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西藏
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邊疆的民族自治區。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挪威外交官員曾為北京及西藏代表牽線搭橋
自由西藏學生組織宣佈將組織新一輪抗議活動
周二,來自北美、德國和瑞士的幾個西藏運動組織在雅典國際奧委會討論申辦2016年奧運會事宜會議前舉行了示威活動。自由西藏學生組織以及歐洲西藏青年聯合會等組織批評中國未能兌現開放媒體自由的承諾。他們提出,國際奧委會應該阻止奧運火炬在西藏傳遞。他們表示,將在北京奧運會舉辦期間組織新的抗議示威活動。
chi0206 GMF Pressegespräch
德國之聲主辦的首屆"全球媒體論壇"本周一在波昂正式開幕。世界近90個國家的800多位與會者來到萊茵河畔,討論如何通過傳媒建立並保持和平、阻止衝突。中國的媒體現狀以及北京奧運能否促進中國新聞自由、人權狀況的改善也是此次為期3天的論壇所關心的一個話題。
奧運火炬只在西藏停留兩天
Tibet wird demnächst Journalisten eröffnet
探索自由西藏運動的背後
5月17日,南德意志報第2版幾乎用了全版的篇幅,發表了4篇關於西藏問題的報導。其中一篇講的是達賴喇嘛在波鴻演講時,門外身穿喇嘛服裝的人(多傑雄登的信徒)舉行了抗議達賴喇嘛的示威,讓德國人非常驚異。另外3篇分別談了美國政府資助西藏運動的情況(「通往華盛頓的蹤跡」)、支持西藏運動的流派、西藏流亡政府的背景。德國之聲記者把關於自由西藏運動背景的3篇文章綜合摘譯如下。
美國國會向西藏運動間接提供活動資金
Dalai Lama Deutschland
達賴喇嘛的德國之行在德國兩個執政黨之間造成紛爭。據外長施泰因邁爾的發言人說,發展援助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周一將會晤達賴的計劃沒有通知外長。總理梅克爾則駁斥了有關是她安排了這一會晤的報導。
西藏-西方人的烏托邦
在德國,達賴喇嘛就像是一位流行樂明星受到人們的崇拜。更多的德國人將達賴喇嘛而不是將教皇視為楷模。如今,這位藏族精神領袖再次訪問德國。西藏又成了人們關注的焦點。還很少有地區能夠象位於世界屋脊的西藏這樣喚起人們的種種幻想。無論是理想主義者還是現實主義者,各種不同的族群都在談論西藏問題。中國宣傳機構最常提到的就是將西藏人民從從農奴主的奴役下解放出來。
有關與中國的衝突,西方人應當瞭解何種背景
前聯邦德國總理、社民黨出身的施密特在「時代周報」上撰文,就西方在西藏問題上對中國應取何種態度提出自己的看法。施密特在陳述了無論是中國內陸還是西藏都沒有民主歷史後寫道:
Dalai Lama in Deutschland
周五下午,西藏流亡政府最高精神領袖達賴喇嘛在波鴻舉行的「未來的挑戰」活動中以「人權與全球化」為題進行演講。他提出應該在全球範圍內全面禁止核武器,因為「這個世紀應該是和平的世紀」。本周末達賴還將前往門興格拉德巴赫、紐倫堡和班貝克三個城市。下周一德國發展援助部長維喬雷克-措伊爾將在柏林會見達賴。
達賴訪德強調不尋求西藏獨立
本周四,西藏流亡政府最高精神領袖達賴喇嘛開始對德國進行為期5天的訪問。自從3月份西藏發生騷亂以來,達賴更加頻繁地過問政治。他正在為結束暴力,同中國開展對話而努力。今天達賴抵達法蘭克福之後向媒體表示,他不訴求西藏獨立,只要求西藏獲得真正的自治。對於四川發生的7.8級大地震,達賴表示,地震造成許多人喪生,許多人受傷,他感到悲傷。他說,應該為地震中所有受害者祈禱。
達賴再次來德,難見高層
達賴喇嘛將與5月16日至20日對德國進行為期四天的訪問。德國總理梅克爾因訪問拉丁美洲,無法會見達賴喇嘛。總統克勒和外交部長施泰因邁爾都宣佈沒有與達賴喇嘛會晤的計劃。弗萊堡的巴登日報對此發出了批評的聲音:
流亡西藏人在尼泊爾示威130人左右被捕
Analyse: was Tibet-Ereignis verändert hat
9-11發生後流傳著一句話:「9-11後世界再也不是那個世界了」。3-14西藏事件發生至今即將兩個月了。表面上看,事情似乎過去了,此間媒體也出現了「抗議疲勞」(奧地利新聞報語)。但幾天後達賴喇嘛來到歐洲,又將掀起新一輪高潮。其實,這個潮流從3-14後就一直沒有停止過。回過頭去看,發現這個事件對世界的改變程度至少不小於9-11。西藏事件改變了世界什麼呢?德國之聲記者分析如下。
Stern-IV mit Dalai Lama (Zusammenfassung)
即將在下周訪問德國的達賴喇嘛接受德國「明星」周刊的採訪。在這個訪談中,他再次強調西藏爭取的不是獨立,而是高度自治,尤其是文化自治。不過,這個自治不僅針對200萬生活在目前西藏自治區的藏人,同時也是對其他400萬生活在毗鄰省份的藏人而言。德國之聲中文網在徵得明星周刊同意後,譯載如下。
Medien über Tibet-Gespräche
星期日,中國政府代表與達賴喇嘛的代表在深圳進行了接觸。德國媒體普遍報導和評論了此事。德國之聲摘錄其中幾個媒體的報導和評論如下。
分析:西藏談判出路何在
周六,達賴喇嘛私人代表抵達中國,周日在深圳結束這個「接觸」,並已約定進行下一步會談。周日(5月4日),胡錦濤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接受日本記者集體採訪時說,希望這次接觸取得積極成果。西藏流亡政府方面則表示不抱多大希望。德國之聲記者在此結合各方面訊息分析西藏問題談判的前景與出路。
Interview mit Stenzel, Botschafter A.D. in China
施丹澤博士是德國外交部政治司司長,他此前曾擔任過德國駐華大使。前不久,施丹澤在波昂接受了德國之聲記者的採訪。
大型音樂會成了風險
最近幾周,北京市政府以安全為由,禁止了許多原計劃舉行的大型活動,如外國歌唱家的演唱會、搖滾樂音樂會,甚至歐盟準備在一座公園舉行的聯歡會也被禁止。法蘭克福評論報在報導以上消息後寫道:
中國承認西藏事件中有一名藏人死亡
五一家樂福繼續沒有福
五月一日,中國五個城市的家樂福連鎖超市門外舉行了數百人規模的抗議活動。中國政府近期以來不斷試圖緩和民眾的愛國主義激憤。
獨立媒體是民主社會的前提
來自泰國的資深記者永先生接受德國艾德諾基金會的邀請,參加關於媒體和民主社會的討論,永先生認為自由媒體是民主的前提。在網際網路時代,人們可以從不同的視角得到大量的訊息,來瞭解判斷事實真相。在接受德國之聲採訪時,永先生表示對中國新一代領導人有信心,逐漸開放媒體,因為永遠進行封鎖是不可能的。在面對西藏問題上中西方對立,永先生呼籲中國記者開放視野,更具批評性,注意報導的平衡。
西方世界煩惱的不是西藏
新德意志報認為,抗議西方媒體的「大多數中國人並非中國領導人的朋友,許多人正是由於政治原因才來到國外,享受西方社會提供的公民自由權利」。但這次他們「以前所未有的團結向全世界表達了自己的憤怒」:
德國電視二台記者談奧運聖火珠峰登頂及西藏近況
4月28日,11名境外媒體記者在組織者的帶領下抵達了位於珠峰大本營的新聞中心,以報導奧運聖火登上珠峰頂峰這一環節。這11名記者中也有一位德國電視二台記者約格-布拉森。德國之聲記者Mathias Bölinger4月29日電話聯線了布拉澤。請他介紹這兩天所瞭解到的情況。
西藏騷亂分子被判3年至無期徒刑
西藏騷亂分子被判3年至無期徒刑
Schäuble in Peking
可以開誠布公地與中方討論有爭議的問題,這是德國內政部長朔伊布勒在與中國領導人會談後得出的結論。他感覺中國政府決定與達賴喇嘛的代表舉行會談的意願是真誠的,也是經過深思熟慮的。
西藏問題上東歐國家對中國更強硬
時代周報注意到,與美國政府相反,波蘭捷克等東歐原社會主義國家在西藏和奧運問題上對中國採取強硬對抗的立場:
雖然已經晚了,但並不太晚
中國政府宣佈將與達賴喇嘛的代表進行對話的消息在德國各地引起了高度重視,許多報紙稱之為「好消息」:
上任周年,薩科齊自批
就任將滿一年,法國總統薩科齊本周四(4月24日)在電視台接受90分鐘採訪時,這樣評價自己一年來政績:「我當然犯有若干過失」。法國公眾還是頭一回經厲這位力圖以強干自信立名的總統如許自謙。
Interveiw mit Willi Lemke
就最近抵制奧運的風潮,德國之聲記者對聯合國秘書長體育促進發展與和平特別顧問維利•萊姆克進行了專訪,採訪中萊姆克顧問表示反對把運動政治化,反對抵制奧運會。
北京-達賴:近期啟動對話?
歐盟委員會代表團周五(4月25日)與中國高層會晤,西藏問題為重要議題之一;歐委會主席巴羅佐對會談中中方在相關問題上的坦率態度深表贊賞;新華社同日報導稱,中方近期將與達賴喇嘛私人代表接觸磋商。對話解決西藏問題是否已出現新契機?
中國特使向歐洲議長解釋西藏政策
以歐盟委員會主席巴羅佐為首、由九名歐盟專員組成的歐盟代表團正在對中國進行為期兩天的訪問。南德意志報寫道:
西藏危機引發中西對抗
德國資深駐京記者澤林談西方媒體、政界與西藏問題
德國資深駐京記者澤林談西方媒體、政界與西藏問題
Sarozys Botschafter nach China geflogen
在中國多個城市出現抵製法國在中國的連鎖超市家樂福的民眾抗議活動後,法國總統薩科齊派特使到中國緩和緊張的關係,並轉交了一封給在巴黎受到襲擊的中國殘疾女運動員金晶的慰問信。
pro-chinesische Proteste in Berlin
西藏事件爆發以來,部分德國媒體的失實圖片以及負面報導,引發了中國民眾的強烈不滿。奧林匹克火炬傳遞過程中發生的種種挫折,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4月19日,來自德國各地的近3000名華人華僑以及中國留學生在柏林舉行了遊行集會,抗議西方媒體在報導西藏問題時的不實立場,紀念在西藏事件中的受害者,宣傳奧運並反對奧運政治化。
interview hambrecht
在德國,由西藏問題引發的有關中國的辯論正在激烈進行著。本周,德國最受歡迎的新聞節目之一、德國電視二台「今日新聞」主持人斯洛姆卡採訪了大型化工企業巴斯福總裁、德國經濟聯合會亞太委員會主席哈姆布萊希特,其主題是:西藏問題是否會損害德中貿易關係?德國之聲翻譯整理如下:
巴斯夫總裁,德國經濟聯合會亞太委員會主席哈姆布萊希特談德中關係與西藏問題
「中國熱」變成「中國恐懼熱」
西藏事件爆發以來,德國媒體充斥對中國的負面報導,並引發中國民眾的強烈反應。周末德國總理梅克爾宣佈將再度會晤達賴喇嘛,更是一石激起千層浪。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採訪了德國外交協會著名中國問題專家桑德施耐德,請他分析德中關係是否因雙方情緒化的辯論受到了影響。
德國前駐華大使批評德國媒體一葉障目
1995年至1999年間的德國駐華大使塞茨本周在南德意志報上發表文章,談了中西方在西藏危機和人權問題上的衝突:
Pöttering
歐洲議會4月12日通過西藏決議,呼籲歐盟成員國首腦將中國政府與達賴對話作為出席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的條件。歐洲議會還打算提前邀請達賴喇嘛到歐洲議會發言。歐洲議會主席波特林表示,藏人是受害者,「不能允許通過宣傳把受害者變成了凶手」。德國之聲記者Nils Naumann採訪了歐洲議會主席波特林。
Merkel will Dalai Lama wieder treffen Wochenendzusammenfassung Utl: Kanz...
德國總理梅克爾在周日出席挪威出席奧斯路國家歌劇院揭幕式時表示,她雖然在達賴今年五月訪問德國時碰巧不在德國,但她願意再度與達賴喇嘛會晤。
賀衛方:改變中國國際形象需開言禁
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和波昂漢學學會聯合舉辦的奧運年大型系列活動「相遇中國」於本周在柏林和波昂開幕。北大著名法學教授賀衛方在波昂老市政廳發表的有關中國民主化和憲政的演講是該系列活動迄今的一個亮點。德國之聲記者張丹紅隨後就西藏、新聞自由和民主化等問題採訪了賀教授。
Joschka Fischer und Genscher über Tibet / China
西藏危機引起了德國各界空前的激動。這些天,許多前政要分別接受採訪或撰寫文章,暢談他們的看法。今天(4月12日)正值60大壽的施羅德時代外長菲舍爾日前在時代周報發表文章,從權力與歷史等角度看西藏問題。而施密特時代的外長、德高望重的根舍接受了德意志廣播電台的採訪,從他當時經歷抵制莫斯科奧運的歷史經驗看抵制奧運問題。德國之聲記者摘要編譯如下。
weitere Berichte über Meeting China
魏格琳女士(Birgit Suanne Weigelin-Schwiedrzik)是維也納大學的現代漢學教授,同時也是海德堡大學漢學研究中心負責人以及國關學院的副院長,她專門從事對中國的文革時期的研究。在波昂「會晤中國」(Meeting China)活動現場,在與德國之聲記者的訪談中,她從現代性和文革的角度帶給我們一個對中國問題以及當前熱點-西藏問題的全新解讀:
Bundestag debattiert über Tibet
德國議會在周四的西藏議題會議上向中國政府提出了許多建議。議員一致認為,中國政府與達賴喇嘛舉行會談才是最明智的解決辦法。德國之聲報導如下。
中國政府拒絕聯合國最高人權專員進入西藏
Das Image der friedliebenden Tibeter nun gestört
「保護面臨生存危險的民族」是德國一個民間組織。昨天,該組織的亞洲部負責人路德維希在科隆城市導報上發表文章說,「和平、忍耐和嚴格遵守非暴力抵抗原則」是人們對藏人的印象,但這次拉薩動亂「動搖了人們的這一印象」。德國之聲記者摘譯如下。
托馬斯-曼談歐洲議會西藏決議
歐洲議會本周四通過了一項有關西藏問題的決議。本台記者張丹紅在第一時間採訪了歐洲議會西藏問題協調小組主席托馬斯-曼。請聽採訪錄音。
上一頁
第17 頁,共21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