參謀部第二大部、第三大部、總政治部聯絡部及國家安全部為主。其中軍事?#25253;蒐集主要由總參謀部、國台辦及統戰部負責匯整。而反間諜工作主要由國安部執行,國安部下轄十七個部門,包括技術局、外事局、特勤局、港澳局、台灣局、交通局及訓練局等亦納入其中。其它可能參與的單位包括中央軍委直屬部門、人大常委會直屬部門、解放軍總政第一○一辦公室、公安部、國防部、外交部、國台辦、其他學術研究機構等共十二大類約三百二十個大小單位。」報導說:「大陸破獲台諜大案,均與台灣的總統『洩密』有關。一九九六年台灣舉行第一次直選總統期間,李登輝競選時竟指大陸試射的導彈全是『啞彈』,在李登輝『洩密』後,解放軍少將劉連昆等被捕並遭處決。自稱負責策反劉連昆的台諜張志鵬,要控告李登輝洩露軍事機密。……去年十一月陳水扁說大陸沿海部署了四百九十六枚對台導彈,引起內地國家安全部門搗毀了一牽涉廿三個台商及台軍情局上校李運溥的龐大台諜網。」
在香港局勢方面,香港「信報」今天(4月22日)發表題為「普選不能避,工商界要參政」的社論。社論寫道:如果中央政府以為現在以快刀斬亂麻的手法結束普選爭論,就可以耳根清靜,『集中精神搞好經濟』,只會重犯行政長官過去七年來的錯誤,因為普選議題背後牽涉的是整個香港社會的權力再分配,以及如何建立一套能夠與香港回歸之後新形勢相適應的政治體制,這是一項歷史性大工程,並非運用權宜之計就能混過關的。「
社論接著寫道:「從長遠計,為了令香港政治生態有徹底轉變,令中央政府能放心實行普選,北京和香港的建制勢力必須針對政治人才不足,『參政團體發展不成熟』的現實,重新整合『愛國陣營』,特別是香港工商界和專業階層,令他們願意投身政治、晉身議會和行政機關;非如此,香港的政治永遠都只會在原地踏步。(邱震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