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融入社會
指移徙者和東道國社會的相互適應,也是一個國家移民政策實行效果的體現之一。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2016年如何應對難民危機?
德國聯邦政府制定了幫助難民融入的相關措施。
評論:難民危機——一個世紀的使命
幾個月的時間裡大量難民湧入德國,這是以前從未出現過的場面。無論對於德國人還是這些外來的難民來說,都意味著眼前擺著巨大的挑戰。
巴黎警方搗毀一非法華人移民團伙
據警方本周四(12月18日)消息,法國警方搗毀了一個利用一所私人商學院從事非法移民活動的華人移民團伙。迄今已有500至1000名中國人通過該團伙獲得學生簽證進入法國。
日本仍向難民緊閉大門
在為難民提供援助資金的問題上,日本非常慷慨。但談到接受難民,該國卻仍然繼續執行苛刻的政策。
教宗訪義大利「中國城」 聲援勞工權益
教宗方濟各周二在義大利中部城市普拉托發表以工作為主題的演說。當地有大量華人紡織工廠,2013年的成衣廠大火造成7名華人員工死亡。教宗在談話時譴責剝削勞工的做法是「毒瘤」。
為什麼瑞典的移民融入做得更出色?
大規模接收中東難民對於瑞典來說並不是什麼新的挑戰,十幾年前這個國家就曾經向來自伊拉克的難民敞開國門。
德語媒體:王健林--只有中國才有的故事
德國《法蘭克福匯報》指出,自學成才的企業家、中國首富王健林的成功,除了紀律和節儉,還有其強大的關係網。《南德意志報》聚焦在義大利的中國移民,認為這是全球化"副作用"帶來的結果。
這些德國名人都是難民子弟
是否應該繼續接收、如何安置大量難民依然是德國社會的焦點話題。難民來到德國並定居在此是否表示其能夠真正融入主流社會以及有一番作為?以下這幾位有難民背景的德國知名人士已經作出榜樣。
氣氛轉向?更多德國人因難民問題而擔憂
最新民意調查顯示,近來德國對於難民問題心存恐懼的人數明顯上升。而一直民眾支持率高居不下的梅克爾,也因該問題而受歡迎度大打折扣。
羅馬教宗美國國會演講 重點提及難民問題
羅馬教宗在美國國會發表演講,這還是史上第一次。教宗方濟各在講話中談到了難民、飢餓、貧窮、以及自然環境的保護等話題。
網際網路幫助難民找新家
阿提夫於一年前來到德國,開始時與很多其他國家的難民住在一座難民營裡。起初他以為德語很難學,要融入德國社會非常不容易。然而,年初他有機會與阿西姆搬到一起住,並且從他那裡學到了很多東西。
德國移民幫助難民
阿布杜拉—哈邁德幾年前從戰亂的敘利亞逃亡到柏林,得到了很多幫助和建議。現在,他自己也成為了一名收容站的志願者幫助那些敘利亞難民。
美促北京接收被美驅逐出境的中國人
在美國生活著這樣一個群體:已被美國下達了驅逐令、卻因手續原因而滯留的中國人。據路透社報導,如今美國要求中方在習近平訪美前在該問題上有所作為。
英移民數量刷新紀錄 中印均有貢獻
英國公佈了最新的移民數據,大部分新移民來自歐盟地區,歐盟以外最大的移民來源地是中國和印度。移民數量創下歷史新高也讓英國是否留在歐盟的爭論變得更為激烈。
仇外情緒—薩克森州的問題所在
在東部聯邦州薩克森,仇視外來移民的情緒似乎格外強烈。這是為什麼呢?
租不到房 找不到工
英國政府計劃通過嚴厲的懲罰措施阻止非法移民獲得住房和工作機會。
仇外浪潮來襲?德國再傳疑似難民營縱火事件
又一座計劃投入使用的難民營起火。位於巴登-符滕堡州魏斯阿赫鎮的這座房子原本將於近期搬入移民。警方不排除存在縱火可能性。
德國種族主義暴力近五成在東部
去年德國發生的具有種族主義背景的暴力事件中,近一半發生在原東德地區。
歐盟國家都怎麼處理難民?
難民到達歐盟,總希望得到支持及幫助。幫助是有的,不過不是哪裡都有。
德國境內移民數量創歷史新高
德國聯邦統計局最新公佈的統計數字顯示,2014年在德國境內生活的外國移民數量達到1090萬,創下歷史紀錄。德國境內每五個人當中就有一人帶有移民背景。
難民安置問題: 難以承受之重
根據德國移民局之前的估計,今年德國將新增難民約30萬人。而今,這個數字增到了45萬人。如何安置難民是德國面臨的一大挑戰。
中國富翁為何愛移民美國?
為何中國富翁愛美國更甚中國?美國富比世網分析,中國政府對經濟市場的干預以及無法保障民眾的生活品質是一大主因。
加拿大新移民計劃半年只收到6份申請
加拿大今年年初開始的"移民風險投資計劃"看來缺乏吸引力。到目前為止只收到6份申請。但加拿大不會考慮返回原先的移民政策。
歐巴馬勸英國不要脫歐
"是否留在歐盟"是英國社會的一個具有爭議性的熱門話題。如今,美國總統歐巴馬在這個問題上發表立場,明確地站在了"留歐"的一邊。
評論:德國移民辯論-給難民申請者的綠卡
德國國內又在開始激烈爭辯移民問題。其原因是不斷增長的難民數量。多年來德國政界不願建設性地處理這一問題。
難民少女引發移民問題討論
在德國總理梅克爾與一名難民女孩的對話引起爭議後,社民黨議會黨團主席歐波曼再次強調了德國應出台《移民法》的呼籲。
把香港搬到北愛爾蘭
有英國政府官員曾考慮將香港居民全部遷移到北愛爾蘭
烏珀塔爾一綜合中學獲德國最佳學校獎
21世紀,學校教育應如何與時俱進,應如何應對德國社會的變化,烏珀塔爾一所中學的成功提供了樣板。
德國移民政策有改善
德國的移民融入政策改善,但在許多方面仍存在不足。
勞動剝削在歐盟並不少見
即使在歐盟內部,勞動力流動也相當常見。然而根據一項調查,許多情況下,這些勞動者的權益根本不能得到保障。
媒體在移民融入中的作用
在德國以及歐洲的移民融中,媒體和文化能夠發揮什麼樣的作用?德國之聲主辦的相關研討會就這一話題進行了深入討論。
德國人口將萎縮 移民不夠多
德國人口長期將不斷萎縮。直至2060年,德國的退休老年人口將大幅增加。即使政府推出家庭政策,仍無法促使德國人生育更多小孩。
瑞典移民融入新招:寶寶聚會
為了幫助移民背景的年輕父母融入社會,瑞典組織了「帶著寶寶學瑞典語」活動。
澳洲收緊投資移民 海外安家越來越難?
繼加拿大、香港後,澳洲在周五暫停投資移民項目,將推出更嚴格的新政。對於很多中國富人而言,在澳洲安家置業的夢想破碎了。
紐西蘭移民創新高:中國人成主力
紐西蘭的移民人數在過去兩年的時間裡增加了20多倍。
評論:歐洲必須制定新難民政策
一艘難民船在利比亞沿海傾覆,可能至少有700人溺死。Johannes Beck發表評論強調,歐盟必須對一再發生的難民悲劇作出反應了。
中國人為何想離開祖國?
外國人說中國是希望,為何還有大量中國人想離開祖國?
中美合作五大「抓逃」案一涉案人落網
"獵狐"行動下,中國貪官喬建軍及其前妻趙世蘭日前被控移民詐欺和洗錢,趙世蘭已被捕並可能遭遣返中國,喬建軍則仍然在逃。
在美買房收租:中國土豪新時尚
美國投資移民簽證申請者中八成為中國大陸人,甚至還炒高了當地的房價。
在德外國人數量創歷史新高
德國吸引的外國人數量超過以往任何時候—目前已有820萬外籍人士在德生活。新移民中的多數來自東歐,但難民數量也在不斷增加。
德國外交部:希望招聘更多移民背景的雇員
德國外交部的職員中,很少人具有移民背景。外長施泰因邁爾希望改變這一狀況。
那些走出去和走回來的德國人
1967年至2013年,移民海外以及移民海外又返回德國定居的德國人達到140萬。其實,去國和還鄉的理由大同小異,大多數人是因為對當地生活的不滿而背起了行囊。
同是十年寒窗,為何機會不均?
來自河南的人大代表在兩會期間呼籲教育部改善高考錄取的地域不公平,使得這一話題再次成為輿論關注焦點。
德國借鑑加拿大的移民政策?
在多倫多,每兩個人當中就有一個出生在國外,移民是加拿大國民的自然組成部分。加拿大的移民政策是否值得德國學習呢?
研究:德國人對移民越來越友善
一份新研究顯示,德國人對待移民的態度更加開放成熟。不過與德國西部民眾相比,東部的德國人對移民的態度較為保留。
多數德國人拒絕第三國移民
德國總體上歡迎來自歐盟夥伴國家的移民,但對第三國移民持拒絕態度。
移民愈加瞄準德國
去年上半年,共有66.7萬人遷到德國工作生活,是多年來德國外來人口數最多的時期。其中大多數人來自東歐。
找個外國老婆過年?
據德國聯邦統計局訊息,2013年德國涉外婚姻比例達到13%,德中婚姻在其中所佔比例為1%。比起中國男人抱德國新娘而言,中國女人是否更易嫁德國郎呢?
德國近三分之一家庭有「外援」
德國的移民比例不斷上升,對於《移民法》的改革討論也再度引起關注。
德國的移民心聲
最新公佈的一份2013年度的調查報告顯示,德國已經成為最受移民歡迎的目的地之一。在移民大軍中有政治難民,也有經濟難民以及其他出於各種原因來到德國的移民。他們為什麼來到德國,來到德國之後的感受又如何呢?
上一頁
第14 頁,共26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