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蘋果公司
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巨頭,其產品引領全球電子產品潮流。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移居台灣的香港記者:我被「倖存者的罪惡感」所包圍
近幾個月來,越來越多的在地記者離開香港,以逃避港府對新聞媒體的打壓。一位移居台灣的香港記者向德國之聲講述了她的經歷。
牆外文摘:香港沉沒,乃因抗爭未有「見好就收」?
有評論認為,香港人的民主抗爭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其間起伏與演變都是時勢造就的,不是某些人左右的結果,並不存在「見好就收」的空間。與中共妥協,只是單方面不斷的退讓與屈服,最終習慣被統治而已。
香港新聞自由凋零 前線傳媒教育者有何挑戰
香港新聞業受到嚴重打擊,批判性媒體如《蘋果日報》、《立場新聞》及《眾新聞》等都在過去這半年多相繼被迫停運。德國之聲專訪多位前線新聞教育工作者,談談現況對他們帶來的衝擊。
香港三家媒體受壓停運 林鄭: 並非打擊新聞自由
香港《眾新聞》2日宣佈將於1月4日停止營運。總編3日向媒體表示,主要是受到《立場新聞》停運影響,才做出相關決定。香港特首林鄭月娥4日稱,港府工作不是打擊新聞自由,而是依法行事。
德語媒體:今日香港,明日全世界
《法蘭克福匯報》對立場新聞的遭遇發表評論稱,中國領導層正讓香港邁向「一體化」,並試圖決定關於這個國家的所有言論。《日報》則關注新冠疫情對中國帶來的根本改變。
《立場新聞》關閉:香港團體從台灣跨海聲援
香港《立場新聞》29日高層遭拘捕,並宣佈停止營運的隔天,台灣及香港青年組織及人權團體在台北舉辦聲援活動,批評港府摧毀公民自由,並稱這是「以言入罪」羅織罪名。
立場新聞兩名高層被起訴 中聯辦譴責「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
香港警方周四以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起訴《立場新聞》兩名高層人員。《立場新聞》多名高層被拘捕一事引起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中聯辦表示堅決支持香港警方嚴正執法,並譴責外部勢力干預香港事務。
高層被拘捕 資產遭凍結——《立場新聞》宣佈停運
港警國安處人員以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拘捕香港《立場新聞》多名現任與前任高層,包括知名歌手何韻詩。該網媒隨即宣佈停止運作,遣散所有員工。專家擔憂,這波逮捕可能為香港傳媒圈創下危險的先例。
專訪:香港政治審判恐成常態
港府連續兩日以涉嫌「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來指控香港《蘋果日報》與《立場新聞》的現任與前任高層。香港法律專家黎恩灝分析,港府此舉其中一個目的是要增加已被關押被告的刑期。
黎智英遭加控「串謀發布煽動刊物罪」
批評者認為《香港國安法》扼殺了亞洲金融中心香港的自由。其中首當其沖的壹傳媒創辦人面臨多項指控,包括與外國勾結。現在檢方認為他罪應再加一等。
客座評論:再見2021和那認識的香港
2021年快到尾聲,一個變種病毒便令各國政府再次繃緊起來,收緊防疫及入境措施。以為風浪過去,在喘息的時間卻迎來另一個更嚴峻的波濤,對很多香港人來說不只是用來形容疫情,更是來形容2021年在香港所發生的事。
黎智英以「煽惑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被判入獄13個月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被判「煽惑及參與未經批准集結罪」罪成,入獄13個月。黎智英表示,他為犯有此罪感到自豪。目前累計已有24名泛民派人士因相關罪名被判入獄。
2021年中國監禁記者人數全球居冠
保護記者委員會周四發表最新年度報告,2021年全球被監禁記者人數創下293人的新高,中國依然是關押記者人數最多的國家,被囚的包括《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及公民記者張展。
美媒:蘋果與中國簽署了秘密合同
美國網路媒體《訊息》(The Information)披露,蘋果公司與中國政府簽署了價值高達2750億美元的協議,該公司在中國進行大筆投資,以換取監管的豁免。這家美國科技巨頭尚未對此做出回應。
彭博社:《蘋果日報》將關閉台灣業務
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稱,《蘋果日報》的台灣業務將在本月關閉。這意味著這個曾經頗具影響力的傳媒帝國徹底走向消亡。《蘋果日報》此前已經在香港停刊,其創始人黎智英也身在獄中。
《蘋果日報》及其發行人黎智英獲"新聞自由金筆獎"
世界新聞出版協會宣佈,本年度"新聞自由金筆獎"授予香港著名傳媒界人士黎智英及其已被迫關閉的《蘋果日報》工作人員。黎智英本人目前正在獄中關押。
歐盟法院維持對谷歌24億歐元反壟斷罰款
歐盟一家主要法院駁回了谷歌對歐盟24.2億歐元(約179億人民幣)反壟斷裁決的上訴。該處罰是三項反壟斷處罰中的第一項。
受國安法影響 國際特赦組織決定關閉香港辦事處
作為對於極具爭議的香港《國安法》實施的回應,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決定關閉香港辦事處。該組織國際委員會主席拜斯表示,2020年6月香港《國安法》頒布執行以來已無法在無需擔憂港府報復的情況下自由地工作。
中國限電導致蘋果、特斯拉供應商停產
中國多省爆發停電危機,就連蘋果、特斯拉的主要供應商也宣佈暫停生產。本次限電影響10餘省,在情況最嚴重的東北,民眾擔心:在入冬之前能結束限電嗎?
中國公佈美國干預香港清單 列「五大罪狀」
中國外交部公佈了「美國干預香港事務清單」,列舉2019年返修例風波以來逾百項「美國插手中國內政」的事例。消息人士指出,這是中國對美國發出的強烈警告,香港將是未來拜習會不可觸碰的議題。
告別蘋果充電器?
對於蘋果公司而言,這恐怕是個壞消息。在經過多年醞釀後,歐委會9月23日推出提案,旨在統一手機、平板電腦等移動設備的充電端口。
香港壹傳媒所有董事辭任 前高管:北京鏟除香港的自由媒體
壹傳媒剩餘的4名董事5日發公告,宣佈辭職並計畫開始清算公司資產。前壹傳媒高管Mark Simon告訴德國之聲,壹傳媒的例子顯示,當任何媒體越過國安法的紅線時,港府會以高額法律費用與「監管風暴」來掩埋了它。
公民實驗室:蘋果在中國的審查滲入港台
蘋果在中國的審查滲透到香港與台灣。其實,蘋果在台灣對內容進行審查並無法律依據,但在台灣的蘋果公司網站上的文字鐫刻服務欄位,卻無法提交「習近平」丶「毛主席」等詞匯。
IPhone助蘋果業務火爆
中國市場對昂貴的5G手機的巨大需求,讓蘋果獲滾滾財源。
港府引《公司條例》壹傳媒再遭調查
香港政府宣佈委任專人,對《蘋果日報》母公司壹傳媒進行調查,理由包括該公司涉嫌欺詐。本周港人還關注唐英傑、譚得志兩宗首涉國安法案件的進展和結果。
又有前《蘋果日報》高層人士被捕
支持民主的香港《蘋果日報》近期已被迫停刊。同時,當局繼續追究其前雇員。前執行總編林文宗21日被逮捕。此外,有消息稱,另兩位蘋果前高層也被扣查,其保釋被撤銷。
蘋果日報最終章:香港敢言媒體的殞落
有26年歷史的香港《蘋果日報》,遭港府引用國安法凍結資產後被迫停刊。德國之聲近距離記錄兩位留守最後的蘋果日報記者,探討在今天的香港,記者如何在時代劇變中自處?前方還有沒有去路?
谷歌、蘋果、亞馬遜「好日子」到頭 G20推動全球稅率改革
多年來世界各國為了吸引國際巨頭公司投資落戶,競相推出「沒有最優惠,只有更優惠」的企業稅率。20國集團國家最新全球稅收改革預示著,像谷歌、蘋果這樣大公司幾乎不用交稅的好日子要到頭了。
林鄭月娥、習近平入榜全球「新聞自由掠奪者」
時隔五年,國際非政府組織「記者無疆界」近日更新了「新聞自由掠奪者」名單。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作為該榜的首批女性名列其中。被指為「習近平的傀儡」。
牆外文摘:再教育中心會出現在香港嗎?
有評論認為,紅海正在淹沒香港,再教育項目和中心將是北京強制意識形態控制運動的下一步。而在中國內地,中共非常敏銳地意識到了現代化在意識形態和生活經驗上對中國人的吸引力,新的歷史敘事達到了繞開歷史而定論現實的效果。
國安法一年 香港的十個巨變
《國安法》立法一年,香港進入了「二次回歸」,北京不斷「完善」各種制度,並宣稱香港已經「由亂變治」。但對很多香港人而言,這座城市已變得陌生,社會彌漫著恐懼丶不安與哀愁。
《蘋果》前主筆被捕 立場新聞下架評論文章
在香港《蘋果日報》終止營運數天后,香港警方27日晚間於機場以違反國安法名義,逮捕正準備前往英國的前《蘋果日報》英文版執行總編輯馮偉光。香港記協對此做出強烈譴責。
牆外文摘:報攤沒了「蘋果」,內心有了恐懼
有評論認為,香港人追求民主自由是天經地義,香港問題的真正關鍵在於中共徹底地違背了它就香港問題對於全世界的承諾,導致香港成為中國政府自己政策下的犧牲品。
七張圖看一周大事
伊朗選出新總統;東京奧運將近,國內反對聲高漲;英俄艦機黑海對峙;香港《蘋果日報》停刊——本周有哪些國際大事?
無國界記者悼"蘋果" 新港警一哥痛斥假新聞
在巴黎和柏林的中國大使館前,「無國界記者」組織為《蘋果日報》舉辦「葬禮」,呼籲國際社會捍衛香港新聞自由。在香港,新上任警察務處處長蕭澤頤則就打擊假新聞發聲。
《蘋果》售完百萬份報紙 拜登籲北京停止壓迫媒體
在《蘋果日報》24日售完100萬份最終版報紙後,國際社會持續針對該報被強迫關閉一事表態。美國總統拜登說這個結果讓24日成為媒體自由的悲哀之日,並承諾繼續支持港人。
德語媒體:黑暗的未來和枯萎的蘋果
香港《蘋果日報》在經營了26年之後被迫停刊。德語媒體紛紛關注此事並評論認為,香港經歷了黑暗的一天且未來即將變得更為黑暗。《法蘭克福匯報》分析指出,「《蘋果日報》的命運只是一個肉眼可見的證據,證明香港原本生機勃勃的媒體環境變得更加枯萎」。
香港告別《蘋果日報》
香港《蘋果日報》在創刊26年後被迫停刊。該報在香港社會一向引來兩極化的評價,但不少港人認為該報象徵了香港的言論及新聞自由,它的消失預示香港新聞自由進入寒冬。
長平觀察:香港人能用眼瞎換來自由嗎?
香港旗幟鮮明的異議媒體《蘋果日報》被迫停刊。時評人長平回顧了自己為該報撰稿的經歷,認為沒有《蘋果日報》的香港,黑暗將會更加漫長。
香港新聞自由進入寒冬 「反對聲音」從主流消失
香港《蘋果日報》24日出版最後一版後正式消失,傳媒界感到沮喪之際,德國之聲專訪多名學者,解析《蘋果》關閉對香港新聞業以及整體社會有何影響?
《蘋果日報》熄燈 歐盟批港侵害新聞自由
香港的《蘋果日報》在經營了26年後,於24日凌晨正式停止營運,並出版其最後一版的報紙。23日晚間大批民眾聚集在其大樓外聲援《蘋果日報》,該報也印刷了創紀錄的100萬份報紙。
《蘋果日報》末日前夕 三名記者的自白
香港《蘋果日報》敲響喪鐘,23日午夜停運,告別26年歷史。三名留守到「末日」的在職記者,接受德國之聲訪問時表示百感交集,「我只不過是想做個稱職的記者,為什麼要承受這些?」
《蘋果日報》即日停刊 主筆李平被捕
原計劃本周末停止運作的香港《蘋果日報》宣佈提前停刊。本周四出版的《蘋果日報》將是該報最後一份印刷版。該報的評論主筆也因被控「危害國安」被捕。
《蘋果》26日後恐停刊 林鄭:新聞不能影響國安
香港《蘋果日報》母公司的壹傳媒董事會21日決定去信保安局,要求在25日之前解封凍結的資產,否則將於25日停止營運。香港特首林鄭月娥22日拒答是否會解凍資產。
牆外文摘:戰狼外交官如何扮成狼外婆?
戰狼外交與長期投注巨資的大外宣已是中共外交戰的兩大主要武器,儘管其粗莽的操作手法近年來已經逐漸被國際所察覺與警惕,甚至招致強烈反感,然而真要中共粉飾歷史、徹底改變作風裝可愛,仍然彷彿天方夜譚。
《蘋果日報》兩高層保釋被拒 8月再開庭
壹傳媒行政總裁張劍虹、《蘋果日報》總編輯羅偉光被控「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案件周六提堂。兩人申請保釋遭拒,須被拘押直至8月13日再訊。
港警再搜《蘋果日報》大樓 5高層遭捕
香港新聞自由再受考驗,警方以涉嫌違反國安法為由第二次搜查《蘋果日報》,高層也被上銬帶回偵訊。
力求不再受制於人!華為發布鴻蒙新系統
華為6月2日舉行新品發布會。其中最受矚目是新的鴻蒙OS系統,這被視為華為努力打破美國制裁困境、挑戰谷歌和蘋果在作業系統領域主導地位的最新嘗試。同時,一位OPPO員工吐槽華為鴻蒙後被迫離職的事件,也引起輿論關注。
黎智英等9名香港民主派人士再獲刑期
香港壹傳媒集團創辦人黎智英等多名已經有刑期在身的民主派活動人士,因號召參與2019年十一國慶遊行被追判刑期。多名被告為自己求情,法庭也做出相應緩刑決定。同時也有人表示「認罪不認錯」。
德語媒體:讓步的蘋果與衰老的中國
《南德意志報》評論稱,聲稱重視隱私保護的蘋果,在中國市場的巨大利益面前仍做出了退讓。《法蘭克福匯報》指出,人口結構的老化將危及中國的進一步崛起。
上一頁
第3 頁,共1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