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蘋果公司
美國消費電子產品巨頭,其產品引領全球電子產品潮流。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黎智英案完成結案陳詞 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香港媒體大亨黎智英的國安法案件,28日完成結案陳詞,若被判有罪,最高可能面臨終身監禁。與黎智英相識超過30年的《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祁福德告訴DW,黎被囚已經1700多天:「我不能假裝說他過得很好,但他還撐著。」
黎智英身體不適 結案陳詞二度延遲
香港《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的案件原定本週進行結案陳詞,但因天氣因素和黎智英的健康問題,而延至下週一上午開始。此前,黎智英的兒子呼籲西方各國積極促成黎智英獲釋;14日,美國總統川普受訪時說,「會盡一切努力」救黎智英出來。
蘋果斥資5億 採購美國本土稀土磁體
幾乎壟斷全球稀土市場的中國,屢屢將這種關鍵原材料作為貿易戰的槓桿,北京正在不斷收緊對各類稀土材料的出口管制。現在,蘋果公司與一家美國本土稀土供應商簽署了長期協議,購買稀土磁體材料,並在加州建設最先進的稀土回收設施。
國安法五週年:紅膠帶摀嘴 港人發起全球藝術抗議
《香港國安法》6月30日實施屆滿五週年,全球20座城市於6月28日集結離散港人、西藏人、新疆維吾爾人與支持民眾,共同舉行「一切安好」藝術抗議活動,上百名參與民眾嘴上被貼紅膠帶、身上捆綁紅繩,抗議中共政權違反人權自由。
德國揮出重拳:要求蘋果和谷歌下架DeepSeek
德國聯邦數據保護專員要求蘋果和谷歌將中國人工智慧公司DeepSeek的應用程式從德國區應用商店下架,理由是該應用涉嫌將用戶數據非法傳輸至中國。此舉是歐盟國家近期對中資AI企業隱私風險日益關注的最新一環。
川普威脅對歐盟商品徵收50%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將從6月1日起對歐盟商品加徵50%關稅,稱美歐貿易談判陷入僵局。消息一出,歐洲股市應聲下跌。
川普威脅對蘋果等智慧型手機徵收25%關稅
川普再掀貿易保護風暴,要求蘋果等公司將智慧型手機生產遷回美國,否則將面臨高額關稅。
川普中東之行秀「交易」 企業高管紛紛做「舔狗」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結束了中東訪問,但是此行並非他的獨角戲。英偉達、蘋果、沃爾瑪、JP摩根等一眾美國企業高層也乘坐私人飛機競相「追隨」。
印度能否幫助蘋果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蘋果公司長期嚴重依賴中國工廠生產其產品。現在,這家科技巨頭計劃在印度大幅提高產量。
黎智英獄中千餘日 目前我們知道什麼?
《香港國安法》將滿5年,關於黎智英國安案件我們知道什麼?目前法律攻防關注點是什麼?「川普救黎智英」的說法可能嗎?DW採訪了黎智英的國際律師代表加拉格爾(Caoilfhionn Gallagher),以及其他法律學者。
蘋果:本季度因關稅成本增加9億美元
蘋果CEO庫克說,本季度因關稅成本將增加9億美元。已考慮將供應美國市場的產品生產線轉移印度和越南。
規避川普关稅:蘋果加速從印度向美出口iPhone
一位消息人士透露,蘋果正加緊與富士康、塔塔集團磋商,計劃在2026年底前將大部分在美國銷售的iPhone由印度工廠生產,以應對美國對華關稅壓力並重塑供應鏈佈局。
違反數字市場法 歐盟對蘋果、Meta開罰
歐盟委員會周三宣佈,美國企業蘋果和Meta因違反歐盟《數字市場法》,分別被處以5億和2億歐元罰款。
牆外文摘:美中貿易戰最糟糕的意外後果
牆外文摘
有評論認為,川普对華貿易戰可能不會有好結果,不僅損害兩國經濟,甚至殃及對亞洲乃至全球的供應鏈和貿易關係,或許還將帶來最糟糕的意外後果
關稅大戰 美國能把生產線搬回國內嗎?
中美兩國各自都將關稅上調到超過100%,一些庫存較低的進出口企業已經受到了衝擊。川普希望,能夠以此來迫使製造業將產能搬回美國。但是分析人士指出,川普的願望不會實現。
關稅後:蘋果高端手機2300美元?美國消費者承壓性受考驗
如果蘋果公司將加徵關稅的成本轉嫁給消費者,一台高端iPhone售價可能接近2300美元。德國大眾汽車也向在美經銷商表示,計劃在售價上加收一項「進口費」。專家預計,低收入者可能受到最大損失。但對美國龐大的經濟體不會有明顯的影響。
客座評論:黎智英能保外就醫嗎?
曾志豪
黎智英之子黎崇恩上週表示,他77歲的父親健康惡化、時日無多,呼籲英國和美國出手促使中國釋放他。DW客座評論員曾志豪認為,他的身體狀況可能成為破局關鍵,給中國政府「下台階」。
黎智英之子:父親在獄中有死亡之虞
77歲的黎智英已繫獄四年。其子黎崇恩本周一在日內瓦人權與民主峰會上接受路透社採訪,並呼籲立即釋放他的父親。黎智英的法律團隊敦促下周參與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大會的全球領導人向北京發聲,並捍衛媒體自由。
TikTok重返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
在下架將近一個月後,TikTok已重返蘋果和谷歌應用商店。川普提議的「拯救TikTok」方案未見實質進展。
媒體:蘋果與阿里巴巴共同為中國用戶研發人工智慧
據媒體報導,蘋果與阿里巴巴合作為重要的中國市場研發人工智慧功能。
貿易戰科技反制:中國調查谷歌只是一個開始?
中國對谷歌發起反壟斷調查,作為對川普加征關稅的反制措施之一。儘管谷歌早已因審查制度退出在華終端客戶市場,但仍依賴授權模式獲取巨額利潤,此次調查或迫使其調整商業模式。此外,蘋果、英特爾也面臨被調查風險。
蘋果應用商店下載量超越ChatGPT,DeepSeek究竟何方神聖?
中國AI初創公司深度求索(DeepSeek)推出的人工智慧助手登頂蘋果應用商店免費下載榜單,打敗一眾AI巨頭。其推理模型DeepSeek-R1在多項測試中脫穎而出,訓練成本卻僅為ChatGPT的幾十分之一。
TikTok美國亂象: 刪了就回不去
雖然TikTok公司宣佈在美國恢復營運,但如果用戶已刪除了TikTok,暫時是回不去了。與此同時,人們尤為關注誰將成為TikTok一半股份的買主。
黎智英出庭作證 承認促成美退役將軍同蔡英文會面
已被關押四年的香港前傳媒大亨黎智英周四接受庭訊時承認,他曾促成台灣前總統蔡英文同美國建制派人士的會面。檢方指控黎智英涉嫌勾結外國勢力。黎智英案是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最引人注目的司法審判之一,引發國際社會廣泛關注。
「都想和我做朋友」 川普就職典禮捐款破紀錄
美國候任總統川普即將於2025年1月20日重返白宮,其就職典禮吸引了來自科技公司、大型企業及全球領導人的空前關注和慷慨捐贈,捐款總額或刷新紀錄。
黎智英法庭自辯"集中營"說法
黎智英表示,"集中營"一詞是比喻港人身處在監控之下,活在恐懼之中的心理狀態,而不是指真正的集中營。
中國「芯」?中國「心」!華為再推新手機
中國科技巨頭華為在深圳總部發布了其首款搭載完全國產作業系統HarmonyOS Next的智慧型手機Mate 70,這是中國科技行業挑戰西方技術主導地位的一次關鍵嘗試。
蘋果CEO庫克再度訪華 強調中國市場重要性
蘋果CEO庫克今年第三度訪問中國,並現身第二屆中國鏈博會。庫克再次強調了對中國合作夥伴的重視。此外,庫克也出席了李強與中外企業高管的閉門會議,會議內容涵蓋供應鏈及貿易問題。
黎智英:76歲繫獄四年的媒體大亨
《蘋果日報》創刊人黎智英於2020年8月被捕,在短暫保釋一周後,即關押至今。本周,他在被控「勾結」外國勢力的國安法案件中出庭作證。他堅稱所追求的仍是民主、自由。
黎智英首度出庭自辯 否認鼓吹港獨:太瘋狂
繼47人案後,香港法院20日續審另一起備受國際關注的國安法案件-「黎智英案」,這是前《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首度出庭作證。黎智英在法庭上回應多項議題,並否認鼓吹港獨說法。
彭博社:印度iPhone出口激增
美國科技巨頭蘋果公司近幾年開始將iPhone生產線從中國轉往印度,由印度生產出口的iPhone數量出現明顯增長,彭博社稱,這突顯了蘋果希望減少對華依賴的決心。
牆外文摘:其實無論賴清德說什麼,中共都不會開心
有評論談及賴清德在第一次國慶文告裡多次談到中國的角色,呼籲中國回應國際社會的期待,結束俄烏戰爭和中東衝突。共產黨對這段「捧殺文」一定不開心,但其實無論賴清德說什麼,共產黨都不會開心。
長平觀察:蘋果和華為,哪種手機更容易爆炸?
長平
黎巴嫩尋呼機、對講機爆炸事件發生之後,蘋果手機會被引爆的謠言在中國社群網站甚囂塵上。時評作家長平分析說,按照造謠者的邏輯,華為手機使用者更應該小心才對。
蘋果跟華為「打對台」 中國消費者更屬意誰?
蘋果推出iPhone 16手機之際,華為的三摺疊手機MateXT預售銷量也已超過330萬部。這次蘋果主打更高階的人工智慧功能,但該如何配合中國政府監管,可能是棘手難題。
《蘋果日報》創辦人黎智英11月將首次出庭應辯
周四香港法庭宣佈,針對黎智英的「串謀勾結外國勢力」等三項國安罪名全部表面證據成立。一名法官表示,黎智英本人則將在十一月就各項控罪做出法庭陳述。
微軟給員工發iPhone 辦公只能用蘋果
微軟公司證實,將從今年9月起要求中國的員工使用蘋果手機登錄辦公系統,並稱這是為了加強公司網路安全。而中國的一些政府部門去年就已禁止員工上班使用iPhone。
蘋果CEO庫克訪越南 宣佈增加當地投資
在蘋果公司CEO庫克抵達越南進行為期兩日商務訪問之際,蘋果周一宣佈將增加對越南供應商的支出。與此同時,根據市場調研機構最新報告,三星再度將蘋果擠下智慧型手機銷售冠軍寶座。
中國承諾保障外資平等競爭 德企業不看好
中國發展論壇25日閉幕,本是外企高層與中國官方直接互動的重要場合,但今年少了高管與總理的座談會,對外企參與論壇的吸引力降低。儘管中方承諾將保障平等競爭,但部分德國企業似乎不太買單。
蘋果內外夾攻 庫克赴上海救得了中國銷量嗎?
蘋果執行長庫克21日現身上海新開的門市,引發數百名中國民眾到現場「朝聖」。不過蘋果面臨華為的競爭,近年來在中國銷量大幅下跌,加上美國政府祭出的反壟斷調查,庫克該如何因應?
庫克對中國市場不當表述給蘋果造成4.9億美元損失
蘋果公司CEO庫克幾年前做出的一些不切實際的承諾,引發股東對蘋果的集體訴訟。現在蘋果公司願意支付4.9億美元作為和解金。
前《蘋果》社長張劍虹稱按黎智英指令行事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案件持續審理中。前《蘋果》社長張劍虹29日在法庭上再度做出不利黎智英的論述,重申是按照黎智英的編採指示,在「反送中」期間呼籲讀者上街,稱自己僅是「監督下屬」。
聯合國涉華人權審查會議召開 香港代表挺國安法
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對中國人權記錄的重要審議會議周二開幕。一些西方國家借此機會對北京發出呼籲,希望對方採取更多措施保障言論自由、保護少數民族權利以及廢除香港國安法。出席會議的香港政務司司長陳國基發言時強調,國安法讓社會恢復穩定安全。
全球遭監禁記者逾300人 中國案例仍位居第一
保護記者委員會18日公佈全球遭關押的記者總數,顯示2023年被逮捕的記者人數創下有紀錄以來第二高。中國依然是世界最大的記者監獄,且自香港國安法實施以來,「未審先囚」案例增加。
中國公司破解蘋果「隔空投送」加密?
近日有中國媒體報導,蘋果的隔空投送(AirDrop)加密功能被一家中國網路技術公司破解。利用這一功能「傳播不當訊息」,今後會更容易被當局查出。
黎智英庭審不認罪
本周二,針對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涉嫌危害國家安全的審訊中,他否認所有指控。控方的開案陳詞中指黎於涉案期間和多名前美國官員有直接聯繫並要求制裁中港。
安永:兩家德企躋身全球上市公司百強
根據咨詢公司安永的評估,今年全球市值最高的100家上市公司中有62家總部位於美國,兩家來自德國。科技行業的繁榮進一步鞏固了美國的主導地位。
德語媒體:黎智英案為何讓北京如臨大敵
12月18日,已被關押三年的香港出版人黎智英因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出庭受審。一旦罪名成立,現年76歲的黎智英將面臨終身監禁。西方國家及人權組織對庭審予以譴責,並呼籲中國當局立即釋放黎智英。
不認「勾結外國勢力」罪名 黎智英今出庭
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2020年因違反《國安法》遭捕,18日早上在西九龍裁判法院出庭。據DW記者現場報導,黎智英於上午10點著西裝踏上被告席;場外,社運人士「王婆婆」高舉英國國旗呼喊「釋放黎智英、支持蘋果日報」,後被港警驅趕至路邊。
專訪黎崇恩:黎智英審訊是場戲 樂見英態度轉變
經過多番延宕和波折,香港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及《蘋果日報》的國安案件將於12月18日開審,就其「勾結外國勢力」控罪進行一連數月審訊,備受國際注目。德國之聲專訪他的兒子黎崇恩,談他如何四處奔走爭取多國聲援父親,以及對案件走向的寄望與隱憂。
牆外文摘:台灣「反戰聲明」錯在哪裡?
有評論認為,戈爾巴喬夫在1986年後發動的「和平攻勢」得到歐美社會的認同,相比較下當前習近平政權的軍事擴張與領土野心更像是法西斯主義的大國復辟,而以自我繳械式的「反戰聲明」訴求和平像極了緣木求魚。
上一頁
第1 頁,共10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