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峰會「秀」一場?
2006年7月14日融合政策迄今缺失
俗語稱,就一個問題請教兩名德國政治家,將得到至少三種回答。對聯邦總理梅克爾邀集召開融合峰會的看法亦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峰會的主題是,如何更好地實現外國人與德國社會的融合。德國融合政策迄今不算成功。柏林希望籍此峰會改變這一狀況。
由於缺乏融合政策,或由於現行融合政策缺陷多多,德國社會上問題層出不窮,年輕移民說一口糟糕的德語,或無法完成學業,便是其中之一。面對這一背景,聯邦政府關於在年底前完成制定融合計劃的目標可謂雄心勃勃。
社民黨秘書長海爾指出,德國社會面臨的情況是,年輕移民一般而言所得到的是更糟糕的教育機會,而這一點又與他們德語知識不足有關。此話可說是一語中的。他們當中,18.1%的人沒有中學畢業文憑,41%的人只有初中水準。受過職業教育的年輕移民只有25%,而德國人那裡的比例卻是61%。
語言培訓不足
良好的語言知識是成功融入德國社會的關鍵,對此,融合峰會的參加者意見完全一致。但是,恰恰在語言培訓方面存在嚴重不足。德語知識嚴重缺乏的移民兒童勉強上了學,隨著時間的推移,問題便越來越大。聯邦內政部長朔伊布勒相信,如果在孩子入學前便學習語言,這一問題就能得到有效的解決。而要做到這一點,家長必須配合,社會必須行動起來,從州到鄉鎮,都應該提供機會。這雖然不屬於聯邦政府的職權,但敦促各方做出更多努力,這也是聯邦總理的任務。
作秀會?
峰會上所討論的議題包括幼兒園是否應該免費以及是否應在幼兒園就進行專門的語言學習。除此之外,聯邦政府還希望峰會能夠討論共同生活的基本準則,例如尊重女性權利的問題。
對此次峰會的反應各界大不相同。尤其是在野黨持懷疑態度。綠黨主席羅特女士就稱該峰會是一場作秀。左翼黨擔心,峰會的目的不過是讓移民的代表們在早已做出的決定上簽字畫押。甚至社民黨秘書長海爾也警告說,重要的是內容,而不能僅僅是為開峰會而開峰會。伊斯蘭委員會和在德穆斯林中央委員會則抱怨未受到與會邀請。
與此相反,在德土耳其人協會則稱峰會是歷史性事件。該協會主席克拉特表示,一次峰會雖礙難解決所有問題,但可以一勞永逸地消除所謂「德國不是移民國家」的這一自欺欺人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