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need to enable JavaScript to run this app.
跳轉至内容
跳轉至主選單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最新影片
地區
中國
德國
台灣
歐洲
香港
亞洲
主題
人權
新聞自由
法治國家
氣候環境
分類
政治
經濟
文化
科技創新
焦點
習近平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
第二次世界大戰
最新影片
電視直播節目
简
廣告
茉莉花革命
指2010年末至2011年初的北非突尼斯反政府示威導致政府倒台事件,因茉莉花是其國花而得名。
跳轉至下一欄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所有相關主題內容
網傳"茉莉花革命",中國當局全線戒備
來自中國消息,2月19日博訊網登出一則匿名投稿,公佈中國"茉莉花革命"各大城市集會地點,中國當局全線戒備,攻擊了伺服器在海外的博訊網、參與網等多家發布"茉莉花革命"的網站,還警告、"請喝茶"、抓捕多名維權人士。
突尼斯的「茉莉花效應」
突尼斯民眾第一次以自己的力量推翻了獨裁政府,抗議浪潮現已蔓延到埃及。而突尼斯的鄰國摩洛哥和阿爾及利亞民眾對政府不滿舉行的抗議行動雖然還未撼動當局者,但是這些政府到底能維持多久?
茉莉花革命及連鎖反應大事記
持續數周的突尼斯示威抗議活動迫使統治該國長達23年之久的總統本阿裡逃亡,該地區其它國家的人民也爭相效仿這個北非國家。茉莉花是突尼斯國花,這場革命因此也被稱為茉莉花革命。
從德國人不給中國「茉莉花」掌聲說起
「茉莉花」曲終,德國聽眾卻不敢給予掌聲。這是德國之聲記者在北威州青年交響樂團訪問中國之前的試驗演出中得到的新鮮體驗。德國人和中國人不僅在音樂理解上,而且在思維方法上有差異,但這差異究竟有多大?記者採訪了這個樂團的指揮、編曲和獨奏演員。
上一頁
第2 頁,共2 頁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